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成立于1973年5月11日,是昭阳区唯一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急救和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康复治疗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和爱婴医院,曾被评为省、市级“文明单位”和国家、省、市级“巾帼建功”先进集体。承担着对各乡镇卫生院及乡村医生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进修和技术指导任务,也是医学院校大、中专学生的教学实习医院。昭阳区作为昭通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云南北大门交通枢纽,我院不仅承担着昭阳区85万余人口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和职工医疗保险工作,还有流动人口及本市其他县(包括邻近四川、贵州地区)的群众来我院就医。1973年,我院前身昭通县人民医院开始筹建。早期选址:县城北郊李子园“洋人房”,系民国时期教会开办的诊所,土木结构,无住院部,民间俗称李子园医院。建院初期仅有职工30人,由昭通县属各医疗卫生单位及原云兴街联合医院纳入国家编制的部分人员组成,兼负医训班的授课工作。原址李子园道路泥泞、位置偏远、人员紧缺、设备简陋、药品不全。但30位职工仍不畏艰难、满腔豪情地开始创业。1973年5月,经昭通地委、县委及政府同意,省卫生厅批准,决定新建昭通县人民医院,选址于当时的环城路西段,亦即医院现在的地址。起初征地20亩修建门诊部和住院部,门诊部为砖混结构三层楼,占地984.5m2,建筑面积1831m2;住院部为砖混结构三层楼,占地841.17m2,建筑面积2229.72m2。1974年4月,门诊部竣工。1975年5月,职工从李子园医院、西街门诊部迁入新医院,命名为昭通县人民医院,时有职工80名。1978年3月,住院部竣工,4月在昭通地区人民医院派员指导下,正式开始收治住院病人。1984年,医院更名为昭通市人民医院,随着行政区划的更改曾先后更名为昭通市人民医院和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01年撤地设市后更名为昭通市第二人民医院,隶属昭阳区管辖。1996年3月,经全院职工的努力创建,被云南省卫生厅评定为二级乙等综合医院。2013年9月,再经全院职工按照等级医院创建标准严格要求、刻苦努力、辛勤工作、无私奉献,于2014年1月被云南省卫生厅评定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目前医院以此为起点,开始了三年后争创三级乙等综合医院的工作。医院占地面积19773.8平方米,现有业务用房36942平方米。在科室设置中分别设有急诊科、普外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骨创伤外科、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喉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肾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内科、妇科、产科、儿科、麻醉科、口腔科、中医科、康复理疗科、检验科、放射科、功能科、院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医院感染管控办、门诊部、预防保健科、财务科、药械科、总务科、人事科、医保办、保卫科、供应室、病案室、计算机信息中心等临床和职能科室40个。编制病床数为800张,开设病床数800张。淋巴管炎是由致病原(包括微生物、寄生虫)经皮肤黏膜裂伤、手术切口或局部化脓性感染灶(疖、手部感染及足癣等),经组织淋巴间隙进入淋巴管所致,致病菌多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该病为淋巴系统常见疾病,多见于四肢,尤其好发于下肢,伤口近侧出现一条或多条红线,局部硬肿并有压痛,伴有发热、恶寒、乏力等全身临床表现。,淋巴管炎多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此外,在丝虫病流行的地区可见到由丝虫引起的淋巴管炎,在炎性乳腺癌时也可广泛累及皮下淋巴管。此外,也有被猫咬伤感染败血症性巴斯德式菌及在孢子丝菌病时由孢子丝菌造成淋巴管炎的报道。 致病原常沿淋巴管向近心端蔓延到该区淋巴结群,造成淋巴结炎,感染不能控制时,会进一步发展为菌血症甚至败血症,有的还会表现为脓毒血症。,淋巴管,1.治疗原发病灶 若有原发感染,比如疖、急性蜂窝织炎等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灶。未形成脓肿时,先行抗生素治疗,一般疗效较明显,可应用β-内酰胺类(常用的有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或磺胺类药物;如已形成脓肿,除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外还应行手术切开引流。丝虫病应根据丝虫的分类及疾病分期采取相应治疗。 2.局部治疗 局部可用硫酸镁湿敷或热敷及理疗等。 3.并发症治疗 患者可出现菌血症或败血症,有脓肿形成者也可发展为脓毒血症。为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提高机体免疫力。为达到较好的疗效,可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菌药物。,发生深部淋巴管炎时需与静脉炎相鉴别。静脉炎多表现为一侧下肢疼痛性肿胀,行走时加剧,周围皮肤可有发热、红肿的表现。与深部淋巴管炎不同的是,静脉炎沿静脉走行分布,可予以鉴别。,无,1.血常规 可见白细胞计数增多以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 2.脓液细菌培养 形成脓肿时,穿刺抽得脓液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3.其他 如果需要排除丝虫感染,可做病原学及血清学抗体检测。前者包括从外周血液、乳糜尿、抽出液中查微丝蚴和成虫;后者为检测血清中的丝虫抗体和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