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姨今年58岁,平时身体很好,没有“三高”等慢性病,半年前家里新房装修,王阿姨劳累过度,有一天早上起床时突然出现了天旋地转的感觉,甚至伴有恶心呕吐,但是意识很清醒,说话和手脚活动也没问题,经医生检查后确定王阿姨得了“耳石症”,经过复位治疗后天旋地转的感觉消失了,但是自此之后王阿姨就总是觉得头晕晕沉沉的,躺着的时候就没事,但站起来或者活动的时候就时不时觉得晕,走不稳,常常需要家人搀扶,或者扶着周围的东西才能站稳或行走。
王阿姨再次去医院看病医生说“耳石”已经复位了,不是“耳石”的原因,之后王阿姨又做了头颅核磁、颈椎核磁、头颈部的血管等相关检查,都没有异常,可是这半年来头晕一直存在,严重影响了生活,十分痛苦,那么王阿姨的头晕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应该如何治疗呢?
其实王阿姨得的病叫做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 PPPD),这是一种慢性前庭功能障碍性疾病,是造成中老年人慢性头晕的常见原因,接下来就让我们了解一下这种疾病。
1.什么是PPPD?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是一种较新的独立疾病,2015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beta草案收录并正式命名,2017年10月由国际头晕权威机构Bárány学会发布PPPD诊断标准。即:
1)在大多时间内存在头晕、不稳、非旋转性眩晕中的一个或多个症状,且症状持续时间≥3 个月;
2)症状通常在直立姿势、主动或被动运动、暴露于移动视觉刺激或复杂视觉环境中加重;
3)通常由特定的触发事件所诱发,如急性/发作性/慢性前庭综合征、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内科疾病、心理疾病;
4)这些症状会引起严重的困扰或功能障碍;
5)上述症状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
2.为什么会得PPPD?
PPPD通常由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前庭神经炎、突发性耳聋、小脑梗死、前庭性偏头痛、各种脑外伤引起的脑部震荡、焦虑、抑郁等疾病所触发,虽然PPPD患者有无特定诱因均可出现症状,但视觉刺激、主动/被动运动、失眠、精神压力等是PPPD常见诱发因素。
3.PPPD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1)PPPD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头晕:主要为头昏、头沉、发胀、不清晰、朦胧、摇晃等感觉,没有天旋地转的眩晕症状,更不会造成晕厥。
这种头晕症状呈持续性,除了病程超过3个月以外,发作的频率至少≥15天/月,且每次持续时间为数小时。多数患者每天或几乎每天都会出现症状,症状严重程度可以是波动性的。
2)不稳感:患者站立或行走时有摇晃的感觉,没有固定的倾斜方向,但只要轻扶支持物症状即可有明显减轻;
3)视觉刺激可加重症状:如看到马路上飞驰的车辆、跳动的影像画面,地面或墙壁上混乱的图案,拥挤的人群,甚至某些需要精准视觉聚焦操作,如使用计算机、看书等视觉刺激也可能会加重头晕的症状。
4.PPPD如何治疗?
1)西医治疗
PPPD常用的药物以抗抑郁、抗焦虑药为主,一般需要持续坚持用药半年以上,过早停药或减量可能导致病情反复。除药物治疗外,还可以配合前庭康复训练、认知行为治疗及心理治疗。
2)中医治疗
中医学将PPPD归属于中医学眩晕病范畴,认为其病位虽在脑,但其发病与肝密切相关,《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有云:“木郁之发,甚者耳鸣,眩转,目不识人,善冒僵仆。”
中老年人PPPD发病的核心病机为肝郁肾虚:肝郁气滞,气机运行不畅,痰浊、瘀血内生,上扰清窍;年老肾精亏虚,不能滋生脑髓,而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故而发生眩晕,治疗多采用疏肝补肾之法,兼以化痰祛湿、活血祛瘀、健脾益气等,常用中药有:柴胡、白芍、郁金、熟地、牛膝、白术、茯苓、当归、郁金等。除药物治疗外,还可以配合针灸、推拿、耳穴压豆/钦针等治疗方法。
PPPD是造成中老年人慢性头晕的常见疾病,其平均病程为4.5年,甚至可达数十年之久,部分病人病情严重到无法正常工作生活,中医药辨证治疗PPPD疗效颇佳,我院老年科目前正在开展中医药治疗PPPD的研究,受慢性头晕困扰的中老年人可以来科室咨询、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