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大名县中医医院广场恐怖专家

简介:

大名县中医医院始建于1984年4月,2008年8月整体搬迁至环境优雅,交通便利的313省道北侧,现已建设成为一所集医疗、康复、保健、急救、科研及养老为一体的国家综合性二级甲等中医院。医院占地面积60余亩。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开放床位453张。拥有职工370余人,专家队伍强大,技术力量雄厚。开设临床医技科室28个,其中脑病科为省级重点专科,消渴病科为市级重点专科。肾病透析科、心内科、老年病科、肺病科、针灸康复科等其他科室极具特色,疗效甚佳。拥有东芝4排螺旋CT机、磁共振仪、富士电子胃镜等先进医疗设备100余件,全方位满足临床诊疗需求。医院年门诊量12万余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1.5万余人次,业务收入突破5000万元。近年来,医院通过纵横借力,错位发展,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医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为古老的中医学插上了现代化腾飞的翅膀,医院的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业务范围广泛拓展,业务量持续增长,经济效益连年翻番,人才队伍逐年倍增,现已打造成为全县慢性病鉴定中心、残疾人伤残等级鉴定中心、小儿脑瘫康复训练中心等10大医疗中心。2013年5月5日,全市二级医院等级评审现场会在该院隆重召开。会后,该院首家通过评审专家组评审验收,跻身二甲中医院行列,实现医院发展的历史性突破。2016年4月28日,二甲持续改进专家组来该院院检查验收,该院仍然保持了全组第一的好成绩,受到专家组一行的充分肯定。2014年10月22日,河北省县级中医文化观摩会在该院举行,省中医药管理局段云波局长、韩同彪副局长以及邯郸市卫生局胡书芬副局长带领省内各县级中医医院院长一行80余人组成观摩团,莅临该院参观指导中医文化建设工作。2016年3月10日,张保华院长在全省中医医院院长经验交流会上,代表全省县级中医医院院长作典型发言,受到了与会领导的高度评价,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大名县中医医院做法”在全省推广。该院新建500平米康复大厅为邯郸市东部独一无二的康复医学中心,智能化煎药室在全省县级医院中首家引进,托老中心的成立开创了全市医养结合新模式的先河,远程会诊中心的引进、超声聚焦刀的购置、回访中心的建立及多项惠民政策的实施均填补了该县卫生事业发展史上的空白。现已发展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就医的新亮点。医院先后荣获“AAAA”级劳动关系和谐医院、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医院管理先进单位、项目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广场恐怖是恐怖症的一种,患者害怕集市或空旷的地方。从专业角度看,它是指对某种处境的期待性焦虑和对那些当焦虑产生时却无法迅速逃离的处境的回避。,心理学上,广场恐惧症被形容为严重和具渗透力的焦虑,诱发广场恐惧症的心理因素分析简单介绍如下: 1.个性因素 患者普遍非常敏感、依赖性强,对完全正常的情况都有过分的反应。 2.缺乏安全感 患者普遍心理为害怕离开自己熟悉的安全地方,仿佛暴露在外面会随时随地带来危险。 3.敌对心理 过大地夸张外界的环境。 4.心理阴影 应该说过去发生的一些创伤性事件让患者连带产生恐惧。,脑,1.心理治疗 (1)一般心理治疗如心理教育,支持疗法,治疗目的在于减轻患者的预期焦虑,鼓励患者重新进入害怕的场所;减少回避行为则需要取有针对性的认知行为疗法。 (2)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无惊恐发作的广场恐怖症以暴露疗法为主,先向患者说明疾病的性质,引导患者想象害怕的场所或情境,然后鼓励患者进入现场暴露,反复训练,直到取得满意效果。单纯认知疗法有助于减轻焦虑和惊恐发作,但对广场恐怖症无效,而暴露疗法可减轻广场恐怖症,但非惊恐发作。 (3)药物治疗有惊恐发作的患者宜先采用抗惊恐的药物治疗。 2.暴露疗法 长时间表现出惊恐障碍的广场恐惧症患者常用暴露治疗法,这种治疗法的目的不单单在于使惊恐发作消失,而且使在诊所的情境下的广场恐惧症消失。,其他类型恐惧症,无,DSM-IV对广场恐惧症的诊断标准: 1.对置身于某处感到焦虑,觉得难以逃脱,或感到在发生意想不到的惊恐发作时找不到帮助。 2.患者设法避免这种情境,或者带着痛苦忍受着,或者带着焦虑心情担心惊恐发作的发生,或者就此提出要有人陪伴。 3.排除社交恐惧症、特殊对象恐惧症、PTSD或离别性焦虑障碍等精神障碍引起的各种焦虑或恐怖性回避。,。

