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工人医院前身是思达医院,始建于1903年,坐落在广西“水上门户”、“三江总汇”、“两广咽喉”城市梧州。1914年,更名为思达公医院。1951年1月,思达公医院由梧州市人民政府接收,同年11月,易名为梧州市工人医院并沿用至今,是广西历史上最早具有规模和技术实力的综合医院之一,也是梧州首家西医医院。2000年成为桂东地区首家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03年成为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2018年增挂梧州市地中海贫血研究中心,2020年获评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院在职职工1651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345人;护理人员776人,执业医师389人;高级职称293人;中级职称413人;研究生123人,博士4人(在读3人)。医院2020年门诊总诊疗49万人次、出院人数3.2万人次、手术量近1.3万例,三级以上手术占50%,病床使用率达100%以上。医院现有胸痛中心、高级卒中中心、生殖中心等国家级中心建设科室3个;肾内科、神经外科、临床护理、血液内科(建设)、儿科(孵育)、创伤外科、老年病科等区级临床重点专(学)科7个;心血管内科、泌尿外科、眼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儿科等市级重点专科6个;儿科、临检中心、血液透析、临床护理、妇科、新生儿救治中心、危重孕产妇急救治中心、市地中海贫血研究中心、市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等市级中心(基地)9个;眼科、神经内科、儿科等市级人才小高地3个。医院配备有体外膜肺氧合(ECMO)、3.0T核磁共振、64排螺旋CT、干细胞移植仓等上百台大中型设备。近年来,医院深入贯彻医疗体制改革决策部署,2020年,医院增设北山院区,牵头成立梧州市工人医院医疗集团。医疗集团现已吸纳成员单位有市第二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梧州民族医院、城东镇卫生院、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万秀区夏郢镇卫生院等7家医疗机构。截止目前,已初步形成“一院七区”的医疗集团新格局,共设床位1500张。在建的门诊住院综合楼项目预计2023年投入使用,届时医院总院开放床位将达1500张。作为广西“东大门”梧州市最早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充分发挥医院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始终把公益性放在首位。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主动配合上级统一部署,立足梧鄂两大“主战场”,派出专业医务队伍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其中援鄂15人、援驻市三院12人、援港7人、援边3人,是梧州市派出援鄂、援港、援边境人次最多的医疗单位,以实际行动践行“百年名院”历史担当,涌现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高兴华等先进代表。医院先后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单位”等荣誉。风正帆满再起航,砥砺奋进正当时。已走过118年历程的“百年名院”,将一如既往坚决响应“健康梧州”号召,坚决落实“健康梧州2030”规划,树立“起步就要冲刺、开局就要争先”的竞争意识,树牢“认真工作只是合格、用心工作才是优秀”的工作理念。以持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契机,迎着“十四五”规划的区域医疗中心终极目标擘画蓝图,坚持“一一五七十十一”总体工作思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大健康新发展理念,着力加强院内人、财、物精细化管理,持续提升医、教、研、管水平,积极探索医疗集团协作发展新格局,在建设“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新征程再谱新辉煌。胆管系统肿瘤包括胆囊和胆管(左、右肝管至胆总管下段的肝外胆管)肿瘤,有良、恶性之分,恶性肿瘤中以癌占多数。原发性胆管癌较少见,占普通尸检的0.01%~0.46%,肿瘤病人尸检的2%,胆道手术的0.3%~1.8%。在欧美胆囊癌为胆管癌的1.5~5倍,日本的资料则胆管癌多于胆囊癌。男女之比约为1.5~3.0。发病年龄多为50~70岁,但也可见于年轻人。诊断由于多数胆管系统肿瘤在早期症状较为隐蔽,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早期诊断困难,易漏诊,待确诊时肿瘤多已属晚期。,大多数癌症起源于胰腺头部,而胆总管穿行其中,其次是起源于位于胆总管和胰腺管联接部位胆管本身,胆囊或肝内胆管。相当少见的情况下,胆管由身体其他部位转移而来的肿瘤压迫导致梗阻,或者被因淋巴肉瘤而肿大的淋巴结压迫引起,胆管的良性肿瘤也可引起梗阻。,胆管,1.良性胆管肿瘤,一般可以通过手术、放疗、化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2.胆管的良性肿瘤,大多数情况下是能够治愈的,而且胆管的良性肿瘤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来进行胆管肿瘤的切除。并对胆道系统进行改善,使胆管和肠道通道重新建立,以保证胆汁的顺利地排出,避免出现胆道系统的梗阻等一些其他病发的症状。,胆管结石、胆管炎、部分良性的胆管占位性疾病及肝占位性疾病,无,胆管肿瘤由癌症引起的诊断可经超声波、CT或直接的胆道造影(注入造影剂的摄影)确定。明确诊断需行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