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南昌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情绪冲动专家

简介:

江西省儿童医院始建于1955年6月1日,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职能为一体的全国首批三级甲等、省级综合性儿童医院,是我省儿科医学人才培养、教学基地,省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江西省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儿科救治基地。医院现有两个院区。红谷滩院区位于红谷滩新区碟子湖大道1666号,占地103.57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600张,现开放床位1149张;东湖院区位于南昌市阳明路122号,占地面积48.75亩,建筑面积6.33万平方米,搬迁后东湖院区保留门、急诊及儿童保健科、康复科,编制床位240张,现开放床位100张。两院区同质化管理,同步运行。医院设有临床、医技科室56个。其中儿科重症(急诊医学部)为首批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小儿普外科、神经内科、骨科、检验科(遗传)、呼吸内科、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小儿重症监护科、肾内科、血液科、江西省小儿心脏病治疗中心、新生儿外科是江西省医学领先学科;新生儿(遗传代谢筛查)是江西省医学领先专业建设学科;江西省小儿康复中心是原省卫生厅批准的儿科防治技术中心;江西省医院感染、儿童血液病、儿科重症等三个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医院。近年来,医院有95项科研成果分别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或先进水平;42余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得国家和省、厅级科技成果奖;12项课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开展的新技术《微创技术在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诊治中的应用》获2017年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医院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级儿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干师资培训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江西省儿童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江西省儿童遗传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江西省儿童生长性疾病检测与干预中心。医院拥有江西省儿童发育与遗传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卫生健康儿童心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医院是全省唯一的儿科、儿外科住培结业省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基地。现拥有儿科及儿外科等6个国家级住培专业基地、2个国家级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医院还承担着全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省儿科转岗培训、省内外进修医护人员学习等各类教学工作,为全省各级医疗机构培训儿科医务人员。医院是南昌大学儿科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近年来培养了儿科学专业博士及硕士研究生200余名。医院与江西省儿童医学研究所合署办公,该中心实验室已建成“儿童遗传病分子与儿童白血病诊断与研究平台”“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科研平台”,并建立了全省第一个儿童组织样本库。儿研所已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合作建立了“儿童精准医学联合实验室”。2016年,医院牵头成立“江西省儿童医疗联盟”,吸纳省内外23家成员单位及79家协作单位加入联盟。2019年,医院挂牌南昌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南昌大学儿科医学院。2020年,医院成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的协作医院。2021年,医院平稳有序整体搬迁至红谷滩院区,完成医院自创建以来的首次搬迁。2022年,省卫生健康委正式批复南昌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为我院第二名称。2022年,由江西省儿童医院托管共建的“江西省儿童医院深圳禾正儿科中心”正式挂牌。六十余载风雨历程,几代儿院人不懈努力,医院不断发展壮大,先后被授予“爱婴医院”“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首批“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医疗服务创新医院”等荣誉称号。全院干部职工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儿童健康”的宗旨,弘扬“仁爱、务实、求精、创新”的精神,肩负“医疗、科研、教学、保健”的责任,不断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竭诚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和谐平安健康江西作出不懈努力。。

张帆 副主任医师

过敏,鼻塞,小儿感冒,腹泻,小儿咳嗽、小儿支气管肺炎、儿童哮喘、尘螨过敏、扁桃体肥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小儿呼吸、小儿肺炎,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

好评 100%
接诊量 1235
平均等待 30分钟
擅长:过敏,鼻塞,小儿感冒,腹泻,小儿咳嗽、小儿支气管肺炎、儿童哮喘、尘螨过敏、扁桃体肥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小儿呼吸、小儿肺炎,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
更多服务
曾祥妮 主治医师

儿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为主

好评 99%
接诊量 2230
平均等待 30分钟
擅长:儿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为主
更多服务
易招师 主治医师

小儿癫痫、婴儿痉挛症、儿童抽动症、多动症、高热惊厥、发育迟缓、孤独症等,小儿发热、咳嗽、呕吐、腹泻等常见疾病。

好评 100%
接诊量 1610
平均等待 15分钟
擅长:小儿癫痫、婴儿痉挛症、儿童抽动症、多动症、高热惊厥、发育迟缓、孤独症等,小儿发热、咳嗽、呕吐、腹泻等常见疾病。
更多服务
李岚 主任医师

