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片历经沧桑,充满传奇的热土;这是一座依然年轻,迸发活力的城市,这就是泉港,一座因油而兴的南方小城。在这座城市的中心,桃山西麓,福泽圣地,孕育着一座涅槃重生的综合性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一闽南医院-泉州市泉港区医院医联体。为构建与福建泉港区国家级石化基地相匹配的医疗服务,2016年3月,泉港区人民政府立足实际,先行先试,精准对接,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联合办医,组建福建省首家“府院共建”的泉港区医联体,有效促进省级优质资源均衡下沉。经过6年的联合办医,形成了省级三甲医院与区级二甲医院直接互联互通的分级诊疗模式,不仅让更多老百姓在泉港家门口就享受优质的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还让原本生存困难的基层医院重焕生机,不仅被央视评论为“良策惠民医联体”,还被福建省卫健委作为显著成效医联体给予推广。医疗是民生所需,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医院,是追求,更是责任。2020年9月,泉港区委、区人民政府在泉港区医联体的基础上,高位推动,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再次深度合作,以泉港区医院为牵头机构,整合泉港区妇幼保健院、区中医院及南埔、界山、后龙、峰尾、山腰、前黄、涂岭7个镇卫生院组建医共体,成立“泉州市泉港区总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泉港总医院(以下简称泉港总医院)”。至此,拉开了“2.0版府院共建”泉港模式的新篇章。泉港总医院主体院区占地171亩。南院区作为医疗主体,设置门诊部、住院部、急救中心和名医工作站,其中名医工作站由省属高水平医院附一医学名家领衔组建,目前,设有消化道肿瘤中心、普外科、骨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疼痛科等名医工作室;北院区重点打造泉州市泉港区中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职业病防治医学部、消毒供应中心等特色医疗服务。总医院是泉港区120急救指挥中心、泉港区医学会、泉港区中医药学会、泉港区护理学会和泉港区中心血库等挂靠或驻点单位,是“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的定点医疗保障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长期派驻20余名专家在总医院工作,总医院院长由附一医院医疗专家担任。职工中有中、高级职称人员16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医师30余人。总医院临床专业学科设置齐全,可开展颅内肿瘤切除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颈胸腰椎前后路手术和食道癌、肺癌、胃癌、肠癌、肝癌肿瘤根治等高难度手术。其中,复杂创伤救治、石化医疗应急救援和腔镜微创技术是总医院医疗特色,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其中,普通外科被授予福建省县域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本单位医疗仪器设备先进,拥有3.0T超导核磁共振成像系统、128层螺旋CT、高压氧舱、多功能全数字化X光机、3DC臂移动X光机、骨密度分析仪、全自动细菌检测培养仪及生化仪等先进的仪器设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保障。总医院打造“互联网+医疗”亮点,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对疑难、危重病人可开展双向转诊、著名专家预约手术和远程会诊、远程协同门诊、远程查房、远程读片等多种成熟的医疗服务,让泉港及周边区域的广大群众真正在家门口享受优质、便捷、安全的省级优质医疗服务。在省高水平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指导下,泉港总医院通过“五个同质化”(行政管理同质化、信息系统同质化、医疗服务同质化、硬件设备同质化、核心文化同质化),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迅速提升了泉港医院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越来越多患者选择留在泉港就诊。经统计,至2016年两院联合办医前,泉港区医院门急诊人次数仅为163684人次,至2022年底达448487人次,增幅173.99%。2016年至2022年,泉港区医院各项医疗质量指标良性增长,其中三、四级手术率由2016年的7.33%增至2022年的64.04%;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由2016年的8项,到2022年累计增至101项;部分大病种(尤其是胃肠肿瘤)实现了区域内就诊率显著提升,医联体建设取得质的飞跃。2022年全省公立医院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泉港区医院出院患者满意度总得分91.84分,比2018年上升了98名,“一家泉港区的省级医院”品牌深入民心,得到了各级政府、群众百姓和媒体的认可。依托附一医院及福建医科大学平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肿瘤闽南中心、福建省队列研究泉州基地、福建医科大学消化道恶性肿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泉州实验室三个省级研究基地(中心)纷纷落户泉港总医院,国家级消化肿瘤专家作为顾问,开启泉港区为民办实事项目——人群健康队列研究,推动泉州生命科学领域研究和医疗健康核心技术取得突破,进一步带动提升泉港综合办医水平,为泉港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2021年,泉港医联体被评为全国医院医联体建设“城市医疗集团典范单位”荣誉称号;2021年、2022年连续2年进入“全国县级医院500强”;2022年,泉港医共体荣膺全国医共体建设“优秀案例”奖、获评全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县域)典型案例。