曹益民 住院医师

银屑病(牛皮癣)、白癜风、湿疹、皮炎,敏感肌、荨麻疹、带状疱疹、斑秃、疥疮、青春痘(痤疮)、粉刺、黄褐斑、扁平疣、刺瘊、跖疣、丝状疣、毛囊炎、玫瑰痤疮、头癣、体癣、手足癣、脚气、甲癣(灰指甲)、外阴瘙痒、脂溢性脱发、雄性脱发、艾滋、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等皮肤科疾病。

好评 100%
接诊量 635
平均等待 -
擅长:银屑病(牛皮癣)、白癜风、湿疹、皮炎,敏感肌、荨麻疹、带状疱疹、斑秃、疥疮、青春痘(痤疮)、粉刺、黄褐斑、扁平疣、刺瘊、跖疣、丝状疣、毛囊炎、玫瑰痤疮、头癣、体癣、手足癣、脚气、甲癣(灰指甲)、外阴瘙痒、脂溢性脱发、雄性脱发、艾滋、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等皮肤科疾病。
更多服务
段瑞宁 主治医师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各种类型的心绞痛、急慢性心力衰竭、各种心律失常、肺心病及各种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

好评 100%
接诊量 28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各种类型的心绞痛、急慢性心力衰竭、各种心律失常、肺心病及各种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
更多服务
张占峰 主治医师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各种并发症,高血压病,冠心病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各种并发症,高血压病,冠心病
更多服务
刘东东 主治医师

擅长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和心脏介入相关诊疗

好评 100%
接诊量 45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和心脏介入相关诊疗
更多服务
尤亚飞 住院医师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脑出血、眩晕、头痛等内科常见疾病及疑难病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脑出血、眩晕、头痛等内科常见疾病及疑难病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更多服务
周艳芬 主治医师

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疾病(糖尿病及并发症,失眠心烦,冠心病,心绞痛,胃炎,胃溃疡,等)

好评 99%
接诊量 1.0万
平均等待 -
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疾病(糖尿病及并发症,失眠心烦,冠心病,心绞痛,胃炎,胃溃疡,等)
更多服务
郭红瑞 住院医师

脑血管病:脑供血不足、急性脑梗死、脑出血、中风后遗症、脑动脉硬化症、高血压、眩晕、神经性头痛。 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心律失常、血脂异常。 消化系统疾病: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慢阻肺、肺心病、哮喘。 糖尿病等常见内科病的诊断与规范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在神经内科、心内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工作。

好评 100%
接诊量 190
平均等待 -
擅长:脑血管病:脑供血不足、急性脑梗死、脑出血、中风后遗症、脑动脉硬化症、高血压、眩晕、神经性头痛。 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心律失常、血脂异常。 消化系统疾病: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慢阻肺、肺心病、哮喘。 糖尿病等常见内科病的诊断与规范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在神经内科、心内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工作。
更多服务
叶军勇 主治医师

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反流性胃炎、食管炎、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肿瘤及放化疗术后等。擅长治疗胃痛、胃胀、烧心、反酸、嗳气、口苦、纳呆、口疮,腹痛、腹泻、便秘、呕吐、失眠、背痛、乏力等(中医叶军勇)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反流性胃炎、食管炎、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肿瘤及放化疗术后等。擅长治疗胃痛、胃胀、烧心、反酸、嗳气、口苦、纳呆、口疮,腹痛、腹泻、便秘、呕吐、失眠、背痛、乏力等(中医叶军勇)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心情低落,感到害怕,疑似抑郁症,求医问药。患者男性32岁
67
2024-11-03 00:23:38
35岁患者,患有抑郁障碍伴广场恐怖症,询问治疗药物及注意事项。
34
2024-11-03 00:23:38
心跳加速、害怕、广场恐怖症,咨询抑郁症和惊恐障碍治疗。患者男性27岁
53
2024-11-03 00:23:38
我有广场恐怖症,想了解治疗方法和用药情况,担心副作用问题。
17
2024-11-03 00:23:38
情绪低落,被诊断为抑郁症,询问治疗药物及注意事项。患者女性34岁
20
2024-11-03 00:23:38
心情不好,有时恐慌,想咨询抑郁障碍和惊恐障碍的治疗。
46
2024-11-03 00:23:38
患者有抑郁症、广场恐怖症和惊恐障碍,正在服用来士普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咨询用药情况和是否需要线下复诊。患者男性51岁
30
2024-11-03 00:23:38
心情低落,生活不开心,疑似患有抑郁症。
4
2024-11-03 00:23:38
抑郁症,请问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如何使用?
7
2024-11-03 00:23:38
心情不好,有时感到惊恐,疑似抑郁障碍或惊恐障碍。
48
2024-11-03 00:23:38

