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江西省鹰潭市人民医院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专家

简介:

鹰潭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51年,是本地区唯一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总编制床位数1200张,总占地面积178亩,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医院目前呈“一院两区”布局---鹰潭市人民医院南院区、鹰潭市人民医院北院区(含鹰潭市传染病医院、市儿童医院、市精神康复中心)。2020年医院挂牌南昌大学附属鹰潭医院,2021年医院挂牌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鹰潭医院。【学科人才】目前在职职工1343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203人,高级职称235人。医院学科门类齐全,设有39个临床一级学科,9个医技一级科室,55个专科门诊。6个省市共建学科,1个市级重点学科,8个市级领先学科,4个市级领先学科建设计划项目。为首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拥有7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7大专业OSCE考站建设,临床综合技能训练室。【服务能力】医院成功创建鹰潭地区唯一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省级2级创伤中心,省级2级卒中中心、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鹰潭市癌症中心等。充分发挥本地区医联体龙头医院作用,与4家上级医院,48家下级医疗机构建立医联体合作,成立4个专科联盟。【获得荣誉】医院系国家第三批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主要联系单位、国家医保局定点机构信息报告制度建设试点市主要联系单位、国家医保局医保资金监管信用体系建设试点专家组成员单位、江西省首批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试点单位。近几年先后获得江西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党组织、全国院务公开先进单位、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单位、“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五一奖状单位”等多项荣誉。【发展前景】鹰潭市人民医院与南大二附院签订省市共建协议,目前总投资28.8亿,用地面积约172.23亩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鹰潭医院建设项目,已列入省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重点工作。未来三至五年间,鹰潭市人民医院按照鹰潭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技术、管理、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双方共同推进鹰潭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双方合作共建向着打造辐射赣东北区域、省内领先的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目标前行。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综合征,以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和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化学药物、放射线、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素,全身,支持治疗和疾病针对性目标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自身抗体介导的全细胞减少、急性白血病以及恶性组织细胞病,无,血象检查、骨髓象检查,骨髓活组织检查和放射性核素骨髓扫描,。

王慧珍 副主任医师

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擅长白内障青光眼斜弱视,近视,眼底病,眼表疾病等的诊治。

好评 99%
接诊量 2.5万
平均等待 -
擅长: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擅长白内障青光眼斜弱视,近视,眼底病,眼表疾病等的诊治。
更多服务
姜静 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痛风。

好评 99%
接诊量 6.4万
平均等待 -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痛风。
更多服务
何化林 副主任医师

甲状腺结节及肿瘤,乳腺增生,乳腺结节及肿瘤,胃肠肝胆胰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治及规范化治疗,肛肠疾病的治疗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甲状腺结节及肿瘤,乳腺增生,乳腺结节及肿瘤,胃肠肝胆胰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治及规范化治疗,肛肠疾病的治疗
更多服务
姚昊 副主任医师

普外科

好评 100%
接诊量 1.8万
平均等待 -
擅长:普外科
更多服务
倪志刚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常见疾病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竭,动静脉内瘘的建立和维护

好评 100%
接诊量 1
平均等待 -
擅长:肾内科常见疾病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竭,动静脉内瘘的建立和维护
更多服务
陈琳 副主任医师

擅长内分泌各种疾病,包括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疾病,性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等

好评 99%
接诊量 2.1万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内分泌各种疾病,包括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疾病,性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等
更多服务
郑建平 副主任医师

耳鼻喉疾病

好评 100%
接诊量 1
平均等待 -
擅长:耳鼻喉疾病
更多服务
吕志力 主任医师

擅长风湿免疫科疾病的诊治。

好评 99%
接诊量 4.5万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风湿免疫科疾病的诊治。
更多服务
邹党华 副主任医师

妇科肿瘤,普通妇科,妇科内分泌等

好评 100%
接诊量 1
平均等待 -
擅长:妇科肿瘤,普通妇科,妇科内分泌等
更多服务
徐双红 副主任医师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脑梗,胃病等