小儿呼吸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尤其在肺炎、小儿哮喘、慢性咳嗽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小儿呼吸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尤其在肺炎、小儿哮喘、慢性咳嗽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更多服务
李霄 副主任医师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脑病、新生儿窒息等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脑病、新生儿窒息等
更多服务
谢基华 副主任医师

小儿神经内科常见疾病

好评 -
接诊量 18
平均等待 -
擅长:小儿神经内科常见疾病
更多服务
陈月 副主任医师

着重于急诊医学专业及呼吸、消化、感染专业,擅长小儿常见疾病的诊治,特别是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手足口病等的诊治。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着重于急诊医学专业及呼吸、消化、感染专业,擅长小儿常见疾病的诊治,特别是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手足口病等的诊治。
更多服务
徐汉云 副主任医师

肺炎、腹泻,咽炎,扁桃体炎,感冒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肺炎、腹泻,咽炎,扁桃体炎,感冒
更多服务
徐芳 主治医师

小儿心脏病、心律失常、发烧、咳嗽、感冒、肺炎、腹泻、儿童保健、生长发育咨询等

好评 100%
接诊量 212
平均等待 2小时
擅长:小儿心脏病、心律失常、发烧、咳嗽、感冒、肺炎、腹泻、儿童保健、生长发育咨询等
更多服务
秦洁 主治医师

本人从事小儿神经专业近20年,又进修学习儿童精神心理专业,擅长于儿童发育性疾病的诊治

好评 100%
接诊量 106
平均等待 -
擅长:本人从事小儿神经专业近20年,又进修学习儿童精神心理专业,擅长于儿童发育性疾病的诊治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患者情绪冲动,焦虑,寻求医生建议。患者女性13岁
66
2024-11-23 18:43:56
45岁患者近期出现头痛症状,之前用过治头疼的药,想知道是否可以用振源胶囊来治疗。
70
2024-11-23 18:43:56
我和对象异地,周末他说出差时间会更久,我突然情绪很差。我们一两周见个一两天,感情很好。他的工作性质需要经常出差,可能一两个月见一次。请问如何应对长期分离引起的情绪波动?患者女性28岁
70
2024-11-23 18:43:56
思维联想障碍,情绪冲动,想了解氯丙嗪是否适用。患者男性30岁
65
2024-11-23 18:43:56
37岁女性,生完孩子后感到疲劳、情绪差,想知道逍遥丸是否能与祛湿药物一起服用?
7
2024-11-23 18:43:56
24岁女性,月经不调,情绪波动,想了解逍遥丸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2024-11-23 18:43:56
32岁女性,月经不调,情绪波动,想了解红花逍遥片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
66
2024-11-23 18:43:56
29岁女性,心跳加速,容易生气,想了解逍遥丸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63
2024-11-23 18:43:56
我最近总是感觉胸闷、爱叹气、烦闷暴躁、不开心,老是放屁。请问医生,这种情况可以用柴胡疏肝散来调理吗?
39
2024-11-23 18:43:56
儿童多动症,社交问题,情绪冲动。患者男性7岁
61
2024-11-23 18:43:56

科普文章

#情绪冲动#情绪冲动和紧张状态 NOS#心境[情感]障碍
8

一、分居夫妻的思念之痛

 

长期分居的夫妻,常常饱受思念的折磨。心理上,孤独感如影随形,每当夜深人静,对另一半的思念便涌上心头,无人倾诉的寂寞让人心酸。生理上,缺乏伴侣的陪伴和关怀,温暖的拥抱、贴心的照顾都成了奢望。而这种分离状态,若持续时间过长,还可能对家庭关系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爱或母爱的缺失,夫妻间因沟通不畅导致的误解和矛盾。

二、视频通话:跨越距离的爱意情长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视频通话成为了分居夫妻维系感情的重要方式。小王和小李这对夫妻,每天下班后都会通过视频通话,一起聊聊当天的经历,甚至一起 “云吃饭”,虽然身处两地,但心却紧紧相连。每天定时的视频通话,让夫妻能够分享彼此的生活点滴。无论是工作中的小成就,还是日常的琐碎烦恼,都能在倾诉中得到理解和支持。看着屏幕中爱人熟悉的面容,仿佛对方就在身边,温暖着彼此的心灵。

 

