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甲状腺癌的诊断:常用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

甲状腺癌的诊断:常用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
发表人:生命守护者联盟

甲状腺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检查方法,用于帮助医生确定是否存在甲状腺癌以及癌症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诊断甲状腺癌的首选方法。通过超声波,医生可以观察甲状腺的大小、形状和结构,并检查是否有异常结节或肿块。以下是一些可能表明甲状腺癌的超声特征:

  • 实性低回声结节
  • 结节内血供丰富
  • 结节形态和边缘不规则、晕圈缺如
  • 微小钙化、针尖样弥散分布或簇状分布的钙化
  • 同时伴有颈部淋巴结超声影像异常,如淋巴结呈圆形、边界不规则或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内部出现钙化、皮髓质分界不清、淋巴门消失或囊性变等

甲状腺同位素扫描

甲状腺同位素扫描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甲状腺结节的性质。正常的甲状腺组织会吸收放射性同位素,而癌症组织通常不会。这种检查方法可以用来检测甲状腺癌的复发或转移。

血清甲状腺球蛋白

血清甲状腺球蛋白的水平可以用来监测甲状腺癌的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然而,它并不能用来确定甲状腺肿瘤的良、恶性。

穿刺活检

如果超声检查发现可疑结节,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穿刺活检。通过这种方法,医生可以从结节中取出一小部分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癌细胞。

手术切除病理检查

如果穿刺活检结果不确定或显示恶性特征,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并进行病理学检查。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最准确的诊断结果,并帮助医生制定最佳的治疗计划。

以上是甲状腺癌的常用检查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检查方案。及早发现和治疗甲状腺癌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甲状腺原位癌疾病介绍:
甲状腺微小癌是指肿瘤直径≤10毫米的甲状腺癌,又称为隐匿性甲状腺癌、意外癌、懒癌、潜伏癌,组织学上常见的是乳头状微小癌。甲状腺微小癌的发病与接触放射线、碘缺乏、遗传因素等相关,不良情绪、压力过大等也会诱发甲状腺微小癌的发生。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可在体检时发现,肿瘤逐渐增大时,部分患者可在颈部摸到无痛性肿块,并出现局部压迫症状,如咳嗽、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针对甲状腺微小癌除未分化癌首选放射外照射治疗外,其他型癌首选手术切除治疗,大部分患者都可治愈。如未严密监测及治疗,部分甲状腺微小癌可持续进展,发展至甲状腺癌,并可发生远处转移,直至危及患者生命。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我记得那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仿佛世界都在向我微笑。然而,我的心却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无法呼吸。因为在前一天的体检中,医生告诉我,我的臀部有一个肿块,需要进一步检查。

    我立即联络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希望能尽快得到专业的解答。医生在视频中仔细询问了我的症状,包括肿块的大小、疼痛程度等。他的专业和耐心让我稍微放下了一些心中的担忧。

    “可能是脓肿或者脂肪瘤。”医生的话像一盆冷水浇在我头上,尽管他也说这不是肿瘤转移,但我仍然无法摆脱内心的恐惧。毕竟,我曾经经历过甲状腺癌的折磨,深知癌症的可怕。

    医生建议我去肛肠科做进一步检查,排除肛瘘的可能性。我在网上查阅了相关信息,发现肛瘘的症状与我的情况有些相似,心中的不安又加深了一层。

    在等待就诊的日子里,我反复回想起医生的话,试图从中找到一丝安慰。同时,我也开始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调整饮食,增加运动,希望能通过这些方式来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

    终于,到了就诊的那天。我来到医院,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了一系列检查。结果显示,我的臀部肿块并非癌症转移,而是脂肪瘤。听到这个消息,我如释重负,感谢医生的专业和关心。

    回家的路上,阳光依旧明媚,微风依旧拂面,但我的心情却完全不同了。从恐惧到释然,从焦虑到感激,这段经历让我更加珍惜生命,更加重视健康。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不要恐慌,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京东互联网医院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记住,健康没有小事,平日里我们也要多注意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不方便的话就去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方便!

