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脑科医院,始建于1974年,是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直属医疗单位,是广西唯一一所以诊治精神、神经疾病为主,集“医疗、预防、康复、科研、教学、鉴定”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是广西精神病防治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和广西精神卫生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是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西分中心、广西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A级)。近年荣获了“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司法鉴定先进集体”“中国百家百姓信赖的精神卫生医疗服务机构”“广西卫生工作重大贡献集体二等功”“广西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医院位于柳州市鸡喇路1号,占地面积6.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编制床位900张,设有临床、医技科室30余个。在职职工85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75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90余人)。医院拥有GE大型数字血管减影造影机、1.5T核磁共振、64排螺旋CT、CR、64导视频脑电图仪、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大型先进医疗设备。医院坚持“强专科”发展模式,精神科为自治区重点学科,精神科和神经内外科独具特色;其他学科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形成雄厚技术实力。在精神疾病治疗方面,除采用传统药物治疗外,还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配合开展心理治疗、物理疗法等辅助治疗方法,促进患者康复,增强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科在神经症、心理行为问题的咨询诊疗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失眠症科在治疗睡眠障碍方面具有较强优势;神经内外科在脑出血、脑梗塞、难治性癫痫、脑肿瘤摘除术以及康复治疗方面技术较为突出;骨科在开展微创脊柱手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方面已具规模;普通和泌尿外科在腹腔镜微创手术、痔疮微创术及钬激光泌尿系统碎石术等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力;其他内科在治疗呼吸、消化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较强技术实力;医院司法鉴定所是广西精神病司法鉴定的主要权威机构,同时还开展法医临床鉴定、精神病障碍医学鉴定等工作,鉴定结论具有极高的采信率。医院注重临床科研与学术活动,近年获得了多项自治区级以上科研成果,在省部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百篇。与美国、英国、新加坡、印尼、泰国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和各省市有着广泛的学术交流。医院环境优美,绿树成荫,交通便捷。院内有精神科楼2栋、内科楼1栋、外科楼1栋,有病人活动大院、大型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病房设施齐全,温馨舒适,是各类患者治疗康复的理想场所。医院环境优美,绿树成荫,交通便捷。院内有精神科楼2栋、内科楼1栋、外科楼1栋,有病人活动大院、大型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病房设施齐全,温馨舒适,是各类患者治疗康复的理想场所。医院秉持“尊重、仁爱、敬业、创新”的医院精神,坚持“服务立院、科技兴院、人才强院、文化荣院”的发展战略,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便捷、温馨的服务,引领着广西精神卫生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复发性抑郁障碍是抑郁症的一种表现形式。发生复发性抑郁障碍时可能会有不适症状的反复发作,患者一般会出现情绪低落、消极以及悲观的情绪,有时还会哭泣、轻生,严重时一般会出现自杀倾向。对于复发性抑郁障碍一般情况下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需要多和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进行积极有效心理治疗,同时也要长期规律服用抗抑郁的药物,最主要的还是要保持心情的舒畅,必要时可以多进行户外的有氧运动,能够有效减轻压力,及时消除复发性抑郁障碍。,不明,脑,1.治疗目标 抑郁发作的治疗要达到三个目标:①提高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关键在于彻底消除临床症状;②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③预防复发。 2.治疗原则 ①个体化治疗;②剂量逐步递增,尽可能采用最小有效量,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少,以提高服药依从性;③足量足疗程治疗;④尽可能单一用药,如疗效不佳可考虑转换治疗、增效治疗或联合治疗,但需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⑤治疗前知情告知;⑥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⑦可联合心理治疗增加疗效;⑧积极治疗与抑郁共病的其他躯体疾病、物质依赖、焦虑障碍等。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中度以上抑郁发作的主要治疗措施。目前临床上一线的抗抑郁药主要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代表药物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代表药物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NaSSA,代表药物米氮平)等。传统的三环类、四环类抗抑郁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由于不良反应较大,应用明显减少。 4.心理治疗 对有明显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抑郁发作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常需合并心理治疗。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治疗、婚姻和家庭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等,其中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发作的疗效已经得到公认。 27.物理治疗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物理治疗手段——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主要适用于轻中度的抑郁发作。,其他类型抑郁,无,首先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头颅CT等检查,排除器质性可能。其次,确定患者为心理因素,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选择不同的心理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