肝病科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肝病科患者评价
查看全部

展开更多

肝病科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展开更多

肝病科科普文章
查看全部
  • 中国有近十万麻醉医生,意味着高学历组成的十个师的大部队,一个庞大的专业人群,每年完成至少6千万例手术麻醉,不仅避免了这些手术病人围术期的疼痛,在恶心和失眠的控制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成就了外科学和外科医生。但即使是近三年来声势浩大的麻醉宣传工作后,社会上有多少人了解和关注麻醉医生的工作?凭什么麻醉学科没有院士?麻醉医生能治好一个病吗?这些问题其实一直困扰着无数的麻醉学从业者。

    1997年我曾在郑州一次全国疼痛会议上做个一个报告,把麻醉医生描述为外科医生通向成功的一座桥,今天看来这个比喻仍然是有道理的,但并不能精确反应麻醉在外科甚至医学中的确切作用,透彻地说,麻醉措施的临时性(temporariness)和非重复性。 比如,我们麻醉医师建立气道的特点是快,但都是临时性的,而耳鼻喉科医生就不一样,前一阵一位朋友家孩子患有腺样体肥大,喉科医生切除腺样体后,气道堵塞及其所致的缺氧和影响发育问题就彻底解决了,肿瘤或者异物堵塞也一样;再如呼吸支持用的呼吸机,支持循环的体外循环技术等,这些所谓麻醉学核心技术,都是基于临时措施,并不是长期性问题解决方案。至于麻醉最原始的初衷-镇静(意识丧失和抗焦虑)和镇痛更是典型的临时性措施。这样看来,麻醉医生在围手术期建立的措施仍然是桥,但这座桥是临时搭建的浮桥!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质疑: 内科医生很多措施也是临时性的,为什么社会认知度并不低?不错,内科很多支持疗法也是临时性的,但当我们仔细思考,发现他们的方法有不断重复性的特点,如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通常需要终身评估和服药,需要内科医生不断指导和调理。这种重复性在医疗技术持续改进,医患关系维系,提高对医生认知等方面,显然都有巨大促进作用。

    麻醉的亚学科发展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如疼痛医学主要是对付慢性疼痛。起初麻醉医生用局部麻醉药反复注射而达到疼痛更持久缓解的目的,某种意义上避免了临时性和非重复性,但也有一段时间(化学或物理性)损毁或阻断神经传导功能非常流行,由于神经破坏并不是基于解决疼痛发生发展的病理学基础,不仅会破坏了痛觉以外的感觉功能,有时甚至损伤了运动功能,更重要的我们多年反复研究证实,除外丘脑痛等中枢疼痛外,多数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理学基础都具有“全神经性(total nerve injury or damage),即从皮层、丘脑、脊髓和神经节等整个神经系统都有损伤并参与了疼痛的形成,神经阻断法的疗效不仅伴有其他神经功能损伤,而且复发几乎不可避免。更糟糕的是复发后医生和病人都可能无路可走。心肺复苏术和重症医学本质也是帮助病人度过危重状态,而不是根治一个疾病;上世纪末麻醉医生们尝试的麻醉下快速脱毒,甚至早年的输血和现代麻醉学的血液保护,都有浓重的临时性医学措施色彩。

    麻醉医生尝试治疗失眠由来已久,但简单地认为通过反复药物诱导麻醉或镇静就可以治疗慢性失眠纯属想象,慢性失眠病人都已经有神经细胞结构损伤,需要长期、反复纠正为自然睡眠或仿生睡眠,神经损伤才能得以纠正。不幸的是与常用的安眠类药物一样,多数麻醉药物包括常用的安定类和异丙酚,反复使用均可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并容易依赖和成瘾。用麻醉学原理治疗失眠需要创新,选用方法不仅可以诱导出自然睡眠,而且长期反复使用也不导致依赖和成瘾。病人自控睡眠技术已经基本符合上述要求,但遗憾的是病人自控睡眠不能解决所有慢性失眠问题。

