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小时候在课堂上学到“掩耳盗铃”这个成语时,总是很疑惑:
“世上真的有这样自欺欺人的人吗?”
结果等到十几年后,当自己在繁忙的996中消耗着生命,却不敢去医院体检时才发现:
原来小丑竟是我自己。
前段时间,一个名为#如何看待年轻人不愿意去体检#的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
在一档综艺节目中,毛不易、李雪琴、阿雅等人就“体检”问题展开了讨论。李雪琴说自己因为繁忙,已经两年没有去体检过了,阿雅更是表示:“已经很多年没有体检了”。而原因是“怕检出来什么问题”。
不得不说,她们两位真是把当代年轻人的现状展现得淋漓尽致。
评论区也有很多人纷纷表示:太真实了。
一方面,996的繁重工作摧残着自己的健康;另一方面,就算偶尔有闲时间,也只想在家里躺尸,完全不想出门去医院。
而且,还有一个更深刻的原因:不敢面对,怕真的检出来什么问题。以至于看个体检报告,简直比上学时看成绩单还恐怖。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有人就说:“我不知道=我没病”
还有人说:“小病自己好,大病治不了,所以检了也没啥用,还不便宜,不如省下那份钱去跟朋友吃顿饭。”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这届网友在宽慰自己这方面个个都是能手。
大概也是生活所迫吧。
年轻人的难处,我们都了解,也都理解。
但,体检这件事毕竟非同一般。
不论平时再怎么省钱,体检也是最不能省钱的一项开支。
像几个月前刚刚去世的直肠癌患者阿健,才32岁就被病魔折磨得形容枯槁,最终还是没有挺过来,令人悲痛惋惜。
他所患的是直肠癌,而如果能够早期筛查出来的话,很大可能就不会演变成今天的结果。
就像前文所说,很多人因为996而没那个精力去体检,但其实,这个关系应该反过来:
正是因为996,才更有必要去体检!
久坐不运动、饮食不健康、精神压力大、熬夜等等,都在透支着上班族的健康。
有句话说得好:“现在你没时间去体检,那迟早会有时间住院。”
所以,体检这件事一定要重视起来。
如果能将那些危害身体健康的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相比之下,多跑两趟医院、花点钱,实在是太小的代价。
必须承认,或许还有一道隐形的门槛在阻碍年轻人体检——体检的项目眼花缭乱,常常会让普通人感到难以选择,不知道哪项该检,哪项不该检。
前几年,针对国内体检行业基本项目不统一、服务不规范等问题,全国的医疗专家专门制定了一份《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就为了让人们在体检时有据可循。
根据这份《共识》,一次全面的体检中,应包含的必选项目有:
1.体格检查,如腰围、体重、血压、眼科、口腔科等;
2.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等;
3.辅助检查,如心电图、X线检查、超声检查等。
除了这些检查外,《健康体检自测问卷》也是必填的,其中包括健康史、躯体状况、环境健康、精神压力、睡眠、健康素养等几大类。
在这些必选项之外,还有一些备选的检查项:心血管病、糖尿病、慢阻肺、部分恶性肿瘤等,如果对这些特定领域的健康状况不放心,可以再进行详细检查。
另外,对于准备体检的人,还有一些事项要注意:
体检前3天保持正常清淡的饮食,不要喝酒、浓茶、咖啡,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蛋白类食物。
体检前一天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疲劳,晚餐后不要再进食,体检当天早上也不要吃饭喝水(做完抽血、腹部彩超等空腹项目后方可进餐,一般医院都会有食物提供)。
在穿衣方面,尽量穿一些宽松的衣服,因为有些项目需要稍微脱衣服。男性就先不要打领带了,女性也不要穿连衣裙、连裤袜这类的衣服,以及有金属饰物的内衣,不要化妆、不要佩戴耳环项链等首饰,以免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
总而言之,体检这件事一定要重视起来,特别是996的年轻人们。
毕竟:工作是老板的,身体才是自己的!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即便是在好不容易等来的周末,我们也越来越不能够放松地享受生活。
经常感到疲惫,再也没有小朋友那种没心没肺的开心,好像压力和忙碌给我们带上了焦虑、失眠和疲惫等沉重的枷锁,一点点加重着我们身上的重担,步步紧逼、寸步难行。
