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2024年9月5日晚上,21点03分,吕梁市的孕妇小李在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平台上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了咨询。小李孕11周,感染了甲流,体温高达38度,并伴有嗓子疼和咳嗽的症状。医生在了解到小李的症状后,首先建议她可以通过食疗来缓解症状,例如熬制雪梨汤。同时,医生也提醒小李如果体温超过38.5度,可以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来退烧,但需要注意用量和频率。对于小李的嗓子疼和咳嗽,医生建议她可以继续喝蒲地兰,并在必要时使用奥司他韦进行抗病毒治疗。小李还向医生咨询了关于怀孕早期的其他问题,包括是否可以吃逍遥丸、流感疫苗对胎儿的影响以及高原环境对胎儿的影响等。医生一一解答了小李的疑问,并在最后提醒她如果有任何不适,应及时就医。
我是一名55岁的女性,生活在海拔3500米的青海高原。由于寒湿体质,经常肚子涨,吃东西不消化,大便不规律,有时还伴有异味。这些症状让我感到非常困扰和焦虑,影响了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曾经尝试过很多中药,但效果并不理想。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找到了一个互联网医院,并与一位医生进行了线上问诊。
医生详细询问了我的症状和生活习惯,分析认为我是脾虚湿气重,需要中药综合调理。经过一番讨论,医生给我开了一个14天的中药方,包括13种中药,早晚饭后半小时冲服。医生还告诉我,这个方子可以健脾祛湿,理气,适合我的体质。由于我在高原地区工作,医生特别提醒我要注意水温和服用方法,以免影响药效。
我按照医生的指示,开始了14天的中药调理。每天早晚,我都会准时冲服中药,感受着身体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肚子涨和消化不良的症状逐渐减轻,大便也变得规律起来。最重要的是,我感觉自己的体力和精神状态都有了明显的改善。这个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的便利性和有效性,也让我对中医的治疗效果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信心。
那天,阳光明媚,我独自一人坐在电脑前,看着手中的CD4检查结果,心情却无法平静。结果几乎都是超过正常值,这让我既惊讶又担忧。我赶紧拨通了医院的电话,希望能找到答案。
电话那头传来了熟悉的声音,是那位一直照顾我的医生。我迫不及待地向他描述了我的情况,他耐心地听我说完,然后询问了我之前的病载情况。
医生告诉我,之前我的病载都是未检出,这次CD4升高可能是因为病毒量抑制得不错,治疗效果还可以。他建议我不用过度担心,但最好还是去血液科再看看。
我按照医生的建议去了血液科,医生仔细查看了我的血常规单子,发现红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指标有些异常。医生询问了我是否在高原生活,我回答说是的。原来,这些异常是因为我在高原生活导致的。
医生告诉我,高原人血红蛋白比海拔低的人高,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他让我不用过度担心,继续治疗,定期复查即可。
在医生的解释下,我终于放下了心。我想,这位医生不仅医术高超,更有一颗温暖的心。他不仅治愈了我的病,还给了我无尽的关爱和安慰。
这次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的便捷。在家就能得到专业医生的指导,真是太方便了。
金秋时节,正是九寨沟、黄龙等高原风景胜地最美的季节。然而,这些美景之地海拔普遍超过2700米,即使是成年人前往也可能出现高原反应,更不用说活泼好动的宝宝了。
什么是高山症?
高山症,又称高原反应,是指人体从海平面迅速上升到一定高度(通常超过2500米)时,由于海拔高度增加,大气压力降低,导致吸入的氧气含量减少,从而引发的一系列生理和病理反应。
宝宝在高原旅游时,容易出现头痛、恶心、呕吐、乏力、失眠、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胸闷、气促、意识模糊等危急情况。
预防措施:
1. 逐步适应:在出发前,可以逐渐增加居住地的海拔高度,让宝宝的身体逐步适应高原环境。
2.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3. 补充水分:高原地区空气干燥,要注意多喝水,保持水分平衡。
4. 饮食注意: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5. 携带药物:随身携带一些常用药物,如感冒药、止泻药、止痛药等。
6. 注意保暖: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治疗措施:
1. 吸氧:出现高原反应时,应及时吸氧,缓解症状。
2. 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让身体逐渐适应高原环境。
3. 下降海拔:如果症状严重,应及时下降海拔,到低海拔地区休息。
4. 就医: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总之,宝宝高原旅游要特别注意预防高山症,确保宝宝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