    利用麻醉学知识和技能探索根治某种疾病可能是提高麻醉认知的另外一条途径。现代医学普遍认为,股骨头坏死是一个股骨头“必死无疑“的疾病,有良心的骨科医生通常的结论是等到坏死到一定程度,也就是丧失关节功能时进行人工关节置换。多数保守疗法都被认为是欺骗,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幸运的是,我们近十年的探索已经证实,三氧介入治疗确实可以逆转大部分股骨头坏死进程,核磁检查证实,二期内的病人甚至可以完全康复。这种治疗可以完全颠传统麻醉学暂时性和非重复性临床实践,不仅极大地丰富了麻醉学的临床实践内容,也为社会对麻醉学科(家)刮目相看。

    建立初级麻醉保健制度可能是提高社会对麻醉学科和麻醉医生认知的另外一个良好途径,也就是让老百姓不仅在接受大手术前可以接触到麻醉医生,在常规的诊疗如胃肠镜检查,短效微创治疗镇静镇痛前都能接触到麻醉医生,大医院的麻醉门诊主要是为大手术病人服务,伴随门诊手术和舒适医疗的普及,创新麻醉工作制度,让麻醉医生更早地参与初级保健工作,更早地介入人群保健服务,可能是提高社会对麻醉学认知最有效途径。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

    声明:作者安建雄仅授权《麻沸散俱乐部》刊发本文。

     

  • 氟中毒可能有眼部症状、呼吸道症状、皮肤症状等,危害有急性和慢性两种。1.症状:氟中毒导致眼部黏膜及皮肤受到刺激,可出现眼部刺痛、流眼泪,皮肤可有瘙痒、溃疡、糜烂等症状。呼吸道吸入后,可出现咽喉痒、咳嗽、胸闷、流鼻涕、喘息、气短等症状。2.危害:急性氟中毒可导致肺水肿、肺炎、胃黏膜溃疡、急性肾衰竭、关节肿痛等多种后果。慢性氟中毒可腐蚀牙齿,出现氟斑牙、骨质疏松、骨折、骨畸形等后果。如发现氟中毒症状,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减少伤害。

  • 导致小孩子视网膜脱落的原因比较多,如眼部创伤、近视、先天性眼部疾病等。

    1.眼部创伤:如果小孩子不小心受到严重的眼部创伤,如剧烈的撞击或者穿透性的伤害,都可导致视网膜脱落。

    2.近视:高度近视的小孩子,出现视网膜脱落的风险可增加,因为高度近视可导致眼球的形状改变进而导致视网膜薄弱易脱落。

    3.先天性眼部疾病:如果小孩子存在某些先天性的眼部疾病,如先天性视网膜发育不良,也可导致视网膜出现脱落的现象。

    此外,眼内炎症或感染也可导致视网膜出现脱落的现象,需尽快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治疗。

  • 人的生命虽起源于阴阳交合,但先天之阳决定人的寿命。《素问·生气通天论篇》原文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译文:“人身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重要,假若阳气失却了正常的位次而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人就会减损寿命或夭折,生命机能亦暗弱不足。所以天体的正常运行,是因太阳光的普照而显现出来,而人的阳气也应在上在外,并起到保护身体,抵御外邪的作用”。
    人到了中老年时期,身体阳气开始由盛转衰,很多老人会出现疲劳感,动辄气短,四肢发冷冬季尤甚,有时甚至冷的不能入睡,盖多少张被子都无济于事。若不爱惜自己的身体阳气衰退要更快一些。常出现感冒流清涕,乏力,困倦,嗜睡,纳差但不发烧。这种现象很多老年患者都有感觉但不清楚或不了解这种现象是身体衰退造成的。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风湿,类风湿甚至癌症在这个年龄段发病率增高,使身体无力抵抗病邪,病邪逐渐在体内积累所致。
    有些人西医检查各项指标都正常,自感容易疲劳,身体各方面功能不如以前,认为自己没病。结果几年后检查出来的都是一些大病或者慢性病。 
    当然,生病不是绝对的,并不是说大病只会在这个阶段,只是中老年这个阶段比例较高,也不是任何人都会生病,注意护固自身正气,劳逸结合,免受邪气伤害就不会得病或少得病,即使得病病情也较轻。
    老人家体内的阳气已经衰退,随着年龄增长各种病邪侵入到体内很难祛除,导致体内阳气越来越少。人会不欲动,嗜睡,感到寒冷,尿频夜间尤甚,阴寒使气血运行不畅,久而久之血循环受阻,更易诱发心血管方面病变。
    这就是为啥中老年容易患癌症的原因,提前预防,实时中医调理是杜绝或减少患病的最佳选择。 