其中,这些重担的重要来源之一,可能来自于大脑中存满的负性记忆和消极情绪。尤其是消极情绪,正逐步危害着我们越来越多人的身心健康。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的压力不局限于基本层次的衣食住行,对生活的品质和精神世界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和更多的关注。
同样,伴随巨大欲望而来的是更多的压力和挑战。
例如,来自家庭的不和谐、人际交往的焦虑、学业压力以及就业难题等。这些问题充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常见且需要解决的问题。
情绪,是我们作为正常个体在与周围客观环境互动中产生的短暂性情感体验,具有情境性、即时性和不稳定性。
一般来讲,基本的情绪包含积极和消极两个部分。
消极情绪的伤害
● 对身体
长时间持续的消极情绪会产生伴随一系列的躯体反应,如心慌胸闷、失眠健忘、无穷无尽的疲惫感和日益稀疏的头发等。
身体的不适让我们减少了社交和运动,产生了很多继发的情绪病,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等,从而陷入了恶性循环。
同时,生活节律紊乱、植物神经过敏和内分泌失调长期的影响着个体的身体健康。一些常见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和甲状腺等相关疾病都和消极情绪密切相关。
● 对心理
长期且剧烈的消极情绪,会破坏我们的心理健康,是多种常见精神心理疾病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期的消极情绪的产生,一方面,使我们丧失对自我客观的评价,更倾向于用消极悲观的视角看待问题,时常敏感和习惯性自我贬低,不利于自我发展。
另一方面,容易灾难化思维、缺乏动力和勇气,为了避免结束,你拒绝了所有开始。
消极情绪萦绕下的心情就像南方的梅雨季,我们并不能做到祈求上天不要下雨,但是,我们可以学会及时排遣掉这些消极情绪,给心理的罐子做清扫,撑开守护心理健康的「雨伞」。
觉察与宣泄
原发的情绪都很直白,让我们做出本能的战逃反应,就算僵住也没有关系,不要为自己表现出攻击性或怂了而评判自己。
因为自我评判而产生的继发情绪可能更复杂,难以自行消化,比如羞耻感、抑郁、焦虑等。
所以情绪来了我们就要及时宣泄,给自己排毒,找朋友吐槽,出去嗨一下,痛快哭一场,还是打枕头、盘手串的都可以。
安全的宣泄,不要让负面情绪陪自己过夜。
接纳与寻求支持
逃避和过分关注都会让我们更加深陷情绪泥潭,学着接纳情绪产生的合理性,在不能自我处理的时候及时向外界寻求支持。
接纳情绪的较好的方式有正念练习、改变认知模式等。
这些可以通过网上已有资源的利用,或者线上、线下通过跟心理咨询师沟通学习,来帮助纠正我们习惯性的负性认知模式,从而减少和缓解部分消极情绪的产生。
向外界寻求社会支持也是处理消极情绪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
来自家人、朋友以及周围人的善意和支持最能帮助我们走出消极情绪,可以尝试「麻烦一下别人」,也允许别人在不打乱你生活的情况下麻烦一下你。
自我关怀
主要包括规律作息、保持运动量、发掘和培养自己的爱好。
运动不仅有助于身体机能的提升,而且本身能够促进分泌快乐物质,是消极情绪有效地排解手段。
睡眠节律的紊乱是多种精神心理疾病发生的前期表现,由此,保持睡眠节律是极为重要的。
不一定要早睡早起,但绝不可以昼夜颠倒,尽量保持规律作息习惯和充足时长的睡眠。
学习新东西、培养新爱好也是刺激多巴胺产生的过程,尤其是在得到一定的正反馈之后,有利于我们树立正向的自我形象,提升自信心。
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当消极情绪占据了你的大部分生活,严重影响工作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而无法排解时,可以尝试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高压的生活下,消极情绪就如同感冒,要及时进行线上或线下就诊,从而做出准确的心理评估和对症处理。
这样如同是在教练的指导下,科学安全地锻炼我们的心理肌肉,提升心理灵活性和复原力。
众所周知,体检能够很好地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
定期、及时的体检,可以将身体中小的病情隐患尽早的检查出来。
那么,男、女各个年龄段必做的体检项目都有哪些呢?
