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5岁儿童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70%严重吗?

5岁儿童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70%严重吗?
发表人:家庭医疗小助手

1. 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解释

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是血液细胞计数中的一项指标,它表示中性粒细胞在白细胞中所占的比例。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主要负责身体对细菌感染的防御。Neut%的数值可以反映体内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变化,从而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免疫系统状态和感染风险。

2. 国家卫生行业规定的检验项目参考区间

根据国家卫生行业规定的检验项目参考区间,2岁至6岁儿童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的正常范围如下:
- 静脉血:22%~65%
- 末梢血:23%~64%

3. 5岁儿童Neut%70%的分析

对于5岁儿童来说,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为70%,超出了上述参考区间。这种情况可能意味着以下几种情况:
- 感染: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导致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从而提高其在白细胞中的比例。
- 炎症反应:如皮肤炎症、关节炎症等,也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升高。
- 骨髓异常:如白血病等骨髓相关疾病,也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升高。

4. 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评估

虽然Neut%70%可能表明存在某些健康问题,但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评估才能确定具体原因。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以下检查:
- 血常规检查:以更全面地了解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
- 具体症状询问:了解儿童是否有发热、咳嗽、皮疹等症状。
- 体检:包括查体、听诊等,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5. 结论

5岁儿童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70%可能表明存在健康问题,但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评估才能确定具体原因。家长应密切关注儿童的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疾病介绍: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一种以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减少(成人低于2.0*10^9/L,10~14岁儿童低于1.8*10^9/L或10岁以下儿童低于1.5*10^9/L)为主的血液系统疾病。中性粒细胞减少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或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以及继发性(或获得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又以继发性多见。发病与基因缺陷、药物、射线、中毒等有关。轻度患者可无症状表现;中重度患者,可存在头晕,四肢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治疗方式主要为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1]。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1.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简介

    中性粒细胞是人体血液中的一种白细胞,主要功能是吞噬和消化病原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是指血液中中性粒细胞的数量,通常通过血液检查来评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的正常范围可以反映人体免疫系统的健康状况。

    2.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的正常范围

    根据国家卫生行业规定的检验项目参考区间,2岁~6岁儿童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的正常范围如下:

    - 静脉血:1.2~7.0×10^9/L
    - 末梢血:1.3~6.7×10^9/L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值仅供参考,具体数值可能因实验室方法、仪器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如果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超出正常范围,可能与感染、炎症、血液疾病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3.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的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的检测对于疾病的诊断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升高可能与细菌感染、炎症反应、恶性肿瘤等疾病有关;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降低则可能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骨髓衰竭等疾病有关。

    4. 如何保持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正常

    保持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在正常范围,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以下是一些建议:

    - 均衡饮食,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 保持适度的运动,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烟草、酒精等。

    5. 总结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是评估人体免疫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了解2岁~6岁儿童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的正常范围,有助于及时发现和预防疾病。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 1. 什么是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

    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是血液常规检查中的一个指标,它反映了中性粒细胞在白细胞中所占的比例。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主要作用是吞噬和消化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的正常范围

    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的正常范围因检测方法的不同而略有差异。根据国家卫生行业规定的检验项目参考区间,6岁-13岁儿童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的参考范围如下:

    - 静脉血:31~70%
    - 末梢血:32~71%

    这个参考范围仅供参考,具体数值可能会因实验室设备和检测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果检测结果超出这个范围,需要结合其他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3. 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异常的原因

    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异常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

    - 感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升高。
    - 炎症:炎症反应也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升高。
    - 恶性肿瘤:某些恶性肿瘤也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升高。

    如果发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异常,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4. 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的检测方法

    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两种:静脉血检测和末梢血检测。静脉血检测是通过抽取静脉血液进行检测,而末梢血检测则是通过采集手指、脚趾或耳垂等部位的血液进行检测。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实验室条件和医生的建议。

    5. 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检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检测前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 检测前保持空腹,以免食物残渣影响检测结果。
    - 检测前告知医生相关病史和用药情况,以便医生进行综合判断。

    6. 总结

    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是血液常规检查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中性粒细胞在白细胞中所占的比例。6岁-13岁儿童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的参考范围分别为静脉血31~70%和末梢血32~71%。如果发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异常,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 我是小苹果的妈妈,最近带她去做了一个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比例高。看到这个结果,我心中不免有些担忧。于是我决定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了线上问诊。

    在与医生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能会导致小朋友抵抗力下降,需要注意保护好小朋友,不去人多的地方。同时,医生也告诉我淋巴细胞比例高在这个年龄正常,而且中性粒细胞比例减少就会导致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对于我的担忧,医生也进行了安抚,表示这个问题不大,可以一周复查。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不仅解除了心中的疑虑,也学到了很多关于儿童健康的知识。互联网医院的便捷性和专业性让我非常满意,今后如果有需要,我一定会再次选择这种方式就医。