好评 99%
接诊量 147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高血压,糖尿病,脑梗,胃病等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患者父亲45岁,女性,患有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想咨询海曲泊帕乙醇胺片的用药问题。患者女性
44
2024-09-27 09:29:39
患有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医生建议服用海曲泊帕乙醇胺片。患者女性
11
2024-09-27 09:29:39
60岁女性,出现面色无华、眩晕气短、体倦乏力、腰膝酸软等症状,疑似脾肾两虚。患者女性
22
2024-09-27 09:29:39
我想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方法,并且希望知道如何判断自己是哪种类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女性20岁
47
2024-09-27 09:29:39
患者因孕期大出血后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担心寿命受影响,寻求医生建议。患者女性35岁
27
2024-09-27 09:29:39
59岁女性患有重型再障贫血,咨询用药。患者女性
65
2024-09-27 09:29:39
弟弟患有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使用环孢素治疗,用药浓度偏高,担心用药问题。患者男性44岁
25
2024-09-27 09:29:39
我被诊断出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医生建议我吃某种药物并搭配激素,想了解这种用药方式是否安全。患者女性
8
2024-09-27 09:29:39
外公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定期输血,想知道是否有药物可以帮助他减少输血次数?患者男性76岁
50
2024-09-27 09:29:39
我最近出现了恶心、呕吐和腹泻的症状,血液常规报告显示淋巴细胞百分比偏低,担心是否是艾滋病的表现。患者女性20岁
28
2024-09-27 09:29:39

科普文章

#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输血
10

小明最近总觉得身体不舒服,脸色苍白,动不动就喘。妈妈带他去医院检查,医生看了血常规结果后,脸色凝重地说:"小明可能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诊。"

什么是再生障碍性贫血?为什么会得这种病?该如何治疗?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一、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的"罢工"风波

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顾名思义,就是骨髓造血功能出现了障碍,无法再生足够的血细胞。骨髓是我们体内的"血液工厂",负责生产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当这个"工厂"罢工时,就会导致全血细胞减少。

小明妈妈听了医生的解释,不禁担心地问:"医生,这病常见吗?会不会很严重啊?"

医生回答说:"再障在我国每年的发病率约为0.74/10万人,虽然不算常见,但也不罕见。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主要高发于15~25岁的青少年和65~69岁的老年人。男女发病率差异不大。至于严重程度,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二、再障的"罪魁祸首":T细胞"叛变"引发的骨髓之殇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骨髓'罢工'的呢?"小明爸爸追问道。

医生耐心解释:"目前研究认为,在获得性再障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体内的T淋巴细胞出现了异常活化,就像'叛变'了一样,攻击自己的骨髓造血细胞。此外,还有一些免疫细胞,如调节性T细胞、NK细胞等功能异常,也参与了再障的发病过程。"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身体的'警察'(免疫细胞)误把'好人'(骨髓造血细胞)当成了'坏人',展开了无情的打击。"医生补充道。

三、再障的诊断:全面体检,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为了确诊再障,医生为小明安排了一系列检查。

  1. 血常规检查:这是最基本的检查,可以看到全血细胞减少的情况。

  2. 骨髓穿刺和活检:这是关键的检查,可以直观地看到骨髓中造血细胞的情况。

  3. 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中的CD34+细胞数量和是否存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克隆。

  4. 其他辅助检查:包括病毒学检查、免疫相关指标检测、细胞遗传学检查等。

医生强调:"我们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等。只有经过全面检查,才能做出准确诊断。"

四、再障的分级:从"轻度感冒"到"重度肺炎"

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再障可以分为非重型和重型两大类。

非重型再障(NSAA):就像轻度感冒,虽然有症状,但不太严重。根据是否需要长期输血,又可分为:

  • 输血依赖型(TD-NSAA):需要每8周至少输血1次,持续4个月以上。

  • 非输血依赖型(NTD-NSAA):不需要频繁输血。

重型再障(SAA):相当于重度肺炎,情况更为严峻。主要表现为:

  • 骨髓细胞增生程度严重下降

  • 外周血细胞明显减少

其中,最严重的情况被称为极重型再障(VSAA)。

五、再障的治疗:对症下药,因人而异

针对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的再障,治疗方案也各不相同。

  1. 重型再障(SAA)的治疗:

  • 40岁以下,有HLA相合同胞供者:首选造血干细胞移植。这就像给骨髓"工厂"换了一套全新的生产线。

  • 40岁以上或无合适供者:选择免疫抑制治疗(IST)联合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这相当于给"叛变"的免疫细胞"洗脑",同时刺激骨髓多造血小板。

2.非重型再障(NSAA)的治疗:

  • 输血依赖型:治疗方案与SAA类似。

  • 非输血依赖型:可以选择环孢素A联合TPO-RA等药物治疗。

医生告诉小明的父母:"无论选择哪种治疗方案,都要耐心配合。再障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看到明显效果。"

六、再障患者的日常护理:精心呵护,助力康复

除了积极治疗,日常护理也非常重要。医生给小明和家人提了几点建议:

  1. 注意防护:因为免疫力低下,要特别注意预防感染。勤洗手,避免接触人多的场所。

  2. 合理饮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但要避免生食。

  3. 适度运动:根据身体状况,进行轻度到中度的运动,如散步、太极等。

  4. 心理调节: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帮助。

  5. 定期复查:按医生要求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七、真实案例:小华的再障抗争之路

说到这里,医生想起了另一个患者小华的经历,便跟小明一家分享:

"小华,今年20岁,两年前被诊断为重型再障。起初他很沮丧,觉得人生被打乱了。但在家人的鼓励下,他积极配合治疗。因为年龄合适,且有HLA相合的哥哥,小华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

手术很成功,但术后恢复期也不轻松。小华经历了各种不适,甚至一度想放弃。但在医护人员和家人的支持下,他坚持了下来。现在,小华已经康复,重返校园,继续自己的学业。他说,这段经历让他更珍惜生命,也更坚强了。"

听完小华的故事,小明和父母都受到了鼓舞。小明说:"医生,我也会像小华哥哥一样勇敢的!"

八、再障治疗的新曙光

医生欣慰地看着小明坚定的眼神,补充道:"现在再障的治疗方法在不断进步。比如,我们现在有了更好的免疫抑制药物,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也在不断完善。还有一些新的治疗方法正在研究中,如基因治疗、靶向治疗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再障患者会有更多更好的治疗选择。"

 

再生障碍性贫血虽然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但并非不可战胜。通过及时诊断、科学治疗和精心护理,大多数患者都能获得良好预后。面对疾病,我们需要的是信心、耐心和勇气。正如小华的经历告诉我们的:只要不放弃,就还有希望。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如果您或身边的人出现可疑症状,请及时就医。生命可贵,健康至上,让我们共同呵护生命之光,携手共创健康美好的未来!

参考资料:Red Blood Cell Disease (Anemia) Group, Chinese Society of Hematology,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plastic anemia in China (2022)]. Zhonghua Xue Ye Xue Za Zhi. 2022 Nov 14;43(11):881-888. Chinese. doi: 10.3760/cma.j.issn.0253-2727.2022.11.001. PMID: 36709177; PMCID: PMC9808872.

#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体质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再障发病是由于机体存在遗传易感因素,并存在以下几个诱发因素:

  • 各种形式的放射性或电离辐射,如: X 线、C 线或 A 粒子、放射性碘等物理因素。
  • 包括苯、杀虫剂、工业用胶水及油漆等化学因素。
  • 氯霉素、含氨基比林和非那西汀复方制剂等。
  • 某些病毒,如肝炎病毒、EB 病毒、水痘病毒等、细菌。
  • 原虫感染等生物因素。
  • 环境社会因素等。