这些不同的体检项目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总的来说,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在做体检时都需要遵循“1+X”原则。
这个原则中的“1”指的是必须要做的常规体检项目,也就是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X”指的是专项筛查,这个所谓的专项筛查针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和疾病。
常规检查一共有以下几项:
一般检查、物理检查、常规检查、生化检查、其他检查。
这些体检项目的话,对于40岁以下的年轻人来说,一年要检查一次。
对于40岁以上的年轻人来说,每年检查一到两次。
专项筛查一共有以下几项:
针对于不同年龄来说:
20-30岁务必要加强对于传染病和生殖系统疾病的筛查;
30-40岁要重点检查血糖;
40-50岁要重点检查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
50-60岁要检查骨骼和肠胃的健康状态;
至于60岁以上的人群来说,尽量要做全面的筛查。
针对于不同性别来说:
女性要做妇科检查、宫颈涂片检查、白带常规检查、乳腺检查、幽门螺杆菌呼气试验、肺癌低剂量螺旋CT,胃部疾病筛查、骨密度检查、结肠癌筛查、盆腔、卵巢、乳腺检查、脑血管风险检查以及HIV、梅毒、乙肝等传染性指标检查等等。
男性要做HIV、梅毒、乙肝等传染性指标检查、前列腺检查、幽门螺旋杆菌呼气试验、结肠癌筛查、肺癌低剂量螺旋CT、胃部疾病筛查、前列腺检查、结肠癌筛查、脑血管风险检查等等。
当然了,这些专项筛查是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
对于常规检查来说也是如此,20-30岁之间,要重点关注肝功能五项、血常规、胸部的X光等等;
30-40岁之间,要重点关注其血糖和血压检查等等;
40-50岁之间,要重点关注心电图、血脂、血压等等;
50-60岁之间,要重点的关注大便常规。
那么,了解完这些体检项目之后,我们又该去哪里进行专业的体检呢?
第一,我们可以去专业的体检机构,选择不同种类的体检套餐。
第二,我们可以去医院的体检中心,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体检套餐。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现在有的人会把体检项目过度解读,认为是医生为了多赚钱而故意要求患者进行体检的。
实际上,很多的疾病是具有相似的症状的,不能通过简单的检查就能轻易下结论,因此,为了防止漏诊和误诊,医生们会让患者做相关的临床检验。
总而言之,对于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的人来说,做的专项筛查会有一定不同,常规检查是大致相同的。我们要和医生进行详细的沟通,多去相信医生。
某晚上,一对夫妻搀扶着一名年轻的女孩急匆匆地来到医院急诊,听见患者家属焦急的呼喊声后,值班医生立马冲出诊室,只见这名年轻患者的一侧嘴唇红肿的十分厉害,仔细检查后发现同侧眼睛也有轻微肿胀,由于嘴唇肿胀,她张口说话十分困难、呼吸也不是很顺畅。
详细询问其父母后得知,女孩3天前因为右侧上唇处长了一颗青春痘,便自己用手将痘痘挤破;第2天,女孩觉得痘痘没挤干净,就再次用没有消毒的粉刺针将其挑破,并用力挤压局部;今天早上醒来后,女孩发现嘴唇肿胀疼痛的厉害,家人刚开始都以为是上火了,就去药店买来清火药让她吃下,到了晚上,不仅嘴唇肿胀没有缓解,眼睛也开始肿胀,而且出现了高烧、张口困难、全身无力、呼吸不畅等症状,父母见状后立即开车将其送入医院。
行血常规检查后,提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均明显升高,结合其发病过程,明确诊断该患者存在严重感染,随后将其转入感染科的重症病房进行治疗,1周后,该患者才从重症病房转入普通病房,20天后治愈出院。
那么,一颗青春痘是哪来的威力,竟能将这个女孩送进重症科?