科普文章

#广场恐怖#红色恐怖[赫颜恐怖]
8

所,他们便感到心里踏实。 Mards(1965 )把一组病人称为旅行

恐怖症( travel phobias ),而把聚会恐怖症一词放在它后面的括弧

里,很可能是由于聚会恐怖症一词含义过于笼统和容易引起误解

的缘故。

不仅如此,聚会恐怖症的症状往往是复杂多样的。常常合并

有其他内容的恐怖症,还常有惊恐发作和焦虑症,有些病人还合

并有抑郁症状、歇斯底里发作、强迫症状或人格解体。

聚会恐怖症以女性多见。病人多出身于稳定而且成员关系密

切的家庭。母亲对病人的过分保护很常见。病前人格多系害羞、

被动、依赖、容易焦虑不安。病后对家属的依赖更加突出,外出

需人陪伴,严重者完全不敢出门,长期困居家中。

从英文文献上看,聚会恐怖症是一种严重而又常见的恐怖

症。Agrs(1969 )说它在人口中的患病率为 6/1000 我国情况究

竟是与西方不同,还是未被发现,似乎难说。事实上迄今国内还

没有见过一例正式报告。作者从医已经四十年了,只见过几位父

母来门诊叙述他们女儿的情况,使作者怀疑为聚会恐怖症,但始

终未见过病人本人,无法确诊。也许,病人不敢出门,又缺乏有

效治疗,是此病门诊少见的原因。当然,误诊也是可能的。

Agoraphobia 过去通译为旷野恐怖,广场恐怖(见:夏镇事编.英汉精神病学词汇.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 )。《简明牛津典》1964 年第 5 版对这个词的释义是 morbid dread of public plas(对公共场所的病态恐惧),还说 agora 源出希腊语,义为 asmd 聚会)。据英国医学杂志的一篇社论(1974: 17 )说,“古和的 agm 是一种人民的聚会,这个词遂获得了聚会场所这样一派生义。只是由于希腊天气晴朗,聚会才在室外举行。假如 agoraphobia 一词系来自古英语,那它无疑会指闭室恐怖症 Laughlin(1956 ),agma 这个希腊原义是 market place(市场),place of assembl(聚会的场所)。因此,本书将 agoraphobia 译为聚会恐怖症。

当然,这里并不单纯是个翻译问题。 Snaith(1981 )指出把性质不同的一组情况贴上聚会恐怖症这么一个诊断标签,是使人误解的。事实上,被诊断为聚会恐怖症的病人是各式各样的有些病人害怕在商店关了门和很少行人的街上走,有些病人离开家门就紧张害怕,实际上他们并没有遇见人。 buglass(9m 发现,聚会恐怖症有两种,彼此并无联系。一种是,病人害怕自己会晕倒或死去而旁边没有亲人救他;另一种是,病人害怕被人注视,因此,他们避免到人多的地方去,而在没有人的僻静处

年轻男士亟待身心减压 破除“障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男科发现,性功能障碍合并有精神心理问题的男性约占60%。医生指出,对于男性而言,性功能障碍也是全身健康的“晴雨表”,需要做慢病管理。例如,患者王先生因生活压力大导致性功能障碍,经情绪、心理治疗后才得改善。同时,研究还表明性功能障碍与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等息息相关。年轻、轻症男性可通过及时治疗、改变生活方式等好转。

