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建县1600多年,全县总人口26万,县域经济全省第10位,是福建省3个交通枢纽之一,也是福建省名片---“沙县小吃”的发源地。沙县医院创办于1936年,是县内唯一融医疗、教学、保健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总占地4万平方米,设临床及辅助科室30个,核定床位499张,在岗工作人员520人。自2012年4月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以来,我院努力实现“三回归”(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质、医生回归看病角色、药品回归治病功能)。主要做法有:从破除“以药补医”入手,实行药品耗材零差率销售和药品限价采购;率先试行30个单病种付费改革,多举措控制医药费用增长;率先实行院长、医生(技师药师)年薪制,院长代表政府对医院进行精细化管理;同步推行县乡医疗联合体,落实“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工作机制。在全市医保“三保合一”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等政策指导下,提升医院运行效率,激励医务人员规范服务,体现医院的公益性,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沙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提出“大楼、大师、大爱”的发展理念,在办医责任上大力支持“硬件投入靠政府,运行管理靠医院,降低医疗成本和提高运行效率靠机制体制创新”。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设备装备,为我院向更高、更强的目标发展打下良好基础;通过加大卫生人才政策支持,助力人才引进和招聘,稳定卫生技术人员队伍,扶持卫生事业的发展。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院硬件设施大幅改善、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拓展,依托三甲医院优势资源,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快速提升医务人员诊疗技术水平,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努力实现“大病不出县”。化脓性眼内炎是由于致病菌侵入玻璃体后引起的炎症和形成脓肿。它是临床最常见的眼内化脓性炎症,病情凶险,发展迅猛,对眼组织和视功能破坏极大。若治疗不及时,炎症可以向巩膜、眼外筋膜和眼眶组织发展。因此是眼科需要急诊救治的主要病种之一。另有一种眼内炎系晶状体皮质过敏或铜铁锈症等所致。,化脓性眼内炎的致病菌主要为细菌和真菌,以细菌更为常见。以往眼内炎以毒力较强的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多见。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的广泛使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普及以及实验室检查技术的提高,眼内炎致病菌的种类变得繁多。一些条件致病菌如表皮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等逐渐增多,真菌感染也日益增多。,眼,化脓性眼内炎能迅速而严重地破坏眼组织、损害视功能,如不及时有效地控制炎症,将会造成视力丧失和眼球萎缩的严重后果;若能及早控制,可望保留部分视功能。因此,一旦怀疑为眼内炎,即应积极治疗。眼内炎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 除了局部应用扩瞳剂如1%阿托品外,主要是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在没有确定致病菌和敏感药物情况下,可先选择广谱强力抗生素治疗。 2.手术治疗 (1)玻璃体腔穿刺注药术玻璃体腔内注射抗生素。 (2)玻璃体切割术可有效去除致病微生物,改变其生存环境,同时能取玻璃体进行检测。常配合填充硅油治疗。,其他类型眼内炎,无,房水和玻璃体采集后应立即分别滴在血琼脂、巧克力琼脂培养皿上,待干后放在培养箱中。怀疑真菌感染时应将标本接种于萨布罗琼脂。在怀疑厌氧菌时,应选择适合于厌氧菌生长的培养基(如含牛肉汤培养基)进行培养。 如果对患者行诊断性玻璃体切割术,在切除之前所得标本可按上述方法直接进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