首先,并不是所有的青春痘都能随意挤压,“面部危险三角区”就是一大“禁区”,它是以鼻梁骨根部为顶点,两口角的连线为底边的一个等腰三角形区域,包括上下唇、鼻子、鼻翼两侧等部位。该部位的皮肤最为敏感,且血管丰富,血管内没有阻止血液双向回流的“阀门”,血液除了会正常向下流动到颈部静脉,在肌肉收缩状态下,还会逆行流向颅内。
当面部发生炎症时,可以扩展到此区域,并在静脉内形成血栓,同时使携带毒素的血液逆流至眼上静脉,导致眼睑水肿;如果炎症继续向周围组织扩散,一旦经眶上通向颅内蝶鞍两侧的海绵窦,最终传播到颅内,便可引发脑膜炎、脑脓肿等颅内感染性疾病,重则危及生命!
因此,如果发现面部危险三角区长了痘痘、疖子等,千万不能用手去挤压,否则容易使细菌随着血液流散,轻则导致感染,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正确的做法是:注意饮食清淡,让它自然消退即可。
在45到55岁的这个年龄阶段,是更年期的高发期,对于女性来说,更年期是很难受的但是也无法避免的存在,身材更年期,女性的脾气开始变得暴躁不安,稍有不顺意,就会大发雷霆,影响和朋友家人的关系,还能影响做事情的效率。
总之,更年期给女性带来的危害有许多,当你出现处于45到55这个年龄段之间,并出现以下症状时,要当心留意,这就说明你的更年期到了,要积极应对,度过难关。
怕冷
如果你开始无缘无故出现畏寒的现象,这也是你进入更年期的表现,这时,你会感到双脚发冷,身体不断地颤抖,这是因为女性进入更年期后产生的潮热所导致的,这时不妨多穿点衣服,注意保暖。
出夜汗
在更年期阶段,不少女性会出现夜汗的状况,这也与潮热有关系,出夜汗会导致半夜惊醒,影响睡眠质量,让身体感到疲惫,如果你出夜汗了,这也是进入更年期的一个重要的信号。
情绪变化
情绪变化是判断进入更年期最好的方式,大多处于更年期的女性,都经常会感到忧郁,时不时地想叹气,经常因为一些小事生气,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内心烦躁不安,还会变得焦虑起来,经常过多地操心事情。总之,情绪波动起伏很大,是个会移动的"火药桶",这些情绪上的变化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处于更更年期,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和其他的激素水平会出现波动,然后就导致了情绪的变化,所以当你出现喜怒无常,还经常感到悲伤,忧郁时,有可能是你进入了更年期导致的。
如果你出现了上面的三种情况,则说明了你进入了更年期,但是也不必太紧张害怕,虽然更年期带给我们的坏处有很多,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减少因为更年期带给身体的坏处。
健康饮食
所有的人都应该有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身处更年期的女性就更需要拥有健康的饮食习惯了,要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睡前可以喝一杯热牛奶,补充营养的同时,还能提高睡眠质量。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吃西红柿,红枣等可以帮助延缓衰老,美容养颜,同时还要注意少吃油炸辛辣食物,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多运动
身处更年期的女性还要记得多参加体育锻炼,参加运动可以帮助保持好看的体型之外,还能强身健体,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还要舒缓心情的作用,当感到心情烦闷不安时,不妨去跑一会儿步,运动过后,大汗淋漓的同时心情也会变得无比的畅爽。
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
上面说到过,身处更年期的女性会变得喜怒无常,时常感到焦虑和烦闷,不利于身心健康,解决这一症状的最好办法就是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首先,要重视自我的存在,要适当地突出自我,不建议把全部身心都放在老公和孩子身上,要有自己的生活,鼓励多交一些正能量的好朋友,可以时常去逛逛街,和朋友聊聊天,能有效舒缓内心痛苦的情绪。
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去学习它,比如书法,画画等,这些兴趣爱好能修身养性,还易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除了通过健康饮食,参加体育锻炼,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可以把更年期带给我们的危害降到最低外,这里还给大家推荐一种茶饮,它就是蒲公英苦丁茶:
蒲公英:解毒,利尿
大麦:健脾,除热,止渴
百合:清火,安神
苦瓜:降血糖,改善便秘
将食材搭配在一起泡水喝,能很好的去除内心烦躁,不妨常喝。
文章首发于 | 血管医生尹杰微博
我国自古有句流传已久的谚语:"男怕穿靴,女怕戴帽", 民间有把下肢水肿叫做"穿靴",把头面部水肿称为"戴帽",其实意识是说:如果一个大病或久病的人出现"男人脚肿"或"女人头肿"就表明这人离死不远了,真的是这样吗?
