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面肌痉挛:症状、类型及治疗方法

面肌痉挛:症状、类型及治疗方法
发表人:中医养生之道

面肌痉挛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阵发性半侧面肌的不自主抽动,多数情况下仅限于一侧面部。该病通常始于眼轮匝肌,随后向面颊甚至整个半侧面部扩展。疲劳、紧张等因素可能会加剧痉挛,特别是在讲话或微笑时更为明显。面肌痉挛多在中年发病,但也可见于儿童和老年人。虽然过去认为女性更容易患上此病,但近年的研究表明,性别并不是影响因素。

面肌痉挛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面部一侧抽搐,少数病例可能出现双侧痉挛。精神状态的紧张或激动会使痉挛加剧。由于初期症状为眼睑跳动,许多人并不会立即关注,直到病情发展到面肌痉挛的阶段,甚至影响到嘴角和颈部。面肌痉挛可分为原发型和面瘫后遗症产生的两种类型,通过症状表现可以进行区分。

原发型面肌痉挛在静止状态下也可能发生,痉挛持续数分钟后缓解,且无法控制;而面瘫后遗症产生的面肌痉挛只在进行特定动作时出现,如眨眼或抬眉等。针对面肌痉挛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具体选择应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原发性面肌抽搐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2019年10月19日至20日,陕西省脑疾病细胞分子医学专业委员会成功举办了成立大会暨2019年第一届学术会议。该会议以“关注脑病、基础与临床融合、共谋转化”为主题,旨在整合学科资源、展示学术进展,提高我省脑疾病机制与防治水平。

    在此次会议上,专家组成员详细讲解了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颅神经疾病的微血管减压治疗的临床进展。颅神经疾患是一类由各种因素引起的脑神经相关疾病,包括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等。传统的内科或外科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理疗、局部注射等疗效不佳,或者虽然可以起到一定效果,但随着时间推移疗效会递减。相比之下,微血管减压手术是目前已知的治疗这些疾病的首选外科治疗方法,总体有效率可达到90%以上。

    然而,由于此类手术位于脑干附近,对术者的显微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国内各地区之间开展也不均衡。经过十年的努力,专家组已经帮助近千名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及舌咽神经痛患者摆脱病痛。他们从传统技术改进、新技术立项到神经外科相关器械和仪器的改造更新,在大量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技术特色,形成显微血管减压手术规范化及管理流程。

    专家组的研究成果,如“神经内镜辅助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多模态影像融合与3D打印技术研究课题等,对于复杂的颅神经疾病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 面肌痉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性疾病,表现为面部肌肉不自主的抖动或震颤。这种情况尤其在紧张或重要时刻更为明显。面肌痉挛虽然不会引起疼痛,但长期存在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自卑感和心理问题。目前,早期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有效控制症状,而长期服用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显微血管减压手术(MVD)以彻底治愈。

    MVD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原理是找到面神经和责任血管,并在二者之间放置垫片,以防止血管对面神经的压迫。然而,手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例如面神经瘫痪、迟发性面神经瘫痪、听力减退或丧失、平衡障碍、脑脊液鼻漏、切口感染或颅内感染。其中,迟发性面神经瘫痪是最常见的并发症,通常在术后一周内出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面神经会自我修复,症状也会消失。

    为了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医生会在手术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并在手术中使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同时,良好的护理和抗感染处理也可以有效控制感染情况。值得注意的是,情绪紧张、睡眠不足和心理压力过大都可能加重动脉硬化,增加面肌痉挛复发的可能性。因此,患者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以预防复发。

  • 有句老话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然而当李先生在1998年出现左眼角跳动的情况时,并没有因此而高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症状逐渐加重,出现了口角歪斜和阵发性抽动,尤其在说话、吃饭、发笑及情绪激动时更为明显。经过多次就医都未见好转,直到后来才被诊断出患有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面部肌肉反复、不自主的抽动。它可以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类型。生理性眼皮跳通常是由于过度劳累引起的,休息后可以自行恢复;而病理性眼皮跳则多由面肌痉挛引起,需要进行专业的治疗。

    李先生在接受磁共振MRTA检查后,发现他的面肌痉挛是由于颅内大动脉椎动脉及其分支压迫了面神经所致。通过微创手术入路,医生成功地解除了血管对神经根的压迫,使李先生的面肌痉挛症状得到了完全缓解。

