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新生儿败血症通常跟母体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早发性败血症,这在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中比较常见,可能与孕期母体宫内感染有关。胎膜早破大于或等于18小时也比较常见,胎膜早破常伴有早产,79%的早发性败血症患者有超过18小时的胎膜早破史。胎膜早破可能是母亲绒毛膜羊膜炎的表现,以及羊膜内感染,包括羊水、胎盘和绒毛膜感染,临床上主要为绒毛膜羊膜炎,其早发败血症的概率是对照组的4.5倍。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大于38.5℃,母体白细胞计数高。母体心率大于100次/min,胎儿心动过速大于160次/min,羊水混浊或有异味。
在获得血培养结果之前,新生儿败血症应使用抗生素治疗,然后根据血培养结果和细菌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青霉素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通常作为主要药物一起使用,因为这两种抗生素的相容性具有广泛的抗菌谱,并能产生协同作用。对于严重感染的病例,第三代头孢菌素和青霉素可以联合使用。新生儿败血症的一般治疗是指日常护理治疗,主要包括保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时纠正酸中毒和缺氧、护理脐部和皮肤等局部感染部位。新生儿败血症的对症治疗是指对败血症的症状采取治疗措施,如抽搐时使用镇静剂和解痉药,黄疸时使用蓝光治疗,脑水肿时使用降压药。
新生儿败血症可以通过切断感染途径和保持新生儿清洁来预防,注意新生儿的卫生,及时清理身上的污渍,及时更换衣服。保持室内环境舒适,空气清新,注意新生儿的饮食。保持口鼻清洁,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以确定发热原因。防止病情恶化导致其他炎症,并注意新生儿进食时器具的卫生。
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可导致新生儿体温异常、抽搐、意识丧失等症状。近日,福州一位9个月大的男婴小致(化名)就因高烧抽搐,险些丧命。
小致出生时就患有新生儿败血症,近日因高烧突然开始抽搐,口吐白沫、上肢僵硬,并丧失意识。幸亏就医及时,小致最终脱离了危险。
据接诊医生介绍,小致体温曾一度攀升至41.7℃,已属于超高热。经过诊断,小致患有支气管肺炎、严重脓毒症,并发心肌损害、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等多脏器功能损害。同时,小致还有免疫功能低下和脑发育不良症状。
据妈妈介绍,这次发烧前,小致没有其他异常表现。专家检查发现,小致有支气管肺炎,感染为引起超高热的主要原因之一。
确诊后,专家对小致进行了抗感染、保护心肌、保肝、雾化抗炎、祛痰等治疗。目前,小致的体温已经正常,精神和饮食方面好转,感染指标、脏器损害指标逐渐下降。
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需要综合治疗,包括抗生素治疗、支持治疗等。家长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体温、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
预防新生儿败血症,家长要注重孕期保健,避免感染。新生儿出生后,要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接种各种疫苗,提高免疫力。
除了新生儿败血症,其他感染性疾病,如肺炎、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也可能导致超高热。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体温变化,一旦出现超高热,要及时就医。
超高热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可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家长要重视孩子的体温变化,一旦出现超高热,要及时就医,避免悲剧发生。
标题:新生儿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
一、新生儿常见疾病及症状
1.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完善,无法有效代谢胆红素,导致胆红素在血液中积累,使皮肤和眼睛呈现黄色。新生儿黄疸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2. 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由病毒、细菌、衣原体等感染引起。新生儿肺炎的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呼吸急促、鼻翼煽动、口唇发紫等。
3. 新生儿腹泻
新生儿腹泻是由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或感染所致,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性状改变,如水样便、脓血便等。
4. 新生儿脐炎
新生儿脐炎是指新生儿脐部感染,常见于出生后脐带脱落前。表现为脐部红肿、渗出物增多、伴有异味等。
5. 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细菌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引起全身性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不典型,早期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体温升高或降低、哭声减弱等。
二、新生儿疾病预防措施
1. 注意新生儿脐部卫生,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2. 加强新生儿喂养管理,避免过度喂养或喂养不当。
3. 提高新生儿免疫力,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4. 定期进行新生儿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5. 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