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科副主任医师何池忠表示,很多人以为卒中(中风)是“老年病”,其实青年人患卒中并不少见。何池忠援引世界流行病学数据指出:全世界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一生当中会患卒中;在中国,每5个人中就有2个人一生当中会患上卒中,比例达4成。世界上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因卒中而致残。卒中的可怕之处在于发病急,进展迅速,直击脑循环,患者会出现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严重者导致死亡。因此卒中被称为威胁健康生活的“头号杀手”。世界卒中组织最新指出,90%的卒中是可以避免发生的。医生建议,可通过体育运动的力量来预防和战胜卒中。很多研究表明,体育运动本身就可以有效降低卒中风险,还能帮助控制体重、血压、血糖等卒中重要危险因素;另一方面,发生卒中后,体育运动、康复训练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认知功能,还可以改善他们的情绪、睡眠和社交能力。

缺觉带来困倦是次要的,最主要的危害是会使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增加代谢性疾病、癌症、精神疾病等的发病风险。英国萨里大学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持续一周,人体就会有711种基因的功能发生改变,其中涉及到新陈代谢、炎症、免疫力和抗压等功能。

近日,气温明显下降,然而街头却出现了混乱穿搭的的景象。在街道上,一部分人早已裹上厚厚的羽绒服,将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以抵御寒冷的侵袭。他们行色匆匆,羽绒服的帽子也紧紧戴着。但与此同时,有一部分人出于对自己心仪穿搭风格的执着追求,即便气温已然下降,却依旧身着单薄的衣物,在凛冽的寒风中显得颇为格格不入。专家提醒:“虽然每个人对温度的感知和耐受程度不同,但在降温天气下,还是要注意适当增添衣物,以防受寒感冒。”网友:降温会惩罚每个不穿羽绒服的人

知名打拐志愿者上官正义发文称,一名刚生育完3个多月的28岁女子,经人介绍到成都做代孕,被安排去贵阳移植后,体检查出血值没翻倍,代孕机构便放弃并让其回家,但该女子回家后发现自己已怀孕。女子借钱买票来到成都与代孕机构沟通,却遭对方拉黑。目前该女子正寻求援助。此事引发网友热议。
卫健局回应网传哺乳期妈妈代孕:针对网络反映哺乳期妈妈代孕情况,该局高度重视,立即会同有关单位对相关医疗机构开展调查。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今天是京东健康心理×大儒心理《咨询师解惑》的第四期。留言来自一位苦恼的母亲,她的孩子目前正休学在家。

读者留言:
我家孩子今年13岁了,初一之前他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很乖很懂事。可从今年7月份开始,他好像突然变了一个人,脾气变得暴躁、易怒,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情就发脾气,让我措手不及。虽然我承认自己之前对他的控制欲会比较强,什么事情都帮他安排好了,但仍旧没想到他会变成现在这样。

说说儿子的现在的状态吧:首先就是沉迷电脑。主要就是看B站视频和玩“我的世界”游戏。除此之外,他还不肯上学,厌学特别严重。从11月份开始,先是不写作业了,在家里也不学习,现在已经一个多月没去学校了。上周在家,我每天问他去不去上学,他都说去,到了早上又不肯去,本周更是直接就说不去了。他还变得很不讲卫生。经常不刷牙,也不洗澡(一二周洗一次),矫正牙齿的牙套也不肯戴了,角膜塑形镜也停了一个多月了。

咨询师解惑:@心理咨询师陈美
看完这位妈妈的留言,我捕捉到了很多关键信息,其中有一个很直观且重要的信息就是:“13岁”和“初一”。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个时期刚好处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比较特殊的阶段:一是青春期,一是小升初的过渡期。

脾气突然暴躁,情绪化严重,沉迷网络、电子产品,厌学严重,不讲卫生、拖延邋遢,自我否定严重......这些问题在这一阶段的孩子中非常普遍,并且出现得越来越频繁。更严重的,有一些孩子会出现抑郁、“躺平摆烂”、觉得人生没有意义,甚至产生一些极端的想法和行为。这些都是我们家长非常担忧的情况,我相信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这样。但很多家长对此却束手无策,即使付出了一些努力,往往也适得其反。

我真的很心疼各位家长朋友们,也很能理解大家的焦虑。作为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总是小心翼翼。管的多了,怕给孩子带来压力;管的少了,又怕耽误孩子;管的轻了,觉得不管用;管的重了,还怕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如何适度合理管教,这个“平衡”和“度”很难把握,为此我们常常会很着急。