  • 夫妻性生活时早泄,可通过心理调整、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病情。

    1.心理调整:夫妻双方在性生活前应注意调整心态,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增进与性伴侣的沟通和交流,避免同房过程中精神过度紧张、焦虑,男性应建立性生活信心,正确认识性生活,学会控制和延迟射精。

    2.药物治疗:早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局麻药物,如利多卡因等;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帕罗西汀等;α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如特拉唑嗪等,也可联合中成药物进行调理,常用药物有金锁固精丸、金匮肾气丸等。

    3.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早泄症状严重者,可经阴茎背神经选择性切断术等方式进行治疗,以改善病情。建议及时就医检查,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生活中加强自身护理,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

  • 点击查看
    å

    主动脉缩窄病情的轻重关键是与血管的狭窄程度有关,如果狭窄程度比较明显,病情可能会比较严重。

    主动脉缩窄可能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出现,对人体的健康威胁非常大。例如,它可能导致缩窄近端的血流量增多、血压升高,患者会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晕等,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脑出血的发生。此外,下肢的供血明显不足,可能会导致下肢的麻木、发凉、间歇性跛行等。

    因此,一旦发现主动脉缩窄,应尽快进行相关检查,如血管的彩超检查或者是造影检查,以明确狭窄程度,并尽早通过介入治疗或者手术治疗,解除主动脉的缩窄,以避免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

  • 三岁孩子矫正腿型,需要多久可以治好,小孩的腿从出生以后,都是有点O型腿的内翻膝,它都是有点往里面翻的,它长一长就会长正,到2岁左右就长正了,哪一个部位出的问题,根据这个情况,去做相关的矫正,胯关节疼这疼,如果胯关节疼,得要拍个片看一看,拍片或者是核磁看一看。

  • 鼻息肉手术过程包括麻醉消毒、收敛鼻腔、切除息肉等。1.麻醉消毒:需要遵医嘱采取仰卧位,进行常规的消毒和铺巾,然后再进行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2.收敛鼻腔:在全麻成功之后使用生理盐水加肾上腺素浸润脱脂棉纱布收敛鼻腔,局麻手术过程中病人会有疼痛不适,而全麻患者术后一般无不适症状。3.切除息肉:需要在鼻内镜的引导下明确息肉位置,然后逐个地摘除鼻息肉。如有鼻中隔偏曲,需要同时进行鼻中隔成形术。具体的手术操作方法,应该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定,需要找专业有经验的医生来操作,并做好术后护理工作,有助于局部的恢复。

  • 血尿查出输尿管结石,尿里面微量白蛋白有0.5个,可能是有肾损害的一种表现,但是有肾结石的情况下是可以有这种情况。所以首先先解决输尿管结石,后边再复查,如果正常,则是输尿管结石引起。

  • 结直肠癌(包括结肠癌、直肠癌,统称大肠癌)是恶性肿瘤家族中“天良未泯”的一种,因为发展迟缓、易于发现和预防,因此被医生们称为傻子癌;

    然而,就是这个傻子癌,却是被人们遗忘的角落,每年有近20万生命被它无情吞噬!
    据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发表的数据,2015年全国恶性肿瘤死亡和发病排名中,结直肠癌分别列于第5和第3位,新发病例约40万,死亡近20万,几乎每半分钟就有一人死于结直肠癌。
    2020年9月16日,在第四届“国之名医”盛典上,“中国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诊疗现状调查”的中期结果正式对外发布。该报告的统计数字实在令人痛心疾首,一起来了解一下。