    如果你也经常出现眼皮跳的情况,建议尽快到正规医院神经外科进行检查和治疗。及早发现和治疗面肌痉挛可以避免症状加重,提高生活质量。

  • 李先生,49岁,公务员,于2012年3月30日首次就诊。其主要症状为左侧面部肌肉不自主间断抽搐,持续两年余。最初表现为左眼跳动,随后发展为左侧面部肌肉抽动。尽管在当地医院进行了头颅CT和脑电图检查,但未发现任何异常。李先生被诊断为偏侧面肌痉挛,并接受了卡马西平等药物治疗。然而,症状改善不明显,于是他寻求进一步的治疗。

    在就诊时,医生观察到李先生左侧面部抽动频繁,抽搐时口角向右侧移动近1cm,左侧眼裂明显小于右侧。遇冷或精神紧张时,左侧面部抽搐程度明显加重。李先生随后入院,并在2012年4月1日接受了显微血管减压术。手术效果显著,李先生的面肌痉挛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

    面肌痉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该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了严重影响。幸运的是,通过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许多患者都能恢复健康。

  • 微血管减压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虽然手术前无需特别准备,但术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医院,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并接受静脉输液,至少2天以上,以避免颅内压下降引起的头痛和呕吐等不适症状。术后第二天可以开始进食,首选易咀嚼、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食物,如稀饭、面条和蛋汤等。如果患者出现明显呕吐,影响进食,可能需要通过静脉补充营养。

    从术后第三天开始,患者可以逐渐增加活动量。首先,病床可以调整为半坐位,休息一段时间后再慢慢站起来。第四天可以下床活动,但要注意动作不要过快,以防体位性低血压引起头晕。一周左右,患者可以完全下床活动,但仍需要有人陪同,以防意外发生。

    术后头部需要适当的加压包扎,使用纱布和绷带。部分患者可能会感到不适,但千万不能自行拆除头部纱布,以免引起脑脊液漏。患者应保护伤口的纱布,避免移位或松脱,并及时向医生报告任何问题。通常情况下,术后住院一周,换药1~2次即可,伤口没有问题的一周后即可出院。

    出院后,患者应逐步增加活动量,恢复正常生活。饮食应清淡易消化,注意搭配和卫生。头部切口需要保持干燥,大约两周后可以洗头,但要注意保护切口部位,避免抓伤。一般来说,术后一到三个月,患者就可以重返工作岗位。对于一些症状在术后未完全恢复的患者,通常在一个半月左右可以逐渐恢复,这是正常的延迟恢复过程,无需过分担心。

  • 面肌痉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多见于中年女性,发病率在每10万人中女性为14.5,男性为7.4。目前,显微血管减压手术(MVD)已成为治疗面肌痉挛的首选方法。该手术通过在耳后钻开骨孔,暴露面神经根部,找到并垫开压迫面神经根部的血管,消除引起面肌痉挛的病因,通常可以立即或逐步停止面肌痉挛。

    MVD手术适用于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排除继发性病变;无面神经损伤病史;保守治疗效果差;无严重全身性疾患;一般的高血压、冠心病、高血糖病史不会影响手术;年龄在75岁以下;无严重心肺、肝肾等脏器器质性病变;能耐受全麻手术者。

    如果您考虑进行MVD手术,需要了解以下住院须知:标准住院日为一周左右,术前准备2~3天,手术日为入院第3或第4天,麻醉方式为全麻。术前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包括三大常规、血型;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心电图、胸部X光片;面部MRI薄层扫描。

  • 面肌痉挛是一种功能神经疾病,主要由颅内血管压迫面神经根引起。其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的不自主抽动,通常从眼睑开始,逐渐扩展至面部、口角,严重者可能影响同侧颈部。这种疾病的发生机制复杂,但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类比来理解:面神经就像一根电缆,其中包含多根电线,支撑着不同的效应器官。长期的血管压迫会导致电缆及其内电线的外皮破损,产生漏电及错误供电,引起不该收缩的肌肉出现异常收缩,无法被患者控制。电生理检查可以证实这一点,显示面肌痉挛患者的异常肌电反应(AMR)。

