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县中医院始建于1985年1月,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具备中医药特色、中西医并重的集临床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一直以来,医院始终坚持“传承创新、济世苍生、品牌立院、追求卓越”的办院宗旨,坚持以病人中心,以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为导向,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目前在医院规模、医疗技术水平和综合服务实力方面均位居肇庆市县级中医医院前列,专科建设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一、基本情况广宁县中医院现院址位于广宁县南街街道新宁北路34号,占地面积845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250平方米,现有编制床位230张,实际开放床位219张。广宁县中医院新院址位于广宁县南街街道城南片区文康路,医院整体搬迁项目于2020年10月10日动工建设,规划用地面积约52776.9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2358.98平方米,总投资约4.5亿元人民币,设置442张床位,达到三级中医医院等级,并兼备战备医院功能,计划于2023年下半年投入使用。二、医院技术力量雄厚医院现有在职人员48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8人,副高级职称人员43人。拥有肇庆市名中医2人、广宁县拔尖人才3人、全国基层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导师1人、广东省第二批名中医师承项目学术导师1人、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2人、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导师1人。历年来,医院不断派出卫技人员到省、市级三甲医院进修学习,不断更新医学知识,为专科专病建设奠定了持续发展的基础,近3年来,医院积极开展新医疗技术项目总计达30多项,部分新开展项目填补县内空白。目前,广宁县中医院的泌尿外科、中医骨伤科、眼科、妇产科、针灸治疗等医疗技术水平在肇庆市中医院系统内处于技术领先地位。三、医院科室设置齐全医院现设有行政职能科室10个,设急诊科、内科、儿科、外科、骨伤科、眼、耳鼻喉科、针灸科、治未病科、妇产科、皮肤淋证病科、肛肠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等专科门诊,设有内科一区、内科二区、外科、骨伤科、儿科、妇产科、针灸科,眼科、耳鼻喉科等8个住院病区,临床医技科室设置齐全。设立了骨伤科、肾病科、疼痛科、眩晕病科、脾胃病科、糖尿病科、咳嗽病科、心病科、血液病科、脑病科、碎石科、肝病科、血液透析科、治未病科、心脑血管专科、淋证病科、胃肠镜科17个专科专病门诊。四、医疗设备配套先进目前,医院拥有飞利浦16排螺旋CT、奥林巴斯自动化分析仪、DR、三维彩超、奥地利五分类十八项计数仪、德国西门子血气分折仪等先进设备,美国施洛辉关节镜、进口血液透析机、德国西门子移动式C型臂、多功能呼吸机、多功能麻醉机、多参数监护仪、电子胃镜、电子内镜、电子阴道镜、输尿管镜、前列腺气化电切仪、钬激光碎石治疗仪、腹腔镜、结肠镜,体外激光震波碎石机、二氧化碳激光机等高科技医疗设备,医院已实行信息化数字系统管理。五、综合服务能力急诊科实行24小时接诊制,抢救队伍与设备齐全,拥有5台新型的救护车,其中负压救护车1台,可进行突发灾害事故、群死群伤救护工作及传染病病员转运工作,是目前广宁县救护设施、设备、队伍最具救护能力的医院之一。可开展肝叶切除、复杂外伤骨折、肺叶切除、食道癌根治术、颅内血肿清除、全髋/全膝人工关节置换、脊柱手术、盆腔清扫、阴式全宫切除术等高难度手术,近年来,骨伤科、泌尿外科、普外科、耳鼻喉科、妇产科均稳步开展专科微创手术,在慢性病及疑难病的治疗中中医特色优势明显。六、特色专科优势明显针灸科是肇庆市重点专科及全国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骨伤科是广东省骨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县域骨科联盟理事单位、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中医优势病种突破项目膝痹(膝关节炎)技术协作单位,是广东省“十二五”中医特色专科及广东省中医药服务能力专项资金特色专科,是广宁县域内唯一一个省级专科;中医护理、中医眼科是广东省“十三五”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外科、创伤骨科、眼科、康复科专科诊疗水平处于肇庆市领先水平。