我也明白,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摸着石头过河”,在努力尝试和不断探索着,这个过程中也投入了不少的心血和物力财力。况且我们本身还承受着很多其他压力,包括家庭、工作的压力,以及关系中的困扰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去面对和处理。所以,当结果不是我们所期待的或是问题层出不穷时,难免感觉心力交瘁、疲惫不堪。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究竟可以做点什么呢?
接下来,我将从心理咨询师的角度谈谈我的看法,希望不止为这位妈妈,也能给所有正在为此操心的父母提供一些帮助。

01|最爱不过我懂你: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变化和特点
青春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孩子和家长都备受煎熬:孩子觉得家长不理解他,家长则觉得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青春期阶段的孩子,无论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在发生着很多的变化。身高的增长、大脑的发育、思维和逻辑能力的快速发展,都会让他觉得:“我是一个大人了,我已经有了与你对抗的力量和底气。”他想在决定上有更多话语权。家长如果不了解这些,就会认为孩子不懂事,便想通过控制、批评、指责等方式去管教,结果孩子可能会更加逆反,矛盾就激化了。再加上他们这个阶段激素水平的变化,使得他们无法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亲子关系就很容易产生破裂。

最爱不过我懂你。只有先了解孩子身上发生的变化,才更能深刻清楚孩子需要什么,把握孩子内心真实的需求,实现“精准投喂”;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与支持,从而收获真正的心理营养和内在力量。
所以面对孩子情绪化、网络成瘾、厌学等问题,家长最根本的处理方法是:要先认识了解、懂得理解,学会共情,与孩子建立情感链接,才能更好地激发他自己主动学习、主动投入的内在动力。

02|学会适应:正确把握过渡期
很多孩子在小升初的过渡期,都会表现出学业的不适应。因为学科一下增多,难度加大,与小学阶段的节奏和付出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孩子一时无法适应就会“跟不上”,这样落下的学习内容会累积更多,他会越来越听不懂,越来越跟不上,最后就会出现烦躁、畏难的情绪,从而产生厌学的行为。而如果他在这个期间曾表现出一些努力和调整,但结果仍不尽如人意时,也可能会陷入习得性无助,开始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

所以家长朋友们,在孩子小升初和初升高的过渡期,我们要首先了解孩子厌学的原因,找到突破口,打破因为适应问题导致孩子厌学的恶性循环,激发他们的学习成就感,顺利度过过渡期。
具体来讲,可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可以引导孩子学会利用教师和优秀伙伴的资源或寻找替代榜样等;还可以通过言语激励,分解困难的目标、孩子有进步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等;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尝试的策略。

03|给孩子自主权:放下控制,抓大放小
我在与青少年的咨询过程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回答:“我真的很讨厌我的家长什么都管我,每天死盯着我,干点什么都管,烦死了。”
我曾经接待过一名来访者,是高中生,因抑郁休学在家,可父母在家还是会极度地控制;一遇到诸如早上起来没有及时拉开窗帘、屋子垃圾没有及时倒、书包放在床上没有放在椅子上这样的小错误,就一直向孩子说教,搞得孩子很崩溃。

还有一位来访者,是一名住校生,周五回到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想躺在自己床上休息会儿,妈妈就会不停地唠叨,觉得孩子应该与她汇报下这一周的情况。这让孩子觉得非常压抑,感觉一点自己的空间都没有,想给自己一点喘息的时间都不行,逼得孩子想要自己出去租房。

管得太多,就是在逼着他叛逆。

大的事儿我们要管,比如原则性的、触碰法律的、涉及安全的这些大事我们都要管;但是生活上的那些小事,我们能不管就不管。
在电视剧《小欢喜》中,陶虹扮演的宋倩就是一个极度控制的妈妈,最后孩子抑郁到想要跳河,妈妈才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养方式。所以,我希望家长朋友们可以从现在就开始觉察并思考,给到孩子一些自主权和空间,尊重孩子,认可孩子。

04|善用资源:寻找专业支持、科学评估
当然,如果你已经做了很多的尝试和努力,而孩子的问题没有好转,甚至更为严重了,请一定要学会积极利用一切可以帮助的资源,寻找专业的支持和帮助,尽早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后,一定是越早解决越好。

您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给孩子做一个全面的评估,以排除心理疾病的可能。比如,有些抑郁症患者就会表现出不讲卫生、不肯上学、不愿意行动等情况,而青春期的抑郁表现往往更为情绪化,这些都是传达给我们的、需要进一步关注和及时干预的信号。