    针对面肌痉挛的顽固性,正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和显微血管减压手术(MAD)。然而,许多患者由于发病时没有疼痛感,只是认为是外观问题而不予治疗,可能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要谨慎,针灸治疗实际上疗效不明显,甚至可能加重病情。服药对一些轻型患者可能有效,但中枢镇静药、抑制剂和激素等均无显著疗效。肉毒素注射治疗会引起面神经周围性瘫痪,且三个月到六个月后症状可能复发,连续注射三次以上还可能造成面神经损害。因此,患者应到正规医疗机构接受微创手术治疗。

    目前,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该手术通过将相互压迫的神经、血管分离开来,解除局部血管压迫,消除症状,并保留面神经正常的感觉、运动传导功能。手术过程大约需要一至两小时,成功率高,副作用少。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其他治疗方法可能会被考虑。

  • 面肌痉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根据其病因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面肌痉挛约占发病总数的2/3,通常没有明显的诱因。近年来,研究表明面神经出桥脑根处被走行的小动脉压迫可能是主要的诱因之一。继发性面肌痉挛,也称为症状性面肌痉挛,是由大脑皮层到面神经分支末梢的整个通道中任何压迫刺激性病变引起的,例如中耳乳突炎症和肿瘤、桥脑角的占位性病变、脑炎、蛛网膜炎、颅凹陷症、多发性硬化等。

    对于原发性面肌痉挛,初期可以通过药物控制,常用的药物是卡马西平。然而,药物治疗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副作用太大或病情严重需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患者,医生通常会建议手术治疗。显微血管减压术是一种常用的手术方法,通过手术分离压迫面听神经的血管并使用神经垫片隔离血管,从而消除神经的异常放电。这种方法直指病因,效果显著,治愈率高,且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能完全保留血管、神经功能等。

    继发性面肌痉挛的治疗需要针对其特定的病因进行。例如,对于颅脑肿瘤引起的面肌痉挛,首先需要切除肿瘤。如果神经血管黏连仍然存在,可能需要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来达到根治的目的。因此,继发性面肌痉挛的治疗需要个体化的方案,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面肌痉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的间断性抽搐,可能伴随着耳鸣和听力下降。这种疾病的主要原因是血管压迫面神经和听神经所致。虽然药物治疗可以暂时缓解症状,但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能根治面肌痉挛的方法。

    在选择手术治疗时,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最有效的选择。这种手术可以在全麻下进行,通过在患侧耳后、发际内开一个小切口,使用高倍显微镜对面神经走行区进行探查,然后用Teflon垫片将面神经与责任血管隔离。这样一来,产生刺激的根源就消失了,绝大多数患者术后面部痉挛立即消失,并保留正常的面部感觉和功能,不影响生活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面肌痉挛的病程越长,手术治疗的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如果你发现自己的面部抽动已经影响到了日常生活和工作,应该尽早考虑手术治疗。一般来说,患病8年以内的面肌痉挛患者,手术后治愈率能达到93%;而患病长于8年的患者,治愈率可能会低一些。

    总的来说,面肌痉挛是一种需要及时治疗的疾病。虽然药物治疗可以暂时缓解症状,但只有手术治疗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如果你正在考虑如何治疗面肌痉挛,应该优先考虑手术治疗。

  • 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患者中,老年人的比例较高。因此,老年人和家属常常担心是否可以进行显微血管减压手术,以及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分析国内外文献和个人临床经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老年人的手术风险主要来自于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和潜力。虽然老年人的重要器官功能或潜力可能不如年轻人,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年人不能进行显微血管减压手术。事实上,许多65岁以上的老年人身体状况良好,完全可以胜任日常工作。相反,一些年轻人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原因早早失去劳动能力。因此,单纯以年龄作为手术适应症的指标是不合理的。我们应该根据每个患者的器官功能和潜力进行个体化评估。如果老年人的一般状况良好,重要器官功能无大异常,那么他们的手术风险并不会因为年龄而明显增加。另外,老年人由于脑萎缩的原因,蛛网膜下腔通常比年轻人更宽,这为术者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手术效果也不会因此而降低。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极其痛苦的疾病,患者可能会因为无法忍受疼痛而采取极端行为。有研究表明,老年人如果不能及时接受手术治疗,可能会因为疼痛而导致药物中毒等严重后果。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及时进行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是非常重要的。总之,只要老年人的心肺功能正常,就可以考虑进行显微血管减压手术。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