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院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风湿免疫科

风湿免疫科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微信扫描 预约加号

科室介绍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是一所公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广东省高水平医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2020年,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21年在“中国地级城市医院百强榜”中名列第28位,其中有11个专科进入全国地级城市医院前三十强。医院现有南湖院区、下埔院区、仲恺院区、科研教学基地及金山院区(在建》,开放床位2550张。省临床重点专科18个、省临床重点扶持专科1个、市重点专科29个;市重点专病专科3个、名中医工作室5个。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2人,市拔尖人才8人,省名中医2人,市名医20人,市名中医5人。医院拥有50万元及以上的先进大型医疗设备452台(套),包含医用直线加速器、PET-CT、3.0T磁共振成像系统、256超高端CT、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治疗系统等大批先进型号高端医疗设备。目前已开展试管婴儿、夫精人授、各类微创介入手术、腔镜诊疗技术、急危重症抢救监护治疗等高、难、新技术项目,在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危重新生儿救治、眼科专业等学科具有较强的专业优势,部分项目已达到省内或国内先进水平医院近五年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项,省级以上科研基金50项,市级科研基金494项,发表SCI论文共168篇,出版著作71部。医院已逐渐形成了多院区的立体架构发展战略格局,目前正以打造面向粤港澳大湾x,覆盖粤东片区,疑难急危重症诊治能力突出、肿瘤防治能力突出、人才培养能力突出、科研转化能力突出的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目标迈进,努力将医院建设成为国内先进的现代化综合医院。
科室服务
科普文章

文章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尿酸代谢紊乱密切相关。本文将详细介绍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 一、病因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因主要是尿酸代谢紊乱,导致血液中尿酸水平升高。尿酸过高会沉积在关节、软组织和肾脏等部位,形成痛风石,引发炎症和疼痛。 二、临床表现 1. 关节疼痛: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常出现关节疼痛,多发生在拇指、踝关节、膝关节等部位,疼痛程度轻重不一,夜间疼痛加剧。 2. 关节肿胀:受累关节出现肿胀、红肿、热痛等症状。 3. 关节畸形:长期反复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可能导致关节畸形,影响关节功能。 4. 痛风石:痛风石是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特征性表现,常见于耳廓、手指、肘关节等部位,呈黄色或白色,质地坚硬。 三、诊断方法 1. 血尿酸检测:血液中尿酸水平升高是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重要依据。 2. 关节液检查:关节液检查可发现尿酸结晶,有助于确诊痛风性关节炎。 3. X线检查:X线检查可显示关节破坏和痛风石形成的影像学表现。 四、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手段,包括降尿酸药物、抗炎药物和止痛药物等。 2. 非药物治疗:包括饮食控制、生活方式改变和关节功能锻炼等。 五、预防措施 1. 控制体重:肥胖是痛风性关节炎的危险因素,控制体重有助于降低尿酸水平。 2. 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等可导致尿酸水平升高,应尽量避免。 3. 多喝水:多喝水有助于促进尿酸排泄。 4. 适度运动:适度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和降低尿酸水平。

药事通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确诊白塞氏病

白塞氏病,又称贝赫切特综合症,是一种罕见的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常出现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部病变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关节痛、皮疹、血管炎等并发症。了解白塞氏病的诊断方法,对于及时治疗和预防病情恶化至关重要。 一、临床表现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白塞氏病的诊断首先需要根据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常见的症状包括: 1. 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疼痛明显,可伴有出血、肿胀等。 2. 生殖器溃疡:男性多见于龟头、阴茎,女性多见于外阴、阴道。 3. 眼部病变:包括虹膜炎、角膜炎、结膜炎等,可导致视力下降。 4. 关节痛:多发性关节炎,疼痛、肿胀明显。 5. 皮疹:红斑、丘疹、结节等。 二、皮肤刺激试验 皮肤刺激试验是诊断白塞氏病的一种常用方法。具体操作是在患者皮肤上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观察是否出现阳性反应。阳性反应者,即皮肤出现炎症反应,提示可能患有白塞氏病。 三、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包括X光、CT、MRI等,主要用于了解白塞氏病引起的器官损害情况。例如,X光可观察肺部病变,CT可观察血管病变,MRI可观察神经系统病变等。 四、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粪便检查等,主要用于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炎症程度等。常见的检查项目包括: 1. 血常规:观察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 2. C反应蛋白:评估炎症程度。 3. 抗核抗体:有助于排除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五、综合判断,明确诊断 白塞氏病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皮肤刺激试验、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判断。对于疑似患者,应及时就医,以便尽早确诊并接受治疗。

健康驿站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遗传吗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会导致免疫系统攻击身体的正常组织,引起多种症状。 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问题,研究表明,虽然遗传因素在其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但并非所有患者都具有家族遗传史。这主要是因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风险主要与以下基因有关: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HLA基因负责识别和呈现外来抗原,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 补体系统基因:补体系统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参与清除病原体和损伤组织。补体系统基因的突变可能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风险增加。 其他基因:如肿瘤坏死因子(TNF)基因、干扰素调节因子(IRF)基因等。 除了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也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紫外线暴露、药物、感染等因素都可能触发或加重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症状。 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患者,建议加强自我监测,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的因素,对于预防和控制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抗疟药、免疫抑制剂等。物理治疗包括光疗、水疗等。心理治疗则旨在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 总之,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复杂的疾病,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着其发病。了解遗传风险、加强自我监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和控制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重要意义。

远程医疗新视界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科室信息
收录医生 1 名
在线服务患者 0 次
科普文章 4 篇
快速问医生
健康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