三、互赠礼物:心意传递爱

 

夫妻间为对方购买喜欢的礼物,也是一种表达思念和关爱的方式。一份精心挑选的礼物,承载着满满的心意。它可能是一本书、一件衣服,或者是一份具有纪念意义的饰品。当对方收到礼物的那一刻,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物品本身,更是爱人深深的牵挂和爱意。

 

比如之前我们做过的一个案例:主人公小张一直和太太分居,本身也不会表达也不浪漫,后来我们通过节日仪式感,让小张在情人节时,给远在他乡的妻子送上了她一直想要的项链,妻子收到礼物后,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份礼物让她知道,即使相隔千里,爱依然如初。

 

四、鼓励相伴:心灵的支撑

 

在分居的日子里,夫妻间的相互鼓励尤为重要。当一方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另一方的鼓励和支持就像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道路。这种精神上的支撑,让他们坚信无论遇到多大的风雨,都能携手共度。

 

夫妻间分居,一方有事常常也会隐瞒,其实是不希望让对方担心的,但往往这么做容易事与愿违,前段时间我们接了个特别焦虑的来访者,他就是因为事业突然 出现重大问题,自身压力特别大,又不敢告诉妻子,甚至产生了一些不好的想法。

 

后来他在我们的鼓励下,跟妻子坦白了自己的情况。在他事业的低谷期,妻子表达了依然有爱不离不弃的态度,并且鼓励他让他重新振作,最终来访也走出困境,他们的感情也在这个过程中更加坚不可摧。

 

五、兴趣充实:让时间飞逝

 

夫妻双方通过培养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生活,能够有效地分散思念的注意力。读书、绘画、运动等等,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中,不仅能让时间过得更快,还能提升自我,以更好的状态迎接相聚的时刻。

小孙在分居期间一直很焦虑,没事的时候也爱猜测,总是想着老公背着自己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后来我们帮她稳了心态,在这期她也爱上了瑜伽,听了我们建议每天去练,最后不仅锻炼了身体,还让自己的心态更加平和,等待爱人归来的日子也不再那么难熬。

 

六、共同规划:未来的期待

 

夫妻共同规划未来的生活,是给予彼此希望和动力的源泉。特别是分居的夫妻,为了早日团聚,可以建立明确结束分居的时间目标,各自努力工作,积攒资金,为未来的幸福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了共同的目标,即使现在身处两地,也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起为未来的美好生活努力奋斗。

 

七、坚守初心:爱的永恒

 

在分居的日子里,夫妻双方要坚守对彼此的爱和承诺。无论遇到多大的诱惑和困难,都要相信彼此,相信爱情。只有这样,才能在漫长的分离中,守护好这份珍贵的感情,最终迎来团圆的美好结局。

 

长期分居两地的夫妻,虽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只要用心去经营,用爱去化解思念之苦,相信距离不会成为爱情的阻碍,反而会让这份感情更加坚贞不渝。

 

 

愿每一对分居的夫妻都能早日团聚,相伴一生。

来月经前情绪低落想哭,可以通过饮食调理、适度运动或服用药物的方式缓解。

1.饮食调理:在月经前期,女性可能会因为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从而出现情绪低落想哭现象。此时可以给予饮食方面的调理,可以适当的吃些巧克力、蛋糕等食物,避免喝咖啡、浓茶等,改善症状。

2.适度运动:女性在经前期时可以适当的进行散步、慢跑、瑜伽、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等有氧运动,可以减少肌肉紧张,使女性情绪放松,改善情绪低落想哭的症状。

3.服用药物:女性可能会在经前期因压力过大、精神紧张,很容易出现内分泌紊乱,引起情绪低落想哭,可以遵医嘱服用黄体酮、戊酸雌二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药物使用必须要遵医嘱,切勿擅自用药。

日常还可以通过适当听音乐的方法,舒缓心情。

#情绪冲动
1

什么是情绪价值?