    臀部肿块可能的原因及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臀部肿块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脂肪瘤、脓肿等。患者可能会出现肿块、疼痛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 推荐科室 建议就诊于肛肠科或外科,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 调理要点 1. 如果是脂肪瘤,可能需要手术切除; 2. 如果是脓肿,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疗和引流手术; 3. 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感染; 4.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5. 遵医嘱进行治疗和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甲状腺肿瘤通常以结节的形式出现,手术结果显示单个结节中约80%为良性肿瘤,20%为恶性肿瘤。无论良性还是恶性,甲状腺肿瘤在早期通常不会引起特别的不适,除非出现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肿块囊内出血或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导致不适或疼痛。因此,等到出现疼痛再就医的观点是错误的,可能会错过最佳的诊断和治疗时机。

    关于化疗,癌症是一类细胞增殖、分化异常的疾病,化疗药物可以杀死癌细胞、促进分化,从而治愈癌症。但化疗也会对人体造成损伤,抑制免疫功能,反而助长癌细胞的生长。多次化疗可能会加剧癌细胞的耐药性,降低化疗效果。因此,化疗并不是“多做几次就更保险”,我们需要科学地认识和恰当地使用化疗,配合服用增效减毒的药物,以更好地服务患者的健康。

    在治疗结束后,千万不能放松警惕。肿瘤根治术后5年内,超过90%的复发、转移率表明这段时间是肿瘤复发的“高危期”。判断一种肿瘤治疗方案的优劣,通常用5年生存率(也有少数用3年或10年生存率),5年内不发生复发、转移的可以宣布为临床治愈。因此,在治疗结束后的5年内,尤其需要防止复发、转移。院外的康复治疗同样重要,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快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清除残留的癌细胞,减少复发、转移的几率。

  • 甲状腺癌患者通常被认为在治疗后不会受到生活质量的影响,因为甲状腺癌的预后良好。然而,手术方式、并发症以及终身服药的必要性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很少被评估。

    一项前瞻性观察队列研究发现,对于中低风险复发的DTC患者,行全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在短期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比接受腺叶切除术的患者差。接受腺叶切除术的患者在术后一个月的社会功能障碍、疤痕困扰、疲劳、抑郁、神经肌肉症状、声嘶和交感症状较少。术后3个月,两种手术方式的HRQL差异逐渐减小,但交感和疲劳症状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

    另一个研究对75名术后立即低钙或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低于参考值的患者进行了长达3.8年的随访。结果显示,持续/长期摄入钙或维生素D的患者在身心健康、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和失眠方面的生活质量比没有摄入的患者更差。具体原因可能是疲劳、疼痛、呼吸困难和失眠、担心其他重要的人、温度耐受性改变及关节疼痛;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量、是否接受高等教育、是否与伴侣同居和年龄都可能影响生活质量。

  • 甲状腺结节是指在甲状腺内出现的异常生长的组织。这种情况在全球范围内都很常见,尤其是在碘缺乏的地区。以下是对甲状腺结节的一些常见问题的解答。

    1. 加碘盐是否能预防甲状腺结节?

    虽然大多数甲状腺结节的发病原因与碘的缺乏有关,但长期高碘饮食也可能刺激甲状腺组织增生,导致结节的形成。因此,平时食用含碘量适中的食物是关键,过量或不足都可能引起问题。

    2. 为什么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上升可能与现代生活方式、夜生活增多、精神压力增大、过量碘盐摄入等因素有关。同时,彩超分辨率的提高也使得更多的病变被检测出来。

    3. 甲状腺结节恶变率高吗?如何判断良恶性?

    大约只有5%-15%的甲状腺结节为恶性。判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主要依据彩超结果,包括结节是否有砂砾状钙化、界限是否清楚、周围血流是否丰富等特征。结节大小并不是鉴别良恶性的标准,3mm-4mm的甲状腺癌也很常见。

    4. 甲状腺结节有什么危害?

    大部分甲状腺结节是无明显危害的良性病变,类似于皮肤上的瘢痕或黑痣。然而,如果结节为单发结节,且血流分级为Ⅳ级以上,结节内含有砂砾状细小钙化,则可能逐渐演变成甲状腺癌。

    5. 甲状腺结节钙化了是否提示严重?

    只有彩超中提示甲状腺结节内砂砾样细小的钙化才是甲状腺癌的表现。环形或大块状钙化通常是炎症、血肿吸收机化后形成的一般钙化,恶性病变的可能性较低。

    6. 哪些甲状腺结节需要细针穿刺(FNAB)?

    直径大于1cm的甲状腺结节都可能需要FNAB检查。然而,在某些情况下,FNAB不作为常规检查方法,例如经核素显像证实为「甲亢」表现的结节、超声提示为纯囊性的结节、已高度怀疑为恶性的结节等。

    7. 甲状腺结节手术都有哪些方法?

