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地处大别山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13米)南麓。东北与安徽省的岳西、太湖、霍山、金寨四县毗邻,西南与湖北的罗田、浠水、蕲春三县接壤。古为皋陶部落,汉为英布封疆,宋为毕昇故里,今为丝茶之乡、温泉名城、休闲胜地。全县版图面积1449平方公里,辖3乡8镇,309个行政村,总人口40.6万人。 英山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49年10月,初名“英山县人民政府卫生所”,1951年11月,改名为“英山县人民政府卫生院”,1961年4月迁入北门坳并更名为“英山县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保健、康复、急救、教学、科研为一体的“非营利性综合医院”、“爱婴医院”、卫生部国际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院康复管理分会重点扶持医院、武汉中南医院医疗联合体医院和全县业务技术指导中心。与武汉协和医院、解放军武汉总医院(陆总)、湖北省人民医院、湖北省肿瘤医院建立了技术协作医院关系。2022年1月,被省卫健委核定为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立足本地,辐射周边两省七县。 2016年8月医院整体搬迁到现址-英山经济开发区沿河西路166号。新医院占地120亩,总建筑面积11.24万平方米,编制床位800张,开放床位850张,整体绿地率达到32%,容积率1.55,机动车停车位450个,非机动车停车位280个,总投资约5.6亿。新医院设置40个临床医技科室,22个行政职能科室。医院现有在职职工95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64人,高级职称96人,中级职称384人。年门急诊量58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3.65万人次,手术9000余例。 新医院建筑风格统一,病房布局合理、温馨舒适,配套设施功能完善,整洁规范,保障系统高效节能、运行稳定,中央空调、中心供氧、配电系统、供排水系统、污水处理站有序运转,为病人积极创造安静、卫生、舒适的治疗和休养环境。 新医院医疗设备配备先进,功能齐全,现拥有直线加速器、30.T核磁共振、1.5T核磁共振、64排螺旋CT机和60排CT机各一台,血管造影机(DSA)、大孔径CT机、DR、C臂X光机、各类腔镜、四维彩超、乳腺钼钯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分析仪、电子胃肠镜、纤维结肠镜、纤维胆道镜、超声刀、自凝刀、呼吸机、碎石机、钬激光等万元以上设备1106台(件)。积极打造“智慧医院”,建立了规范实用,安全高效智能化系统,实行了方便的自助服务、先进的移动医疗系统,电子病历、影像处理、临床路径、排队叫号、手术示教、医院一卡通、楼宇自动化控制等信息化系统,并建成了联通全县各乡镇卫生院的“区域临床检验中心、心电诊断中心、区域影像中心”,实现了区域内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县域内首家成功构建“互联网+医疗”模式。2019年通过信息化互联互通成熟度测评四级甲等,2021年通过国家卫健委组织的电子系统应用水平病历五级评价。 医院充分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加快技术知识更新,积极改善梯队结构,培养了一大批基础扎实、技术娴熟的业务技术人才,形成了医院发展与个人成才双赢的良好局面。近年来,先后举办了3个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0项,省重大科研成果4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黄冈市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4项科研项目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三年来,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95篇。完成了中国基层胸痛中心、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卒中中心建设并认证授牌,卒中中心被评为全国防治卒中中心综合600强;骨科、肿瘤科、胸外科、超声影像科、新生儿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放射影像科、临床药学科等14个学科被评为湖北省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肿瘤科、骨科、心胸外科等24个学科评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骨科、妇产科、急诊医学科入选全国县市级医院品牌专科前20强;42个自制制剂品种获得省食药局批准文号。 医院始终围绕“亲情诚信服务,技术打造品牌,爱心回报社会,健康成就未来”的服务宗旨,把患者满意作为医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实现了医院环境花园化,病区管理宾馆化,文明服务温馨化。医院先后获得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全国医院文化先进单位”、“中国县域医院信息化建设奖”、“全国医院管理创新奖”、“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状”、“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团队奖”、“湖北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全省卫生先进单位”、“省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血管炎是以血管炎症及坏死为主要病理改变,以受累血管供血的组织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异质性疾病。,抗原抗体复合物会沉积于全身或局部血管基底膜,通过激活补体、吸引中性粒细胞等详细过程,引起血管炎症。,血管,治疗 治疗原则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不可逆的损害。 