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腿肿脚肿其实是临床中非常多见的一个症状,并非都到了濒死的危重程度,患者不需要有这么重的思想负担,到正规医院查清楚就可以。腿肿是人体下肢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脚脖子附近肿胀,很多内科病可以造成腿肿,有腿肿症状的内科疾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看是否慢性肾病
伴颜面部肿胀,考虑是肾源性。一般做一个尿常规足够了,看有没有尿蛋白,有尿蛋白那肾一定有问题,需要看肾内科。
二看是否心脏方面有问题
心脏病患者多数有多年的慢性病史,可能长期服用相关药物,可以做心脏彩超检查明确。
三看有没有肝病
肝功能不好同样可以引起低蛋白血症,造成浮肿,查查巩膜黄不黄,皮肤有没有发黄,抽血查个肝功能。
四看是否内分泌疾病
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这方面可以通过抽血查甲功,T4降低而T3正常可视为早期诊断甲减的指标之一。
五要看是不是腿上长血栓了
一条腿肿,另一条腿正常,这种更多见于静脉血栓性疾病,有一定的危险性,建议到血管外科就诊。深静脉血栓形成一般突发肿胀伴有疼痛,有血栓脱落肺栓塞致死的风险,到血管外科开个下肢深静脉彩超就可以确诊。
六看是否药物性腿肿
好多人有高血压,服用降压药物如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缓释片等一部分人会造成腿肿,一般不严重,身体适应后会减轻,如持续不缓解可以考虑更换药物。
引起腿肿的原因很多,可以是全身性疾病的一个症状,也可能是下肢局部疾病的症状之一,故必须到医院检查,查明病因,才好进行合理的治疗。
在排除了这些内科原因的腿肿,有可能是下肢淋巴水肿。这是专业的血管外科医生根据患者病史、症状和体格检查和临床经验做出的诊断,通常是一种排除诊断。
诊断的前提是结合脚部的灰趾甲、脚气、足癣等真菌感染病史,真菌感染堵塞淋巴管,淋巴回流受阻致淋巴管内压增高,淋巴管扭曲扩张,导致淋巴液逆流,最终影响毛细淋巴管吸收组织间液和大分子物质,使体内水钠潴留于皮下间隙,加重皮下水肿,这就是淋巴水肿。简单的说就是真菌感染堵塞淋巴管造成的腿肿就是下肢淋巴水肿。
人体正常有抵抗外界细菌、真菌入侵的机制,但免疫力低下的时候容易得细菌、真菌感染,通俗的讲就是"抵抗力低",与熬夜、上火、睡眠不足、休息不足有关。
因此保证良好的唾眠,起居有规律。保持乐观情绪,坚持适当锻炼,如散步、慢跑、健身器械锻炼等,以增强体质,提高适应能力。
部分患者有特别讲卫生,喜欢频繁的剪脚趾甲。脚趾甲剪太短不好 ,因为人体趾甲是有保护作用的,能防止真菌入侵,而趾甲剪得太短会造成保护屏障丢失,真菌轻而易举入侵体内。一般留1-2mm比较合适。选择宽松透气鞋子,标准是不捂脚。
选择富含维生素食品,适量补充蛋白质和钙,推荐喝牛奶。芹菜、西红柿、蘑菇、水果以及豆制品等食物可多吃一些。
避免睡觉之前喝过量的水。夏天可以吃一些利尿的食物,比如西瓜、绿豆、冬瓜等,排出滞留体内的多余水分,醒来后稍微运动一下腿部,腿部浮肿能减轻。
要重视饮食和生活调理,适量补充蛋白质,加强运动锻炼,穿着松紧适宜的鞋袜,防止皮肤损伤。浮肿严重时,可服用这些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减轻局部水肿药物如下几种。