    统计数字触目惊心,令人震惊——

    64%:超过64%的患者完全不了解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
    85%:85%的患者 不知道怎么筛查结直肠癌;
    97%:97%的结直肠癌患病前未做过肠镜;
    85.8%:85.8%的被调查患者首次就诊原因是发现便血、严重腹泻或腹痛等进展期症状;
    7.3%:7.3%的患者是在诊治其他疾病时偶然发现;
    6.9%:仅6.9%是主动体检时发现;
    83%:首次确诊时,83%的结直肠癌患者都处于中晚期,且44%的患者已经出现了肝、肺等部位的转移。
    透过这些令人震惊不已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
    并非肠癌太过猖獗,而是我们没有足够重视。实际上,原因非常简单,缺少一次肠镜检查!
    世所公认,结直肠癌是最容易预防的癌症,在早期发现也是很容易治疗的癌症,早期肠癌的治愈率>90%;极早期的粘膜内癌,几乎可100%治愈。
    而晚期的5年存活率在20%以下。
    结直肠癌是最好预防的癌症
    专家们戏称结直肠癌是“傻子癌”,是最好预防的癌症。
    结直肠癌的发病套路非常简单,超过90%的肠癌,是由结直肠息肉慢慢发展而来。
    从正常肠黏膜、到长出息肉,大约需要10-30年;从息肉到变成肠癌,一般需要5-15年时间,因为个体差异不同,有的可需要数十年时间。
    从息肉到肠癌形成的这段时间,平均有10年时间;
    在这三千多天里,哪怕你有一天想起来做个肠镜检查,就能发现并干掉这个息肉,那么肠癌的隐患就消除了。
    真这么简单吗?是的,就这么简单。
    因为肠息肉是突出于肠壁的肉疙瘩,在肠镜下非常容易看见,对于小的息肉,在肠镜检查时候就可以简单粗暴地夹掉;对于较大的、数目多的、性质无法判定的,可以择期进行内镜下切除术。
    此后,只需要遵医嘱定期复查,就可以了。这样做,基本上就能免于肠癌上身。
    发现癌前疾病和早期肠癌,肠镜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检查手段
    由于肠道是一个空腔器官,目前其他的检查手段,比如CT、彩超、核磁等,都缺乏敏感性;难以发现早期肠癌,对于肠癌的前身——肠息肉,更是无能为力;
    等到CT能发现的时候,往往是中晚期了;
    消化道钡餐虽然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然而,对于粘膜面的观察,钡餐造影远不如胃肠镜清晰,也同样无法对病变进行活检或治疗,所以钡餐造影也是无法取代肠镜的。
    肿瘤标志物由于较差的敏感性,不能作为肠癌筛查的主要手段;
    肠镜检查是最直观的检查,它是一个带有高清摄像头的管子,进到我们的肠道后,就比如我们走进一个房间,可以全方位地仔细观察地板、墙壁、天花板等处的瑕疵;一旦发现可疑病灶,可以取点活检拿到显微镜下看看性质;
    还能对息肉、早癌等进行切除。
    什么时候开始做肠镜?
    对于毫无症状的普通人群,我国指南建议是50岁开始做肠镜检查;美国建议是45岁;前几天又有专家建议修改我国指南,也建议45岁开始检查;
    实际上,在这方面,战斗在肠镜检查一线的基层内镜医生最有发言权;
    绝大多数的内镜医生都建议不能大于40岁!因为近几年肠癌年轻化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二三十岁患上肠癌的也不在少数;
    因此,安全起见,还是建议40岁前无症状做第一次肠镜,此后根据首次检查情况决定复查的频率。
    但是对于高危人群则需要提前5-10年做第一次胃肠镜;出现症状者,则不分年龄,立即肠镜及相关检查:
    什么是高危人群呢?
    ①大肠癌高发区年龄超过35岁者;
    ②有肠道症状的人群。如反复黑便、排便习惯改变,或大便潜血阳性而上消化道检查未能发现病变者,还有排便异常如慢性腹泻或长期进行性便秘的人群;
    ③一级亲属中有大肠癌或腺瘤病史的成员;
    ④炎症性肠病(克罗恩和溃疡性结肠炎)等药物治疗后者;
    ⑤大肠癌或息肉手术后或内镜治疗后者;
    ⑥符合以下任意2项者:
    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酷爱高蛋白高脂肪食品、长期久坐缺乏运动者等。
    肠癌早期没症状
    肠息肉几乎没有症状,只有个别大的大的才可能有腹痛便血的情况;
    早期肠癌也是如此;以至于很多人认为我没症状做什么肠镜?结果就耽误了。
    就像这个调查报告所说的那样,85.8%的患者是发现便血、严重腹泻或腹痛等症状才去检查的,结果一查就是进展期或者晚期;
    只有约不到7%的肠癌患者,是无症状时候去体检发现的;
    我还看过另一组数据,我国的大肠癌只有15%是早期癌,而这些人大多是无症状体检才发现的;
    因此:无症状体检才是真正的体检,有症状去检查,那就是诊断性检查了。
    多久做一次肠镜合适?
    一般来说,首次做肠镜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或者只有个别炎症性息肉,5-10年再做下一次即可;
    如果发现问题;或者有显著症状,就要根据情况进行复查;
    一般来说,单个良性大肠息肉摘除术后,刚开始每年需复查一次大肠镜,连续2~3年检查不复发,之后可以改为每3年复查一次大肠镜;
    多个良性大肠息肉,为保险起见,还是要每年做一次大肠镜检查;
    增生性息肉因生长较慢,病人可2~3年随访1次;
    腺瘤性息肉,尤其是伴有上皮内瘤变的,病人随访时间要适当缩短,一般为6个月~1年;
    绒毛状腺瘤、高级别上皮瘤变和锯齿状腺瘤容易复发和癌变,应当在息肉摘除术后3个月复查1次,若无异常,可延长至6个月~1年。
    有家族史的,要根据病理结果,遵医嘱进行更为频繁的复查和监测。
    小结
    1、大肠癌90%起源于肠息肉,40岁前做第一次肠镜,发现切掉,就能免于患癌;肠镜检查,既是预防手段,又是治疗手段;
    2、肠息肉、大肠癌的发生,与高脂肪、高热量饮食、烟酒、遗传、久坐、肥胖、缺乏锻炼、炎症性肠病等因素相关,在生活上要多改掉不良习惯、摄入新鲜蔬果,适度锻炼等等;但也不能完全避免;因此及时肠镜检查最为保险;
    3、早期肠癌可以治愈;
    4、没有任何检查能够替代肠镜;
    5、肠镜检查不再痛苦,可以选择无痛肠镜。

