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社交障碍与注意力问题:常见疾病及其治疗方法

社交障碍与注意力问题:常见疾病及其治疗方法
发表人:老年健康守护者
发呆走神、不爱说话可能是孤独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等疾病的表现。这些疾病会影响患者的社交能力和注意力集中。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影响社交互动和沟通;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抑郁症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焦虑症会导致持续的担忧和恐惧感;睡眠障碍会影响睡眠质量。治疗孤独症常用行为疗法,如应用行为分析;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可使用中枢兴奋剂;抑郁症可用抗抑郁药物;焦虑症可进行心理治疗;睡眠障碍可通过运动锻炼改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不典型孤独症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当一个人独处时,可能会感到压抑,甚至想要哭泣。这种感觉可能源于孤独感、心理压力或抑郁情绪。孤独感让人感觉与外界隔离,缺乏支持和理解,而心理压力可能导致情绪不稳定。抑郁情绪则可能影响情绪调节能力。为了缓解这些情绪,可以通过社交活动、放松技巧或药物治疗等方式。建议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或专业医生的帮助。

  • 我是一名孤独症患者,生活中总是感到格格不入。每次尝试与人交流,都会因为我的社交障碍而失败。这种孤独感让我感到极度的窘迫和焦虑。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发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在线问诊服务。我决定试一试。

    通过视频连线,我与一位专业的精神科医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医生非常耐心地听我描述我的症状,并给出了详细的解释和建议。他告诉我,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但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行为疗法来改善症状。然后,他开具了奥派/阿立哌唑的处方,并详细说明了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我按照医生的建议开始服用药物,并积极参与行为疗法。几个月后,我发现自己的社交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虽然我仍然有时会感到焦虑,但我已经能够更好地处理这些情绪,并与他人建立起更深入的联系。

    孤独症的治疗与管理 常见症状 孤独症患者通常表现出社交互动困难、语言和非语言沟通障碍、以及重复和有限的行为模式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导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挑战。 推荐科室 精神科 调理要点 1. 药物治疗:使用奥派/阿立哌唑等药物可以帮助改善孤独症患者的社交能力和情绪状态。 2. 行为疗法: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应用行为分析等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学习新的社交技能和应对策略。 3. 家庭支持: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对孤独症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4. 社区资源:利用社区资源,如支持小组、特殊教育等,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 5. 自我管理:患者需要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以便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挑战。

  • 近年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作为一种常见的发育障碍性疾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1月7日至8日,由国际孤独症研究协会牵头举办的“IMFAR亚太区孤独症论坛——上海2015”在上海召开,旨在探讨孤独症的研究进展、诊断方法、治疗手段以及社会支持等方面的内容。

    论坛邀请了130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孤独症研究专家作大会报告,共同探讨孤独症的研究发展与面临的挑战。其中,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美国孤独症之声和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作为联合主办方,为论坛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支持。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先天精神疾患,与后天家庭教养无关。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社交功能受损、语言障碍、兴趣局限和重复刻板行为等。孤独症的发病率存在性别差异,男性患病率是女性的四倍。在我国,孤独症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目前,孤独症的病因尚不明确,50-60%的患者病因尚不清晰。美国康奈大学的教授指出,早期干预和科学干预对孤独症患儿的发育至关重要。通过早期筛查和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康复率。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王艺表示,目前我国孤独症专业医师数量不足,加紧对专业医生的培训,向基层儿保医生普及相关诊断知识,有助于提高孤独症的整体诊治水平。

    此外,论坛还探讨了孤独症患者的早期筛查、诊断和干预等方面的内容。来自美国的专家提出,可以利用生物标志物以及客观的、量化的指标对孤独症进行诊断,提高早期确诊率。同时,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对于孤独症患儿的健康成长也至关重要。

  • 我是一个5岁女孩的母亲,我的女儿被诊断出自闭症。每天看着她在自己的世界里徘徊,无法与我们进行有效的交流,我的心如刀割。我们尝试了各种治疗方法,包括感统、经颅磁、脑电循环和语言训练,但效果不尽如人意。最大的问题是她主动交流差,自控能力特别差。我们甚至考虑是否需要追加药物辅助治疗。

