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长沙市第一医院以强迫思维或穷思竭虑为主的强迫性障碍专家

简介:

立湘水之滨,瞻巍巍麓山,这里有一座根植于湖湘热土砥砺奋进的医院——长沙市第一医院。历经百年淬炼不忘初心,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长沙市第一医院始建于1920年,是湖南省第一所由国人自己创办的公立西医院,现已发展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公共卫生防治于一体的大型三甲综合医院。总占地面积约246亩,编制床位1683张,实际开放床位2000张,在职职工2000余人(其中,博士33人、硕士551人;高级职称434人)。医院先后获评“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先进集体”“国家级母婴安全优质单位”“全国人文爱心医院”“湖南省群众最信赖的医院”“湖南省文明单位”。2020年以来,医院作为省级唯一、市级定点新冠肺炎救治机构,承担了长沙所有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和其他市州上转重症病例的救治任务,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医院“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医院一院四址,本部位于开福区营盘路蔡锷路口,主要收治各类综合性疾病;南院位于芙蓉区浏城桥水絮塘,为建于1950年的原长沙市传染病医院,2007年并入医院,主要收治艾滋病、结核病、动物致伤患者;北院位于开福区捞刀河,为建于2003年非典后、2009年正式启用的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承担传染病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长沙仲景医院位于开福区开福大道与绕城高速交界西南角,为2022年4月23日建成的方舱医院,规划床位2320张,是长沙落实“强省会”战略的民生工程和应急抢险救灾工程。医院持续聚焦学科建设。开设50个临床医技科室,其中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含建设项目)25个、市级医学重点学科5个、市级医学重点专科8个、市级医学研究所共6个;拥有艾滋病、呼吸道传染病、胃肠微创外科3个省级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先后牵头成立湖南省公共卫生(艾滋病)联盟、省眩晕联盟、省动物致伤防治联盟、省艾滋病诊疗质控中心感染外科联盟、长沙市临床分子诊断中心及长沙市临床检验中心,目前为19个市级医学会专委会主委单位、市护理学会理事长单位,拥有1个省级和10个市级质量控制中心。2021年4月,医院被确定为委省共建国家传染病区域医疗中心创建单位。2022年,4个市级重点学科通过“十四五”市医学重点学(专)科建设阶段性评估答辩,获批重点学科建设经费及各类科研经费近2000万,感染病学科和普外科入选国家重点临床专科遴选行列。已率先全市引进省部级医院学科带头人、外聘长江学者及各类国内顶级专家14人,全面加快高水平复合人才推动医院高水平建设步伐。医院持续聚势科研创新。近年来,国家、省、市等各级科研课题立项数屡创新高,各类科技成果奖、国家实用型发明专利硕果累累,学术论文、SCI论文发表实现新突破。2021年,《构建区域民生项目信息化体系在出生缺陷三级防控中的应用》获评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二等奖;2022年,我院专家关于人感染H3N8禽流感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EmergingMicrobes&Infections》,IF19.568。省卫健委重点科研课题(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获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科技创新奖三等奖。医院与华大基因、圣湘生物合作共建国家级精准医学实验室,获批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2022年,临床试验项目合同金额超3千万,同比增长84%。2022年7月,医院挂牌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长沙医院,全面深化校地医教研协同战略合作。医院是南华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多所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基地,拥有研究生导师共3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中南大学兼职教授、副教授64人;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湖南省级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地。医院持续聚力内涵发展。坚持以医疗质量为核心,建立健全三级质量管理体系。严格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加强临床医学中心建设,先后成立神经医学中心、呼吸医学中心、急诊急救中心、普外医学中心、感染科肝病中心和儿科医学中心等多个医学中心,重点打造了感染性疾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普外科等多个特色优势专科;2021年,医院批复挂牌“长沙市肿瘤医院”,新设全科医学病房、老年医学病区,启动“主诊医师负责制”试点,成立老年髋部疾病微创治疗中心,通过ERAS肝胆外科标准病房认证;2022年7月,引进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存川减重团队,共同成立长沙市第一医院减重中心(王存川专家工作站),获评“市健康促进示范医院”;2023年2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孝平专家工作室签约落户,与医院合作成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长沙市第一医院肝胆胰疾病联合诊疗中心”。