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卫生厅肿瘤防治办公室·陕西省癌症防治中心·陕西省肿瘤医学质量控制中心陕西省肿瘤医院(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陕西省卫生厅肿瘤防治办公室、陕西省肿瘤防治中心、陕西省第三人民医院)是陕西省一所集医、教、研、防和康复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牵头陕西省肿瘤防治、技术研究,培训肿瘤专业人才。是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陕西省癌症防治中心、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单位、陕西省肿瘤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是国家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是全国市、县级医院肿瘤规范化诊疗指导单位和陕西省肿瘤医联体理事长单位、陕西省抗癌协会依托单位和省医学会肿瘤分会主委单位。医院创建于1978年,总占地面积57.5亩,医疗区用地30亩,现编制床位1000张,设有临床科室(病区)21个、医技科室11个。其中省级优势特色医疗专科4个;省级临床诊疗中心3个。医院现有在岗职工1300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14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省重点领域顶尖人才1人,科技新星1人,省新世纪三五人才3人,省卫生系统215人才4人,博士43人,临床医生硕博率70%,20人任省市级学会主任委员,硕士研究生导师29人,博士研究生导师4人。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1人。医院是西安医学院肿瘤学研究生培训基地、陕西中医药大学肿瘤学硕士培养点、省博士后创新培养基地、西北大学社工专业硕士实践基地、西北地区CPAI疼痛管理学院临床教育基地,省基层医院肿瘤规范化治疗培训基地、省肿瘤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省总药师培训基地、省肿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肿瘤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放射治疗专业基地、西安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实习基地,已经建成完备的实习生、进修生、规培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的全序列教学体系。医院成立陕西省肿瘤基准基因检测与转化中心,打造基础与转化研究平台;高标准建设生物样本库、基因测序平台,具备各类细胞水平、蛋白水平、基因水平分析能力。近三年,主持各类肿瘤相关研究课题51项,其中省部级肿瘤相关科研项目年均7个;临床型科研项目占比19.05%;国家及项目共计3个;主持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共计1个;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计3个;开展各类相关临床试验41个;近三年作为第一单位年均发表肿瘤相关临床研究SCI论文107篇,其中5分以上的23篇。多次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科技能手奖、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等科研奖项。近年来,医院已形成了实力强、优势专业多、亚专业学科完善、覆盖病种齐全的大学科平台,拥有肿瘤外科治疗、肿瘤内科治疗、肿瘤放射治疗、肿瘤免疫治疗、肿瘤姑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特色显著的综合诊疗体系。医院着力打造肿瘤精准诊疗平台,现有50万以上大中型医疗设备71台件、200万以上29台件,其中,PET-CT、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西北地区首台放疗设备TOMO已进入招标采购阶段。配备循环肿瘤细胞检测(CTC)与PGM高通量基因测序等肿瘤分子生物诊断平台,为肿瘤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基于精准医学的个体化治疗以及肿瘤基础与转化研究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近年来,医院以“仁爱厚德、求实创新”的核心文化为引领,积极打造陕西省肿瘤防治体系。医院作为陕西省肿瘤医联体理事长单位,纵向协作指导、双向转诊成员单位186家,挂牌成立汉阴、安康、宝鸡、咸阳、榆林、宁夏等多个肿瘤诊疗分中心。形成涵盖肿瘤登记、科普宣传、早期筛查、规范诊疗、康复管理的完整肿瘤诊疗服务链,推行肿瘤全过程管理模式及理念,制定统一的全过程管理规范与路径,实现网络单位同质化服务。未来陕西省肿瘤医院将按照建设学科齐全、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现代化肿瘤专科医院的发展目标,以医疗和健康为体,教学科研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理念,打造树名医、立名师、成名术、创名科、建名院的“五名工程”,不断倡导创新理念与革新技术,提高医疗服务品质,积极构建肿瘤防治共同体,努力建成医教研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医院和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满足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各地肿瘤患者的需求。韦格内肉芽肿是以进行性坏死性肉芽肿和广泛的小血管炎为基本特征,主要累及上下呼吸道、肾脏、皮肤等脏器而产生相应的临床表现。男女均可发生,男女比例为3:2,半数以上发病年龄为30~50岁。多数病人有发热、体重减轻、乏力、关节痛、肌痛等,典型表现为上呼吸道、肺及肾脏病变三联症状。,病因尚不清楚,由于多数患者先有上呼吸道症状,继有肾小球肾炎,因此有人认为上呼吸道感染后被分离的缓释蛋白可成为致敏原,导致机体产生变态反应而发生疾病。 有报道用三甲氧苄氨嘧啶(TMP)及碘胺甲基异恶唑(SMZ)治疗获得长期存活,提示本病与微生物感染有关。半数病例类风湿因子阳性,具有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及循环免疫复合物,并有细胞免疫介入。 许多资料发现,活动期韦格内肉芽肿患者具有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并有抗SSA及抗SSB抗体阳性,经免疫抑制剂治疗,病情缓解时,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可消失,病情复发时可再次出现,表明ANCA与本病发病机制有关。,口腔,局限型可行X线治疗,选用单一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即可有效。系统型未予治疗者则预后差。80%患者一年内常死于肾功能衰竭。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在肾功能损害前予以积极治疗,使本病预后大为改观,93%患者可达到完全缓解。目前多主张尽早采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合并免疫抑制剂联合疗法,病情好转后减低剂量。免疫抑制剂可选用环磷酰胺、硫唑嘌呤、氨甲蝶呤等。环磷酰胺可作为治疗本病的基本药物。待病情稳定、缓解后持续用药1年以上,逐渐减量至终止治疗,停药后复发再次治疗仍有效。 对于已发生肾功能衰竭者,疗效一般不满意,除应用强有力的联合治疗外,有报告采用血液透析及肾移植而获得成功者。最近有报告用复方新诺明作为治疗本病的辅助药物。,无,无,1.白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常增高 慢性肾功能不全者常有小细胞性贫血,血沉增高,特别当系统受累时更为明显。尿液检查,出现蛋白、红白细胞提示肾脏受累,肾功能与肾受损的病变一致。部分病例类风湿因子阳性,γ球蛋白增高,循环免疫复合物增高,血清补体正常或轻度增高,抗SSA、SSB抗体,抗平滑肌抗体阳性。 近年许多文献报告,用嗜中性粒细胞作为抗原底物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病人的血清抗嗜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是本病的特异性抗体。呈亮、粗颗粒的胞浆型,活动期的敏感性为70%~100%,特异性为86%,可作为诊断本病和监测活动性的指标。 2.X线检查 胸片示两肺多发性病变,早期多为非特异性间质浸润,继而出现浸润性、结节性、甚或空洞性病灶、孤立性肿块等,类似肺炎、结核、肺癌等。少数病人可因肉芽肿阻塞气道形成肺不张。支气管体层显相示气管或支气管狭窄。上呼吸道X线显示鼻窦黏膜增厚,甚至鼻及鼻窦骨质破坏。 3.病理检查 上呼吸道病变活检可显示血管炎或坏死性肉芽肿。反复检查可提高阳性率。肾活检在部分病例可见肾小球局灶性、节段性、坏死性肾小球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