#情绪冲动
32

HZ59

#情绪障碍#情绪冲动#童年行为障碍
14

每个人都有负面情绪。负面情绪里包含着非常多重要的信息,打开这个信息,真正的了解自己。

 
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所谓真正的“负面情绪”。每一个情绪都是一种语言,都是带着信息来与我们沟通的。
 
 
当我们带着觉知,而不是无意识去看这些情绪的时候,就会发现情绪并没有好、坏之分,也不存在真正的“负面情绪”。
 
 
情绪是送信人,每一封信都来自于我们的内心。如果你好好的收下这个信息,理解并应对好这封信,送信人就会走了。
 
 
相反,如果你关门不接待这个送信人,他就会一次次的不请自来,就像一个送快递的:如果你没收到,他就得一趟趟的送。如果你关着门,他就得敲门、甚至撞门。
 
 
 
白天你不接受,他晚上还会再来——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总在梦中梦见一些我们并不愿意看见和接受的画面。
 
 
越大的情绪,包含着越大、越重要的信息,如果你不接受、不解读,它就会反复出现提醒我们看见。因为这封信里,包含着我们内心的重要需要。
 
 
 
所以,如果你处于巨大的情绪中,感觉自己很情绪化,先不要自我批判和自我谴责。这绝对不是什么坏事。
下面,让我们举例来说说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的价值和好意:
我们在生活中,难免遇到让自己觉得难捱的情况,我们时常会忍一忍,虽然我们觉得当时有压抑,但至少当时你获得了安全:在你没有能力或者准备去应对那个冲突时,压抑保护了你。
 
 
每一个压抑都避免了一次,我们暂时不愿意去面对的冲突。至于我们现在还要不要压抑,取决于我们有没有准备好应对一个可能的冲突,或准备好表达真实的自己。
 
 
老实说,每个人都无法避免出现压抑的情绪。当我们还小的时候,我们依赖父母和他人,我们没有足够的能力独立,没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不压抑几乎是不可能的。压抑让我们退回到自己的空间内,让我们得以喘息和休憩。
 
 
压抑虽然保证了安全,但是确实委屈甚至扭曲了我们真实的自己,甚至有些人会形成了习惯性的压抑。
 
 
如果一个人被锁在箱子里很久,他的腿是不能马上站立和走路的。如果我们有了压抑的习惯,我们很难在不需要压抑的时候依旧压抑,会变的特别的委屈和愤怒。
 
 
 
解除习惯性压抑的方法是:
 
努力的觉察和区分,过去(童年)那些“不得不”的压抑。然后你需要明白 —— 我现在已经成年了,我真的还需要这样吗?现在我的力量与能力,比过去的自己大几十倍。我已经有能力去改变,有能力真实的表达自己了。
 
 
如果我们还愿意承受压抑,那也要接纳自己暂时就是这样的。不要自责和自我伤害。害怕、压抑的惯性是客观存在的,解除任何一个习惯都需要时间与力量,不能一蹴而就。说到愤怒,很多人会觉得可怕、令人害怕和抗拒。实际上愤怒只是一个情绪而已,它和其他所有的情绪一样。会让我们害怕的,是表达愤怒的这个人,所附带的其他破坏性的行为和能量。
 
 
比如,表达:我很生气,这是愤怒;摔东西、打人,也是愤怒。由于承载愤怒的个体是否学会了合理的表达愤怒,而造成的表达方式的不同。但愤怒本身只是种情绪,它并不是一定要暴力或者极端表达。
 
 
愤怒里包含着力量和自尊自重。当你不断的退缩和被侵犯界限,你很难不愤怒。
 
 
 
力量是我们改变的动力:
 
 
很多你平时无力干、懒得干、不敢干的事情,当你愤怒的时候你就可以做了,而且很可能效率很高。人类很多的作为和精彩,都是一怒之下、盛怒之下做出来的。
 
 
但由于我们几乎没有学会如何正确的表达情绪。总是在压抑压抑再压抑之后,情绪无法控制了才被迫爆发。所以愤怒就成了暴力与发泄的代言。
 
 
但真正需要去解决的,并不是愤怒本身,而是不再压抑愤怒。要认识到:我们身体就像一个容器,当情绪压抑积攒到一定地步,就会像火山爆发一样失控。
 
 
学习在每一次情绪升起的时候合理的表达真实的自己,合理的表达愤怒,而不是去压抑愤怒。压抑愤怒才会造成无法控制的后果和令人害怕的状况。
 
 
愤怒中蕴含的是力量,你怎么用这个力量是你的选择。实际上悲剧和灾祸不是因为愤怒而生,而是因为你愤怒中的力量的偏差使用而生。
 
 
对有的人用这个力量去生气去破坏去攻击,有的人用这个力量去争取去发展去保护。怎么用是你的选择,但这个力量是宝贵的资源,就像汽车的马达。当一个人愤怒的时候,我们内心的声音是什么?
 