    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陈医生。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平台,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陈医生不仅详细解答了我的问题,还给出了专业的建议和指导。他的耐心和专业让我感到非常安慰和感激。

    陈医生建议我们进一步明确变异基因来源及遗传方式,进行父母基因检测,并且可以尝试使用利培酮等药物调整下情绪。同时,他也强调了积极做孤独症的干预,特别训练社交的重要性。对于我们这个家族,他建议若父母再需要生育,应该行绒毛膜穿刺或羊水检查,产科遗传咨询门诊就诊。

    陈医生的建议让我重新燃起了希望。我决定按照他的建议去做,希望能够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帮助我的女儿走出自闭的阴影。

    自闭症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自闭症的常见症状包括主动交流差、自控能力差、连续指令理解差、精细写字能力差、集体课眼神容易跑、上课不注意老师走神、不会讲一个事情的经过等。易感人群主要是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 推荐科室 儿科、神经科、心理科等相关科室。 调理要点 1.积极做孤独症的干预,特别训练社交;2.可以尝试使用利培酮等药物调整下情绪;3.进行父母基因检测,明确变异基因来源及遗传方式;4.若父母再需要生育,应该行绒毛膜穿刺或羊水检查,产科遗传咨询门诊就诊;5.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和评估,调整治疗方案。

  • 2024年9月4日,20:53,海淀区的李女士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向一位经验丰富的儿科医生咨询了关于她两岁儿子可能患有孤独症的问题。李女士的儿子在两岁时被西安市儿童医院确诊为发育迟缓,疑似孤独症。经过两年半的康复治疗,虽然有了一些进步,但仍然存在语言落后的问题。李女士非常担心,希望能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案。

    医生首先安慰了李女士,告诉她孤独症并不是无药可救的。医生详细解释了孤独症的常见症状和治疗方法,包括ABA行为训练等。医生还建议李女士带孩子去医院做一些必要的检查,如脑电图和脑核磁共振等,以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病情。医生强调,治疗孤独症需要耐心和恒心,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也非常重要。

    李女士对医生的专业知识和耐心解答非常满意,她表示会按照医生的建议去做,并希望能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继续得到医生的指导和帮助。

  • 3岁2个月的豆豆是一个“很酷”的小男孩,平时基本“不需要”和小朋友一起玩。他经常不理人,叫他也好像没听到一样。一出门,就像放飞了自我,到处跑来跑去,大人们不得不追着他的屁股跑,甚是费劲。不仅如此,他还经常自言自语,叽里呱啦地说一些别人都听不懂的话。爷爷奶奶开始觉得他只是说话晚,大一点自然就会了,不需要去医院看。但眼看这都快要上幼儿园了,妈妈担心他还不会说话的话,可能会被其他小朋友欺负,才不得不带他来医院看医生。经过评估、观察后,医生告诉豆豆妈妈:豆豆说话晚、不理人、跑来跑去,是因为他患上了自闭症。

    自闭症在医学上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简称ASD),它是一组终生性的神经发育障碍症候群,以社会交往和社会交流缺陷,以及限制性重复性行为、兴趣和活动两大核心表现为特征。全球自闭症的发病率约为1%,近年来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对自闭症的病因尚未明确,在治疗上也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现大多采用系统综合性的干预方法,如结构化的教育、语言训练、针灸、磁疗等。而及早识别、及早干预、及早治疗可明显改善其症状。

    那么,家长该如何早期发现孩子是否患有自闭症呢?这几个信号需警惕:

    1. 语言发育情况:婴儿期比较少有“啊”、“呜”、“哦”等对人的应答反应,少有咿咿呀呀或喃喃自语的发声。孩子一岁了仍对自己的名字毫无反应,问“妈妈在哪里”也不会去找寻,不会指认五官。两岁之后了仍少有主动言语,还只是会说一些旁人听不懂的言语。常出现重复、刻板的单词或短语,代词应用混淆,经常出现一些无意义单词、新词等。