马栗果种籽提取物如迈之灵;黄酮类,橙皮苷如地奥司明;化合药物包括羟苯磺酸钙。
其他植物成分如草木犀流浸液片消脱止-M片。使用静脉活性药物的原理的增加静脉张力和毛细血管通透性,黄酮类药物可以影响白细胞和上皮细胞而减轻炎症和水肿。马栗果种籽提取物(七叶皂苷)对于减少水肿、疼痛和瘙痒有效。
地奥司明,橙皮苷,和微粒化纯化黄酮类药物可减少痛性痉挛。足部真菌感染可以外用酮康唑软膏。
一日,有一小伙子来医院看病,乍一看黑黑瘦瘦,弱不禁风,他怯生生地说:“大夫,我小腿肿了快一周了,小便时尿里有好多泡沫沫儿,但不疼也不痒的,感觉也没什么不舒服的,咋回事了。”这时他妈妈进来说:“大夫啊,我儿子血压还有点高,快一年多了,以为他快高考压力大,也没敢给他吃药。”
随后医生又问了问其相关的基本情况,除了尿里有泡沫均没有什么其他明显症状,医生说:“虽然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但是高血压、腿肿、尿有泡沫,可能是肾病综合征,我建议您儿子进行肾病相关检查,必要时留院观察。”
小伙子入院检查后,果然是肾病综合征。不是大夫厉害,大家知道吗,临床确诊肾病综合征必须符合至少两个指标,一个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3.5克(每天)、一个是血浆白蛋白小于30克(每升),这两个指标必须做检查化验才能确定。此外,还有其他两项诊断标准就是水肿和血脂升高。所以尿有泡沫提示有尿蛋白,又有水肿,只需要进行检查就可以确诊了。但是肾病是临床上很复杂的疾病,引起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很多,而查找病因治疗疾病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检查与分析。
小伙子临近高考压力本来就大,又偏偏得了肾病,肾病最怕劳累了,怎么能好好地应付繁重的学习压力呢!还有就是他有高血压,他说他一点感觉也没有,就一直没管。结果在院测动态血压平均血压为151/92毫米汞柱,高压最高达184毫米汞柱,低压最低到82毫米汞柱。这么高的血压在临床上处于高度危险状态,如果持续放任高血压不管的话,很可能会导致心脏病、脑出血、慢性肾衰之类的疾病。
不禁想到一句话: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小伙子最后病理检查为轻度系膜增生型肾小球肾炎,是肾病综合征中预后较好的一个类型,幸亏他及时就医,病情还不算严重,经医护人员细心治疗后,病情得以平稳控制。出院时还嘱咐他不要太劳累,控制好血压,优质蛋白饮食,比如吃些蛋、奶、鱼、瘦肉,少吃盐、油腻辛辣之物,定期一定要复查。
现在小伙子又可以继续他的“革命”事业了,希望他身体健康,高考能取得好成绩,不负韶光。并借此提醒大家工作不要太忘我,要注意身体健康,劳逸结合。
中医对体质的认识有很多种,比如气虚、阴虚、血虚、阳虚,那么您属于哪一种体质呢?今天我们就聊聊气虚,同时我们也给自己的身体打打分。
有一位患者去医院看病,主要表现为少气懒言、身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时加重、舌淡苔白、脉虚无力,大夫告他这是典型的气虚体质。患者很是不解,为什么会认为是气虚呢?