总医院及成员单位曾先后荣获“福建省五一先锋号”“泉州市青年文明号”“泉港区文明单位”“泉港区平安单位”“先进‘五好’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四红旗团(总)支部”“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岁月如歌,流年似水,昨日的磨练创造出今天的辉煌,昨日的艰辛,迎来了今天的缤纷,昨日的耕耘,取得了今天的收获,泉港总医院领导班子开拓创新,志存高远,向着打造泉港及周边地区最好的三级综合医院的目标执着迈进。视网膜动脉炎是一大类累及视网膜血管的炎症性疾病。典型地表现为眼底灰白色血管鞘、渗出、出血、视网膜水肿等改变,仅侵犯动脉或静脉较少见。多数是两者均受累。常伴有视网膜血管炎的眼部或系统性疾病有:中间型葡萄膜炎、病毒性视网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大动脉炎、结节病等。,1.免疫复合物 免疫复合物沉积是多种视网膜血管炎发生的一个重要机制。已发现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发生中起作用。但多数情况下,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并不是特异性地针对视网膜血管的。 2.细胞免疫反应 已有研究发现,迟发型过敏反应在一些视网膜血管炎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激活的CD4+细胞、CD8+细胞和巨噬细胞都可以释放一些细胞因子,并引起一系列反应导致血管损伤和炎症反应。,眼,对视网膜血管炎,应寻找系统性病因,对因治疗。Eales病,早期可试用糖皮质激素。可采用激光光凝视网膜病变血管及缺血区,常需多次。对持久的玻璃体出血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应作玻璃体手术和眼内光凝术。视网膜血管炎的治疗主要根据患者血管炎的严重程度、病因及其引起的并发症、伴有的全身性疾病等来决定。如果患者仅有轻微的视网膜血管炎,不伴有黄斑囊样水肿和明显的玻璃体炎症反应,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未发现严重的缺血性病变,可以不给予任何治疗但需进行严密的观察;如发现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等改变即应立即给予治疗;由感染因素所致的视网膜血管炎,应尽可能确定致病的微生物,并给予特异性抗感染治疗;如确定出患者的视网膜血管炎与全身性疾病有关,在治疗上即应全盘考虑不但要控制视网膜血管炎,还要控制这些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或引起患者全身严重并发症的全身性疾病;如果患者出现明显的视网膜缺血、毛细血管无灌注,往往需借助于激光治疗,以消除无血管区。如果患者出现视网膜脱离和玻璃体积血,在药物治疗控制炎症的情况下,应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等治疗。,注意与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相鉴别。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或单纯疱疹病毒等引起的一种坏死性视网膜炎,可发生于正常人,也可发生于免疫功能受抑制的患者。典型地表现为周边部进展性、全层坏死性视网膜炎,以闭塞性动脉炎为主的视网膜血管炎,中等度以上的玻璃体混浊和炎症反应。后期易发生视网膜脱离。,无,1.常规检查 包括全血细胞计数、血沉和C反应蛋白。血清中IL-2、可溶性IL-2受体IL-6、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水平升高往往提示患者有全身性疾病血清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vonWillebrand因子水平升高往往提示血管炎处于活动状态。 2.免疫学技术 为了排除或确定一些感染性视网膜血管炎,如单纯疱疹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巨细胞病毒等感染所致的血管炎,应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荧光、Western印迹试验和其他免疫学技术测定特异性抗体,尤其是确定IgM型抗体。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病原体的DNA对感染性视网膜血管炎的诊断有重要帮助,但应注意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避免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 3.其他辅助检查 (1)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检查(FFA)可以显示受累血管的荧光渗漏及血管壁染色。血管充盈迟缓或者不充盈,血管充盈呈节段状。视网膜可以有无灌注区,其周围有微血管瘤和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严重者可以出现新生血管,玻璃体积血。晚期呈强荧光。 (2)眼内活组织检查虽然在临床应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在怀疑感染、恶性肿瘤和类肉瘤病等时,应考虑进行此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