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大同市肿瘤医院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魏都大道759号,由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原山西工人大同疗养院(大同市肿瘤医院)于2009年合并组建,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医院,也是全市唯一一所专业从事肿瘤治疗的特色医院。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前身为大同“首善医院”,是1917年由英国圣公会派遣教徒史梅礼大夫在大同地区防治鼠疫、传教时建立的最早的西医院。院址先后设立为“晋北医院”、“野战医院”;解放后为“察哈尔省工人疗养院”、“山西省工人大同疗养院”;1976年,由大同市人民政府创办成立了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山西工人疗养院于1980年恢复重建,院址设在原南郊区水泊寺村北文瀛湖畔,1989年经市政府批准,建立“三医院肿瘤分院”;1996年正式创办大同市肿瘤医院。2009年,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大同市肿瘤医院两院合并,院址设在操场城街12号。2013年医院整体搬迁至魏都大道新址,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医院现有职工1107人,人员编制693人,在编职工534人,聘用人员573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44名,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80名,硕士研究生49名。编制床位720张,现实际开放床位850张。设临床医技科室47个,其中肿瘤内科、血液内科、骨科、口腔科为大同市重点学科;大同市卫计委肿瘤医学、血液内科医疗质量控制部设在我院;2018年7月19日,大同市卫计系统首家“博士工作站”在我院成立。作为晋北地区最大的专业肿瘤治疗基地,医院通过培养优秀专家团队,引进高精医学设备,开展优质专业技术,全力做好肿瘤精准治疗。先后引进美国原装GEDiscoveryMR7503.0T磁共振仪,GE64排128层螺旋CT,数字摄影DR、CR摄像系统,飞利浦IU-22、IE33彩色超声诊断仪,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并开展了肿瘤标志物检测等,全面提高疾病诊断水平。引进医科达医用直线加速器开展适形、调强放疗,填补晋北地区肿瘤精确放疗技术空白;配备钴60后装腔内治疗机,美国GE4排定位CT,三维立体定向放疗系统,美国GE介入治疗血管造影C型臂,模拟定位数字减影系统等,创新肿瘤专业学科技术。近日,数字乳腺X射线摄影系统、骨密度检测仪、10MV医科达SynergyVMAT容积旋转调强治疗医用直线加速器等相继投入临床使用。我院肿瘤学科创建发展近30年,先后开展了肿瘤化疗、普通放疗、适形调强放疗、介入治疗、深部热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并积极开展肿瘤的靶向治疗、生物免疫治疗、中医中药等特色治疗,填补了大同地区肿瘤治疗的多项空白。目前,我们大力强化肿瘤外科学科建设,聘请了本地区知名外科专家来院就职,更新引进了一批高新设备,推动肿瘤外科学科的快速发展。首例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首例双镜联合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术,首例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腹腔镜下巨大结肠造口旁疝修补术,首例椎间孔镜微创手术,肝肿瘤患者CT结合DSA经皮肝穿胆道引流等手术的成功实施,填补了医院多项技术空白,弥补了大同市二医院、肿瘤医院外科专业发展滞后的短板。同时,我们加强与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解放军“301”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等上级肿瘤医院全方位的技术协作,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培养肿瘤医护人才,全面提升大同市肿瘤疾病诊治水平。做好肿瘤规范化诊疗的同时,医院持续强化综合专业学科能力建设。消化内科建立了山西省抗癌协会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基地,并由“博士工作站”陈星教授利用我院最新引进的全市首台蓝激光胃肠诊断治疗设备,牵头开展大同地区消化道肿瘤早癌筛查工作。聚焦超声治疗中心引进全省首台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消融机,力邀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肿瘤科主任赵洪教授及其团队亲临技术指导,为腹盆腔良性肿瘤如妇科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以及胰腺癌及晚期肝癌恶性实体肿瘤患者拓展了一种更加理想的补充治疗手段。