写在最后
如果你家孩子也突然“性格大变”,这让你手足无措,可以寻求咨询师的帮助,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可以备注“不要精选”)。
我们会定期选取一些留言,邀请大儒心理的入驻咨询师来解答。同时,我们一定会保护你的隐私,隐藏你的个人信息,请放心。希望你在感到迷茫和无措时,能在这里被拥抱和支持。

今天是京东健康心理×大儒心理《咨询师解惑》的第五期。留言来自一位单亲家庭长大的女孩,她对于亲密关系有着自己的困惑。

读者留言:
我在网络上看到亲密关系主题的讲座。
其中提到,在谈恋爱时,一定要和对方一起回忆童年,通过回忆童年来确定伴侣的家庭情况。如果对方来自单亲家庭或曾受过创伤,那理应慎重考虑。这让我感到很沮丧,难道说我来自单亲家庭,就一定不健康吗?

咨询师解惑:
@心理咨询师杨利霞:在看完这位女生的留言后,我决定先直接回答她的问题,也想为所有被区别对待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们发声:家庭结构只是影响孩子成长的一个因素,而非决定因素。许多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关爱、支持和正确引导下,也能够发展出健康、积极的性格和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的确,单亲家庭的孩子可能会面临一系列挑战。比如,可能会亲眼目睹父母感情从亲密到疏离,甚至反复经历父母之间剧烈的争吵,直至最终分开;可能会与双亲某一方的相处时间不可避免地减少;也可能不得不去面对经济压力大、家庭支持系统相对薄弱的情况。
但同时我们也要明白,在很多家庭中:即便父母已经分开了,但是他们依然可以各自承担为人父母的的责任和功能。
你可能会感到疑惑,网络上常说的那些“妈宝男”,不就是因为单亲家庭中,男孩子与母亲联结太过紧密导致的吗?为什么说单亲家庭也能抚养出健康的孩子呢?

今天,我就从心理咨询师的角度,与你详细聊聊:单亲家庭到底是如何影响孩子的?以及为什么我认为家庭结构不是影响孩子成长的决定性因素。

01|
“妈宝”的真正原因
我们还是拿“妈宝男”举例,他们的形成一般需要以下两个条件:一,生命早期,孩子没有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二、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边界意识薄弱,经常强行突破孩子的边界。

依恋理论创始人,心理学家鲍尔比认为:在生命早期,母亲能够给到孩子充足的、稳定的爱,能及时给予孩子情感的回应,孩子就会形成安全的依恋。这就意味着,孩子在探索外面的世界时就拥有了坚强的后盾。

如果孩子得到了足够的爱和及时的回应,孩子就会相信:
无论遭遇什么,他都可以回到母亲提供的安全的港湾,并获得支持和肯定孩子就有了离开父母探索环境的勇气,也有了拒绝父母的侵入、维护自己边界的底气。

如果把人的成长类比为树的成长的话,那生命早期的依恋关系的建立就相当于培育树的根,只有树根长好了,才能经得住风吹雨打,经得住生命中可能会遭遇的各种事件。

可如果孩子在生命早期没有得到足够的爱和回应,孩子就很难形成安全的依恋,他就会停滞于继续寻找爱,就会粘滞在和母亲的关系中。他不敢违背母亲的意愿,因为那可能意味着会被母亲抛弃,那样就再也得不到爱了。为此,他们需要对母亲言听计从,甚至被迫迎合母亲的需要,只有那样母亲才高兴,才有可能施舍一些爱给自己。

所以,虽然妈宝男们看上去和母亲关系紧密。实则在孩子的感受中,母亲是若即若离的,一不留神就有被母亲抛弃的危险,内心充满着恐惧和不安。

更可怕的是,这种安全依恋的“标准”并不会因为孩子的性别而有所改变。母女之间的安全依恋与母子之间的类似。没有建立安全的依恋,男孩子或许会成为“妈宝男”,女孩子则可能会成为“扶弟魔”。这两种类型的人都和家庭结构无关,只和生命早期是否形成安全依恋有关。当然,这种安全依恋的形成不一定非得是母亲,也可以是能够给与孩子充足而稳定的爱的其他人,比如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甚至是保姆。