同时,医疗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涌现,SUPER-PATH微创髋关节置换手术全国领先,DPMAS人工肝治疗、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精准䄂状胃切除术等多项技术填补市级医院空白。医院积极推进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诊疗模式,重点开展疑难危重病症诊断治疗技术攻关,成功创评国家级胸痛中心、省级卒中中心及市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创伤中心等五大中心,市120城北急救分站落户我院,院前-院内急诊实现无缝衔接,医疗水平迈上新台阶。医院持续聚能内部管理。先后获批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市级试点、省级试点医院,医改监测指标连续多年排名全市第一,全面推动依法治院工作得到国家卫健委法规司高度肯定,获评“2016-2020年湖南省依法治理创建活动先进单位”,2人成功入选湖南省深化医改研究专家库。构建了HIS、电子病历、LIS、PACS、OA等多系统统一平台和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一体化智能医疗服务系统,上线HRP综合运营管理系统,全面实现医疗运管信息化,医疗收入增速连续居市卫健系统首位。着力智慧医院建设,率先全市上线互联网医疗,省内首家实现省市特门线上续方,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打造了国内先进数字化智慧药房、建成了省内一流一体化数字手术室,获评“数字化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评价”单位。率先全市启动DRG成本管理系统建设,完成“双通道”政策落地,获批省市两级DRG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医院、省医保局移动混合支付试点医院、市康复病组按价值付费改革试点医院。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大幅提升,2021年医院得分702.3分,全国排名304名,湖南省排名第14名,市属医院排名第一。医院持续聚心人文关怀。2021年,7.5万㎡医院新大楼顺利竣工投入使用,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原址改扩建项目启动建设,项目1期2022年底完成主体封顶,项目2期已启动基坑开挖。2022年,医院与开福区政府正式签订合作共建协议,组织19个党支部与街道社区“党建结对”,做实“一心医意树旗扎根”行动,内科二党支部与清水塘社区共同打造的“清医色”服务品牌为全市示范;强化“党建引领医联体”,与开福区合力打造的清水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揭牌开诊,有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导向,医院多年坚持践行“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志愿服务、主题义诊、健康宣教等一系列便民惠民活动,充分体现百年一医的传承与担当。医院持续聚责疫情防控。2020年起,医院勇担省级唯一、市级定点新冠救治医疗机构的重任,先后完成国家城市核酸检测基地、湖南省新冠重症病例救治中心、过渡排查病房及负压手术室、方舱实验室、沙坪后备定点医院及隔离院区长沙仲景医院建设启用,精锐团队“召之即来、来之即战”(峰值期间达2000余人),高效应对4轮区域性疫情考验,外派200余人参与省内各项新冠应急处突工作和赴贵州、海南、吉林、西藏、四川等省外抗疫支援,为全国抗疫持续贡献了“一医”力量。蹄疾步稳谋出彩,薪火相传向未来。“十四五”期间,长沙市第一医院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持续围绕“三高四新”强省会战略,以高质量发展为主引擎,以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为突破口,全力推动医院综合实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连续增长。始终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定生命至上,着力“健康长沙”建设,以医疗水平提档升级为出发点,以医疗质量安全稳定攀升为落脚点,全力以赴推动“卓越、平安、人文、智慧、幸福”一医建设。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强迫症的病因复杂、尚无定论,目前认为主要与心理社会、个性、遗传及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许多研究表明患者在首次发病时常遭受过一些不良生活事件,如人际关系紧张、婚姻遇到考验、学习工作受挫等等。强迫症患者个性中或多或少存在追求完美、对自己和他人高标准严要求的倾向,有一部分患者病前即有强迫型人格,表现为过分的谨小慎微、责任感过强、希望凡事都能尽善尽美,因而在处理不良生活事件时缺乏弹性,表现得难以适应。患者内心所经历的矛盾、焦虑最后只能通过强迫性的症状表达出来。 另外,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强迫症的发病可能存在一定遗传倾向,在神经-内分泌方面也存在功能紊乱,造成诸如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失衡,无法正常发挥其生理功能。,脑,虽然强迫症的病因至今未阐明,但依据现有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其发病不仅与人的个性心理因素有关,同时也与脑内神经递质分泌失衡有着莫大的联系。因而不论是心理治疗还是药物治疗,对缓解患者病情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精神分裂症,无,完成相关体格、精神及辅助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疾病。,。