 
“这太过分了!”“怎么可以这样?!”“这太不应该了!”我们内心一直在追求公平与合理的被对待。这就是自尊与自重,希望更好的力量。
 
 
尽管每个具体的愤怒的人,他们头脑里的观念、界限千差万别,并不总是合适,尤其是人在迁怒的时候。但这里面的倾向是追求自爱和自重。能够合理表达愤怒的人都不会过于内在受伤,不会患忧郁症。
 
 
总是在压抑压抑再压抑之后,情绪无法控制了才被迫爆发。所以愤怒就成了暴力与发泄的代言。
 
 
但真正需要去解决的,并不是愤怒本身,而是不再压抑愤怒。要认识到:我们身体就像一个容器,当情绪压抑积攒到一定地步,就会像火山爆发一样失控。
 
 
学习在每一次情绪升起的时候合理的表达真实的自己,合理的表达愤怒,而不是去压抑愤怒。压抑愤怒才会造成无法控制的后果和令人害怕的状况。
 
 
愤怒中蕴含的是力量,你怎么用这个力量是你的选择。实际上悲剧和灾祸不是因为愤怒而生,而是因为你愤怒中的力量的偏差使用而生。
 
 
对有的人用这个力量去生气去破坏去攻击,有的人用这个力量去争取去发展去保护。怎么用是你的选择,但这个力量是宝贵的资源,就像汽车的马达。
 
 
当一个人愤怒的时候,我们内心的声音是什么?
 
 
“这太过分了!”“怎么可以这样?!”“这太不应该了!”我们内心一直在追求公平与合理的被对待。这就是自尊与自重,希望更好的力量。
 
 
尽管每个具体的愤怒的人,他们头脑里的观念、界限千差万别,并不总是合适,尤其是人在迁怒的时候。但这里面的倾向是追求自爱和自重。能够合理表达愤怒的人都不会过于内在受伤,不会患忧郁症。
 
 
 
嫉妒告诉你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以及多么想要。
 
 
若你能够稳住神,不去急于排除这种不快,不去急着诋毁、诽谤、发泄不满,而是能够对自己进行细细的观察:你会发现自己的内心有很多的饥饿,尤其是童年时的完全无助的饥饿。
 
 
嫉妒来源于我们想要却暂时还没有的东西,或者自己觉得不屑、但又没能获得的东西。简而言之:嫉妒就是我们没能看见、回避和逃避的内在需要。
 
 
嫉妒本身是一种饥饿感,它不来源于肉体,而来源于精神。填补精神饥饿最好的方法是:
 
 
先接纳自己这里是饥饿的,然后如果真的很想要,那就去努力,如果自己不想要,那就彻底的把它放下。
 
 
虽然自我检查内在需求并不是一条轻易的路,但这是一条通往爱和希望的路。而让我们难受的嫉妒,正是提醒我们看见需要的信号灯。
 
 
 
通常我们在经历着悲伤的时候我们会做什么?疗伤、独处、与自己待在一起、求助或者自怜、整个人没有力量,也没空思考其他的。
 
 
很多人都不喜欢悲伤。但细细回忆一下,每一次悲伤之后,我们的内在都会进行一次蜕变和升级。我们会经由经验悲伤,变得越来越强韧,越来越接纳,越来越成熟。
 
 
不要去劝说一个正在悲伤中的人尽快走出悲伤。陪着他,倾听他,对他说:
 
 
如果你难过就尽情的哭出来。看着他哭个够,就是对他最好的安慰和爱。相信他在充分的悲伤后会接纳那个巨大的失落,并开始新的生活。
 
 
每个人都需要时间和时机来整理、面对自己的内在。悲伤的尽头是接纳与转化。一个人若能明白悲伤背后蕴藏着的巨大礼物,那悲伤的使命就完成了,他也会越来越不容易产生悲伤了。
 
 
 
无聊甚至是珍贵的,如果你不急着把它赶走的话。青少年是很容易感到无聊的,此前太小不能够,此后麻木习惯。
 
 
所以青春期时的无聊感,是一个被包裹的灯笼。如果他不急着跑出屋外,他会发现包裹中的光,而那是他接触自己此生原本使命的良机。
 
 
年轻的时候总会感慨人生很无聊,我们在百无聊赖中用很多方法打发和消磨人生。然后人就长大了,高考大学毕业挣钱结婚养家,人变得匆忙没有空闲的机会,也习惯了用各种声色来消遣无聊。
 
 
当我们三十四十五十岁的时候,生命中似乎已经忘记了“无聊”的概念。我们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家庭、事业上,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又开始问自己:“我内心真正想要什么,我生命的意义何在?”
 
