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外科学博士,主治医师,毕业后留院后从事普外专业胃肠外科工作。专业方向:胃肠外科恶性肿瘤治疗及全病程管理;胃食管反流病等
卢放根,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博士,博士生导师,1981年毕业于江西省宜春医专医疗专业,1985年至1988年在吉林省延边医学院攻读消化肝病免疫学硕士,硕士毕业分配至本院消化内科。1993年3月-1994年5月在加拿大温哥华B.C大学医院病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访问学习;1997年7月获博士学位。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教授、教授,1998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2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现兼任湖南省医学会消化学会委员。1996年-1998年课题“定向转基因治疗肝癌的动物实验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并已受理为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98112778.9);1998年-1999年课题“靶向治疗肝癌的新药Asor-PIL-2/IFN的药效学研究”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999年-2000年课题“靶向基因药物ASOR-PIL-2/IFN-rDNA治疗肝癌的新药研究”获国家科技部创新新药博士基金资助;1999年1月-1999年12月课题“减轻肝前负荷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研究”获湖南省科委资助;2000.1-2001.12课题“治疗肝癌的靶向基因药物研究”获湖南省生命科学中心项目资助;2000.1-2000.12课题“肝癌靶向基因药物载体的研究”获国家教育部资助振兴211教育基金项目资助,以上各项获资助金42•5万元为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2000.2-2002.12“治疗肝癌的靶向基因药物的开发项目”获药厂投资300万元联合开发。1998年3月“胸腺细胞凋亡机理和GFi-1基因表达的研究”获湖南省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99年3月“恶性肿瘤细胞增殖调控与凋亡的研究”获湖南省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99年9月“恶性肿瘤细胞增殖调控与凋亡的研究”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近14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8篇。并且培养了二十多名博士生和三十多名研究生。获学术成果奖三项: “胸腺细胞凋亡机理和GFi-1基因表达的研究”获湖南省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恶性肿瘤细胞增殖调控与凋亡的研究”获湖南省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恶性肿瘤细胞增殖调控与凋亡的研究”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获专利七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4项。
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5年毕业于原湖南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从医28年,主要从事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与防治,尤其是慢性非感染性肝病和消化道早期肿瘤的诊断治疗。熟练掌握经内镜消化道息肉电凝电切治疗;经内镜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治疗;消化道早癌EMR、ESD治疗;食管狭窄扩张治疗及支架置入术;电子超声内镜诊断检查术及微创治疗。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老年外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助理研究员;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管通路置管与维护中心多学科团队成员;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中青年编委;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委员; 静脉治疗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教材《血管通路技能培训与管理》编委; 参与多项国家级及湖南省级课题的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 主攻胃肠道肿瘤、腹膜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炎症性肠病的外科治疗,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手术及并发症处理。
葛杰,男,副主任医师,博士。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1998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进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普通外科学习、工作,先后取得硕博士学位。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在美国哈佛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研修一年,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在日本东京国立癌中心进修胃外科。担任湖南省医学会腹腔镜及内镜外科学组副组长,胃肠间质瘤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微创外科医师委员会青年委员,湖南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普通外科工作20年,主要研究胃癌,胃肠间质瘤。
陈鸰,主任医师,医学博士,药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 现工作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胃肠外科。 2006年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取得外科博士学位,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行两年博士后研究,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遗传药理学和临床药理学奠基人周宏灏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盆腔肿瘤整合专委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遗传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ERAS专委会青委 湖南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湖南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湖南省医师协会肠瘘专业委员会委员 湖南省医师协会转化医学委员会委员 外科工作20多年,临床经验丰富,工作方向主要为胃肠道恶性肿瘤(胃癌、肠癌、间质瘤等)的精细手术、规范化综合治疗、个体化全病程管理。提倡胃癌规范化治疗,在保证高质量、标准化手术的同时,联合靶向药物、免疫治疗、放化疗,提高远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结合术后热灌注治疗,大幅降低胃癌术后腹腔种植转移率。擅长腹腔镜微创直肠癌超低位保肛手术,保护盆底植物神经功能,保护术后排尿困难和性功能,减少回肠保护性造口比例。针对局部晚期结肠癌以及肝肺转移患者,在围手术期结合分子靶标,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规划整体治疗流程,让更多患者重新通过获得手术根治机会,大大提高远期生存率。 专业特长: 1)标准化的胃癌、结肠癌、直肠癌微创手术和个体化综合治疗。 2)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手术治疗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3)复杂胃肠道疾病的外科综合治疗。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省重点研发基金多项,发表科研论文约30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参编《普通外科肿瘤诊疗手册》等外科学专著3本。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消化内科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第十届幽门螺杆菌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消化内镜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内科学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副组长,已培养硕、博士研究生50名。主编《消化系统内镜检查》、《消化性溃疡》、《消化系统疾病医学素材库》、《胃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专著4部,参编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础与临床、螺杆菌先驱者(译著)、炎症性肠病、无痛性消化道内镜术、现代消化系肿瘤临床治疗学、功能性疾病、临床症状鉴别及诊疗等专著11部。发表论文80余篇。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主攻结直肠癌外科综合治疗,擅长结直肠癌微创治疗,超低位保肛,高龄,复杂,晚期及复发结直肠癌MDT,胃癌,胃肠道间质瘤外科治疗。胃肠癌围手术期支持治疗。任湖南省医学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委会青年委员等。
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知名专家。长期从事消化疾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中华消化心身联盟理事,湖南消化心身联盟副主委,西部精神医学协会消化心身专业委员会湖南协作组组长,中国康复医学会消化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心身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心身消化学组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