身体出现哪些预警,要当心再障来偷袭。感冒、腹泻、急性黄疸性肝炎后或不明原因发生皮肤、黏膜出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衄,青春期女孩及成年女性不明原因月经过多等出血表现;不明原因周身乏力、面色苍白等贫血表现,以及反复发热、感染等情况应警惕血液系统疾病,但上述表现均非血液病特异表现,所以不必恐慌。及时到就近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可初步确定是否存在血液异常。

#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14

再生障碍性贫血就是我们人类的造血干细胞受到了攻击,因此它不能够源源不断的生成造血细胞,它是这样一组疾病。这个造血干细胞受到攻击主要的是一个免疫破坏,就是我们做骨髓穿刺的时候,会发现骨髓当中不是有蓬勃的生机,而是一片荒凉,这个时候我们其实针对这个病因,应该把不正常的免疫攻击去用药物来遏制掉。

因此,再生障碍性贫血现在常用的方法就是免疫抑制剂的治疗,通常可以首先选择口服的环孢霉素。但是环孢霉素的起效时间往往要几个月,它的有效率也往往只有 50%左右。单药如果不能起效,往往还需要增加其它的抗 T 细胞的药物。

甚至年轻的患者,我们在有合适的供者的时候,我们还会动员患者进入到造血干细胞移植,这样一种程序当中去。再生障碍性贫血其实是可以治好的,但是要结合病人的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单纯的用免疫抑制剂,既使是联合治疗,有效率通常也就是在 70%左右。干细胞移植能够治愈,但是也有一定的移植风险。

#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
20

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哪个更严重,我们说再生障碍性贫血,它是一个造血干细胞的疾病,它可以表现为全血细胞的减少,现在已经明确,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个,免疫性的疾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失调,导致了一个干细胞的受损,所以它不能源源不断的生成,新的造血细胞,它是这样的一个发病的机制,再生障碍性贫血我们又分很多型,对于重型再障,这个人的血细胞会及其的减低,比如说他的血小板可能只有几千,白细胞只有几百,贫血也会非常严重,一个重型再障的时候,其实是非常严重的,在急性期死亡率也是非常高的。

对于白血病的话,其实它分为很多型,慢性白血病现在已经达到,他的生存期跟正常人,是非常接近的这样一个地步,而急性白血病当中有很多的类型,现在的治疗效果也是非常好的,而有一些急性恶性程度比较高,愈后比较差的白血病,他的死亡率当然是非常高的,再生障碍性贫血跟急性白血病,它们也有共性,就是都是造血干细胞的疾病,要比较它们两个的严重程度,其实主要是要看这个患者,具体的分型,以及再障具体的严重程度而言,急的早期型再障,和某些类型的白血病,死亡率都非常高,都是非常严重的。

#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体质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7

血液科医生李洋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一组综合病征,目前明确的主要的发病机制为 T 细胞功能亢进——细胞毒性 T 细胞攻击造血干细胞,出现造血功能衰竭而引发再障。虽然免疫抑制治疗 ATG+环孢素能使 60~70%的重型再障患者治疗有效,但仍有约 30%的患者治疗后仍然有持续的全血细胞减少。

 

治疗无效的可能原因有:患者体内残存的造血干细胞极少;患者的发病病因并非免疫功能异常;ATG+环孢素治疗强度不够。下面具体分析一下。

01

体内残存造血干细胞极少。最典型的疾病就是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了。前面的推文《血液病的猛虎——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已经详细描述了这类疾病的诊断、危害及治疗方法。这种疾病因为体内造血干细胞极少,即使应用了标准的甚至高强度的免疫抑制治疗,现存很少的造血干细胞也难以增殖;即使能够增殖,速度也非常缓慢,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 1 年甚至 1 年以上时间血象才能逐渐恢复。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把造血干细胞比作养鸡场内的鸡,把骨髓比作养鸡场。如果养鸡场有 10 只鸡,我们可以多喂饲料、定期检疫防病,不用多久这些鸡就会鸡生蛋、蛋生鸡,很快达到 100 只鸡的数量;如果鸡场只有 2 只鸡,那想实现 100 只鸡的数目就会很非常难,也许根本就实现不了这个目标。想让鸡场由 2 只鸡变成 100 只鸡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从别的鸡场抓十几只几十只过来,再不断繁殖,很快就能达到 100 只了——这就是我们说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02