  • 近日,有一位患者在互联网医院向医生寻求帮助,主诉肝功能指标异常,希望得到专业的建议和治疗方案。熊号峰医生在得知患者病情后,耐心地与患者沟通,并要求患者提供详细的病史和所有的检查报告资料,以便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诊断。

    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提供了相关的化验单和全面体检报告,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给出了详细的诊断分析和治疗建议。医生建议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检查,以查明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并提供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在整个诊疗过程中,熊号峰医生展现出了专业、耐心、细心的品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并给予了及时有效的治疗建议。患者对医生的专业和耐心表示了感激,并表示会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后续的治疗和检查。

  • 我最近因为身体不适,在京东互联网医院进行了线上问诊。助理医生在问诊开始时告诉我,医生助理可能会辅助医生了解我的病情,方便医生更快的给我诊疗建议,感谢我的配合。

    接着助理医生询问了我的病情情况,发病/损伤诱因,症状持续时间,是否检查以及检查结果,前期进行过什么治疗,是否在使用药物,哪些药物,使用了多久,目前效果如何,以及本次问诊需要咨询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助理医生非常细致地收集了我的病史,并告诉我接诊医生为公立三甲医院在职医生,承担临床工作,会在24小时内给我答复。我很感激助理医生的耐心和细心。

    我跟助理医生提到了乙肝表面抗原大于250,乙肝e抗体0.01,乙肝核心抗体0.01的结果,助理医生很快将我的信息发给了主任医生,并告诉我等主任医生上线后会立即给我回复。

    在等待的过程中,我跟助理医生说到我的检查结果还没有出来,助理医生非常耐心地安慰我,并表示主任医生上线后会立即给我处理。我很感激助理医生的关心和支持。

    最后,助理医生告诉我问诊已结束,我对这次的线上问诊服务非常满意。

  • 我在一家互联网医院进行了线上问诊,遇到了一位非常专业的医生。在我开始诊疗之前,医生提醒了一些重要的事项,包括完整查看患者病例和开具处方时需要确认有监护人和专业医师陪伴等。这让我感到医生非常注重患者的安全和隐私,让我更加信任他。

    在问诊过程中,医生仔细询问了我的病情,对我的肝纤检查结果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治疗方案。他还耐心地解答了我的疑问,让我对治疗方案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医生还提到了一些需要做的检查,让我感到他非常注重科学的诊疗过程。

