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内蒙古自治区癌症中心)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防癌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医院始建于1921年,时名归绥铁路卫生院;1958年与丰台铁路医院合并整体搬迁到现院址成立呼和浩特铁路局中心医院;2004年整建制移交至内蒙古医学院更名为“内蒙古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2012年经自治区卫计委批准增挂“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名称,并确定以肿瘤专科作为主要发展方向;2022年5月18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正式批复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第三批建设项目。2023年2月14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作为内蒙古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正式揭牌运营。目前,医院占地面积13.6万平方米,现有床位900张,内设机构56个(综合管理机构19个,医疗科研机构37个),外科科室10个,内科科室14个,医技科室9个。通过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建筑总面积将达到19.15万平方米,总编制床位数达到1100张,在现有学科基础上进行转型,增设科室28个,打造5个肿瘤中心和9个外科系统,实现肿瘤全学科体系建设。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第三批建设项目,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全面对项目医院的医疗运营管理和质量安全负总责,目前总院已落实了80余位临床和管理专家的派驻工作,整体带动学科建设、科室管理稳步提升。同时,聚焦肿瘤疾病诊疗水平提高,不断推进医疗服务模式创新,改善患者就医体验,通过MDT远程医疗技术对肿瘤患者进行多学科综合评估,制定诊疗方案和优化治疗流程,形成良性的高效互动模式,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为肿瘤患者的精准化治疗奠定基础。医院以“肿瘤精准医疗”为抓手,成立三个自治区一级学会(内蒙古肿瘤防治学会、内蒙古乳腺疾病防治学会、内蒙古分子诊断学会),为科研项目搭建平台。近五年科研立项113项,国自然5项,省部级62项,厅局级47项,获奖6项(自治区级、市级、医学会),专利25项,科技论文583篇,其中51篇SCI论文。医院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1人,自治区草原英才7人,自治区“321”人才8人。正高职称106人,副高职称17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7人。本着“引育结合以育为主”的原则,先后选派优秀专业人员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国内高水平医院进行进修培训;选拔青年骨干医生赴意大利、美国和日本进行研修学习。在未来的建设与发展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将打造成一所集医疗技术、科技创新、医教协同、肿瘤防治、品牌影响力的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对现有建筑进行提升改造和利用周边70余亩土地进行建设,包括移植病房楼、核医学中心等,通过5年的建设,打造北方地区“国际质子中心”;购置回旋加速器、PET-MR等设备,优化医疗设备配置,推动区域内肿瘤科学化诊疗体系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远程医疗和互联网诊疗,打造电子病历、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推进院际间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数据的整合管理。兼容并蓄,不断创新。医院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锚定卫生健康改革发展宏伟蓝图,加强健康教育、早期筛查干预和健康管理,推进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稳步前行,实现百姓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服务,为更多百姓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坏死性脉管炎实际上就是结节性多动脉炎,其主要特征是小动脉和中层动脉的全层有显着的炎症变化,具体病因尚不清楚,肾脏、肝脏,宜采取多方面有效的治疗方法。要寻找致病原因(包括某些药物),并避免与之接触,其他类型血管炎,1、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 2、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出血时间、凝血时间、红细胞沉降率、自身抗体谱检测、免疫球蛋白及循环免疫复合物、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