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急救中心是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的医疗救援机构,地处前门西大街,前身为北京市红十字急救站。1983年意大利政府与中国政府合作兴建了北京急救中心, 1988年3月25日正式投入运转,同时开通了"120"急救电话。当时设有院前急救和院内医疗两部分。1997年被评为三级甲等急救中心。2004年增设北京紧急医疗救援中心。2005年进行部分功能转型,撤销了院内医疗部分。目前主要承担全市120指挥调度、日常医疗急救服务和突发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急救网络建设与管理、急救知识普及培训等任务。关心指导在北京急救中心建设发展过程中,各级领导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指导,促进了北京120的发展。指挥调度120急救网络指挥调度系统集呼救受理、计算机辅助指挥、移动信息终端、地理信息应用、视频显示、会议和设备综合控制等功能于一体, 实现语音通信的数字化、视频传输的网络化和调度管理的信息化,是院前急救的呼救中心、指挥中心和信息中心。调度大厅面积420平方米,可容纳50个调度员同时接警。调度人员可通过多种通讯手段与运行的急救车保持实时的联系,及时准确的调度指挥。北京急救中心负责北京120急救网络规划和管理。按照市政府的要求,根据区域面积、人口分布、急救需求等情况设置站点,城区设置急救站,远郊区县设立急救分中心,缩短急救半径。提高了急救呼救满足率。建立了120院前医疗急救的标准化体系,统一了急救站建站标准和急救标识;统一了人员上岗条件和院前急救服务标准。实现了急救站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日常急救包括现场抢救和病人转运,对心脑血管急症、外伤、中毒等危重症紧急救治,在医疗监护下将病人转送医院。突发事件具有不可预知性。为做好各类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援工作,中心坚持平战结合的原则,建立应急工作的运行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梯队,积极组织参加实战演练,提升应急能力。完成了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等突发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任务。医疗保障中心承担在京举行的各种大型会议、重大体育赛事和各种娱乐活动的医疗急救保障。圆满完成奥运会、残奥会、国庆六十周年庆典等活动的保障任务。急救培训北京急救中心下设急救培训中心,一方面对各医疗机构专业人员进行急救技能培训;另一方面通过“市民急救课堂”和急救科技馆等形式宣传普及急救知识。交流合作注重国内外交流合作,选派急救人员赴美国、日本、法国、香港等地学习考察,举办论坛,组织演习,学习国际先进医疗急救技术、经验,促进首都急救事业进一步发展。急救装备120急救车分为高档抢救监护型救护车、抢救型救护车;随车配备呼吸机、心电图机、监护除颤仪、生化监测仪等先进设备。还配有物资供应车、通讯指挥车、负压型救护车、新生儿专用救护车等各种特殊功能的新型救护车。北京急救中心建有应急物资库,按北京市万分之一常住人口储备了十个种类上万件物资,可以随时启用,保障应急需要。团队建设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北京急救中心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急救精神,强化学习,提高队伍素质;宣传引导,激发工作热情;关爱职工,构建和谐集体。用新的文化理念树立新形象,用新的管理思想增加凝聚力,推动首都急救事业不断发展。多年来,北京急救中心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圆满完成各项任务。自1999年开始,多年被评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获得首都文明单位标兵“五连冠”称号;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标兵”。 2008年被评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坐骨神经痛是以坐骨神经径路及分布区域疼痛为主的综合征。,坐骨神经痛的发病原因很多,但表现出来的症状基本一样。最常见的原因是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所致,腰部,臀部,虽然坐骨神经痛引起的疼痛可能很严重,但大多数经卧床休息会得到缓解。如果卧床休息无效,则需要药物和物理治疗。,癔病性肢体麻木,1、少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2、戒烟禁酒,避免影响机体恢复。,体格检查、X线、CT、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