周广怡 副主任医师

擅长脑血管病介入诊断与治疗,在脑梗死、脑出血、痴呆、癫痫、脊髓病变、脱髓鞘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睡眠障碍、焦虑抑郁、肌病及运动神经元病等诊疗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

好评 99%
接诊量 9098
平均等待 2小时
擅长:擅长脑血管病介入诊断与治疗,在脑梗死、脑出血、痴呆、癫痫、脊髓病变、脱髓鞘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睡眠障碍、焦虑抑郁、肌病及运动神经元病等诊疗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
更多服务
欧阳征 主任医师

擅长脑中风、失眠、神经衰弱、睡眠障碍、头痛、眩晕症、脑梗死、中风后遗症、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卒中后抑郁、颈椎病、痴呆、帕金森病、周围神经疾病和脑病等疾病的诊治。擅长头部核磁共振和头部CT的诊断和结果解释。

好评 100%
接诊量 913
平均等待 15分钟
擅长:擅长脑中风、失眠、神经衰弱、睡眠障碍、头痛、眩晕症、脑梗死、中风后遗症、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卒中后抑郁、颈椎病、痴呆、帕金森病、周围神经疾病和脑病等疾病的诊治。擅长头部核磁共振和头部CT的诊断和结果解释。
更多服务
薛敦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外科、小儿外科、整形外科疾病的诊疗

好评 100%
接诊量 1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泌尿外科、小儿外科、整形外科疾病的诊疗
更多服务
胡立强 主任医师

腹痛,胰腺炎,胆结石,阑尾炎,动物咬伤,泌尿系感染,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呼吸道感染,泌尿结石

好评 99%
接诊量 1291
平均等待 3小时
擅长:腹痛,胰腺炎,胆结石,阑尾炎,动物咬伤,泌尿系感染,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呼吸道感染,泌尿结石
更多服务
何丹 主任医师

帕金森病、癫痫、脑血管病、神经内科疑难杂症。

好评 -
接诊量 69
平均等待 -
擅长:帕金森病、癫痫、脑血管病、神经内科疑难杂症。
更多服务
黄芳 副主任医师

内科综合治疗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内科综合治疗
更多服务
刘伟 副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常见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胃肠病等!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消化内科常见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胃肠病等!
更多服务
谭红 主任医师

脑血管疾病的诊治/在神经康复/痴呆及情感障碍方面有特别的研究。

好评 100%
接诊量 1
平均等待 -
擅长:脑血管疾病的诊治/在神经康复/痴呆及情感障碍方面有特别的研究。
更多服务
陈娟 副主任医师

脑血管疾病,睡眠障碍,帕金森病等

好评 99%
接诊量 312
平均等待 -
擅长:脑血管疾病,睡眠障碍,帕金森病等
更多服务
周颖 主任医师

擅长方向:痴呆及认知障碍、脑血管病、癫痫、睡眠障碍、神内疑难杂症。

好评 -
接诊量 20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方向:痴呆及认知障碍、脑血管病、癫痫、睡眠障碍、神内疑难杂症。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我有睡眠问题,听到一点声音就睡不着,必须等室友都睡着才能入睡,之前吃过思诺思和黛力新,但效果不佳,副作用也大。患者男性23岁
10
2024-11-23 22:31:46
焦虑障碍咨询简介:患者因过度关注自身健康及老年白斑问题而感焦虑,就医后疑似焦虑障碍。寻求专业医疗建议及治疗方案。患者女性33岁
37
2024-11-23 22:31:46
我因焦虑和强迫症服用抗焦虑药物一年半,近期停药四天后出现头晕症状,担心药物对肝肾有损害,想知道如何处理。患者男性42岁
65
2024-11-23 22:31:46
焦虑强迫症状,咨询帕罗西汀与五羟色胺、多巴胺类药物的相互作用。
13
2024-11-23 22:31:46
患者自幼害怕床单被罩上的污渍和血渍,未见好转也未就医。医生建议早期接受专业评估和治疗。患者女性20岁
59
2024-11-23 22:31:46
36岁患者,表现出谨慎态度,询问是否患有强迫症并咨询参芪五味子片是否适用。
13
2024-11-23 22:31:46
患者有精神病焦虑强迫症状,服用阿立哌唑神泰氟伏沙明和苯海索片,手部发抖,疑为帕金森。
41
2024-11-23 22:31:46
孩子刚上幼儿园,不适应新环境,出现怕脏和幻想症状。家长担心是否是强迫症,寻求医生建议。患者女性4岁
33
2024-11-23 22:31:46
反复强迫思维,纠结,因疫情影响无法去医院,想咨询盐酸帕罗西汀片。
46
2024-11-23 22:31:46
焦虑、记忆力减退、幻觉妄想、被害感、思维障碍患者男性17岁
56
2024-11-23 22:31:46