一般治疗 如有口、咽部感染,注意控制,避免进食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糖皮质激素 血管炎的基础治疗药物,剂量与用法根据病变部位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定。 全身用药 急性期可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进行冲击治疗,然后逐渐减量至停药。 常用药物:甲泼尼龙、泼尼松龙。 可单用,也可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 局部用药 口腔溃疡:局部涂抹糖皮质激素软膏,可减轻炎症性疼痛。 前葡萄膜炎等眼部疾病:局部涂抹糖皮质激素眼药水或眼膏,有一定疗效。 免疫抑制剂 适用情况 肾、肺、神经系统、心脏及其他重要脏器受累时,应加用免疫抑制剂。 单用糖皮质激素疗效不佳时,也可合用免疫抑制剂。 用药选择 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甲氨蝶呤、来氟米特、吗替麦考酚酯(霉酚酸酯)等。 他克莫司、环孢素:属于钙调蛋白酶抑制剂,可用于缓解病情。 用药注意事项:环磷酰胺不良反应较多且严重,应用时必须严密监测血常规、肝功能、性腺功能。 免疫球蛋白 有急进性肾、肺部损害和病情危重者可静脉注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如川崎病,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有良好疗效。 靶向治疗药 CD20单抗 利妥昔单抗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治疗中被证实有较好疗效。 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 依那西普、英夫利昔单抗,可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血管炎,如贝赫切特病,具体作用机制与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白细胞介素-1(IL-1)拮抗剂 格维珠单抗(gevokizumab)、卡那单抗、阿那白滞素,有应用这些药物治疗某些血管炎的报道,但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 白细胞介素-6(IL-6)受体单抗 托珠单抗,降低炎症反应,可用于大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贝赫切特病等某些类型的血管炎。 对症用药 抗凝药:皮肤坏死明显或组织学上有明显血栓者,可联用阿司匹林等。 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结节性红斑、溃疡疼痛、炎症症状等,可用布洛芬、萘普生等。 秋水仙碱:对关节病变、结节性红斑、口腔溃疡等有一定疗效。 用药提醒 所有药物均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擅自停药。 糖皮质激素不宜长时间使用,注意体重增加、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 手术治疗 适用情况 因血管狭窄造成重要脏器缺血,严重影响生活者。 有动脉瘤者。 手术方式 具体手术形式视具,无,无,一般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测血白细胞、血小板水平是否正常或轻度升高,是否有贫血。 尿常规:是否有血尿、蛋白尿、红细胞管型、蛋白管型等,了解肾功能情况。 便常规:可提示是否有继发性消化道出血、消化道黏膜病或肠系膜血管病变可能。 血清炎症指标检测 有助于病情诊断。血管炎病情活动期,可见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升高,也可见到血清纤维蛋白原、补体等炎症分子非特异性增高,提示患病可能。 血清自身抗体检测 有利于疾病诊断、病情活动度判断以及估计预后,对分辨不同类型的血管炎有提示作用。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间接免疫荧光法。 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ELISA法、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细胞毒试验等。 其他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可提示是否合并其他综合征。 病理检查 组织活检是确诊血管炎的“金标准”。 根据受累血管和脏器不同,采取不同部位的组织活检。 活检过程中有任何不适,及时告知医生。注意活检后的伤口不要沾水。 影像学检查 血管造影:是诊断大、中血管炎的重要依据,也是了解病变范围最确切、可靠的方法。 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非创伤性检查,宜于检查较大的、较浅表的血管管壁、管腔和狭窄状况。 有助于在病程中进行随诊、比较。 但准确性不如血管造影,且与检查者的经验有关。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观察受累血管管壁和管腔情况,观察病变累及范围。 可以取代血管造影,作为大、中血管炎的诊断依据。 磁共振成像(MRI) 观察大血管的管壁和管腔情况,反映管壁是否存在活动炎症。 对大血管炎的诊断和病情判断很有价值。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可看到血管壁对放射性核素的摄取情况,可用于判断疾病的活动性和活动程度。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能观察到动脉造影或动脉异常,以及管壁是否存在炎性水肿信号。 可用于诊断,也可用于判断疾病的活动状态。 但对发现较小分支病变的敏感性较差。 特殊检查 超声心动图:大动脉炎时用于判断心肌受累情况,是否存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脏改变等。 针刺反应 是贝赫切特病的特异性试验。 消毒皮肤后用无菌针头在前臂屈面中部刺入皮内然后退出,48小时后观察针头刺入处的皮肤反应。 局部若有红丘疹或红丘疹伴有白疱疹,则为阳性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