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哪些人群需要定期进行肠镜检查?

哪些人群需要定期进行肠镜检查?
发表人:病友互助家园

近年来,中国的胃肠癌发病率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平均发病年龄为48岁,远低于美国的69岁。据统计,早期肠癌的发现率不足20%,而大肠癌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治愈率极高。因此,了解自己是否属于高危人群并进行定期肠镜检查至关重要。

根据2018年中国结直肠肿瘤早诊筛查策略专家共识,以下人群被列为高危人群:

  • 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
  • 本人有癌症史(包括任何恶性肿瘤病史);
  • 本人有肠道息肉史;
  • 同时具有以下两项及以上者:慢性便秘、慢性腹泻、黏液血便、不良生活事件史、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道疾病史或胆囊切除史。

此外,40~74岁的一般人群也被推荐作为筛查对象,尤其是城市人群。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肠癌,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大肠良性肿瘤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大肠良性肿瘤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近年来,大肠癌的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平均发病年龄从60岁以上降至40岁左右。这种变化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表明,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的饮食结构和缺乏运动是导致肠胃蠕动速度变慢、易引发便秘的主要原因,而这正是越来越多年轻人患大肠癌的重要原因之一。

    年轻人新陈代谢旺盛,癌细胞分裂更快,恶性程度相对中老年人更高。因此,如果身体出现以下五大“信号”,就需要警惕大肠癌的可能性:持续腹部不适、隐痛、气胀;大便习惯改变,经常便秘或腹泻,或者两者交替进行;便血;无端消瘦、贫血;腹部有肿块。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常常忽视这些信号,误认为是其他疾病,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多摄入富含高纤维素的蔬菜、水果、粗粮等,并避免久坐,增加运动量。35岁以上的人群,特别是长期大量食用高脂肪类食物的人群,应定期体检,尤其是进行肠镜筛查。

  • 我还记得那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仿佛世界都在向我微笑。可当我收到医生的电话,告诉我大肠癌的诊断结果时,我的世界瞬间崩塌了。恐惧、绝望、无助……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我知道我需要专业的医疗帮助,于是决定在京东互联网医院寻求帮助。通过在线咨询,我遇到了一个非常耐心和专业的医生。我们开始了长达一个小时的深入交流,医生详细了解了我的病情,并给出了治疗方案和用药建议。

    在我们的对话中,医生提到了呋喹替尼这种药物,据说对大肠癌的治疗效果不错。我记得当时我问医生:“请问您药物名称?”医生回答:“是呋喹替尼。”我心中一喜,感觉自己找到了救命稻草。

    医生很快就开出了处方,并告诉我:“处方已送达药师审核,点击卡片后您可直接预约药品,服药期间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诊。”我感激不尽,连声道谢:“不客气,谢谢医生!”

    在等待药师审核的过程中,我不禁回想起自己过去的生活。作为一个中年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很少有时间关注自己的健康。现在想来,真是后悔莫及。幸好我在京东互联网医院咨询过,病情才没有加重。

    当我收到处方审核通过的消息时,心中一块大石头落了地。我知道这只是治疗的开始,但至少我有了方向和希望。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按照医生的建议,认真服药,积极配合治疗。

    我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啊?如果有,千万不要忽视,及时就医是最重要的。健康没有小事,平日里大家也要多注意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不方便的话就去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方便!

    大肠癌治疗指南 常见症状 大肠癌的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腹痛、便血、排便习惯改变、体重下降等症状。高风险人群包括50岁以上、有家族史、长期吸烟或饮酒、不健康饮食习惯的人群。 推荐科室 肿瘤科或消化内科 调理要点 1. 手术切除是大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效果更好。 2. 化疗药物如呋喹替尼可以用于辅助治疗,减少复发风险。 3. 放疗也是一种治疗选择,尤其是对于晚期大肠癌患者。 4.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可以帮助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和复发。 5. 定期进行大肠癌筛查,特别是对于高风险人群,早期发现可以大大提高治疗成功率。

  • 大肠癌是一种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大肠黏膜,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该疾病的癌肿生长缓慢,转移晚期,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因此,了解其早期症状和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大肠癌的早期症状主要包括大便习惯和性状的改变,如腹泻、黏液便、血便或便秘、腹泻与便秘交替,甚至便条变细;腹痛,可能是定位不清的持续隐痛或仅为腹部不适、腹胀感;腹部包块,通常坚实,呈结节状;以及全身症状,如贫血、乏力、低热等。

    预防大肠癌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诊断。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等。同时,调整饮食结构也能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适当控制或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的含高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可以有效降低大肠癌的发病风险。

  • 我还记得那个晚上,朋友小李打电话给我,声音颤抖着说他被诊断出大肠癌。我当时就愣住了,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助。我们曾经一起玩耍、一起工作,怎么可能突然间就面临生命的威胁呢?

