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吴江区中医医院的前身是1970年6月28日成立的吴江县血防治疗组,1972年6月成立平望地区医院,1984年12月30日更名为吴江县第二人民医院,1992年5月4日随吴江县撤县建市改名为吴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05年7月13日,根据吴江市委、市政府及市卫生局的统一部署,原吴江市中医院与原吴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整体合并,成立新吴江市中医医院、新吴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06年3月20日,正式挂牌为吴江市惠民医院。2009年7月2日被确认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2012年随吴江撤市设区更名为苏州市吴江区中医医院,苏州市吴江区第二人民医院。医院是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认定的急救医院;是一所具有专科特色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吴江市红十字中医医院,江苏省唯一一家县级惠民医,苏州市白求恩杯竞赛先进单位,吴江区文明单位乙型肝炎主要通过与患者的血和其它体液的接触传染。人感染乙肝病毒后,病毒持续6个月仍未被清除者称为慢性HBV感染。患者症状常见发热、精神萎靡、腹痛、黄疸、蜘蛛痣、腹胀腹泻等等,往往也会没有症状而不被发现。,乙肝病毒对肝脏的损害机制较复杂,多数学者认为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免疫应答介导肝细胞坏死及炎症,其中细胞毒性T细胞(CTL)通过溶细胞机制及非溶细胞机制造成肝脏的病变;其实CTL直接造成肝细胞损伤仅占肝细胞病变的一小部分,而细胞因子如TNF-α及细胞凋亡信号Fas/FasL的激活起很大作用。TNF-α及INF-γ在免疫清除病毒中起重要作用。另外NK细胞及NKT细胞的溶细胞机制也起协同作用。,肝脏,急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基本同上,至于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需根据患者HBVDNA及乙肝五项血清学转换的情况来定,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若具备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在上述保肝治疗的基础还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溶血性黄疸、肝外梗阻性黄疸、非嗜肝病毒(如巨细胞病毒、EB病毒)所致的肝炎、药物性肝损害、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等疾病,建议食用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的食物, 不建议饮酒和高脂肪饮食,以免引发脂肪肝。,肝功能检查,抗-HCV检测,HCVRNA检测,瞬时弹性成像(TE),腹部超声检查(US)、CT和磁共振(MRI或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