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座落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几何中心、中国近代史开篇地和改革开放先行区——东莞市虎门镇。医院始建于1954年,前身是太平人民医院、第五人民医院,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市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东莞市区域医疗中心,守护着滨海湾片区及其周边地区300多万群众的生命健康,承担着区域内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的救治重任。医院核编床位1100张,建筑面积9.3万平方米,年门诊服务量约200万人次,年住院服务量约4万人次。近年来,医院不断推动机制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在全市率先以新标准、全流程通过三甲复审,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位居全市医院前列。医院先后获得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广东省百家文明医院、东莞市文明单位、东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东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一、学科带动,领跑区域医院学科齐全,拥有临床医技科室44个,其中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4个,东莞市各类重点(特色)专科12个,现为中国胸痛中心、中国房颤中心、中国心衰中心,综合卒中中心、东莞市临床医师培训基地、东莞市重症监护特殊专科护理培训基地、东莞市新生儿及新生儿重症监护特殊专科护理培训基地、东莞市血液透析特殊专科护理培训基地。新生儿科和儿科是东莞市同类专业唯一的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其中新生儿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培育科室;口腔科是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东莞市牙病防治中心挂靠科室,也是东莞市公立医院中最大的口腔综合治疗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PCCM)达标单位,牵头成立区域呼吸专科联盟;疼痛科成为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临床疼痛诊疗培训基地,在全国范围内较早成功开展脊柱内镜手术;重症医学科每年实施ECMO例数在全省三级医院中位列前15名,区域医疗中心龙头作用愈加彰显。 医院配备医用直线加速器、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系统(256排高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核磁共振影像系统(MRI)、体外肺膜氧合系统(ECMO)、实时四维彩超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各种电子内窥镜等一大批高端医疗设备,诊疗技术水平处于全市先进行列。二、人才强基,名医荟萃医院有各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300多人,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占比15%,高级职称360多人,拥有省、市级各类优秀医学人才100多人,其中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3人、东莞市特色人才4人、东莞市医学领军人才1人、东莞市杰出青年医学人才9人、东莞名医11人。在各级各类学术团体中,担任省级副主委14人、市级主委5人、市级副主委62人。现为暨南大学附属医院,与韶关学院医学院共建临床本科“3+2”教学医院,承担11家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及实习任务,受聘医学院校教授、副教授135人。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2人,累计培养暨南大学等博士、硕士研究生59人。中心实验室是东莞市重点实验室、医院科研孵化平台,近年来科研硕果累累。201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开创东莞市卫生健康系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先河,累计获得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得省、市科学技术进步奖18项。近年来,医院获得各级科研立项107项,发表学术论文739篇,其中 SCI 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34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23项。三、坚持公益,服务至上医院贯彻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对口帮扶市内外6家基层医院,帮助基层医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累计外派医疗骨干援疆、援藏、援黔、援外18人次,无论是雪域高原,还是赤道非洲,都留下了滨医人奋斗的足迹,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的表彰。推行党建“结对共建”模式,医院15个党支部与虎门镇、长安镇、沙田镇等周边社区、学校等31个基层党组织实现结对共建,经常开展义诊宣教和志愿服务,为广大群众办实事、送健康,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入开展“温暖在滨医”优质服务行动,践行“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努力让患者感动”的服务理念,为群众提供有温度、高品质、更便捷的医疗服务,把方便让给群众,让关爱温暖群众,涌现出一大批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四、蓝图绘就,再启新程2022年,医院启动长安新院区建设。长安新院区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100张,新院区将对标国内现代化高水平医院进行设计、规划和建设。建成后,医院将形成“一院两区“的新发展格局,立足虎门、长安镇,面向滨海湾片区,辐射东莞市其他片区、深圳市松岗镇、沙井镇,广州市番禺区等周边地区。立足东莞“双万”新起点,滨医人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服务为本,务实笃行,踔厉奋发,加快建设“强学科、精专业、优服务”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全方位打造东莞市高水平区域医疗中心,努力朝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医疗新高地的目标迈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在进展过程中产生凝血功能障碍的最终共同途径,是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由于血液内凝血机制被弥散性激活,促发小血管内广泛纤维蛋白沉着,导致组织和器官损伤;另一方面,由于凝血因子的消耗引起全身性出血倾向。两种矛盾的表现在DIC疾病发展过程中同时存在,并构成特有临床表现。在DIC已被启动的患者中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将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国内尚无发病率的报道。DIC病死率高达31%~80%。,DIC的病因来自于基础疾病。感染性疾病和恶性疾病约占2/3,产科灾难和外伤也是DIC的主要病因。 诱发DIC的基础疾病包括:①全身感染/严重感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立克次体等。②外伤,包括多发性创伤、大面积的灼伤、脂肪栓塞等。③器官损害,见重症胰腺炎等。④恶性肿瘤,包括各种实体瘤、白血病、骨髓增生性疾病等。⑤产科灾难,包括羊水栓塞、胎盘早剥、死胎综合征等。⑥其他,如严重肝衰竭、严重中毒或蛇咬伤、输血反应、器官移植排异反应等等。,骨髓,血液血管,1.基础疾病治疗 加强基础疾病治疗是消减DIC促发因素,增加患者存活的首要措施。 2.血液制品的应用 应用血液制品实际是一种替代性治疗。包括浓缩血小板悬液、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新鲜全血、凝血酶原复合物等等。 3.肝素应用 肝素治疗可使某些慢性DIC患者受益。也用于急性DIC患者,应用时需审慎。 4.纤溶抑制剂 应用时需慎重。,1、重症肝病 2、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原发性纤溶亢进,1.避免油腻食物;2.避免油炸食物;3.避免高盐高脂肪食物。,1.常用的快速简易的实验室筛选检查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D-二聚体。 2.DIC特殊的检查适用于筛选检查后仍不能确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