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淋菌性尿道炎 ( non-gonococcal urethritis,NGU)是指由淋病奈瑟球菌(Neisseriagonorrhoeae,NG)以外的其他病原体,主要是解脉脉原体 (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沙眼衣原体( chlamydia trachomatis,CT )、生殖支原体( mycoplasma genitaliumMG)等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急慢性炎症。近年来,NGU 发病率不断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尿道分泌物、排尿困难、尿道口刺痛癌痒等,但部分 NGU 患者可无明显自觉症状。轻型或无症状 NGU 患者容易被忽略而导致该病更易传播,所以更应该重视本病的病程处理。
临床表现
NGU 的潜伏期为1~3 周。
1. 男性 NGU 临床表现与淋病类似,但程度较轻。常见症状为尿道刺痒、刺痛或烧灼感,少数有尿频、尿痛; 体格检查可见尿道口轻度红肿,尿道分泌物多呈浆液性,量少,部分患者晨起时会发现尿道口有少量分泌物结成的脓膜封住尿道口(糊口现象)或内裤被污染;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或症状不典型;近半数的患者在初诊时易被忽略或误诊,10%~20% 患者可同时合并 NG 感染。
未经治疗或处理不当的 NGU 患者经常伴有并发症,常见并发症包括: (1)急、慢性附睾炎。在 40 岁以下患有急性附睾炎的男性中,CT 是主要的NGU病原体,MG和UU 在附睾炎发生中的作用仍有待确定。
(2)前列腺炎。出现膀胱刺激征,如尿频尿痛,有时还会出现排尿困难等症状;慢性者可表现为无症状或会阴钝痛、阴茎痛。
(3)精囊炎。NGU 病原体可通过尿道蔓延至精囊。有研究表明,MG 和 CT 感染均可能导致精囊炎发生,其典型症状以血精为主。
(4)男性不育。有临床研究显示,CT、UU及MG 可能影响精子运动,诱导抗精子抗体的产生,严重者或长期未治疗者可导致输精管部分或完全梗阻,引起少精子症甚至梗阻性无精子症。虽然 MH能否引发 NGU仍有争议,但有研究分析表明,MH 被证明与男性不育有关。
2. 女性 NGU可表现为尿道口充血、尿频,甚至排尿困难等泌尿系统症状。但女性 NGU 主要累及子宫颈,近半数患者无症状,有症状者亦缺乏特异性仅表现为子宫颈的炎症和糜烂、分泌物增多,阴道及外阴癌痒,下腹不适感。
3. 新生儿感染 新生儿经母亲产道分娩时可感染 CT或 UU,引起结膜炎或肺炎。
尿道炎分成两种,一个是淋球菌的感染,一个不是淋球菌的感染。不是淋球菌感染,有其他的细菌感染,另外还有衣原体、支原体的感染,只要不是流脓的,有尿道的疼痛,排尿的疼痛,排尿的炎症,很多时候就是非淋球性尿道炎。淋球性尿道炎有一个比较重要特点,就是尿道口流脓。
非淋菌性尿道炎不严重。非淋菌性尿道炎包括支原体和衣原体,一般都是通过性生活传染,主要表现出尿痛、尿道有分泌物、尿频尿急等症状。如果尿道出现分泌物,需要做培养,一般都能在培养里发现衣原体和支原体。一般经过正规治疗,两周左右非淋菌性尿道炎大部分都可以治愈。
只要不是淋病引起的尿道炎就是非淋菌性尿道炎,包括衣原体、支原体、滴虫等感染引起的,甚至疱疹病毒引起的尿道炎都可以。非淋菌性尿道炎可以表现为尿道口刺痛、瘙痒、水肿、红肿、有细胞的分泌物,这些是典型的表现。有些分泌物不明显,可以表现为早晨起床的时候,尿道口有少量糊或是内裤上有分泌物的痕迹,都表明可能有尿道炎。
女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症状,首先如果是尿道炎,一定有尿道感染的症状,比如尿频、尿急、 尿痛、腰痛等症状。除有尿道的症状以外,可能同时合并有阴道炎症。阴道的非淋三组感染,可能是因为阴道感染,进一步感染到尿道,所以可能阴道也会有症状,比如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分泌物有异味等症状会出现。
非淋性尿道炎,根据药敏吃的四环素,吃了半个月还有症状,有分泌物和睾丸不适,偶尔还有尿道口发凉。如果还有尿道的分泌物,其实还是没有完全治好,建议再重新做一次药敏,有可能是一些耐药微生物的感染,不一定是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也可能是其他的微生物感染。同时用的药物也要进行调整,不能再吃四环素等药物,可以换比如三代的头孢或者是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的药物,看看效果能否更好,因为有可能感染的微生物对四环素敏感。
有人型支原体和解脲支原体、非淋性尿道炎,现在复查支原体转阴了,不一定证明非淋性尿道炎也治好了。需要看看现在是否还有尿频、尿急、尿痛,也要复查尿常规,建议复查完了以后再说。有时候支原体转阴,但是有些人可能症状持续存在,此时该治疗还得治疗。
非淋球菌性尿道炎,不只是不洁性生活可以传播,生活中同样需要多注意,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男女并没有不洁性生活,而仍然感染的原因,我的视频中都会为您讲解,告诉您如何预防!
