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儿童口腔健康是家长关注的重点,从宝宝长出第一颗牙开始,就要重视口腔卫生。美国疾控中心的研究表明,及早开展口腔卫生防护措施,不仅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还能节约医药费用。本文将介绍儿童护牙的七个原则,帮助家长为孩子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1. 早期干预,预防龋齿
美国儿科协会数据显示,到幼儿园阶段,美国儿童的龋齿发病率高达40%。因此,从孩子长出第一颗牙开始,家长就要重视口腔卫生,定期带孩子进行口腔检查,预防龋齿的发生。
2. 培养孩子刷牙习惯
从小培养孩子刷牙的习惯至关重要。孩子长出第一颗牙时,家长就可以用纱布为孩子清洁口腔。长牙后,选择软毛儿童牙刷,每天早晚为孩子刷牙两次,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3. 避免含奶瓶睡觉
含奶瓶睡觉容易导致“奶瓶龋齿”。建议家长不要让孩子含着奶瓶睡觉,以免糖分残留在口腔中,引发龋齿。如果孩子有含奶瓶睡觉的习惯,最好在睡前将奶瓶冲洗干净,只倒入凉白开。
4. 减少含糖饮料摄入
果汁、碳酸饮料等含糖饮料不利于儿童牙齿健康。建议家长限制孩子摄入含糖饮料,尽量使用广口杯喝水,避免牙齿受损。
5. 适时戒掉奶嘴
长期使用奶嘴会影响孩子牙齿的排列和嘴形。建议家长在孩子1岁时开始逐渐戒掉奶嘴,避免牙齿畸形。
6. 注意药物副作用
部分药物可能含有糖分,导致龋齿风险增加。家长在给孩子用药时,要注意药物成分,避免口腔健康受损。
7. 持续关注口腔健康
保持孩子的口腔卫生不是小事,家长要持续关注,定期带孩子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问题。
近年来,我国新生儿死亡率逐年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为提高对新生儿的医疗保健水平,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我国特制定了《新生儿死亡评审规范(试行)》,旨在通过评审规范,全面分析新生儿死亡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
一、评审目的
1. 明确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相关因素。
2. 发现医疗保健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推广应用相关技术服务规范。
3. 完善产科与儿科的合作,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
4. 提出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干预措施。
二、评审范围
1. 县级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内死亡的新生儿病例。
2. 疑难、典型及有共性的病例。
3. 专题和疑难病例。
三、评审职责
1. 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管理评审工作。
2. 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具体组织和实施。
3. 医疗保健机构负责及时填写死亡调查表和死亡报告卡,并参加评审会。
四、评审组构成
1. 卫生行政部门、新生儿或儿科、产科、妇幼保健等相关专家与管理人员。
2. 评审组应至少由11-15人组成,其中新生儿/儿科医生及产科医生应各不少于2人。
五、评审原则
1. 保密原则。
2. 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3. 相关学科参评原则。
4. 评审结论不作为医疗事故鉴定的依据。
六、评审频率、内容和程序
1. 省级评审至少每年一次,市(地)级至少每半年一次,县(市、区)级每季度一次。
2. 评审内容包括资料收集、召开评审会、完成评审分析报告、总结报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