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我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我的孩子从小就不太正常。起初,他不跟人对视,语言迟缓,甚至大人喊他他都不回应。两岁时,他开始频繁眨眼,去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孤独症和抽动症。我们给他吃了智力糖浆,情况有所好转,语言表达和沟通都有了明显的提升。然而,四岁那年,妹妹的出生让他的情绪变得非常不稳定,导致他被幼儿园劝退。我们带他去济南儿童医院看病,换了地杜宁神配着赖氨酸,并进行了听力感统经颅磁等训练。经过两个月的治疗,他的情绪稳定了很多,行为也得到了改善。我们换了一个幼儿园让他继续上学,但他仍然很好动,在校表现活泼。邻居的孩子是医生,告诉我们可以通过练习钢琴等方式来提升他的专注力。后来,他上小学了,我们改让他吃专注达,但副作用太大,孩子不适应,于是我们换成了托莫西丁。然而,疫情爆发后,学校关闭,孩子在家上网课一年多,情绪和行为都变得更糟了。我们非常焦虑,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直到我们找到了一位在线医生,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了远程问诊。医生建议我们尝试应用行为分析,并推荐了一个线下训练机构。我们决定趁暑假带孩子去接受训练,希望能找到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案。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以社交互动障碍、沟通障碍以及刻板重复行为为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对于孤独症的确诊,通常需要进行以下几项检查:
首先,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并采集患儿的生长发育史,以便了解其整体健康状况。
其次,进行精神检查。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年龄、心理和生理特点,充分了解其病史,并通过观察其行为、表现以及互动交流时的反应来判断是否存在孤独症的标志性症状,如刻板行为、执拗反应以及语言交流障碍等。
此外,还会进行一些专用量表检查,如克氏行为量表、ABC量表等,以辅助诊断孤独症。
值得注意的是,孤独症越早发现,越有利于治疗。家长若发现孩子存在异常,应尽早寻求医生的帮助,切勿自行给孩子下结论,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一般认为,6岁前是治疗孤独症的最佳时机,尤其是3岁前。通过早期治疗和干预,部分孤独症儿童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为了更好地帮助家长了解孤独症,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医疗资源推荐:
1. 北京积水潭医院儿科:提供专业的儿童健康检查和诊断服务。
2. 中国儿童发展中心:致力于儿童心理健康研究和干预。
3. 孤独症康复机构:为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和心理咨询服务。
4. 网络平台:如“自闭症家庭支持网”等,为家长提供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孤独症,也被称为自闭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它主要影响个体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和行为模式。孤独症患儿通常在3岁前出现症状,其中约2/3的患儿从出生开始就表现出疾病症状,而1/3的患儿则是在一段正常或相对正常的发育阶段后出现退行性起病。
孤独症的核心症状包括社交障碍、沟通障碍和刻板重复的行为。社交障碍表现为患儿难以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互动关系,沟通障碍则表现为患儿难以理解和表达自己的需求,而刻板重复的行为则表现为患儿对某些活动或事物的过度关注和重复行为。
针对孤独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和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可以缓解部分症状,行为治疗和康复训练则可以帮助患儿提高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北京积水潭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张亚妹指出,发现孩子有孤独症的迹象时,应及时到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诊断和干预。及早发现、及早干预是改善孤独症患儿预后的关键。
除了专业治疗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应关注孩子的行为和情绪变化,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通过家庭教育和康复训练,许多孤独症患儿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
总之,孤独症是一种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疾病。通过科学的治疗和关爱,我们可以帮助孤独症患儿克服困难,融入社会,拥有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