    我决定陪他去看医生,希望能找到一些解决的办法。我们来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通过图文问诊的方式与医生进行了交流。医生询问了小李的病情,了解到他处于大肠癌的初期阶段,癌细胞刚刚开始增殖。医生建议进行手术切除,告诉我们如果及时治疗,治愈的可能性非常高。

    听到这个消息,我和小李都松了一口气。我们开始讨论手术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医生详细解释了手术的过程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例如麻醉和感染等。我们也了解到,在手术后需要注意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清淡饮食。

    小李的病情让我们意识到,健康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和治疗疾病。同时,我们也感谢京东互联网医院提供的便捷和专业的医疗服务,让我们在关键时刻得到了帮助和支持。

    大肠癌初期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大肠癌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腹痛、便血、便秘或腹泻等症状。易感人群包括50岁以上、有家族史、长期吸烟或饮酒、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等。 推荐科室 肿瘤科或消化内科 调理要点 1. 及早手术切除癌细胞;2. 注意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清淡饮食;3.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4.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治疗和康复过程;5. 如果有需要,可以考虑中药治疗脾虚肠炎,例如使用补中益气汤等处方。

  • 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这为早期诊断提供了机会。早期诊断主要包括早期发现和早期确诊。随着纤维结肠镜技术和病理学的进步,早期确诊已经变得比较容易实现。然而,早期大肠癌的症状往往很隐匿,因此早期发现仍然是大肠癌研究中最紧迫的问题。早期发现对于提高大肠癌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早期诊断方法:

    • 早期症状:早期大肠癌的症状可能仅包括腹痛、腹泻、便血或排便习惯改变等肠道常见症状。这些症状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如痔疮、菌痢或肠炎。因此,对出现肠道症状的患者应予以重视,避免漏诊和误诊。对于原因不明的贫血患者,建议进行钡剂灌肠或纤维结肠镜检查,以排除大肠癌的可能性。
    • 肛门指检:直肠是大肠癌最常见的发病部位,肛门指检可以检测到距肛门7~8cm之内的直肠肿瘤。该方法操作简便、无需设备,具有经济有效的优点。然而,在漏诊的直肠癌中,有80%的患者在第一次就诊时未进行肛门指诊。由于直肠癌在我国仍占大肠癌的50%以上,且中低位直肠癌的比例较高,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特别重视肛门指诊,以争取早期发现。
    • 大便隐血试验: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在临床上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但肿瘤组织的坏死和表面黏膜充血可能会使粪便中混有肉眼难以觉察的血液。大便隐血试验已成为监测大肠癌的最有价值的方法之一,并且不断发展。
    • 结肠镜检查:全结肠镜检查是检测大肠癌最有效的方法,能检出95%~99%的大肠癌。该方法不仅可以发现腺瘤,还可以进行预防性切除,从而大大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然而,由于费用较高、病人痛苦大,且可能发生结肠穿孔等并发症,目前还不能作为大肠癌普查筛选工具,而更适用于初步筛选后的进一步检查。
    • 双对比钡灌肠:目前未将双对比钡灌肠单独用于大肠癌普查,但对于大便隐血试验结果阳性、又不愿意接受或无法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可以采用双对比钡灌肠作为检查手段。该方法比结肠镜便宜,病人痛苦小,可以检查全结肠病变。然而,检查阳性者仍需要进行结肠镜以确定病变性质,且小的腺瘤容易漏诊。
    • 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检测:多基因突变共同作用导致大肠癌的发生,许多学者正在研究检测大肠癌易感者血液、粪便分离的细胞及肠灌洗液脱落细胞等的基因突变。结果表明,应用基因诊断技术筛查和随访大肠肿瘤家族中易感者,有利于大肠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在一般危险人群中,通常建议从50岁开始进行大肠癌普查。使用粪隐血试验作为普查手段可以明显提高早期大肠癌的检出率,降低大肠癌的死亡率,并且经济、有效、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效价比。对于结果阳性的患者,应进行乙状结肠镜或全结肠镜检查。一些专家还提出了一种优化筛查方案,建议40岁以上并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进行纤维结肠镜检查:1.一级亲属有大肠癌病史;2.本人曾经患过大肠癌或息肉;3.免疫粪隐血阳性;4.有慢性腹泻、粘液血便、慢性便秘、精神刺激史或胆道疾病史中两项或两项以上者。这种方法与前一种方法相比,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有所提高。

    对于高危人群,包括那些有大肠癌或大肠腺瘤病史、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病史、胆囊切除术后、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未愈者、直系亲属中有2人以上或1人50岁以上患过大肠癌、疑似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或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的家族成员等,需要采用更敏感和特异的方案进行普查。监测包括每年一次的大便隐血试验和3~5年的结肠镜检查,对于有家族倾向的患者,还应进行遗传学检查。

  • 便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但其原因多种多样,特别是痔疮和恶性肿瘤的鉴别。患者往往对便血等症状不够重视,容易导致疾病的延误。