    儿童血常规异常的处理与调理 常见症状 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能会导致小朋友抵抗力下降,易感染疾病。淋巴细胞比例高在某些年龄段内是正常的,但如果伴随其他异常结果,需要引起注意。 推荐科室 儿科 调理要点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感染; 2. 增加户外活动,提高抵抗力; 3. 饮食均衡,摄入足够的营养; 4. 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 5. 如果需要,可以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进行治疗。

  • 我还记得那天,我的心情就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无法呼吸。我的孩子,才一周岁多,去做了一个简单的血常规检查,结果却让我们一家人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医生告诉我们,孩子的淋巴细胞高,中性粒细胞低,这是什么问题?我开始疯狂地搜索相关信息,希望能找到答案。

    在我和丈夫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在线问诊平台,决定尝试一下。我们选择了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儿科医生,向他描述了孩子的情况。医生很耐心地听完了我们的描述,然后告诉我们,这个结果其实是正常的。对于一周岁多的孩子来说,淋巴细胞占主导地位是很常见的现象,并不需要过度担心。

    我和丈夫都松了一口气,但仍然有疑问。我们问医生是否需要给孩子吃蒲地蓝,医生明确地告诉我们不需要。孩子目前看起来很健康,吃饭、睡觉、精神状态都很好,也没有发烧、感冒、流鼻涕等症状。血常规结果也在正常范围内。我们甚至可以继续给孩子接种手足口疫苗了。

    这次在线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互联网医疗的便利和实用性。我们不需要排队等候,也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医院,仅仅通过几次简单的交流,就能得到专业的医疗建议。这种方式不仅节省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也让我们在面对孩子的健康问题时更加从容和自信。

    儿童淋巴细胞高,中性粒细胞低的正常现象 常见症状 淋巴细胞高,中性粒细胞低在一周岁多的孩子中是正常现象,通常不伴随任何明显的症状。 推荐科室 儿科 调理要点 1. 不需要过度担心,保持正常的生活和饮食习惯。 2. 定期进行体检,监测孩子的健康状况。 3. 如果出现发烧、感冒、流鼻涕等症状,及时就医。 4. 继续按照计划接种疫苗,保护孩子免受疾病侵害。 5. 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避免滥用抗生素等药物。

  • 我是一位71周岁的男性,最近总是感觉自己精力不济,身体疲惫。去医院做了个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我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都有点低。这个消息像晴天霹雳一样打击了我,我开始担心自己是否患上了什么严重的疾病。由于我居住在一个偏远的地区,去大城市的医院看病非常不便。于是,我决定试试线上问诊,找一位有经验的医生来帮我解答疑惑。

    我登录了京东互联网医院,选择了一位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进行问诊。医生很耐心地听完了我的描述,并询问了我一些相关的症状。比如,是否有最近身体乏力、鼻塞流涕等现象?我告诉医生,除了血常规异常外,目前并没有其他明显的不适症状。医生解释说,如果我没有服用药物治疗,这种情况不排除是由病毒性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减少。

    我问医生是否需要吃一些升白细胞的药物,像鲨肝醇片之类。医生建议我可以尝试一些中医调理方法,认为我的体质虚弱是主要原因。于是我又问医生,中医有哪些好办法可以补气?医生推荐了参芪颗粒之类的中药,并告诉我不需要额外补充蛋白质粉,因为我的蛋白质水平正常。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不仅了解了自己的病情,也学到了如何正确地调理自己的身体。医生还提醒我,虽然线上问诊很方便,但如果需要正式的诊疗,还是要去医院就诊。这个建议让我感到安心和放心,毕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找到一位专业可靠的医生来指导我,真的太重要了。


  • 1. 什么是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

    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也称为中性粒细胞比值,是指血液中中性粒细胞占总白细胞数的百分比。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主要负责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即非特异性免疫。正常情况下,中性粒细胞在血液中的比例较高,有助于抵抗细菌感染。

    2. 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的正常范围

    根据国家卫生行业规定的检验项目参考区间,6岁-13岁儿童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的正常范围如下:

    - 静脉血:31~70%
    - 末梢血:32~71%

    这意味着,在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在上述范围内被认为是正常的。

    3. 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为72%是否严重

    根据上述正常范围,6岁-13岁儿童中性粒细胞百分数为72%并不属于异常范围。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潜在的健康问题。中性粒细胞百分数的升高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感染、炎症、过敏反应等。