科普文章

#强迫观念#强迫性神经症
59

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是强迫症的两个主要特征,但它们在表现和功能上有一些区别。

强迫观念:是指反复出现在个人思维中的入侵性、不受控制的想法、冲动或形象。这些观念通常是令人不愉快、沉重或恐惧的,并且与个人的价值观或信仰冲突。强迫观念通常是困扰性、令人不安的,患者往往试图抵抗或抑制这些思维,但通常无法成功地控制它们。如反复出现的恶心想法、犯罪冲动、念头或担忧等。

强迫行为:是为了减轻或防止强迫观念造成的不安或不适的行为或动作。这些行为是反复、仪式化的,按照特定的规律或顺序执行,以避免或减轻强迫观念带来的困扰。强迫行为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应对"机制,尽管在长期情况下可能对个人造成明显的功能障碍。如反复洗手、检查或整理物品。

不管是出现强迫观念还是强迫行为,都需尽快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

#强迫性障碍#强迫观念
9

如何识别强迫症?

#强迫性神经症#强迫观念
23

 

强迫症多为渐进性起病,通常为慢性病程,伴有症状的加重和缓解。成人的症状模式较为稳定,在儿童中变化较多。

 

常见临床表现:


一.  具有强迫性思维和/或强迫行为。
强迫思维指:
1. 在该障碍的某些时间段内,感受到反复的、持续性的、侵入性的和不必要的想法(如有关污染)、冲动(如刺伤他人)或表象(如有关暴力或恐怖的场景),大多数个体会引起显著的焦虑或痛苦。
2. 个体试图忽略或压抑此类想法、冲动和表象,或用其他一些想法或行为来中和它们(例如,通过某种强迫行为)。
强迫行为指:
1. 重复行为(例如:洗涤、排序、核对)或精神活动(例如:祈祷、计数、反复默诵字词)。个体感到重复行为或精神活动是作为应对强迫思维或根据必须严格执行的规则而被迫、机械的、不得不执行的。
2. 重复行为或精神活动的目的是防止或减少焦虑或痛苦,或防止某些可怕的事情的发生以求反复确认;然而,这些重复行为或精神活动与所设计的中和或预防的事件或情况缺乏 现实的连接(如对称的摆放物品以防止伤害所爱的人),或者明显是过度的。

 

二.  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是耗时的(例如,每天消耗1小时以上)或这些症状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三.不能用其它精神障碍或某种物质的使用(如滥用的毒品、药物)来更好的解释。

如何走出“反刍思维”的怪圈?

关于应对反刍的方法,目前还没有非常系统的研究。研究者建议的方法通常包括这几类:分心/替代性活动;各种正念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改变环境或解决问题。

由于小编还只是个初出茅庐的心理学小菜鸟,当下并没有更系统科学的知识储备,所以现在,我就简单分享一下我自己是怎么一点点爬出“反刍”的泥淖的。

首先,我粗略地学习了正念解压疗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正念"这个概念。百度百科上对正念的解释是这样的:“正念这个概念最初源于佛教禅修,是从坐禅、冥想、参悟等发展而来。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关注、觉察当下的一切,而对当下的一切又都不作任何判断、任何分析、任何反应,只是单纯地觉察它、注意它。后来,正念被发展成为了一种系统的心理疗法,即正念疗法,就是以“正念”为基础的心理疗法。”我在这里对"正念"做一个更通俗的解释:正念其实相当于人们常常说的“活在当下”,当你觉察到自己开始“思维反刍”时,试着安静地坐在或者躺在一个舒适的地方,以一个自体最舒适的姿态存在着。然后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你可以什么都不去想,任思绪自由游走,尽量放空自己,当思绪回到让你焦虑的地方时,你及时将思绪拉回到当下即可。或者你可以观察身边提前放好的水果,观察它的轮廓,细嗅它的芬芳,触摸它的形体等等。正念的目的就是让你关注眼前,暂时将不良情绪拒之门外。