病因并非免疫功能异常。如果再障的发病原因不是免疫功能异常,那应用免疫抑制治疗当然效果不好。这类情况,包括患者的造血干细胞基因存在缺陷(如 DNA 修复缺陷、端粒/端粒酶异常等),可能导致干细胞复制、分化异常,最终干细胞逐渐死掉(医学上叫做凋亡);也可能将来这类异常的干细胞会演变成白血病细胞,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小部分再障患者会演变成 MDS 或者白血病。对于这类造血干细胞,好比养鸡场里的病鸡,数目再多,养鸡场也不会发展壮大,鸡会越来越少,甚至会出现变异的鸡。治疗这种病因的再障,要杀死病鸡,引进健康的鸡,仍需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03

免疫抑制强度不够。虽然患者病因是免疫因素介导的,但如果治疗不正规,ATG 或环孢素治疗不规范,同样也会导致治疗失败。就如同养鸡场饲料不足、喂养不规律,鸡一样不能很好的生长。不过这种情况在正规医院比较少见。

 

由于再障的发病原因复杂,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所以就出现了除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和 ATG+环孢素治疗之外的其他方法,如环磷酰胺(见《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双刃剑》一文)、雄激素(康力龙、安雄,达那唑)、左旋咪唑、TPO、艾曲波帕、中药、特殊的食物(如花生衣)等等,它们能否对大部分难治的再障产生确定的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体质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49

血液科医生李洋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造血干细胞衰竭的疾病。除了 T 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外还有很多已知、未知的病因,这就决定了治疗方法形形总总,初看貌似杂乱,现在就系统的概括一下再障的治疗方法,比较容易理解和指导治疗。主要有三种:造血重建;造血修复;造血刺激。

造血重建:顾名思义,通过人为干预,重新为患者建立造血系统,也就是我们说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这种治疗,可以不考虑患者的病因是不是造血干细胞病变、是不是淋巴细胞异常导致或其他原因,只需要将患者的造血组织清除后,更换为健康匹配的正常人骨髓即可。当然现实不是那么完美,虽然对于一些并发症的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有小部分移植患者,生活质量不理想。

造血修复:也就是通过药物,将患者受损的造血系统修复,使其重新恢复原来的造血机能。最常见的就是 ATG+环孢素免疫抑制治疗。通过免疫抑制作用,将患者体内功能过于强大的 T 淋巴细胞抑制或清除,这样就去除了造血干细胞减少的病因,使得残留的造血干细胞造血得以恢复。这种疗法要求疾病的原因是免疫因素的,同时要求残留的造血组织不能太少,两者缺一不可。虽然费用比造血干细胞移植略少,但是面临着部分患者无效、复发的可能。

造血刺激:就是单纯的通过药物刺激造血干细胞增殖,并不去除再障的病因。通过研究发现,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或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都不会明显的刺激造血干细胞增殖,而近年出现的促血小板生成素(TPO)或艾曲波帕、罗米司汀不仅促进巨核细胞分化增殖,还有刺激造血干细胞增殖的作用,目前已投入临床或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当中。

#腹部,下背和骨盆多处浅表损伤
6
模特快速瘦肚子训练

1,疼痛,消融后一般会有轻度疼痛,特别是靠近肝包膜位置或膈肌位置的肿瘤,但是使用止痛药后一般可以耐受,疼痛一般持续1周,如果影响正常生活,建议来门诊就诊咨询。
 
2,发热,消融后当天部分患者会有轻度发热,一般在38度以下,考虑消融后坏死物质导致机体的应激反应,到如果持续发热要考虑肝脓肿,特别是之前做过胆道手术,胰腺手术或胆道积气的患者。
 