 
人生最重要的并不是动起来,动起来和忙起来很容易;
 
 
人生最重要的,是能够静下来:
 
 
如果我们能够在无聊出现的时候,不回避、不逃避,不急于摆脱这种感觉,与自己内在的感觉见个面,那么你就会在里面探寻到生命真正的意义以及自己的真正需要。
 
 
无聊或者感觉没劲,那都证明自己现在的生活、或者自己的现状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或者不是自己适合的。那么什么才是呢?你可以在“无聊”中寻找,如果你能够在无聊中安静下来,那你一定会找到!
 
 
现在很多人都很焦虑,焦虑让我们备受煎熬,甚至觉得很可怕。但它本身包含着极有价值的东西。
 
 
我们觉得焦虑让我们觉得难受,是因为我们从来都没有在焦虑中,认真的去看看焦虑到底想要带给我们什么讯息。
 
如果我们能在焦虑中安静下来,看看焦虑本身,焦虑会告诉你哪里做错了,哪里的界限是有问题的,哪里该停下来,整理整理,不要一个劲的向前冲。
 
 
最常见的产生焦虑的原因是欲望和内在的空虚。你不顾现实而过高的期望自己,有完美主义倾向,或者强迫性观念。
 
 
比如你不顾事情的节奏而希望更快、更早、更好。倘若你能深入的察觉你的焦虑,你会看到自己头脑里刻度的偏差。把那个刻度调过来,你就会安然而有效。这非常重要,可以避免你此后很多的挫败、无望、自责、慌乱和失眠。
 
 
如果你坚持回避情绪,你必将被打扰。如果你极力避开情绪,你将被追上。而如果囚禁它,我祈祷你囚禁不成,因为一旦你成功了,身体就会不得不说话。
 
 
身体和内在是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与我们沟通的:
 
 
比如情绪、比如疾病——身体说话的方式是生病,绝大多数的疾病都是因为情绪。所以,请停下来,看看内在真正的声音。没有不好的情绪,只有不被尊重的情绪。
 
 
 
没有可怕的情绪,只有缺乏了解的情绪。记忆的梗上,谁不有两三朵娉婷,披着情绪的花。
 
 
#情绪障碍#情绪冲动#童年行为障碍
14

 

情绪管理的难点在于,我们有时候根本意识不到情绪的存在,比如,一个没精打采的人耷拉着脑袋说:“我不累,我可以再坚持一会”。意识不到情绪的存在,当然不可能有效管理情绪。而且,我们大部人都相信,人是理性的,遇到问题当然在理性层面找出口,即使始终无果,不愿意也不相信理性之外,还存在着强大的非理性的力量。心理学上,我们把理性之外的心理活动,叫做情绪。

 

要想管理好情绪,首先需要对情绪有自我觉察。情绪对我们的生活有非常强大的影响。比如,我们在受到不公平对待的时候,会自然而然产生愤怒的情绪。但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它就可能会以别的方式表现出来。

 

管理情绪的第二步是:看清情绪在告诉你什么,从而清楚我们的处境。


第三步:与情绪对话,采取行动,进行正面回应。

#情绪冲动#童年行为障碍#其他特指的心境[情感]障碍
11

 

情绪的产生是有生理基础的,它以人脑为中心,涉及到广泛的神经生理生化活动,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系统、自主(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等,是多系统整合的结果。

 

当情绪出现问题时,自己能做点什么呢?