    最后,医生还告诉我要去医院挂肝病感染科门诊的号做进一步检查,并且让我向他发送检查结果。他还提醒我在金阳医院可以进行相应的检查,让我感到他非常细心和贴心。

    医生的回复中还提到,他的建议仅为参考,鼓励我如果需要诊疗,可以前往医院就诊。这让我感到医生非常尊重患者的选择,不会强迫患者进行治疗。

    总的来说,我对这次线上问诊非常满意,医生的专业素质和细心态度让我对治疗充满信心。

  • 我是一名乙肝患者,最近在网上向医生咨询了关于乙肝DNA病毒复制的问题。医生非常耐心地为我解答了一系列问题,包括病毒数量的高低、肝功能情况、抗病毒治疗的选择等等。医生给出了很多专业建议,让我对自己的病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医生还提醒我定期复查肝功能和病毒数量,以及在国外定居时如何进行治疗和定期检查。我对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耐心沟通深表感谢。

  • 我是一名患有慢性乙肝十几年的患者,一直在京东互联网医院购买药物治疗。最近我又来到了线上问诊,希望医生可以给我开具处方。在问诊过程中,医生非常耐心地询问了我的病情,并给出了专业的建议。经过医生的评估,我得到了合适的治疗方案,医生还帮我开具了处方并送达药师审核。在医生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对治疗充满信心,并表示感谢。

  • 昨天晚上,我在互联网医院向匿名医生咨询了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情况。医生非常专业地询问了我的病情,耐心倾听了我的主诉,并提供了详细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医生提醒我,根据相关规定,互联网医院不得开具特殊管理药品的处方,并且需要确认患儿有监护人和专业医师陪伴。医生非常细心地关注我的病例,给予了很多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在问诊过程中,我向医生询问了关于熊去氧胆酸片的问题。医生非常耐心地给我解释了不同药品的效果和使用方法,还提醒我要注意药品的剂量和使用频率。

    最后,我感到非常满意,医生的建议让我对自身免疫性肝炎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对治疗方案有了更明确的思路。

  • 亲爱的患者朋友,您好!今天我想和您聊一聊关于互联网医院的一些事情。互联网医院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它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就诊方式,不仅可以省去排队等候的时间,还能够在家中就能获得专业的医生指导,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互联网医院的出现,让患者不再受限于时间和地点,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咨询和就诊。对于一些慢性病患者来说,这种就诊方式尤为方便,可以有效减少往返医院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能够及时得到医生的指导和治疗方案。

    作为一名医生,我深知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我会尽心尽力地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最专业的医疗建议和治疗方案。在互联网医院平台上,我将以耐心细致的态度,为患者解答疑惑,给予专业的诊疗建议,希望能够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希望通过互联网医院,能够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医疗服务,让患者能够更好地享受到医疗资源,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 我是一位丙肝病人,最近在网上咨询了一位医生关于治疗的建议。医生非常耐心地听取了我的病情描述,并提出了专业的治疗方案。在与医生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医生的细心和关怀,他给我的建议让我感到很放心。

    医生还提醒我,治疗丙肝病需要根据具体的基因分型来确定最合适的药物,而且要在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后再决定治疗方案。同时,医生还建议我在选择药物时要考虑到药品的质量和价格,并在医保政策范围内进行选择。

    除了治疗方面的建议,我还向医生咨询了关于饮食和中药的问题。医生虽然对中药了解不是很深,但还是给出了建议,让我感到很温暖。

    通过这次线上咨询,我深刻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和负责,也更加明白了治疗丙肝病需要仔细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我对自己的病情也更有信心了。

  • 我是一位患有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在互联网医院进行了线上问诊。我很担心自己的病情,于是向医生咨询了自己的数值情况,希望得到专业的建议。医生很耐心地回答了我的问题,并建议我前往专业的孕妇肝科门诊进行咨询。医生的建议让我感到很放心,知道自己会得到专业的治疗和关怀。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将会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治疗,希望早日康复。

  • 我曾在网上看到一位医生给其他患者回复的信息,觉得他非常专业,于是决定向他咨询关于HIV的问题。我已经进行了一年半的检测,分别在2、3、4、6、9、12、15、18个月进行了检测。但是我在服用舒发泰65小时后,连续服用了10天,然后停药了。我想咨询一下:

    1. 我需要多久才能彻底排除感染?

    2. 如果病毒建立了病毒库,停药后会多久开始激活复制?

    3. 病毒库建立后,抗体会有反应吗?查抗体能查出来吗?

    医生的回答仅为建议,如果对医生的服务满意,可在问诊记录中发起复诊。如需诊疗,请前往医院就诊。

    问诊已结束。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