3,呕吐,消融当天有使用静脉麻药,过早进食会诱导恶心,呕吐,一般建议6小时后进食,到如果难以耐受空腹或有胃痛等症状,可以2个小时后先少量饮水,如没有呕吐等现象可以少量流质饮食。呕吐可以使用口服或静脉使用止吐药物。
 
4,头晕,一般考虑静脉麻药导致,一般麻药代谢后可缓解。但如果同时出现大汗淋漓,心慌,冒冷汗等症状需及时通知护士以防消融后大量出血。
 
5,胸闷,部分肝消融患者也会出现气胸等症状,如果出现后要尽早通知护士,行CT或胸部DR检查
 
6,其他常见症状包括高血压,肩部疼痛,剧烈腹痛等症状

 

2024年9月25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奥希替尼(阿斯利康制药生产)新适应证[1],用于患有局部晚期、无法切除的(III 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成人患者。这些患者需要满足在同步进行或者先后进行铂类放化疗期间以及之后,病情没有进一步进展,且检测出肿瘤具有EGFR外显子19缺失或者外显子 21 L858R 突变。

奥希替尼是一个肺癌常用药,除了这个新适应证,它还可以用于EGFR突变阳性NSCLC的辅助治疗、EGFR 突变阳性转移性 NSCLC的一线治疗、EGFR突变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的一线治疗、既往接受过治疗的 EGFR T790M 突变阳性转移性 NSCLC[2]。

奥希替尼这次获批是基于LAURA试验[3],这是一项Ⅲ期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旨在评估放化疗后奥希替尼对于Ⅲ期不可切除的 EGFR 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其中包括最常见的EGFR突变(Ex19Del 和 L858R)。在该研究中,放化疗可以同步进行,也可以序贯进行。

对于放化疗后疾病未进展的患者,将在放化疗完成后6周内以 2:1 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奥希替尼或安慰剂进行治疗,且治疗会持续到满足疾病进展、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或者其他停药标准为止。主要结果包括常见的无进展生存期 (PFS)、总生存期 (OS)。

根据FDA公布的有效性数据,与安慰剂相比,奥希替尼的PFS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风险比为 0.16(95% CI:0.10, 0.24,p值 <0.001)。奥希替尼组的中位PFS为39.1个月 (95% CI:31.5),安慰剂组为 5.6个月 (95% CI: 3.7)[1]。

奥希替尼的客观缓解率为 57% (95% CI, 49%-66%),而安慰剂组为33% (95%CI, 22%-45%)。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9% (95% CI, 83%-94%) 和79% (95%CI, 68%-88%)。奥希替尼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36.9个月 (95%CI,30.1-NC),安慰剂为6.5个月 (95%CI,3.6-8.3)。

安全性方面,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淋巴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间质性肺病/肺炎、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皮疹、腹泻、指甲毒性、肌肉骨骼疼痛、咳嗽等。

根据既往用药经验和说明书,用药期间应注意以下事项[2]:

1.注意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如间质性肺炎、心肌病、角膜炎、皮肤血管炎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2.QT间期延长:接受奥希替尼治疗的患者可能出现心率校正QT间期延长。

3.根据动物研究的数据及其作用机制,孕妇服用奥希替尼可对胎儿造成伤害。建议具有生殖潜力的女性在奥希替尼治疗期间和最后一次给药后6周内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建议有生殖潜力女性伴侣的男性在最后一次给药后4个月内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

参考文献:
1.FDA approves osimertinib for locally advanced, unresectable (stage III)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following chemoradiation therapy.https://www.fda.gov/drugs/resources-information-approved-drugs/fda-approves-osimertinib-locally-advanced-unresectable-stage-iii-non-small-cell-lung-cancer
2.Product information:TAGRISSO- osimertinib tablet, film coated.
3.A Global Study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Osimertinib Following Chemoradiation in Patients With Stage III Unresectabl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LAURA) (LAURA).

