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县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内分泌科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 体重下降是什么回事谢谢嗯嗯,再见

    总交流次数

    23

    总回复次数

    8
    患者:女 51岁

展开更多

内分泌科科普文章
查看全部
  • 减肥一直是女性关注的焦点,为了快速减掉身上的赘肉,很多人尝试了各种方法。然而,快速减肥并非易事,需要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饮食。 一、减肥误区 1.节食减肥:过度节食会导致身体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甚至引发厌食症。 2.过度运动:过度运动容易造成关节损伤,对身体造成负担。 3.盲目减肥:没有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减肥方法,容易导致身体机能失衡。 二、科学减肥方法 1.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控制热量摄入,增加膳食纤维,保证营养均衡。 2.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 3.进行力量训练:增强肌肉,提高基础代谢率,有助于减肥。 4.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5.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减压,保持乐观的心态。 三、减肥食谱 1.早餐:燕麦粥、鸡蛋、牛奶、水果 2.午餐:蔬菜沙拉、瘦肉、全麦面包 3.晚餐:蔬菜、瘦肉、糙米 4.加餐:水果、坚果、酸奶 四、减肥注意事项 1.循序渐进:减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毅力。 2.持之以恒:减肥需要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3.关注身体变化:在减肥过程中,要注意身体的变化,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5.寻求专业指导:在减肥过程中,如有需要,可以寻求专业营养师或健身教练的指导。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身材和健康。其中,一些体型较瘦的人渴望通过增重来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那么,瘦人健身吃什么增重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个月见效的增重食谱,帮助大家科学增重。  一、增重饮食原则  1. 高热量饮食:瘦人增重需要摄入足够的热量,每天的热量摄入应比日常所需高出500-1000千卡。  2. 高蛋白饮食:蛋白质是肌肉生长的基础,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25%-30%。  3. 高碳水化合物饮食: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每天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50%-60%。  4. 适量脂肪: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每天脂肪的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20%-30%。  二、增重食物推荐  1. 肉类:牛肉、鸡肉、鸭肉、羊肉等红肉,以及鱼、虾、蟹等海鲜。  2. 豆制品:豆腐、豆浆、豆腐干等。  3. 谷物:米饭、面条、馒头、玉米等。  4. 水果:香蕉、苹果、橙子等。  5. 奶制品:牛奶、酸奶、奶酪等。  6. 坚果:核桃、杏仁、腰果等。  三、一个月见效的增重食谱  早餐:7:00-8:00 面包(3-4个)+鸡蛋(1-2个)+牛奶(豆浆)。  上午加餐:10:00 水果(香蕉)+麦片。  午餐:12:00 米饭+鸡胸肉+蔬菜。  下午加餐:3:00 全麦面包(3-4片)+牛奶+水果。  晚餐:6:00-7:00 米饭+素菜+瘦肉。  宵夜:9:00-10:00 麦片+鸡蛋白。  四、注意事项  1. 增重期间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物中毒。  2. 增重期间要适当运动,帮助肌肉生长。  3. 增重期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促进身体恢复。  4. 增重期间要定期监测体重和体脂,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

  • 女性内分泌系统复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内分泌失调的情况也日益普遍。了解女性内分泌失调的症状,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以下将详细介绍女性内分泌失调的常见症状,帮助大家提高警惕。一、肌肤问题内分泌失调会导致肌肤问题,如黄斑、面色发暗、色斑等。这些症状不仅仅是皮肤问题,更是内分泌不稳定的表现。长期内分泌失调,还会导致皮肤松弛、干燥等老化现象。二、情绪波动内分泌失调会影响情绪,导致脾气急躁、情绪波动大。患者可能会出现出汗、焦虑、抑郁等症状。这些情绪问题可能与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三、妇科疾病妇科内分泌疾病与内分泌失调密切相关。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不调、痛经等。此外,乳腺疾病也与内分泌失调有关。四、肥胖内分泌失调会导致体重增加,甚至出现肥胖。这可能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五、不孕内分泌失调会影响生育能力,导致不孕。这可能与激素水平紊乱、排卵障碍等因素有关。六、乳房问题内分泌失调会导致乳房胀痛、乳腺增生等症状。这可能与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七、体毛增多内分泌失调会导致女性雄性激素水平升高,出现多毛症状。这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有关。八、白发、早衰内分泌失调会导致白发、早衰等症状。这可能与激素水平下降、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了解内分泌失调的症状,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对人体的多个器官系统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其中,眼部健康也受到严重威胁。本文将介绍糖尿病引起的几种常见眼病,包括糖尿病性青光眼、糖尿病性白内障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针对这些眼病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疗建议。一、糖尿病性青光眼糖尿病性青光眼是糖尿病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眼压升高、视野缺损等。其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包括虹膜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微血管病变等。患者常伴有血糖控制不良、视网膜病变等症状。二、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是由于血糖升高导致晶状体代谢紊乱,进而引起晶状体混浊。患者常出现视力模糊、眼前阴影等症状。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视网膜出血、渗出、水肿等。严重者可导致视力下降、失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激光光凝治疗、玻璃体切除术等。四、预防和治疗建议1. 严格控制血糖:血糖控制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眼病的关键。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服用降糖药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2.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早期发现和干预眼部病变。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降低糖尿病眼病的风险。4. 及时治疗其他并发症:糖尿病眼病往往与其他并发症并存,如高血压、高血脂等。及时治疗这些并发症有助于降低糖尿病眼病的风险。