其次,我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反刍时间”,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段,允许自己去反刍,甚至去用力感受反刍过程中的各种不适。后来吧,也许是厌恶情绪的产生,渐渐发现反刍行为太没意思了。

当然,改变错误的认知,从而形成正确的行为导向,这对摆脱反刍的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比如我说服自己:反复纠结这些有的没的,不能解决任何实质性问题。既然有了强烈的想要解脱的欲望,不如好好探寻内心世界,问问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而我找到的答案是:我想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希望自己拥有和谐美好的社交关系,渴望别人认可接纳自己。在明确自己的核心需求之后,慢慢回顾整理哪些地方是自认为不足的,然后制定可行的方案解决问题,将内心的阴暗面逐一解放。

在这里不得不强调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认可并接纳自己,是一个人终身浪漫的开始。

学会爱自己,对自己多一点包容,少一些责备。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无完人罢了。明白这一点之后,就仿佛找到了内心情感的支撑,慢慢地,开始有了内向生长的力量。

从此,日子滚烫,生活可爱。

 
 
那我们要怎么分辨自己是在“反省”,还是陷入了“反刍”呢?
 
 
 
 
 
 
 
01
 
 
反思的内容
 
 
 
 
反思的内容是有好有坏,还是只有“坏”?同样是对过往的事件进行反思,“反省”是在大格局上纵观全局,它思考的内容既包括正向经历和情绪,也包括负面经历和情绪。而“反刍”则只关注于消极体验。你可以这样理解它们的差异:如果反省是一部电影,那么反刍就是一个漫长的特写镜头,而这个镜头只对着那些给自己带来羞耻和不安的画面来回切换…
 
 
 
02
 
 
对过往经历的态度:是客观描述,还是自我批判?
 
 
 
 
“反省”时,我们对过往经历采取的是客观描述的态度,比如这件事做得很好,那件事做得不够好,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事情的发生…我们的关注点是事件本身,它不会影响我们对自我价值的判断。
 
 
 
“反刍”就不一样了,它在回顾过往时,会不断地对自我进行恶意的批判,比如我怎么又把事情搞砸了,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刚刚的行为真是愚蠢可笑…你把自己送上了审判台,用严苛的标准激烈地批判自己,苛责自己的过程中,你把自尊贬低到了尘埃…
 
 
 
 
 
 
03
 
 
结果:事情有没有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反省”是会导向具体行动的,它更像一个正反馈调节的过程,通过反省,我们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吸取经验教训的同时,不断完善自我,最终让自己走向康庄大道。
 
 
 
但“反刍”却会阻碍问题的解决,它更像一个负反馈调节的过程,反刍思维会让你沉溺在对负面情绪的思考中,让你觉得自己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资源,通过打压自己的自信心,从而逐渐丧失自我认同感,变得惶惶不可终日。
 
 
 
 
 
 
除此之外,反刍思维还会导致其他问题的出现,比如:
 
 
 
反刍者可能出现孤独感和焦虑情绪,难以获得稳定的社会情感支持,这又进一步加重了孤独和焦虑。
 
 
 
反刍会让消极情绪持续更久,还会提高抑郁障碍和其他精神疾病的风险。
 
 
 
 
最近一项对反刍的神经科学研究,可能揭示了“反刍思维”的本质:自我对过往经历的过度控制。试图用一套僵化的标准控制一切,一旦超出自己的预期就对这些经历进行打压,也许是造成反刍思维的核心原因。

曾经陷入过这样一个思维怪圈:在每天的正常社交过程中,总是会习惯性地不断在内心世界里反复“复盘”这一天发生过的事情,纠结自己哪句话说的不够好,哪个意思表达的不够清晰准确,哪件事情做的不够完美…我总是在懊恼着,我本可以做的更好,可是仿佛我却搞砸了一切…

这种不安的情绪反复困扰着我,无处安放的焦灼甚至让人想要逃离。某一天不用出门上班或者没有其他安排时,就那么静静地窝在寝室里,竟是有些庆幸,终于可以“避世”。活在象牙塔里的人无疑是孤寂的,但是这种环境又让他/她无比心安。疲于应付社交的“侵袭”,让一部分人在喧嚣和孤独的边缘反复徘徊试探。

我想,这种症状在某种程度上与“社交恐惧症”不谋而合了吧。

直到开始学习心理学,我才了解到这种心理现象叫作“思维反刍”。

这种揪着自己黑历史不放的思维习惯,在心理学界被定义为:反刍(rumination )。这是一种持续的思维模式,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过去为主导、集中于负面内容,而且很容易陷入停不下来的恶性循环。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扰,如果你想要做出某些改变,不妨来看看小编的这篇文章。

你是反省,还是反刍?