2024年9月25日,北京大学邓宏魁研究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在《细胞》(Cell)杂志上发表一篇干细胞治疗的论文,论文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通过诱导多能干细胞制备的胰岛细胞移植来治疗1型糖尿病的案例。

期刊截图

这篇文章的参与者是一位25岁的女性,但她却已经有11年的1型糖尿病病史,患者体重75公斤,BMI27.3 kg/m²。患者2014年和2016年因隐源性肝硬化分别接受了两次肝移植。又在2017年由于血糖控制不稳定接受了全胰腺移植,但一年后因严重血栓并发症,移植的胰腺被移除。这样一位患者,干细胞是如何改善她的病情的?一起来看。

1.干细胞是怎么打进患者体内?

先从患者的腹部皮下脂肪中提取了约30ml的脂肪组织,在通过系列方法得到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DSCs),然后再用化学诱导得到多能干细胞(CiPSCs),细胞培养和分化成胰岛样细胞(CiPSC-islets),冷冻保存后等待干细胞注射。

干细胞培养到注射

在患者全身麻醉下,在超声引导下,通过注射将CiPSC-胰岛细胞注射到患者腹直肌前鞘下,剂量为每公斤19,843个胰岛当量(IEQ),总计1,488,283 IEQ。这里的IEQ常用于描述胰岛细胞移植中所植入的细胞量,一个IEQ通常指的是一个具有正常分泌功能的胰岛β细胞的数量。

2.注射后改善了哪些指标?降糖效果和效率都给力

在移植后的两周内,患者每日所需的外源性胰岛素剂量开始从基线54±0.9单位/天减少。从患者在注射第75天达到了完全不需要胰岛素的状态。在此后的1年随访期间,患者一直保持着不需要胰岛素的状态。

患者注射干细胞后胰岛素用药剂量

再看患者血糖水平,在移植前3个月,患者空腹血糖(FBG)平均值为210 ± 59 mg/dL。移植后,空腹血糖逐渐降低,后续患维持在糖尿病诊断阈值以下(126 mg/dL)。

患者血糖控制情况

降糖效果较好,那么干细胞疗法降糖效率如何?血糖范围内的时间(TIR)代表在目标血糖范围内所花费的时间(通常为70-180mg/dL),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推荐的1型糖尿病患者的TIR目标是70%。患者在移植后第2个月达到了87.18%的TIR,到第4个月增加到96.21%。

在停用胰岛素期间(第3个月),观察到低于目标范围(TBR)的时间有所增加,但这种情况在两周后逐渐缓解。在一年时,患者的TIR已经连续8个月超过98%,与基线TIR的43.18%相比有了显著提高。

患者TIR指标

3.干细胞注射安全吗?

研究者考虑到安全性,通过T2W-FS和T1W-FS图像观察,结果发现在1年的随访期间移植部位并没有畸胎瘤形成。且检测了一系列肿瘤标志物,如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HCG)、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癌抗原15-3(CA15-3)和糖类抗原199(CA19-9)。结果发现指标都正常。

随访期间患者肿瘤标志物情况

在整个1年的随访期间,记录并列出所有不良事件(AEs)和严重不良事件(SAEs)。治疗引发的AEs仅限于移植周围期间,如穿刺部位的疼痛、全身麻醉引起的恶心和呕吐。未观察到治疗引发的SAEs。在整个随访期间,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住院一次,5天后出院。在整个随访期间,未观察到严重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随访期间不良反应情况

另外,研究团队也提到了移植细胞的安全可控性,为了保证安全可控,研究团队创新性将胰岛移植到腹直肌前鞘下部位,相对于传统的胰岛移植策略,该移植方案创伤小、操作简便、移植物易于长期追踪观察,并且必要时可进行移除。本研究首次在临床上实现了通过超声和核磁手段对移植物的有效监测,极大地提高了干细胞临床治疗研究过程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胰岛细胞腹直肌前鞘下移植的示意图

参考来源:

Transplantation of chemically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cell-derived islets under abdominal anterior rectus sheath in a type 1 diabetes patient.

药品使用说明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