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医学博士学位,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及技术17年
孙晓东 1976年出生,南京市第二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法医临床司法鉴定人,1998年毕业于镇江医学院,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工作25年,从事法医临床司法鉴定工作10余年。南京易影影像医生集团创始人,采用“互联网+影像”的模式让全国各地基层医院及时享受到三甲医院放射医生的服务。擅长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脏疾病的综合影像诊断,擅长将现代医学影像技术运用到司法鉴定检案、科研工作之中。在《中华放射学杂志》、《临床放射学杂志》和《实用放射学杂志》等影像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影像中心,主治医师,硕士,2006年毕业于温州医科大学。从前临床影像诊断15年余,
博士,放射诊断12年工作经验,擅长X线、CT及磁共振的诊断。
2004-2011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本硕连续培养,2011年至今任职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
2012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2012–2015年就读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取得硕士学位。2015–2017年于华山医院完成住院医规范化培训,熟悉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对自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NPH)有较长期、深入的研究。2017年开始工作于上海胸科医院。
1979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疗系 1980年在上海第二医学院瑞金医院放射科做影像学诊断(CT,MR,X线平片)工作至今 1991,92年,1996,97年在法国斯特拉斯堡路易巴斯顿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进修。(CT,MR影像学诊断,微创介入治疗) 2012退休瑞金医院返聘至今。
王祥,山东临沂人,上海长征医院放射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胸部疾病影像诊断与人工智能研究,肺结节CT定量分析。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院级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项。
待补充
2012年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五年制医学影像专业 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工作十余年 曾多次于西安交大二附院及陕西省人民医院学习进修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放射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社会任职:目前为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针灸脑科学产学研创新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专科专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留学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以及德国科隆大学医院,主编针灸影像学,副主编骨伤影像学,
陶鑫,副主任医师,影像医学硕士,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工作三十年,其中CT诊断二十余年,磁共振诊断5年余。在长期从事影像诊断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提高,理论知识功底深厚,学以致用,临床实践工作能力强,是全能型影像诊断医师。对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X线诊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把X线诊断与CT、磁共振所见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提高了X线诊断对于细微及隐匿性病变的检出率,并能熟练掌握胃肠道钡餐检查、静脉肾盂造影、ERCP、子宫输卵管造影等特殊造影的操作及诊断,在乳腺钼靶诊断也有一定的经验。能熟练掌握胸部及腹部常见病多发病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对于一些疑难病例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磁共振方面,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诊断,在CT诊断的基础上,又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在盆腔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提高,另外在临床非常常见的骨伤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对隐匿性骨伤的影像诊断取得了很多全新的认识和经验。本人于2019年3月有幸被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志愿者协会聘为上海院士专家科普诠释者指导团专家。
西安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及西安交通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即来四院工作,长期扎根临床一线,工作与科研以临床需求为中心,注重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现任西安市放射学会常委、陕西省保健学会影像专委会常委等7项学会任职!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介入微创治疗专委会委员。 从事CT诊断及CT引导下穿刺活检15年。 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胸部肿瘤诊断。 擅长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肿瘤微创射频消融及微波消融术、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肺小结节术前定位、囊肿硬化治疗术等。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博士在读。就职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首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神经影像与再生学组委员。
博士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拥有教授、博导头衔,现任上海肺科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
2004年工作至今审阅影像报告百万余份。目前是科室骨肌系统学术负责人,对于胸腹组影像也有丰富的经验。 因为受图像分辨率影像,本人只看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也就是我们本院的图像,外院的患者抱歉不能看了。谢谢!