    4. 评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升高的情况

    如果发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升高,需要结合其他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 感染: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
    - 炎症:如急性炎症、慢性炎症等。
    - 过敏反应:如药物过敏、食物过敏等。
    - 其他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等。

    5. 建议与医生沟通

    如果发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升高,建议及时就医,与医生沟通,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以下检查:

    - 血常规检查:了解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
    - 实验室检查:如炎症指标、感染指标等。

    通过综合评估,医生可以确定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升高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 我记得那天晚上,女儿突然说头晕,摸了一下她的额头,滚烫的温度让我心慌不已。38.5度的高烧,白细胞不高,医生说是病毒感染,但我总觉得不对劲。每次呼吸道感染都需要吃头孢,难道这次也一样?我带着女儿去医院,抽血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医生说可以先观察两天,如果明天还是高热,那就加上头孢。女儿现在烧到38.5度就会说想去睡觉,烧到38度时精神还不错。医生建议我们可以先观察两天,如果明天还是高热,那就明天晚上加上去。虽然我很担心,但我相信医生的专业判断,希望女儿能早日康复。

    细菌感染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细菌感染的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易感人群主要是免疫力较弱的儿童和老年人。 推荐科室 儿科或内科 调理要点 1. 服用抗生素如头孢类药物,需遵医嘱使用; 2. 多喝水,保持水分平衡; 3.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4. 清淡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5. 定期复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 小儿粒细胞减少性小肠结肠炎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儿科疾病,主要发生在免疫系统功能受损的儿童身上。这种疾病通常与粒细胞减少有关,粒细胞是人体中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负责抵抗感染。当这些细胞数量减少时,儿童更容易感染,尤其是在肠道和结肠部位。北京夏季是该疾病的高发期,因为高温和湿度有利于病原体的生长和传播。

    家庭预防措施:
    1. 保持家庭环境清洁,特别是厨房和卫生间,定期消毒。
    2. 避免与患有感染性疾病的人密切接触。
    3. 儿童饮食要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D的食物,增强免疫力。
    4. 定期给儿童接种疫苗,预防常见感染。
    5.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进食前后。

    治疗策略:
    1. 根据病原体类型,使用适当的抗生素治疗感染。
    2. 使用免疫调节剂,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以增加粒细胞数量。
    3. 补充营养,如电解质和维生素,以维持儿童身体健康。
    4. 密切监测儿童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在必要时,可能需要住院治疗,进行肠道和全身支持治疗。

  • 2024年9月5日,早上8点47分,一个年轻的母亲带着她1岁的女儿来到了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某三甲医院。她的女儿自半岁以来,中性粒细胞值一直偏低。经过多次复查,数值仍然没有改善。今天的体检结果更是让她担忧不已。中性粒细胞数值比之前更低了。母亲向医生描述了女儿的情况,包括她只有过一次小感冒,吃牛肉鱼肉和淮山容易长寻麻疹,不知道是否对中性粒细胞数有影响。医生耐心地听完了她的描述,开始进行详细的询问和检查。医生询问了孩子是否有反复肺炎、口腔溃疡等感染症状,是否在每次检查前有过感冒或打疫苗。母亲回答说孩子没有这些症状,已经半年没打过疫苗了。医生建议可以做外周血涂片检查看白细胞分类,另外再查一下免疫功能。医生解释说,2岁以前有可能有些孩子有生理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但为了确保孩子的健康,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母亲问是否需要去血液科检查,医生回答说可以来血液科查。最后,医生提醒母亲,如果孩子的中性粒细胞数值仍然偏低,可能需要进行骨髓检查。母亲表示感谢,决定带孩子去血液科进行检查。

  • 小儿粒细胞减少性小肠结肠炎,简称ICCG,是一种罕见的儿科疾病,主要表现为小肠和结肠的炎症,以及粒细胞减少。这种疾病在台北夏季较为常见,可能与高温、潮湿的气候有关。以下是关于该疾病的介绍、家庭预防及治疗策略。

    一、疾病介绍
    ICCG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感染、免疫缺陷、药物反应等因素有关。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热、呕吐、体重下降等。病情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

    二、家庭预防措施
    1.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2. 合理饮食,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 避免接触患有呼吸道感染等传染性疾病的人;
    4. 在夏季高温时期,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5. 增强宝宝体质,提高免疫力。

    三、治疗策略
    1. 诊断明确后,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
    2. 轻症患儿可在家中进行对症治疗,如补充水分、电解质等;
    3. 重症患儿需住院治疗,可能需要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治疗;
    4. 加强营养支持,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四、总结
    小儿粒细胞减少性小肠结肠炎是一种严重的儿科疾病,家长应引起重视。通过加强家庭预防措施,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