  •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女性患者比例远高于男性。了解女性骨质疏松的病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一、女性骨质疏松的常见病因1. 内分泌因素:雌激素是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因素,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骼合成代谢减少,骨密度降低,从而引发骨质疏松。2. 骨架和骨质量:女性的骨架和骨质量普遍低于男性,导致女性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3. 瘦弱和节食:过度减肥、节食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导致体内脂肪减少,进而影响雌激素水平,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4. 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会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影响骨骼健康。5. 运动量不足:缺乏运动会导致骨骼强度降低,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6. 生育和哺乳:生育和哺乳过程中,女性会流失大量钙质,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二、预防女性骨质疏松的措施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2. 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钙是骨骼健康的重要物质,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3. 避免过度减肥和节食: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因体重过低而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4. 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增强骨骼强度,预防骨质疏松。5. 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早期发现骨质疏松,及时采取措施。三、女性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如双磷酸盐类药物、雌激素类药物等。2. 物理治疗:通过物理治疗手段,改善骨骼状况,增强骨骼强度。3. 生活方式干预:调整生活方式,改善骨骼健康状况。

  •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其中,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肢体麻木、发凉、苍白或发紫、疼痛,动脉搏动减弱甚至消失等症状。当糖尿病患者出现间歇性跛行时,可能预示着病情加重。间歇性跛行表现为患者在平地行走短距离后,臀部、下肢肌肉出现酸胀、疼痛,休息后症状缓解,但行走时症状再次出现,且距离逐渐缩短。此外,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还可能导致静息性肢体疼痛,严重者甚至出现肢端破溃、不易愈合等情况。对于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的诊断,动脉超声、CT血管成像、MRI血管成像等检查手段可以提供重要帮助。在治疗方面,针对肢体近端动脉病变,介入治疗效果明显。但对于病变广泛或累及远端动脉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往往难以奏效,甚至需要截肢以挽救生命。为了预防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需要积极控制血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此外,患者还应注意穿着舒适的鞋袜,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以降低病情加重的风险。总之,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患者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通过积极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 血糖异常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健康问题,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忽视。为了维护身体健康,我们应关注血糖水平,并及时调整生活方式,预防血糖异常。葡萄糖耐量试验是评估血糖耐受能力的常用方法。该试验要求受试者饮用含有一定量葡萄糖的糖水,然后监测血糖水平的变化。那么,喝糖水后一小时血糖的正常范围是多少呢?一般来说,正常人的血糖水平应该在3.9-6.1毫摩尔/升之间。如果一小时后血糖水平超过7.8毫摩尔/升,则可能存在血糖异常。那么,如何控制血糖水平呢?以下是一些建议:1. 合理膳食:保持饮食均衡,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2. 适量运动:坚持规律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3. 服用药物: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4. 定期监测: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5. 保持良好的心态:情绪波动也会影响血糖水平,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控制血糖。值得注意的是,血糖异常不仅与饮食和运动有关,还可能与遗传、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相关。因此,在控制血糖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 秋季的到来,意味着天气渐凉,人们开始注重保暖。然而,对于一些爱美人士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如何保持身材。大腿肥胖一直是许多人头疼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通过运动和日常保养来消除大腿肥肉,迎接美好的冬季。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大腿肥胖的原因。一般来说,大腿肥胖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 饮食习惯:过多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缺乏运动,导致热量摄入大于消耗,脂肪堆积在大腿部位。2. 生活习惯:长时间久坐、缺乏运动,导致血液循环不畅,新陈代谢减慢,脂肪堆积。3. 遗传因素:部分人由于遗传原因,大腿脂肪更容易堆积。那么,如何消除大腿肥肉呢?以下是一些建议:1. 运动减肥:通过运动消耗热量,减少脂肪堆积。例如,慢跑、游泳、瑜伽等运动都有助于减肥。2. 瘦腿操:针对大腿部位的肌肉进行锻炼,如深蹲、弓步蹲、踢腿等。3. 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多喝水等。4. 医疗干预:对于一些严重的肥胖患者,可以考虑进行医疗干预,如抽脂手术等。在选择瘦腿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因人而异: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避免盲目跟风。2. 坚持不懈:减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才能看到效果。3. 注意安全:在进行运动或医疗干预时,应注意安全,避免受伤。总之,消除大腿肥肉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对患者视力造成严重影响。为了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患者需要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一、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早期症状及危害1. 早期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视力模糊、视野中出现阴影、视力下降等症状。2. 危害: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失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对于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可以口服以下药物:(1)导升明:有效阻止视网膜循环障碍,延缓病情发展。(2)多贝斯:改善视网膜血液循环,减轻眼部症状。(3)地法明:降低血糖,延缓病情进展。2. 眼部治疗:对于眼部出现黄斑水肿的患者,可以采用以下药物:(1)雷珠单抗:减轻黄斑水肿,改善视力。(2)康柏西普:改善黄斑水肿,提高视力。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日常保养1. 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良好的血糖、血压和血脂控制有助于延缓病情发展。2. 适当运动:增加体力活动,降低体重,减少脂肪,提高生活质量。3. 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和豆类,补充维生素,保持营养均衡。4. 保护眼睛:避免眼部疲劳,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四、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就医指南1. 及时就医:当出现视力模糊、视野中出现阴影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2. 选择专业科室: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属于眼科疾病,应选择专业的眼科医院和科室进行治疗。3. 积极配合医生: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并定期进行随访。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