    目前,绝大部分医院都采用常规小切口手术或腔镜下甲状腺结节切除手术。

    8. 甲状腺结节手术有哪些风险?

    手术风险包括术中或术后出血、喉返神经及喉上神经的损伤、甲状旁腺损伤等。这些风险的发生率与手术大夫的经验、手术方法等因素有关。

    9. 甲状腺结节手术后容易复发么?

    如果手术切除范围不够彻底,可能会残留增生的甲状腺组织和微小结节,导致术后复发率较高。国外对于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采取较为积极的态度,主要病变的一侧行全切除术,对侧行全或近全切除术,术后只要给予小剂量的甲状腺素制剂就能维持正常的甲状腺功能。

    10. 甲状腺结节手术后对饮食有何要求?

    手术后应少吃海鲜,并尽量避免进食含碘量丰富的食物,以减少复发的风险。

  • 甲状旁腺是一种紧密依附在甲状腺背侧的腺体,通常有4个,呈黄褐色或红褐色,大小约3~5mm。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分泌甲状旁腺素,调节体内钙磷代谢。虽然甲状旁腺很小,但其作用至关重要,人体必需。损伤甲状旁腺可能导致低血钙,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轻者表现为口周、手足麻木,重者四肢抽搐。因此,在甲状腺癌手术中,保护甲状旁腺至关重要。

    由于甲状旁腺的特殊解剖位置及变异,且形态同淋巴结相似,甲状腺癌手术通常需要双侧甲状腺全切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使得甲状旁腺的保留变得比较困难。为了避免误切甲状旁腺,医生们常常使用纳米碳作为淋巴示踪剂。纳米碳是一种纳米级碳颗粒制成的混悬液,具有高度的淋巴系统趋向性。注射到甲状腺组织内的纳米碳颗粒不进入血管,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快速进入毛细淋巴管,聚集在淋巴结内,使淋巴结染成黑色,黑色淋巴结与周围组织对比明显,便于术中肉眼识别,彻底清扫甲状腺引流区域的淋巴结,减少恶性肿瘤复发机率。同时,甲状旁腺不会被染色,因此可以将甲状旁腺与黑染的甲状腺组织和淋巴组织分开,避免误切甲状旁腺,达到保护旁腺的目的。

  • 自1980年以来,全球甲状腺癌发病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然而,这一现象是否与过度诊疗有关一直存在争议。近日,在第十四届默克中国论坛上,黄韬教授对此进行了解答。

    黄教授指出,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增长不仅仅源于筛查或诊断手段的普及,更重要的是与环境、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变化密切相关。例如,中国的甲状腺癌发病率增长应更多地归因于高速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的巨大变革,而非筛查的普及。

    此外,黄教授还强调了癌症筛查的重要性。自1990年以来,美国恶性肿瘤死亡率开始持续下降,其主要原因与大力推进肿瘤筛查、实行癌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密不可分。因此,不能因为目前治疗甲状腺癌的疗效提高了,就否定筛查和“三早”的巨大价值。

    总的来说,甲状腺癌过度诊疗的问题并非如同一些人所认为的那样突出。临床医生应客观对待、科学分析,既往积累的临床经验和“三早”带来的疗效获益不应被全盘否定。

  • 甲状腺癌患者在接受全切手术后,可能会因为甲状旁腺受损而出现钙代谢失调和低钙血症。长期的TSH抑制治疗也可能影响体内钙代谢,增加骨折风险。因此,补钙治疗对于这些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需要补钙的人群包括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的患者和绝经后女性。补钙的方法是通过食物或钙剂来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然而,长期大量补钙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例如便秘、肾结石等。因此,选择适当的补钙方式和剂量非常重要。

    在服用甲状腺激素和钙片时,需要注意不能同时服用。因为甲状腺激素和钙分子结合后会影响各自的吸收。建议间隔一定时间后再服用钙片,并且最好在睡前服用钙片。

  • 甲状腺癌的治疗中,TSH抑制治疗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TSH(促甲状腺激素)是一种能够刺激甲状腺滤泡细胞生长的内分泌激素。研究表明,TSH与甲状腺癌术后复发有密切关系。因此,通过抑制TSH的分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风险。

