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医师/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医学博士后。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师从刘立岷教授和宋跃明教授。AO SPINE和国际华人骨科协会(ICMRS)会员。以第一/共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4篇。以负责人身份承担国家博后基金面上项目和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多项。获得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授权7项。多次受邀参加欧洲脊柱外科年会(EUROSPINE)、北美脊柱外科年会(NASS)、日本骨科年会(JOA)、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年会(COA)等国内外学术会议并作报告,曾获得ICMRC-2024和JOA-2018的Travel Award奖励。
2011年硕士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师从国内著名脊柱微创专家冯忠良教授。其后于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于临床一线兢兢业业,救治大量骨科病、伤患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华西医院骨科主治医师,2023年毕业于华西医院获全日制医学博士学位,2020年毕业于华西医院获全日制临床医学硕士学位;同期完成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017年于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原白求恩医科大学)全日制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期间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脊柱外一科实习。长期从事脊柱疾病的精准诊断,脊柱微创技术手术效果,并发症等研究。研究成果在COA,CAOS,第十九届亚太微创脊柱外科年会(PAMISS2019)全国微创脊柱外科高峰论坛、全国脊柱脊髓会议、成都国际骨科会议等发言展示。8篇英文论文在国际高水平SCI收录期刊发表。2篇研究成果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
李庆,男,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主治医师。本科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从事骨科专业13年,曾多次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及德国、新加坡等地研修学习。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数篇。每年主刀完成手术四百余台,擅长骨科脊柱、四肢关节及创伤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现担任四川省老年医学学会骨科青年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胸腰椎学组椎间盘修复与重建工作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分会骨科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委会腰椎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四川省骨科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骨科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成都市骨质疏松专委会委员;四川医学杂志青年编委会委员;中国循证医学杂志审稿专家。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博士研究生毕业,骨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骨科专委会足踝学组委员,四川省骨科医师协会青年委员,四川省康复医学会脊髓损伤学组委员,四川省肿瘤医学会骨与软组织肿瘤学组委员,四川省优生托育骨与健康管理学会委员,中国中药协会骨伤科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毕业于西南医科大学,主任医师,成都市重点学科项目负责人,从事骨科工作23年,曾多次到解放军总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擅长脊柱、四肢关节、骨盆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以及手术治疗,特别擅长老年患者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微创手术,髋,膝、肩肘关节周围骨折的手术及术后快速康复,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省市各级级科研课题5项,在骨科专业核心期刊发表核心论文20余篇,成功申请国家专利16项。作为第一主研人员申请科技成果鉴定2项,分别为省内领先,国内先进,并2次获得成都市以及温江区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曾经成功为一例101岁老人同时进行髋关节置换,以及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此属国内首例。 第十二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优抚医疗健康服务专家、四川省医学会手显微外科专委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医药教育促进工作委员会(中医骨伤)、四川省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会第一届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肩肘外科加速康复学组委员、司法鉴定会诊专家。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从事骨科临床工作17年,师从蒙古族世医特呼尔氏(何氏)骨科第六代传人李国帅主任医师。四川何氏骨科流派传承人。八一骨科医院专家组成员。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四川省中医药信息学会痹症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中医药信息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筋骨养护分会理事。
曾先后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等国内著名医院进修学习,师从国内著名疼痛专家,从事临床疼痛诊疗工作20余年,发明专利1项,出版《新编疼痛治疗学与临床麻醉技术》一书。获2021年浙江省人民医院《最佳进修医师》,2023年布拖县人民医院《荣耀员工》。四川省医学科技创新研究会委员,中国中医医结合疼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擅长:各种神经阻滞术,臭氧治疗、射频治疗、脊柱内镜椎间孔镜技术、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微创成形术、PRP技术、银质针、超声引导下有创治疗、小针刀治疗、美式整脊疗法等特色技术。特别对脊柱相关性疼痛疾病,各种软组织疼痛、各种神经病理性疼痛、骨性关节病、三叉神经痛、面瘫、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复杂性区域神经疼、各种疑难疼痛、癌症晚期疼痛、老年性疼痛有较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