    2. 社会交往方面:自闭症儿童都存在社交能力差的问题。由于婴儿期社会交往范围较小,孩子的社交障碍往往不易被家长所察觉。但在一两岁之后,他们社交障碍的表现会慢慢显现出来。父母会发现,这类孩子对他人的指令经常毫无反应,对其他人的谈话经常没有兴趣,经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以致常被家长怀疑是否存在有听力障碍。另外他们常与他人无或仅有短暂的眼神对视,不看他人的脸,缺少手势、表情等,对陌生人毫无恐惧或陌生的感觉。

    3. 特殊的行为表现:此方面在婴儿期表现的可能并不是非常明显。但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有些自闭症儿童会表现出经常看手、玩手,常对一件玩具或物品特别感兴趣(如毛巾、车轮等),如果将之拿走则会出现激烈的哭闹或不安。另外还有一些可出现怪异、重复、刻板行为,如转圈、用脚尖走路、重复开关门等。部分孩子还会出现过分烦躁、哭闹、睡眠过多或过少、挑食等行为。

    由于各个地区的医疗水平不同,加上家长对自闭症的认识水平有限,国内很多自闭症儿童到3-4岁时才得以确诊,有些甚至到上小学后因行为怪异,应老师要求后家长才带孩子到医院咨询,这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家长们不妨做一个细心的“观察者”、有力的“执行者”,一旦发现孩子的语言、社交、行为、认知等方面出现异常,应及时带孩子去正规医院康复科咨询、就诊,千万不能抱有侥幸的心理,以免耽误了孩子的最佳治疗时机。

  • 那天,我疲惫地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心情沉重地回到家。宝宝似乎又和往常一样,没有说出一句话。我看着他那迷茫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担忧。老公告诉我,宝宝有时候会打自己的手,但不敢哭;有时候被骂了也会委屈地哭,但感觉他还是明白的。他的理解能力似乎还是差强人意,有时候大声叫他都没有反应。我努力回忆,他一岁之后就没有什么进步了。

    第二天,我鼓起勇气,决定咨询一位医生。通过互联网医院,我预约了那位医生。医生在了解了我的情况后,建议我去医院做一个筛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筛查。

    在门诊,医生详细询问了宝宝的情况。宝宝的大运动能力是正常的,但精细动作却有待提高。他不喜欢玩那些小的推车,却喜欢扔东西。在喂他吃饭的时候,他会和我有眼神交流,听到我哼歌也会安静地看着我。医生告诉我,宝宝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落后于同龄人,社交也比较被动。

    医生的态度让我感到温暖。他耐心地倾听我的诉说,给予我建议,并告诉我,这只是初步的评估,具体的诊断需要通过专业的检测。我感到一丝希望,同时也为宝宝的未来担忧。

    尽管医生的建议让我心情沉重,但我还是决定带着宝宝去接受进一步的检查。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宝宝一定会好起来的。

  • 孤独症测试量表题主要针对2岁至18岁的儿童,用于评估其社会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刻板行为和兴趣爱好等方面。该量表题涵盖眼神注视、追求、组织能力、分享性、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语音发育能力等指标,以全面了解儿童在不同领域的表现。对于刻板行为如频繁伸手、反复摆动等,量表题也能有效检测。测试结果如显示异常,应及时就医。

  • 孤独症,也称为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这种疾病可能导致患者在社会互动、语言沟通和兴趣范围等方面出现障碍。具体来说,孤独症患者可能会表现出社会互动障碍,如缺乏目光交流、对他人缺乏依赖和兴趣;语言沟通障碍,如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受损;以及兴趣范围狭窄,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刻板行为。治疗孤独症通常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如利培酮片、阿立哌唑片等。

  • 自闭症,也称为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通常在婴幼儿时期出现。其主要症状包括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兴趣范围狭窄。在社会交往方面,患儿可能回避目光,对呼唤无兴趣,对父母和朋友缺乏交往兴趣。沟通障碍则表现为语言发育迟缓,对呼唤反应迟钝。兴趣范围狭窄则意味着患儿对正常儿童感兴趣的活动或玩具失去兴趣,而长时间观看动画片、玩偶、铁锅等。此外,还可能出现刻板行为和异常行为。家长若发现宝宝有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