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9年毕业至今,一直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科研工作,运用中医辨证理论方法诊治心血管常见病及疑难病,对冠心病、高血压病的治疗在传统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摸索出一些对证和对病方药。对心肌炎的治疗,采用益气解表、抗毒方法,在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异常、恢复患者机体功能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西医诊断、中医辨证、辨病与辩证结合、中西药合用治疗心血管病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如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在常规运用西药治疗的同时,加入中药辨证论治,通过早期降浊化痰、活血化瘀;中期益气活血;晚期益气养阴及补肾活血,有益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日康复,对于生存质量及预后也有所帮助,避免了中西药合用的单一和重复。对扩张性心肌病采用双重诊断治疗,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经过在临床多年观察和探索,逐步验证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辨病与辩证相结合、中西药合用、西药中用、中药西用等方法,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熟悉国内外心血管系统基础理论,临床治疗的新进展及学术动态,对一些新技术方法也有所掌握。 从事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多年,采用计算机多因素分析研究血瘀证,提出了血瘀证诊断标准定量记分表,为中医证候研究中最早的客观定量方法之一。对瘀血腹诊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提出了血瘀诊断的客观诊断方法,较日本方法为优。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取得了突出成绩,1992年作为中医、中西医结合青年代表受到过江泽民总书记及中央领导接见。 1993应邀赴马来西亚讲学及诊病,被聘为马来西亚中医学院客座教授。参加过七五攻关课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管理课题及《中医病案规范》的修订工作,主持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2次(2000、2002),论坛总结汇报:《对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几点建议》,被中国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建议发给全国各地科委参考。“入世后中医药发展策略及建议”等文章已在不同杂志发表。
1986年7月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88年9月-1991年6月,广州中医学院攻读消化专业硕士学位,获硕士学位;1993年9月-1996年6月,北京中医药大学攻读消化专业博士学位,获博士学位;1996年8月-现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工作;1997年11月晋升为副主任医师,1999年任消化科副主任;2002年任消化科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学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学会委员,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北京市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消化临床工作,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肝硬化的诊治。致力于肝硬化的防治研究,为国家;九五;、;十五;攻关课题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此外,正在对肝纤维化的证候规律作深入研究,为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提供理论依据。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提出从络病理论治疗肝纤维化的观点。根据溃疡的特点,他认为脾气虚是发病之本,毒损肉腐成疡,而瘀血阻络贯穿始终,治疗必须健脾益气、活血化瘀、解毒托疮,而毒有热毒、湿毒、食毒和瘀毒之分。用于指导临床,多获良效。
1980、9—1985、7在陕西中医学院中医系读大学本科,获医学学士学位;1990、9—1993、7在陕西中医学院读中西医结合临床心血管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医学硕士学位;1995、9—1998、7在山东中医药大学读中医内科心血管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医学博士学位;1998、9—2000、10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任副研究员。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1985,7~1990,9在陕西中医学院内经教研室工作,任助教、住院医师;1993,7~1995,9在陕西中医学院内科教研室工作,任主治医师、讲师;2000,10~2001,5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工作,任副研究员。2001,5至今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心血管内科工作,任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善于用中医中药理论完成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治,能熟练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完成心血管系统危、重、急证的抢救工作,并取得良好疗效。熟练掌握冠心病监护病房管理及相关监护操作技术。 擅长冠心病危险因素防治知识和技能,对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病、高脂血证等的中医药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曾参加多项部、局级科研课题,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的“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充血性心力衰竭作用与机理研究”课题,获2000年度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二等奖。擅长于用中医中药理论防治病毒性心肌炎,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心怡康口服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开发工作,该药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证书。
1947.7一1950.8中国医科大学二分校毕业,哈尔滨医科大学眼科医师1951.2一1954.8北京医学院第一附院眼科医师1954.9一1959.8天津医科大学本科医疗系毕业1959.11一现在广安门医院眼科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研究员1959年以来一直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科研及教学等工作,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1975年中央保健局决定由唐由之教授与本人为毛泽东主席左眼施行了白内障手术,术后恢复了良好视力。本人研究的病毒1号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一直在临床应用,收效满意,对发病率、复发率及致盲率均高的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口服中药治疗,有自己独到之处,突破了对本病从肝胆、实热证辨证施治的常规见解,提出了以气虚为本,风热为标的发病机理,采用者以治标为主辅以治本,缓者治本为主辅以治标的标本兼治原则,收到近期满意效果,并可减少或予其复发,从而减少致育率。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治,从患者整体出发,采用益气善阴为主,佐以活血化瘀之治则,不仅眼底出血,渗出吸收较快,提高视力,而且可以明显改善全身症状及血液粘滞状态。对开角型青光眼采用健脾诊视,养血活血之治则,效果较好,此外对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中央静肪阴塞玻璃体混浊等疑难眼病也有自己的临床经验,并收到理想的效果。对眼病的诊治强调以整体辨证为主,眼部辨病为辅,而且重视舌诊,它有助于中医辨证,只有辨证准确,才能用药得当,全身症状改善,许多疑难眼病才会有所好转,对某些眼病必要时也要配合西医治疗,如视网膜中央静肪阻塞必要时配合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一定要在原用降糖西药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这是眼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好。
1955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医疗系。现任内三科主任医师、研究员;广安门医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安门医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疾病防治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委员会副主任;全国胸痹心痛协作组顾问。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她认为治疗心脏病:第一,益心气养心阴是根本大法。心主血脉,以血为养,以气为用,因此临床治疗心脏病,宜以顾护心气,调养心阴为根本大法,扶正以祛邪。第二,治疗心脏病不宜过用苦寒之品。“心为阳中之太阳”,主藏君火,得温则君火以明,血脉流通而不凝涩。若过用苦寒之品,苦则泻下,寒则伤阳,致使心阳被伤,寒凝血脉,而疾病生矣。第三,对心脏病所表现的瘀血证,不可过用活血化瘀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