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崆峒区中医医院始建于1974年,占地面积3714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692平方米,经过40多年的持续发展,现已成为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是甘肃医学院、甘肃省中医学校教学医院,全国卫生先进集体,省级文明中医医院,爱婴医院,市级文明单位。2023年2月原平凉市崆峒区中医医院人员编制上划平凉市中医医院(平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过渡期内医院原址暂交由平凉市中医医院(平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用于医院运营。2023年8月由平凉中医骨伤医院和平凉市崆峒区红十字中医医院重组成立崆峒区中医医院。在市中医医院搬迁前,采取“一套班子、两个院区”的模式运营,主院区设在原平凉市崆峒区红十字中医医院,分院区设在平凉中医骨伤医院,按照“领导班子、法人、医疗机构、管理制度、考核标准”五统一的办法对“两个院区”进行管理。医院现为公益二类财政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现有编制228名,计划核定床位500张。医院现有职工156人,其中正式职工111人,临聘人员45人,退休人员28人。正式在岗人员中正高3人,副高18人,中级31人,初级52人,工勤人员4人。过渡期内,在主院区设有中医脑病、中医肺病、中医糖尿病、心病科、针灸科、中医妇科、治未病科、口腔科8个一级临床科室,5个医技科室,其中中医脑病科已申报为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在骨伤院区设有骨伤科、内科、妇产科、康复理疗科、口腔科、急诊科、手术麻醉科等7个临床科室,设有检验科、B超室、放射科、CT室、心电图室5个医技科室,其中骨伤科为市级重点专科。年接诊4万余人次,收治住院患者3千余人次,完成骨科手术300余台次。主要职责:承担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病的诊疗工作,兼顾预防、保健、康复和部分计划生育服务功能。接受下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转诊,与上级医院建立经常性的业务关系,开展双向转诊;科学规范内部管理机制,实施医务人员规范化培训、临床科目设置、人员梯队建设与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工作;承担政府指令性任务。承担传染病的发现、报告、救治、预防等任务;承担本区域内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任务和配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开展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公益性社会活动;完成医院基本运行状况、医疗技术、诊疗信息和临床用药监测信息等相关数据报送工作;临床医学教育。承担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生的临床实习任务,开展卫生技术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支持鼓励医务人员参与开展与本区域常见病、多发病相关的调查研究,承担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通讯地址:平凉市崆峒区定北路14号邮政编码:744000上班时间:医院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门急诊无双休日)联系电话:0933—6460060抑郁状态,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指没有明确奋斗目标,精神颓废的状态。心中极其压抑,时常感到十分烦躁不安。会走极端。,不明,脑,1.治疗目标 抑郁发作的治疗要达到三个目标:①提高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关键在于彻底消除临床症状;②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③预防复发。 2.治疗原则 ①个体化治疗;②剂量逐步递增,尽可能采用最小有效量,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少,以提高服药依从性;③足量足疗程治疗;④尽可能单一用药,如疗效不佳可考虑转换治疗、增效治疗或联合治疗,但需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⑤治疗前知情告知;⑥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⑦可联合心理治疗增加疗效;⑧积极治疗与抑郁共病的其他躯体疾病、物质依赖、焦虑障碍等。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中度以上抑郁发作的主要治疗措施。目前临床上一线的抗抑郁药主要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代表药物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代表药物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NaSSA,代表药物米氮平)等。传统的三环类、四环类抗抑郁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由于不良反应较大,应用明显减少。 4.心理治疗 对有明显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抑郁发作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常需合并心理治疗。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治疗、婚姻和家庭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等,其中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发作的疗效已经得到公认。 27.物理治疗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物理治疗手段——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主要适用于轻中度的抑郁发作。,通常需要和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偏执型人格障碍进行鉴别。,无,首先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头颅CT等检查,排除器质性可能。其次,确定患者为心理因素,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选择不同的心理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