七、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医院先后荣获“广东省百家文明医院”“广东省文明中医医院”“肇庆市文明单位”“肇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广宁县文明单位”、广宁县政风行风“满意单位”等荣誉称号。广宁县中医院作为广宁县中医药工作的龙头,担负着为全县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重任。自建院至今,始终注重自身发展,医院整体实力不断提高,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大的巩固,在今后的发展中,医院将坚持狠抓医疗质量建设,不断增强综合服务能力,实施“名院、名科、名医”工程,致力培养造就一支医德高尚、医术精良的团队,不断完善医院的服务设施,改善病人就医环境,继承发扬祖国传统医学,坚持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优势,积极吸收现代科学技术,为建设现代化中医院和建设幸福广宁贡献新的力量。小儿结节性多动脉炎多有不规则发热、头痛,乏力,周身不适等全身性症状,同时病情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多采取针对病变脏器、系统的一般治疗手段,结合全身性的激素、免疫抑制、抗病毒治疗。预后较差,内脏实质性损伤,本病的病因在临床上尚无明确病因结论,多根据临床病例分析还有患者病情的病理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病症的发病原因做出推论。 (1)本病患者患处的血管内壁往往可以检测出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以及对应的免疫球蛋白沉淀,故而猜测本病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继而引起机体内部免疫系统紊乱,造成自身性免疫损害有关。 (2)同时本病患者往往有其他真菌、细菌、衣原体甚至寄生虫感染的情况并发,除此之外部分患者往往有共同的原发病症史,且采取了相同或者类似的药物治疗,推测可能与药物使用或者抗原接触引起该病有关。,心脏、全身,本病因病发原因尚未明确,故而无明显有效的治疗手段,多采取针对病变脏器、系统的一般治疗手段,结合全身性的激素、免疫抑制、抗病毒治疗。 (1)可选用免疫抑制剂如秋水仙素或者氨苯砜治疗,高剂量秋水仙碱的使用可对自身免疫反应起到抑制作用,但会引起强烈的副作用如剧烈腹泻,引起酸碱失衡和水盐失衡等,使用秋水仙素治疗,剂量上每次0.5mg,每天3~4次,若有副作用出现需注意停用。 (2)对于皮肤皮损症状较严重患者,可选用0.05%的维生素A酸软膏对患处涂抹,也可选用10%尿素霜对患处涂抹,可取得良好效果。 (3)使用抗病毒药剂治疗,选用奈韦拉平使用,初生婴儿使用量为5mg/kg,每日使用一次,两周后可改剂量为120mg/m2。青春期患者可使用每12h一次治疗,每次200mg。 (4)可对皮肤患处的结节、肉芽肿采取液氮冷冻处理,随后对肉芽肿及其周围受累组织予以切除治疗,手术后做好创口卫生检查,预防继发感染即可痊愈。,无,无,(1)体格检查:多有不规则发热、头痛,乏力,周身不适,多汗,体重减轻、肌肉疼痛、肢端疼痛、腹痛、关节痛等全身性症状,同时病情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如肾脏,骨骼,肌肉,神经系统、胃肠道、皮肤、心脏、生殖系统等,肺部受累少见,约半数患者有关节痛,少数有明显的关节炎,约1/3患者骨骼肌血管受累而产生恒定的肌痛,以腓肠肌痛多见,皮肤损害发生于发生于皮下组织中小肌性动脉,表现为痛性红斑性皮下结节,沿血管成群分布,大小约数毫米至数厘米也可为网状青斑,紫癜溃疡、远端指(趾)缺血性改变,同时患者往往有腹部绞痛、恶心呕吐、血便脂肪便情况出现。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见到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免疫球蛋白明显升高,有相当的贫血情况,且血沉速度加快。影像学检查中对肝肾、脑肠等部位血管造影可发现血管呈现瘤样的扩张或者是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