襟后湖而带长江,守江岸而护江城。武汉市汉口医院始建于公元1897年,前身为江岸车站刘家庙诊疗所,是京广线上历史悠久的一所综合性铁路职工医院。解放后,医院于1950年改名为汉口铁路医院,在50年代中期发展壮大为武汉市名闻遐迩的企业医院。2004年,医院由武汉铁路分局移交到武汉市政府,成为武汉市卫生局(现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医院。2007年,医院更为现名。2013年经湖北省卫健委核定批准,医院增挂“武汉市康复医院”第二院名。百年荣耀,普施仁术。历经126年的建设发展,医院已成为集预防、医疗、教学、健康促进等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综合医院。精医厚德,不忘初心。医院培养了党的十八大代表、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王争艳等重大典型,“小处方,大情怀”的“上医之境”享誉全国。规模攀升,技术跃升当前,医院已形成一个主院区(武汉市江岸区二七侧路7号)、一个分院区(二七院区,武汉市江岸区解放路2273号)和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武汉市江岸区兴业南路8附1号)的“1+1+1”空间布局,占地近70亩,现有开放床位858张。2021年,医院启动心肺康复大楼项目建设,该项目总建筑面积近6万方,预计新增床位近600张。医院现为武汉科技大学第十临床学院、湖北中医药大学教学基地、湖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湖北省医疗和工伤保险异地就医定点医院、武汉市工伤康复中心,先后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中国心衰中心认证、中国心脏康复中心认证、呼吸与危重症医学规范化建设(PCMM)认证、产前筛查资质认证、国家标准化体外反搏中心认证,是国家脑防委防治卒中中心,湖北省及武汉市卒中地图医院。医院医疗设备先进,近年引进了DSA血管机、核磁共振、CT、数字化超声影像系统、数字化普放系统、数字化生化免疫检验系统、三维步态运动分析仪、等速肌力测试及训练系统、心肺运动测试仪、ECMO等先进诊疗设备,拥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千余台。内科广泛开展内镜治疗、介入手术,外科广泛开展腹腔镜、经皮肾镜、关节镜、椎间孔镜、宫腔镜等微创手术,技术不断突破。医院下设二七急救站、刘店急救站、武湖急救站、宋岗急救站等4个院前急救站点,急救能力辐射面达到数百万居民,“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监护室或手术室”三位一体急诊急救模式已显成效。学科优化,特色亮化医院现有省、市级临床重点专科11个。医院学科门类齐全,设有40个临床专学科,能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临床医学给患者以生命,康复医学给生命以质量。医院康复医学科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现为湖北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副主委单位、武汉医师协会康复科医师分会主委单位、武汉市康复科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科室拥有高压氧舱、下肢康复机器人、康复智能手等500余套先进康复设备。其中,德国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三维运动分析系统是中部地区首家引进的世界先进的康复评定设备。近年来,医院紧抓时代脉搏,不断探索“医疗·康复·健康管理一体化”模式,形成了以神经康复、脏器康复、骨科康复、儿童康复、心理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为一体的大康复体系。医院在武汉地区率先启动心脏康复、呼吸康复,并成立心肺康复中心。目前,心肺康复中心拥有功能区域面积约300平方米的诊疗区域,配备有运动心肺功能试验、抗阻训练等完备的康复评估及运动设备,面向心肺疾病及慢性疾病人群,陆续开展了以运动康复为核心的心肺康复治疗。心肺康复中心已打造出一支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创新及执行能力的呼吸康复队伍,在武汉市乃至湖北地区呼吸康复亚专科的发展与革新发挥重要牵头及引领作用。未来,医院将继续整合康复医学科、心肺、神经、消化等康复专科各项资源,利用院校合作、院企合作模式,建设“康复专科”院中院,实现康复、教学、科研一体化,继续保持医院康复医学科省域领先地位。医心向党,匠心为民医院终坚持公立医院属性,坚持以利民惠民为导向,切实打造无假日医院、智慧医院、优质服务医院,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近年先后荣获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武汉市卫生先进单位、武汉市职工民主管理五星级单位、武汉市江岸区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新冠疫情期间,作为武汉市首批三家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定点医院之一,“武汉市汉口医院”品牌在抗疫中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医院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小处方,大情怀,医院培养出了人民的好医生王争艳这一重大先进典型。为弘扬王争艳“上医之境”,医院先后成立3个“王争艳工作室”,并提档升级为“王争艳劳模工作室”。在王争艳先进事迹引领下,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彭涛,消化内科主任张金华,心血管内科主任兰为群、副主任胡家顺,神经内科主任高文勇等人,先后荣获武汉市“我心目中的好医生”荣誉;兰为群主任同眼科主任刘中华、医务部主任吕清泉曾荣获“武汉五一劳动奖章”;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蔡志芳曾获全国第四届“白求恩式好医生”;妇产科主任李清阳荣获“武汉市文明市民”称号。百年老院再跨越,奋楫杨帆启新程。医院将继续恪守“精医厚德、志存高远”的院训,秉承“患者至上、服务至善”的服务理念及“关爱生命、以人为本、奉献社会”的医院宗旨,努力把医院建设成为以康复品牌为优势,多学科在区域内有影响力的大型现代化三甲综合医院。选择性IgG亚缺陷病是儿童最常见的免疫缺陷病之一,没有具体的症状,但也可以表现为呼吸道反复感染。IgG亚缺陷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很大,0,呼吸道,西医治疗反复注射联合多糖和蛋白质疫苗(如b型嗜血流感杆菌荚膜多糖联合脑膜炎球菌外膜蛋白复合物疫苗)可能提高机体抗体反应。IVIG的应用应限于有严重临床症状而对抗生素治疗无反应的病儿,其推荐剂量为每月200~400mg/kg。对IgA缺陷的病人应小心监测抗IgA抗体的产生。免疫增强剂,如黄芪、克雷白杆菌糖蛋白提取物(必思添)、转移因子、重组细胞因子等促进IgG亚类产生的效果还需进一步证实。发生感染时,应给予适当抗感染药物。继发性IgG亚类缺陷者,应针对原发病因进行治疗,如营养紊乱者经矫正后,即可恢复正常。,伴免疫球蛋白水平正常的抗体缺陷病,无,由于测定IgG亚类的方法尚未标准化,迄今尚无可供参考的年龄相关和人种相关的正常值。鉴于IgG1占总IgG的66%~70%(IgG2,3,4分别约占20%,6%,4%),当IgG1缺陷时会使IgG总量低于正常而使人们认作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IgA水平常常降低。IgG3水平低下是成人最常见的IgG亚类缺陷,而低水平IgG2则多见于儿童(特别是对多糖抗原应答低弱者)。正常人中IgG4水平差别很大,很难作出IgG4缺陷的诊断。IgG2缺陷的病人常伴IgG4低下或测不出,他们对多糖抗原刺激不能产生抗体,从而可能与伴免疫球蛋白水平正常的抗体缺陷病相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