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歙县人民医院瘢痕疙瘩专家

简介:

歙县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简称“浙大二院”)歙县分院、黄山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黄山市“120”歙县急救分中心,综合实力位居安徽省县级医院第一方阵。2015年、2019年两次被国家医政医管局列入国家全面提升综合能力500家县医院名单。2021年4月列入全国第二批符合标准县医院名单。2022年4月成为全国首批“千县工程”示范单位。2023年6月获得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发的“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实行医疗接轨,全面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1年,与浙大二院开展省际创新型紧密合作,冠名“浙大二院歙县分院”。开设浙大二院歙县名医馆,多学科知名专家入驻,每周常态化开放骨科、肝胆胰外科、生殖医学科、胃肠外科、妇科、心血管内科、皮肤科、风湿免疫科、消化内科、心理卫生(睡眠障碍)、神经内科、眼科、血液内科、儿科、胸外科(含肺结节)、抽动障碍/学习困难、小儿癫痫等多个学科专家门诊;派驻博士团队参与管理,以“双聘”模式聘请浙大二院优质人才担任业务主任;建立浙大二院远程会诊中心,将优质医疗资源智慧互联互通。2021年12月正式上线黄山市首个5G“云诊室”,充分应对疫情期间患者就医需求,并作为唯一一家省外医院成为首批浙二互联网医院“卓越伙伴”。医院为歙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牵头单位,全县28家乡镇卫生院均为歙县人民医院分院,纳入歙县人民医院统一管理体系;积极探索综合性医院中医药发展之路,建设开放新安中医非遗馆,搭建县级中医药传承交流平台。医院实际开放病床750张,设置19个住院病区,30余个临床、医技学科,并配备功能完善的健康体检部,学科建设趋于完善。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分别为安徽省“十二五”、“十三五”临床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建设项目;肿瘤内科为“安徽省第二批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肿瘤内科、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儿科为黄山市临床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麻醉科为黄山市临床特色学科建设项目。医院员工900余人,高级职称133人、中级职称240余人,黄山名医4人,歙县名医11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5人,硕士及研究生在读30余人。医院拥有省、市级科技成果20项,相继荣获市科技进步奖6项,县科技成果奖17项,其中《早期胃癌筛查、内镜下治疗及临床病历分析》获国家级科研立项,并在全市率先开展无创脑氧饱和度监测等新技术。积极推进五大中心建设,胸痛中心于2022年8月通过中国基层胸痛中心认证,成为国家级胸痛中心单位,常态化开展冠脉造影、支架植入、急诊PCI、心脏起搏器植入、射频消融术等;防治卒中中心于2021年1月通过省级防治卒中中心认证,常态化开展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脑出血规范化诊治、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等;2022年11月,我院签订《全国严重创伤救治信息交互联动系统服务协议》,逐步推进创伤中心建设;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正常运转。五大中心建设通过多学科相互合作、协同救治、实现分级诊疗,提升我院医疗救治能力和服务水平。医院建有先进的层流净化手术室、消毒供应室、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规范设置重症监护病房、血液透析室。拥有多排螺旋CT(3台)、直线加速器、DSA、核磁共振(1.5T)、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大型精密医疗设备。2020年10月医院医疗能力提升项目开工,总投资预计38395万元,计划建设期限3年。医院建院70余年,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院员工精诚团结,努力为全县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不断改善群众就医感受,满足群众多元化就医需求,为创建等级医院的战略目标而奋斗!。

项根顺 副主任医师

待补充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待补充
更多服务
汪承芳 主治医师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胃肠疾患及肝功能异常,脂肪肝,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擅长治疗乳腺增生、月经病、痛经等妇科疾病;对肿瘤病的术后及放化疗后诸多不适有较好疗效;擅长针药并用治疗乏力、心慌、失眠、怕冷、空调病、产后诸症等各种亚健康疾患。

好评 100%
接诊量 10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胃肠疾患及肝功能异常,脂肪肝,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擅长治疗乳腺增生、月经病、痛经等妇科疾病;对肿瘤病的术后及放化疗后诸多不适有较好疗效;擅长针药并用治疗乏力、心慌、失眠、怕冷、空调病、产后诸症等各种亚健康疾患。
更多服务
王永华 主治医师

肿瘤介入、血管介入、疼痛介入、综合介入等常见病、多发病的介入诊断和治疗

好评 100%
接诊量 54
平均等待 -
擅长:肿瘤介入、血管介入、疼痛介入、综合介入等常见病、多发病的介入诊断和治疗
更多服务
查海清 主治医师

大内科,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

好评 99%
接诊量 2141
平均等待 -
擅长:大内科,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疤痕疙瘩治疗药物咨询
12
2024-11-24 11:44:06
孩子三岁以下,身上有小疙瘩,痒,已经两周多了,之前用了不少药膏都没什么效果。
52
2024-11-24 11:44:06
29岁男性,背部有疙瘩,伴有湿气症状,询问调理方法。
18
2024-11-24 11:44:06
使用敷尔佳医用敷料后出现不明小疙瘩,担心是敷料营养过剩。
69
2024-11-24 11:44:06
眼下面小疙瘩多年未愈,疑似皮肤问题,无就医史。
47
2024-11-24 11:44:06
疤痕疙瘩切除术后半年,疤痕突出,想了解护理和用药建议。
24
2024-11-24 11:44:06
皮肤出现疤痕疙瘩,想用药膏治疗。
62
2024-11-24 11:44:06
手腕扁平疣留下的疤痕5个多月,未用药,咨询积雪苷片治疗。
14
2024-11-24 11:44:06
咨询疤痕疙瘩和硬皮病的药物治疗,询问维甲酸软膏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36
2024-11-24 11:44:06
大腿内侧疙瘩,疑似非HPV感染,瘙痒后疼痛。
64
2024-11-24 11:44:06