1. 转移注意力:转移话题;做别的事情;改变注意焦点;做感兴趣的事情;改变环境等;


2. 合理宣泄情绪:在适当的场合哭一场;向他人倾诉;进行投入的运动;放声歌唱或大声喊叫等;


3. 主动控制情绪:自我暗示;自我激励;心理换位;学会升华等。


4. 主动寻求帮助:一个人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是有限的,当你无法解决自身的情绪问题时,应积极的寻求帮助,就像你帮助别人会很快乐一样,别人帮你也同样会很愉快。


如果通过尝试仍未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而且情绪问题越来越明显,对自己和周围的人影响越来越大,你可能出现了情绪障碍,应尽快到专业心理医生那里去就诊,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必要时可与药物治疗(有时心病还需心药医)。医学的发展使得大多数情绪障碍有很好的药物能较容易的解决。勇敢的走进心理科,当你走出来时一定会阳光灿烂!

#情绪障碍#情绪冲动#童年行为障碍
17

 

人体是一个整体,人的健康与情绪有密切关系。

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表明,情绪的变化能直接影响人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不良的情绪状态,会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不良的后果。


消极的不良情绪状态,如恐怖、焦虑、愤怒等会使肾上腺素皮质类固醇等内分泌激素增加,因而造成人的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呼吸加深、胃肠蠕动减慢等。这些不良情绪如果持续时间过长或长期受到压抑而得不到疏泄,就会使人的整个心理状态失去平衡,体内生理生化过程就难以恢复正常,久之必然引起疾病。

 

相反,积极的情绪状态则有益于健康。如高兴、愉快、欢乐等都是积极的良好情绪,它能提高人的大脑和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力,保持机体内分泌的平衡,使体内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协调一致,有助于充分发挥整个机体的潜在能力,因此,能使人精力无沛、身体健康。


现代医学对于情绪导致疾病的因素归纳为四个方面:

1.直接影响神经系统;
2.影响免疫功能;

3.影响内分泌功能;

4.引起神经生理的变化。


另外,情绪还会通过影响人的行为方式、心理适应、社会支持等决定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而影响人体健康。而人的身体健康反过来又会影响情绪,因而通过情绪也可推断人的健康状况。

 


为了保持良好情绪,预防心理疾病的出现,应该学会至少一种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


学会转移
当情绪不好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便可使情绪得到缓解。

学会自我安慰
当一个追求某项事情而得不到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常为失败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用以安慰自己,或寻找的理由强调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是好的,以此冲淡内心的不安与痛苦。

 

意识调节法
运用对人生、理想、事业等目标的追求和道德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提醒自己拥有更远大的目标,不要被眼前之事所干扰。


语言节制法
通过语言可以引起或抑制情绪反应,即使不出声的内部语言也能起到调节作用。

 

放松及冥想法
心情不佳时,可以通过循序渐进自上而下放松全身,或者是通过自我催眠、自我按摩等方法使自己进入放松入静状态,然后面带微笑,想象曾经经历过的愉快情境,回忆过去经历中碰到的高兴事,或获得成功时的愉快体验。

 

环境转换法
处在剧烈情绪状态时,建议暂离开激起情绪的环境和有关人、物。


当然,自我调节的能力是有限的,遇到实在控制不住情绪的时候,及时的求助专业的医生,也能帮助你恢复身心健康!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孩子当然也有情绪,当你的孩子在闹情绪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呢?你做对了吗?

面对孩子的情绪,父母最常见的反应是:

  • 以暴制暴:“再闹,就给我试试看!”“不乖就把你赶出门”之类的严惩、恐吓和威胁话语,不但会扼杀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甚至采取自我破坏和被动的攻击行为当成报复。
  • 当孩子情绪的奴隶:“不要哭,就带你去吃麦当劳!”“我买玩具给你就是了,别难过了!”用贿赂、哄劝的方式息事宁人,避免孩子体会不好的情绪,反而让孩子学会了“情绪勒索”。
  • 为孩子的情绪贴标签:“你这个坏孩子,为什么这么粗暴?”“真是爱哭鬼!惹人厌!”你贴在孩子身上的“负面标签”,会轻而易举的扭曲孩子的自我概念。
  • 流于说教:“你看!我不是早就跟你说过了……”当孩子伤心、难过、生气的时候,情绪已经主导了全部意识,根本不是灌输规则与训诫说教的好时机。
  • 回力球效应:“你再闹啊!干脆把我气死好了!”在孩子闹脾气时,无法保持冷静,反而回以愤怒,形成“你来我往”的恶性循环,最后“发脾气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想法也将深刻在孩子的心上。
  • 归咎他人:“跌倒了不痛!都是地板害的!”当孩子遇到挫折时,为了安抚孩子情绪而归咎外界环境的做法,会让孩子无法对自己负责,失去从错误中反省学习的机会,容易养成遇到挫折“只会怪别人”的恶习。