神经内科成立了全市首家癫痫诊疗中心和睡眠监测中心,长期就诊癫痫患者达1.3万;成为“国家卒中中心联盟”成员单位,成为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互联网眩晕学院大同诊疗中心、眩晕远程协作单位”;眼科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建立眼科疑难病会诊平台;心内科加入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项目山西省救治协助中心;血液风湿科为中国风湿免疫病医联体联盟山西区域联盟成员单位;医院被国家卫计委指定为“病理远程会诊中心和质控平台”、“乳腺癌筛查定点医院”;曾获国家民政部“中华慈善奖”殊荣。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大同市肿瘤医院将传承百年首善文化——“首善、厚德、博学、精医”,在努力把综合学科做强、做精、做优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思路,着力提升肿瘤专科诊疗技术水平,践行公立医院“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办院理念,充分发挥“强专科、精综合”优势,全力打造“山西一流、晋北第一”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韦格内肉芽肿是以进行性坏死性肉芽肿和广泛的小血管炎为基本特征,主要累及上下呼吸道、肾脏、皮肤等脏器而产生相应的临床表现。男女均可发生,男女比例为3:2,半数以上发病年龄为30~50岁。多数病人有发热、体重减轻、乏力、关节痛、肌痛等,典型表现为上呼吸道、肺及肾脏病变三联症状。,病因尚不清楚,由于多数患者先有上呼吸道症状,继有肾小球肾炎,因此有人认为上呼吸道感染后被分离的缓释蛋白可成为致敏原,导致机体产生变态反应而发生疾病。 有报道用三甲氧苄氨嘧啶(TMP)及碘胺甲基异恶唑(SMZ)治疗获得长期存活,提示本病与微生物感染有关。半数病例类风湿因子阳性,具有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及循环免疫复合物,并有细胞免疫介入。 许多资料发现,活动期韦格内肉芽肿患者具有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并有抗SSA及抗SSB抗体阳性,经免疫抑制剂治疗,病情缓解时,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可消失,病情复发时可再次出现,表明ANCA与本病发病机制有关。,口腔,局限型可行X线治疗,选用单一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即可有效。系统型未予治疗者则预后差。80%患者一年内常死于肾功能衰竭。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在肾功能损害前予以积极治疗,使本病预后大为改观,93%患者可达到完全缓解。目前多主张尽早采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合并免疫抑制剂联合疗法,病情好转后减低剂量。免疫抑制剂可选用环磷酰胺、硫唑嘌呤、氨甲蝶呤等。环磷酰胺可作为治疗本病的基本药物。待病情稳定、缓解后持续用药1年以上,逐渐减量至终止治疗,停药后复发再次治疗仍有效。 对于已发生肾功能衰竭者,疗效一般不满意,除应用强有力的联合治疗外,有报告采用血液透析及肾移植而获得成功者。最近有报告用复方新诺明作为治疗本病的辅助药物。,无,无,1.白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常增高 慢性肾功能不全者常有小细胞性贫血,血沉增高,特别当系统受累时更为明显。尿液检查,出现蛋白、红白细胞提示肾脏受累,肾功能与肾受损的病变一致。部分病例类风湿因子阳性,γ球蛋白增高,循环免疫复合物增高,血清补体正常或轻度增高,抗SSA、SSB抗体,抗平滑肌抗体阳性。 近年许多文献报告,用嗜中性粒细胞作为抗原底物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病人的血清抗嗜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是本病的特异性抗体。呈亮、粗颗粒的胞浆型,活动期的敏感性为70%~100%,特异性为86%,可作为诊断本病和监测活动性的指标。 2.X线检查 胸片示两肺多发性病变,早期多为非特异性间质浸润,继而出现浸润性、结节性、甚或空洞性病灶、孤立性肿块等,类似肺炎、结核、肺癌等。少数病人可因肉芽肿阻塞气道形成肺不张。支气管体层显相示气管或支气管狭窄。上呼吸道X线显示鼻窦黏膜增厚,甚至鼻及鼻窦骨质破坏。 3.病理检查 上呼吸道病变活检可显示血管炎或坏死性肉芽肿。反复检查可提高阳性率。肾活检在部分病例可见肾小球局灶性、节段性、坏死性肾小球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