除此之外,一个“妈宝男”的背后必然站着一对强势的父母或者其中一方。这样的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没有边界意识,对孩子处处“越界”,控制甚至干预孩子的一切。从一饮一食、穿衣打扮、兴趣培养、交友选择甚至人生发展,无不充斥着父母的直接安排或“善意提醒”。如果亲子之间出现相左意见,父母往往用“过来人”的经验进行规劝、限制甚至打击,或者采用爱的收回、冷漠等方式逼其就范,甚至采用道德绑架。而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此类父母就是盘旋在孩子头顶的直升机,随时俯冲下来帮助解决问题。

久而久之,纵使有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渴望独立的想法,孩子也会因为这种家庭既有模式和父母的态度而放弃“权利”,变得听之任之。在面对需要自己独立判断、选择和处理的问题时,显得毫无主见、唯唯诺诺。 对于女孩子来说同样如此,如果遇到同款父母,也会变成没有思想、没有主见的傀儡。

但值得强调的是,这样强势的父母并不是单亲家庭才有的。获第91届奥斯卡最佳动画“小金人”奖的动画短片《Bao》,描述了一位母亲意外收获了由一枚包子变成的小男孩,点燃了她做母亲的热情。

她每天把“新儿子”捧在手心里,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料,给他喂食,帮他洗澡、带他逛街。
随着儿子慢慢长大,儿子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有了自己的爱好、朋友圈,可是母亲却对儿子进行了种种限制,在最后为了阻止儿子离家出走,在绝望中将儿子整个吞到了自己的肚子里。
影片中没有一句语言对白,却生动地表达了一位母亲对孩子的控制,最终在面临失控时将孩子“吞噬掉”的隐喻。
所以,一个人心理状态如何,与她是否来自一个单亲家庭没有绝对直接的关系。
更多的是她和原生家庭的相处模式决定的。

02|
单亲家庭的孩子还能完成认同吗?

可能有人会问,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是和双亲其中一方生活在一起的,那孩子会不会没有办法完成对父亲或者母亲的“认同”。
的确,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认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最理想的状态是,父母恰好可以成为孩子认同的对象。但现实是很多父母没办法陪伴孩子一起成长,亦或没办法和孩子建立情感联结,亦或起不到榜样的作用,因此孩子需要通过其他途径完成认同。比如,通过认同身边其他的人,认同舅舅、认同保姆、或者认同小说中的人物。

再比如,孩子父母中的一方对另外一方的描述也可以帮助孩子完成认同。

比如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虽然奥巴马他爸并不是个负责任的父亲,但奥巴马从母亲和外祖父母口中听到的都是关于父亲如何才华出众、魅力非凡、抱负远大的故事。老奥巴马曾在国际音乐节上演唱非洲歌曲,母亲会说“你老爸唱得非常好,每个人都被他迷住了”。所以,即使奥巴马的父母分开了,但他们之间依然彼此尊重,不攻击对方,不在孩子面前奚落对方。
反而经常告诉孩子,对方是如此地爱着孩子。这些都可以帮助孩子完成认同。

03|
离婚不是过错无爱的婚姻伤害更大
另外,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的刻板印象,多少也能反映出人们对于离婚的一些态度。离婚,仿佛是一件什么不光彩的事情。“离婚的人大概率是存在一些人格缺陷的。”“离婚的两人之前一定经历了刀光剑影的冲突,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婚姻内部已然是一地鸡毛、一片狼藉,轻则同床异梦,严重的则是“硝烟弥漫”。出于对于离婚带来的社会舆论的恐惧,或是有着熟悉感、安全感的需要,很多家庭努力保持着婚姻表面上的完整状态。然而,当人们从伴侣身上得不到所需的情感时,就会慢慢开始向外抓取:要么从婚姻外寻找,要么就是从孩子身上找。所以,那些貌合神离的家庭氛围,反而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可见,对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情况而言,家庭结构并非最为关键的要素。有没有形成安全的依恋、合适的认同以及和原生家庭保持合适的边界,才是我们和潜在伴侣回忆童年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写在最后
如果你有一些亲密关系方面的困惑,可以寻求咨询师的帮助,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可以备注“不要精选”)。我们会定期选取一些留言,邀请大儒心理的入驻咨询师来解答。同时,我们一定会保护你的隐私,隐藏你的个人信息,请放心。希望你在感到迷茫和无措时,能在这里被拥抱和支持。

在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暨2024年世界卒中日科普传播活动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中国卒中学会会长王拥军教授提示,有卒中风险的人平时多照镜子、多微笑,既能改善心情,还有可能发现卒中的早期迹象。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