    大肠癌引起的便血通常与大便混合在一起,难以区分,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点。其颜色大多数为暗红色,也可能是鲜红色或黑色,具体取决于出血量和血液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相比之下,痔疮引起的便血一般是鲜红色,且大便和血液可以区分开来,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呈现出“便是便,血是血”的特点。

    除了便血外,大肠癌还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直肠刺激症状、大便变形、变细,甚至肠梗阻等。因此,对于出现便血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明显上升。特别是50岁以上的人群,应该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治疗大肠癌。对于有家族史的人,首次检查的年龄应提前到40-45岁。即使初次检查未发现异常,仍需每3-5年复查一次,或者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更频繁的检查。

    除了年龄和遗传因素,饮食和环境也对大肠癌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长期摄入高蛋白、高脂肪、低纤维素的食物可能增加患病风险。因此,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也非常重要。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应立即就医:长期粪便潜血阳性、排便习惯改变、黏液血便、长期贫血和疲劳、无法解释的体重骤降等。这些症状可能是大肠癌的早期信号,及时的结肠镜检查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和治疗大肠癌。

  • 大肠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分期对于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大肠癌的分期主要依据TNM分期系统。其中,T代表肿瘤本身的大小和侵犯范围,N代表淋巴结的受累情况,M代表是否有远处转移。

    根据肿瘤、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情况,大肠癌可以分为不同的期别。一般来说,分期越高,意味着肿瘤进展程度越高,治疗难度也越大。

    具体来说,A期表示肿瘤未穿透肌层,也未累及淋巴结;B期表示肿瘤已穿透肌层,但未累及淋巴结;C期表示肿瘤已穿透肌层,并发生淋巴转移;D期表示有远处脏器转移。

    对于早期大肠癌,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较好。而晚期大肠癌,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和延长生存期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大肠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在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因此,建议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有家族史的人群,更应提高警惕。

    人参皂苷Rh2作为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成分,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表明,人参皂苷Rh2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提高免疫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灌南县人民医院肿瘤科综合副主任医师陈军指出,大肠癌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应注意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

  • 多药耐药是大肠癌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中医药在逆转大肠癌多药耐药中具有重要作用。肠胃清、至真方、左金丸等中药复方,白花蛇舌草、徐长卿等中药,以及苦参碱、姜黄素、吴茱萸碱等中药单体被发现可以逆转大肠癌多药耐药。

    这些中医药的逆转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抑制膜转运蛋白过度表达(如P-gp、MRP等),提高胞内药物浓度;抑制NF-κB信号转导;抑制抗凋亡基因表达,如Survivin;抑制Hedgehog信号转导;抑制MAPK信号转导;抑制上皮-间质转化等。此外,中医药还对耐药大肠癌细胞具有直接的抗癌作用。

    合理应用这些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提高大肠癌的临床治疗疗效。相关研究成果已在《中华中医药学刊》等杂志上发表。

  • 大肠癌是中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上升。上海市是大肠癌发病率最高的区域,自上世纪70年代初以来,发病率上升了4倍,年均增速超过4%。在上海常见恶性肿瘤中,大肠癌的排位已从第6位上升到第2位,仅次于男性肺癌和女性乳腺癌。

    肠癌的临床表现包括排便习惯改变、血便、腹痛或腹部不适、腹部肿块、肠梗阻、贫血及全身症状等。早期结直肠癌可能无明显症状,但最常见的表现是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带血,容易被误认为痔疮而延误治疗。因此,40岁以上中老年人出现类似症状时应引起足够重视,积极就诊检查。

    肠癌早期筛查对其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人群筛查可发现大肠癌癌前病变和大肠腺瘤,防止其发展到晚期,降低结直肠癌死亡率。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进行大肠癌的大范围筛查后,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下降。上海市自2008年开始试点,2012年全面实行全市范围内一般危险度人群的筛查普查工作,预计在未来20~30年内能够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肠癌的早期筛查通常采用问卷和粪便隐血试验法筛查出高危人群,然后对高危人群进行结肠镜检查。这种序贯筛查方案可以发现早期不出血的结直肠癌及癌前期腺瘤。

    大肠癌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早期肠癌或耳边息肉可以采取内镜下局部切除的方式,避免大的手术创伤。中晚期大肠癌仍然采取手术为主,配合其他辅助治疗如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生物治疗等。微创手术已成为主流,90%以上的大肠癌可以通过腹腔镜手术完成,术后恢复较快。

    如果不保肛手术,术后患者和家属需要注意饮食调理、皮肤护理、正确使用人工肛门袋、人工肛门功能锻炼以及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等方面的护理。

    肠癌患者在饮食方面应以新鲜、易消化、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为主,减少肉类摄入,限制高脂食物,禁忌辛辣、燥热、刺激性食物、酒精等。

    预防大肠癌的方法包括人群筛查及早发现、早诊断,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注意膳食纤维的摄入,积极处理癌前病变,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戒烟限酒,适当从事体力活动,保持身心健康,控制能量摄入,保持正常体重,防止肥胖,优化环境,避免接触致癌物质等。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