同样是对过去的反思和回顾,“反刍”和“反省”是有区别的。我们从小就接受着“儒家文化”的熏陶,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在告诫我们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举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许多人在特定的压力情景之后都会出现短时间的反省,这是很正常的。如果运用得当,反省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从消极情绪和创伤事件中走出来,做好未来规划和风险控制,防患未然。当然,这也有助于更加全面且深入地剖析自己,了解自己,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

百度百科是这么定义反刍的:反刍俗称 倒嚼,是指某些动物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从胃里返回嘴里再次咀嚼。(小时候我就看见过牛的反刍过程,当时也并不觉得恶心,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我能成为一名医生的原因之一吧。)而思维反刍,顾名思义是在思维层面上不断反复“咀嚼”的行为,它不仅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还会削弱我们的自我效能感,致使我们更难获得别人的帮助,并且阻碍我们解决问题。

双向情感障碍,也称为双相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精神健康疾病,其特征是患者会经历极端的情绪波动,包括躁狂期和抑郁期。在躁狂期,患者可能会感到异常兴奋、精力过剩、易怒或冲动,而抑郁期则表现为持续的悲伤、绝望和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这种情绪波动可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人际关系,需要通过药物、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综合治疗手段来管理。

#过敏反应
0

卫生巾塌房,塌得太彻底了——这年头,“连卫生巾都不能信”成了网友最扎心的吐槽。曾几何时,卫生巾作为女性最贴身、最私密的生活用品,简直是“值得托付终身的安全感”。可如今,一场席卷网络的“卫生巾质量黑幕”风暴,瞬间将这份信任击得粉碎。更讽刺的是,卫生巾这种与女性健康息息相关的必需品,问题暴露后,最常见的借口竟然是“国家标准”。问题是,这所谓的“国家标准”根本跟不上市场的脚步。一个随便拿窗帘pH值都能挂合格的检测标准,如何保护女性最娇弱的肌肤?更不用提什么细菌含量、“透气性”这种更玄学的东西——你上报的检测结果或许漂亮得能进博物馆,可消费者用着为什么那么多过敏、瘙痒,甚至是感染?
到底有多丧良心,才会生产这种黑心卫生巾?

年龄只是数字,50岁也要保持年轻的状态,人生短暂,及时行乐,保持热爱

#癫痫#症状性癫痫[继发性癫痫]
0

丙戊酸钠能否长期吃,这是一个涉及药物治疗方案选择、患者个体差异以及疾病管理策略的重要问题。丙戊酸钠作为一种广谱抗癫痫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癫痫,包括全面性癫痫和部分性癫痫,同时也被用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验证。

首先,从药物治疗的角度来看,丙戊酸钠能否长期吃取决于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治疗需求。对于需要长期控制癫痫发作的患者来说,丙戊酸钠是一个有效的选择。它能够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和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少癫痫病灶的异常放电,从而有效控制癫痫发作。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长期服用丙戊酸钠,以达到稳定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然而,长期用药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丙戊酸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嗜睡、头晕、震颤等,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等严重不良反应。因此,在决定长期用药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评估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以确保用药安全。同时,在用药过程中,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等,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不良反应。

此外,患者的个体差异也是影响丙戊酸钠长期使用的重要因素。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性不同,有些患者可能无法耐受丙戊酸钠的副作用,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因此,在长期用药过程中,患者需要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反馈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以便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剂量或治疗方案。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任何药物的长期使用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丙戊酸钠也不例外。患者在使用丙戊酸钠时,应严格遵守医嘱,按时按量服药,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用药方案。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丙戊酸钠能否长期吃取决于患者的具体病情、治疗需求以及个体差异。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长期服用丙戊酸钠,但需要注意监测不良反应和个体差异,以确保用药安全和有效性。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