    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癌对TSH的反应不同。乳头状癌、滤泡性腺癌和嗜酸性细胞癌等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的肿瘤,对TSH有反应,可以进行TSH抑制治疗。然而,髓样癌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等非甲状腺滤泡上皮起源的肿瘤,其生长不受TSH影响,TSH抑制治疗对这些肿瘤无效。

    TSH抑制治疗的主要方法是口服左旋甲状腺素。正常情况下,TSH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而甲状腺激素的过高水平又可以抑制TSH的分泌,通过负反馈调节维持平衡状态。因此,只要病人口服超过正常需要量的外源性甲状腺激素,就可以将体内自主分泌的TSH抑制在较低水平,达到TSH抑制治疗的目的。

    左旋甲状腺素的服用剂量需要根据个体差异和复发风险来确定。对于已知的残余病灶者或术后存在高复发风险的患者,需要将血TSH水平控制在0.1mU/L以下;对于术后低复发风险的患者,可以将血TSH水平控制在正常低值;如果甲状腺球蛋白阳性但影像学未发现复发证据,需要将血TSH水平控制在0.1 – 0.5 mU/L水平;如果甲癌术后患者经多年随诊均未发现复发迹象,可以考虑将TSH调整至正常范围之内。

    TSH抑制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中老年人服用甲状腺激素可能会引起心动过速、高血压甚至心衰等心血管并发症,需要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继续进行TSH抑制治疗;其次,部分患者,特别是绝经后女性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等表现,可以考虑口服钙剂及维生素D3;最后,甲状腺激素水平过高还可能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建议遵从医生的指导,不要擅自更改服药剂量,如出现不适,应及时就诊并予以相应的治疗措施。

  •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占据了所有甲状腺癌的95%以上,主要包括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DTC与促甲状腺激素(TSH)之间存在密切关系,TSH能够刺激表达TSH受体的正常甲状腺细胞及DTC细胞,可能导致残存的正常甲状腺组织和癌组织异常增生,增加复发的可能性。因此,TSH抑制治疗是DTC术后重要的辅助治疗,特别是在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后应用甲状腺激素抑制TSH,一方面补充患者所缺乏的甲状腺激素,另一方面抑制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生长。

    TSH抑制治疗首选L-T4口服制剂。为了确定合适的初始TSH抑制目标,需要了解复发风险分层。根据初始复发危险度分层,ATA指南推荐设定相应的初始(术后1年内)的TSH抑制目标。一般成人TSH抑制治疗的目标取决于患者的复发风险分层,包括高危、中危、腺叶切除患者以及血清学评估疗效不满意的患者。具体的TSH目标值会根据不同风险分层而有所不同。

  • 分化型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肿瘤之一,占据甲状腺癌病理类型的绝大多数(80%以上)。在手术切除后,131碘治疗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这种放射性药物能清除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和杀灭肿瘤细胞,降低复发和转移率,并能监测有无复发或转移,提高生活质量,部分患者可以治愈。

    然而,131碘治疗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甲状腺癌。只有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保留了正常甲状腺细胞能够摄取和利用碘离子的特性,才能有效地进行治疗。对于甲状腺微小癌不伴淋巴结转移且无复发高危因素的患者,指南并不推荐术后常规131碘治疗。

    在进行131碘治疗时,需要注意一些副反应和防治措施。病人可能会出现乏力、颈部肿胀和咽部不适、口干甚至唾液腺肿痛、味觉改变、鼻泪管阻塞、上腹部不适甚至恶心、泌尿道损伤、血象下降等不良反应。为了减轻局部症状,可以口服泼尼松,15—30 mg/d,持续约1周。同时,多年累积的治疗经验和研究数据显示,采用现行的131碘治疗方法,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远期副反应。

    在接受131碘治疗的早期,病人会有大量的放射性排泄物,这些排泄物需要专门的污水处理系统,否则会严重污染环境。因此,在进行大剂量131碘治疗时需要采取屏蔽隔离。另外,病人在接受大剂量131碘治疗时可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住院治疗可早发现,早处理,减少意外发生。

    如果患者身体内残留的甲状腺病灶较大、或者转移病灶较多、较大时,则需要多次131碘治疗。每次131碘治疗的间隔时间一般在3~6个月。患者131碘治疗后一个月,需来门诊复查,复查当天需空腹和挂号,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及观察患者血象、肝肾功能等变化情况。

    总的来说,131碘治疗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是否进行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注意副反应和防治措施。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