科普文章

听劝!有瘢痕疙瘩千万别做这三件事

概述

瘢痕疙瘩是一种较厚的凸起疤痕,任何皮肤损伤处均可能出现,但通常见于耳垂、肩膀、脸颊或胸部。如果您是易长瘢痕疙瘩的体质,则可能在不止一处出现。

瘢痕疙瘩对您的身体健康无害,但可能会引发情绪困扰。预防或早期治疗是关键。

瘢痕疙瘩是有可能治愈的。如果您觉得瘢痕疙瘩不好看或让您感到不舒服,请咨询医生如何将其抚平或去除。即使接受治疗,瘢痕疙瘩也可能会持续数年或复发。

症状

瘢痕疙瘩可能在激发性损伤发生后几个月至几年内形成。体征和症状可能包括:

  • 厚且不规则的瘢痕,通常出现在耳垂、肩部、脸颊或胸部中间
  • 皮肤光泽发亮、无毛发、出现块状、凸起
  • 瘢痕大小不一,取决于原始损伤的大小和瘢痕疙瘩停止生长的时间
  • 瘢痕质地多变,可能柔软或坚硬,有弹性
  • 瘢痕呈红色、棕色或略带紫色,具体取决于您的肤色
  • 瘙痒
  • 不适
 

何时就诊

及早治疗有助于尽可能阻止瘢痕疙瘩生长。发现瘢痕疙瘩后,请尽快咨询医生。如果您在患瘢痕疙瘩后一段时间想要治疗,请咨询专长皮肤病症的医生(皮肤科医生)。

病因

专家尚未完全了解导致瘢痕疙瘩疤痕的原因。但大多数专家认为,这可能是由伤口愈合过程中出现的功能障碍所致。胶原蛋白是一种遍布全身的蛋白质,有助于伤口愈合,但当身体产生过多胶原蛋白时,就会形成瘢痕疙瘩。

瘢痕疙瘩的生长可由任何类型的皮肤损伤引起,包括昆虫咬伤、痤疮、注射、身体穿刺、烧伤、脱毛,甚至轻微的抓伤和肿块。瘢痕疙瘩的形成有时没有明显原因。

瘢痕疙瘩不会传染或致癌。

瘢痕疙瘩不同于增生性瘢痕。增生性瘢痕保持在原始伤口范围内,无需治疗即可随时间消退。

风险因素

导致瘢痕疙瘩的风险因素包括:

  • 棕色或黑色皮肤。瘢痕疙瘩在棕色或黑色皮肤人群中最为常见。导致这种易感性的原因尚不清楚。
  • 有个人或家族瘢痕疙瘩病史。瘢痕疙瘩可在家族中遗传,表明这种倾向可能是遗传的。如果患过一次瘢痕疙瘩,则有再次患瘢痕疙瘩的风险。
  • 不满 30 岁。如果年龄在 20 到 30 岁之间,则更容易患瘢痕疙瘩。

并发症

位于关节上的瘢痕疙瘩可能会形成硬而紧绷的组织,妨碍运动。

预防

如果您是易长瘢痕疙瘩的体质,请采取以下预防性自我护理措施:

  • 做好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湿润。用温和的肥皂和清水轻轻清洗伤处。涂抹薄薄的一层矿脂(凡士林、Aquaphor)或其他油膏。根据需要,全天重复涂抹该油膏。医生可能会建议在伤口愈合过程中使用压力垫或硅凝胶垫。皮肤损伤后,成人需要持续采取这些预防措施 6 个月,儿童需要长达 18 个月。

    穿耳洞后在耳垂上佩戴压力耳环可帮助预防瘢痕疙瘩。

  • 保护皮肤免受损伤。尽量避免损伤您的皮肤。尽量不做身体穿孔、纹身和选择性手术。即使是轻微伤害,例如毛发内生、割伤和擦伤,也会刺激瘢痕疙瘩生长。

    如果您决定做手术,请咨询医生您是否有长瘢痕疙瘩的倾向。医生可能会利用外科技术来降低手术部位出现瘢痕疙瘩的风险。手术后,请向医生咨询如何进行术后护理并严格遵循医嘱。

瘢痕疙瘩切除后,还会复发吗?
打了个耳洞,耳朵却长了个疤痕疙瘩,这让美女非常的苦恼。疤痕疙瘩怎么去除好?一起来看看!
对于瘢痕的早期干预都有哪些办法(2)
大腿根部瘢痕手术记录
胸前的瘢痕疙瘩可以切除吗?
耳垂瘢痕疙瘩,手术切除效果是比较理想的。
同位素治疗瘢痕疙瘩真的好吗?有哪些缺点?
疤痕疙瘩的切除与修复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