三个步骤破解孩子情绪密码

步骤 1:理解、接纳孩子的情绪

如果孩子出现情绪反应,父母要先用同理心和倾听的技巧,接纳孩子的情绪。当孩子知道你愿意理解他的感受,就会慢慢将心情沉淀下来。

情绪是自然产生的感觉,是一个人对周遭事物的主观感受,因此没有对错之分。它是一种能量,一旦涌现了,绝不会凭空消失,需要有效抒解的管道。

教育专家指出,国人因文化的关系,并不接纳负向的情绪。在孩子出现负面的情绪时,大人往往回以“不可以这样”,或是轻忽压抑,而不能提供孩子一个实际练习面对和处理负向情绪的机会,或是体会孩子在处理这种情绪时需要一段心理历程。例如:当我觉得害怕、紧张、担心、嫉妒时,我觉得如何?我可以怎么办?

如此一来,孩子表面上可能没事,但内心那股“气”依然存在,“情绪垃圾”愈积愈多,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不过,同理孩子的情绪,并不代表同意孩子的行为,更不是放任孩子把情绪表现当成工具,对父母予取予求。要让孩子明白:所有的感觉都是可以被接纳的,但是不当的行为必须被规范。

步骤 2:协助孩子觉察、表达情绪,并厘清原因

接下来,父母要像一面情绪镜子,运用言语反映孩子的真实感受,协助孩子觉察、认清自己的情绪,例如:“看你哭得这么伤心,一定很难过,对不对?”响应孩子的感受,可以让孩子明了自己的感觉。

之后,继续用开放性的提问方式,例如:“今天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协助孩子正确表达情绪,厘清情绪背后的原因。只有找到情绪反应的真正原因,掌握孩子的心理需求,才能对症下药。

步骤 3:引导孩子调整认知,思考解决方案

等孩子情绪缓和下来,引导他调整认知,从另一种角度看待引起他困扰的事情,例如:“玩具被同学不小心弄坏了,你觉得很生气。但是你打人没办法让玩具恢复原状。我们一起想想看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好不好?”

四个方法提升情绪力

方法 1:身心觉察,换个想法更好

孩子的情绪反应,特别容易牵动生理的变化,例如:害羞时容易脸红、紧张时心跳会加速、害怕时会发抖等等。平时多和孩子练习身体放松技巧,例如:深呼吸、肌肉放松、静坐等,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情绪觉察力,稳定情绪波动。

方法 2:爱与肯定,累积快乐存折

塞利格曼强调,建构孩子的正向情绪并不是教孩子盲目的乐观,或者否认、避免负面情绪。充足的安全感、肯定孩子的自我、温暖热情的家庭气氛、无条件的爱但有条件的奖励,以及许多好事件,都能为孩子架设一张“情绪安全网”。

方法 3:亲子共读,丰富情绪语汇

故事是现实世界的缩影,孩子从故事中辨识不同情绪,了解人们如何处理愤怒、恐惧、快乐及忧伤等不同情绪。藉由读后讨论和角色扮演,父母引导孩子以旁观者的角度,观察事情的始末,了解书中人物在哪些情境下、做哪些事,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反应,学习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感受。

方法 4:身教重于一切

良好的典范胜过千言万语。在处理孩子情绪之前,要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教育专家感慨指出,很多父母在处理情绪时经常言行不一,自己的情绪表达方式和孩子一样,但对于孩子的问题却一副道德劝说,而导致孩子对于父母的管教失去信心。

孩子透过观察、模仿,不断吸收父母因应情绪的风格,在孩子面前适当表现你的情绪益显重要。

偶尔和孩子分享自己如何从错误中学习的往事,也有助于拉近亲子之间的距离。

总结

最后,要提醒家长的是,“EQ 教育不是特效药,而是汉方药”,孩子的改变需要时间。培养情绪力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一旦开始,就会渐入佳境。只要父母投入时间和耐心,运用技巧和练习,就能调好孩子的情绪体质,让孩子知道自己可以有所选择,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药品使用说明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