B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影响着超过2.5亿人。根据统计数据,每年因HBV相关疾病而死亡的人数约为82万,这一数字反映出HBV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尤其是肝癌,作为HBV感染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死亡原因。
然而,尽管已有多种HBV治疗药物问世,这些药物仍无法完全消除癌变的风险,且HBV引发癌变的具体机制仍未得到充分揭示。
HBV与肝癌的发病机制
在HBV感染过程中,病毒会在宿主细胞内复制,产生多种病毒蛋白。其中,病毒蛋白HBx被认为在HBV的致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HBx通过降解宿主蛋白Smc5/6来促进病毒复制。Smc5/6是宿主细胞中与DNA损伤修复密切相关的重要蛋白质,其功能的损害可能导致DNA损伤的积累,进而增加癌变的风险。
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的研究小组,包括关场一磨特任临床医师、大塚基之讲师和小池和彦教授等,针对HBx对Smc5/6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提出了一个假设:HBV产生的HBx不仅促进病毒复制,还可能通过降解Smc5/6来抑制宿主的DNA损伤修复能力。
研究方法与发现
研究团队通过使用人类样本、小鼠模型和HBx过表达细胞进行实验,发现当宿主蛋白Smc5/6被HBx降解时,宿主细胞的DNA损伤修复能力显著降低。DNA损伤的积累被广泛认为是癌变的主要促进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在Smc5/6被降解的细胞中,肿瘤形成能力得到了增强。
此外,研究还发现,使用化合物尼塔佐克仑(Nitazoxanide)抑制HBx的功能,可以有效阻止Smc5/6的降解,从而恢复宿主细胞的DNA损伤修复能力。这一发现为HBV相关肝癌的预防提供了新的策略,表明通过抑制Smc5/6的降解,可能能够降低癌变风险。
新的癌变预防概念
本研究不仅揭示了HBV相关肝癌发生机制的一部分,还提出了“通过Smc5/6分解抑制药物来预防癌变”的新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可能为未来的癌症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研究团队的成果已于9月1日在《肝脏病学杂志》(Journal of Hepatology)在线版上发表,标志着这一领域研究的重要进展。
研究支持与未来方向
本研究得到了日本医疗研究开发机构(AMED)和文部科学省科学研究费补助金等多个机构的支持。AMED的肝炎等克服实用化研究事业中,研究团队围绕HBV cccDNA维持相关宿主因子的全面鉴定和控制展开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HBV的生物学特性,也为开发新型治疗策略提供了基础。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能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深入探讨HBx的功能:进一步研究HBx在HBV感染及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机制,尤其是其对宿主细胞信号通路的影响。
2. 开发新型药物:基于Smc5/6分解抑制的概念,开发新型抗HBV药物,以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
3. 临床试验:将实验室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通过临床试验验证新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4. 公众健康教育:加强对HBV感染和肝癌风险的公众教育,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促进早期筛查和治疗。
结论
B型肝炎病毒的研究不仅是基础医学的挑战,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随着对HBV及其相关癌变机制的深入了解,未来有望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疗和预防策略,减少HBV感染者的癌变风险,最终改善全球范围内的肝病防治状况。
通过科学研究的不断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战胜HBV及其引发的肝癌是可以实现的目标。
参考文献:https://www.h.u-tokyo.ac.jp/participants/research/saishinkenkyu/20210901.html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不能替代专业诊疗
文章发布时间:2021年9月 来源:u-tokyo
ChatGPT的基础技术,Transformer提高了精度
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检验部的讲师佐藤雅哉(消化内科医师)、消化内科的助教中塚拓马、副教授建石良介、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小池和彦、教授藤城光弘等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基于射频消融术(RFA:Radiofrequency ablation)后的肝癌预后预测模型,并首次证明了使用Transformer模型的预测模型比传统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
RFA作为肝癌有效的根治术,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然而,肝癌的复发率较高,且存在预后不良的肝癌,因此治疗仍面临挑战。准确了解RFA治疗后肝癌的预后对于实施个体化的知情同意和制定最优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2017年,Google Brain研究团队开发的AI模型Transformer,作为ChatGPT(生成预训练Transformer)的基础,已在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领域展现出超越传统深度学习技术的高性能。通过使用Transformer模型,有望更准确地评估RFA后肝癌患者的预后,但迄今为止尚未有使用Transformer模型进行肝癌预后估计的报告。
使用Transformer的机器学习模型进行的预测,除了肝癌之外,还可以应用于医疗的多个领域,未来的其他领域应用也备受期待。本研究成果于2023年9月9日(当地时间)在美国学术期刊《Hepatology International》在线版上发表。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不能替代专业诊疗
文章发布时间:2023年8月 来源: Hepatology International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