获国际专利1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数十项。获常州市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1项,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在研省级课题1项,发表中华及省级核心文章8篇。常州市农工党社情民意先进个人,获卫健委嘉奖1次
2009年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 2008-2009年度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实习一年 2014年10月-2015年4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进修CTMR影像诊断 2018年6月获得广州医科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研究生学位
擅长CT及MRI的影像诊断
教育经历: 2001.9–2004.6,复旦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1994.9–1997.6,哈医大,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1987.9–1992.6,哈医大,影像医学,学士;工作经历:2012.12–至今 妇产科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科主任;2004.7–2012.11 妇产科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科主任;1997.7-2001.9 哈医大三院,介入科,主治医师;1992.7-1994.9 哈医大三院,放射科,住院医师;科研及学术任/兼职:现任科主任、放射支部书记;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放射介入专委会荣誉主任委员;中放介入专委会妇儿介入学组副组长;上海市放射学会委员;妇儿学组副组长(2011-2017)泌尿生殖学组副组长(2018-);上海市介入质控中心-督查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分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实体肿瘤聚焦诊疗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放射专科学会委员;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妇产科专科学会委员兼秘书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综合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脉管畸形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经血管治疗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儿童感染放射协作委员会委员;欧洲放射学会(ESR)会员;北美放射学会(RSNA)会员。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无创子宫输卵管造影通液器”,实现无痛、无创子宫输卵管造影(HSG),是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福音。担任《介入放射学杂志》编委;从事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临床、教学、科研20余年,尤其对妇产科疾病的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有较深造诣。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主编/副主编及主译论著5部——《妇科疑难病例MRI解析》、《胎儿疾病多科会诊指导手册》、《妇科影像学》、《Abdominal Imaging》、《Ovarian Neoplasm Imaging》;参编《急症介入诊疗学》、《腹部CT诊断学》、《实用妇产科学》等15余部论著。 作为项目负责人,已主办8届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妇产科影像学新进展研讨班。 承担上海市科委自然基金、上海市卫计委重点科研课题各1项;承担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新兴前沿技术项目1项
48岁,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2000年参加工作。擅长磁共振影像诊断,现为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影像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全国磁共振专业委员,云南省放射技术委员,云南省放射学会磁共振学组副组长。
工龄30年
主任医师,肿瘤学博士,一直在大学附属医院放疗科工作
卢献平,男,核医学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一直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从事核医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1991年到法国巴黎学习SPECT操作及诊断技术,1992年北京阜外医院学习心血管核医学诊断技术,2002年任副主任医师。现任中华核医学会物理学组成员,广东省辐射防护学会委员,广东省和广州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主要研究方向: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皮肤血管瘤及疤痕的诊断与治疗。参与国家、卫生部、省科技厅、省卫生厅、中山大学等各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多项,发表学术60多篇,参编著作3部。曾获省卫生厅、广州市科委、广东省科科技进步奖。对核素诊断及治疗甲亢、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等甲状腺疾病以及治疗皮肤血管瘤、疤痕增生等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影像学主任医师,擅长解读X线,CT与磁共振,PET/CT报告,并提供给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检查项目。
李敏,男,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诊断科,副主任医师。擅长X线诊断,以及MRI、CT照射及诊断等。
公立三甲医院放射科工作十余年,熟练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在肺结节分级及随访策略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本人李红英,1975年出生,大学本科学历,医学学士学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放射科专业带教老师,山东省放射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心胸学组委员。1998年7月毕业于青岛大学医学院医学影像专业本科班,同一年在菏泽市立医院参加工作。任现职期间完成科领导安排的实习、进修、轮转医生带教工作。积极配合医院工作,下乡义诊、支农,积极开展磁共振检查和诊断技术的普及工作;在多个核心和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如:论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磁共振表现》(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白血病髓外浸润的CT、MRI表现》(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颈动脉易损斑块MRI表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预测》(磁共振成像)等。积极开展磁共振新技术的应用研究两项,包括:颈动脉易损斑块MR表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预测,(第一位研究者);CTA、MRA及DSA诊断脑动脉瘤的对比研究(第一位研究者)。获得菏泽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64排螺旋CT与高场强MR在泌尿系统造影技术中的应用研究(第四位研究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