气虚的原因有很多,我给它编了一个顺口溜----叫“肺肾脾三久”。“肺”指的是气的来源不足,“脾”指的是后天脾胃虚弱;“肾”指的是先天禀赋不足;“三”指的是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久”指的是久病久劳损伤元气。这种趣味的记忆方法可以加深我们对事物的认识,那么我们怎么去理解呢?
肺为气的来源,具有“主气司呼吸”的功能,当肺功能失常的时候就会影响到气的功能。先天肾气不足简单理解就是爹妈给的不够,也就是说您的身体从生下来就禀赋不足。后天是脾胃虚弱,中医讲“脾胃乃后天之本”,当脾胃功能强壮时我们的气血就比较旺盛,脾胃功能差则气血虚。
人之气首先来源于肺,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脾胃运化水谷精气,在胸中形成“宗气”,也就是我们中医讲的“天、地、宗”,天气就是自然界的清气、地气就是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宗气就是天气与地气相结合产生的。脾和肺又需要依靠肾气的资助才能发挥正常功能,所以,当肺脾肾三者的功能失调时,也会出现气虚。
大家都知道,过度劳累也会出现气虚,正如《黄帝内经》上讲的“劳则耗气”,劳累过多就容易损伤人体正气。但是,我们又不能过度休息,因为“久卧伤气”,经常卧床的人也会导致气虚,所以我们既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在生活中尽可能劳逸结合。
比如,一般不运动的老年人,偶尔一次运动量多了以后,就表现出少气懒言,浑身酸痛无力的现象,这就是“劳则耗气”的表现;还有很多年轻人,每到周六日休息的时候,在家能睡一两天,起床后也会出现头晕目眩、浑身乏力,这其实就是“久卧伤气”的表现。
以上,就是我们所讲到的关于气虚体质的判定,不知道您中枪了没有?临床上针对气虚的办法有很多,比如,可以用一些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清暑益气汤之类等等,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上述的讲解对气虚的体质有一个基本认识。
随着高考结束的钟声敲响,苦读三年的高三学生终于可以走出高中大门,奔向理想的大学校园,追求期待已久的自由生活。如今国庆节已经过去,就连最后一所推迟开学的大学也开始了,那么大学开学要体检吗,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需要体检
大学生入学体检主要是检查新生的身体健康情况,才能更加了解新生的身体素质如何。大学新生入学体检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必要的,有助于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
二、体检项目
大学新生入学体检项目包括血压、心率,身高、体重等。内科项目有心、肺的听诊、肝、脾及腹部的触诊,外科检查有皮肤,脊柱、四肢、及肛诊等。五官科检查有视力,听力,口腔及咽喉和鼻等的检查。化验项目有血、尿、粪的常规检查,肝功能,乙肝两对半等的检查了,放射一般做胸片等的检查。
三、体检不合格
1、一些大学在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就会对-些体检疾病列出来,如果说学生被检查出来这里面疾病,那么学校有权利不录取这个学生。这些疾病有心脏病、严重的血液病例如肺结核,通常患有这种疾病的学生应该及时接受专业的治疗。
2、如果说体检学生出现了生理缺陷或者疾病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第二部分所列出疾病列表当中,那么这个学校有些专业这个考生是不可以报名,这些包括了视力以及色弱色盲。
3、不少大学根据自己办学条件以及相关专业,对考生身体条件明确提出了一些规定,这些大学会在官方网站或者社会进行公布,如果说考生报名了这个学生,要是不符合这个学校规定那么是会玻退档,所以这里提醒一下各位考生,应该要关注一下自己报考大学有没有对身体条件要求。
上面就是关于大学开学要体检吗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体检可以随时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建立自己的健康档案,如果有疾病,要提前发现并及时采取措施;可以在疾病的早期防治,大大降低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等优点。
有病了执意不去医院,也不吃药,这样的情况有很多,但要去探求病人为什么不去医院,无非以下几种心态!陈大夫带领大家一起走近他们的内心世界,去看看他们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态……
一、自信这点病无所谓
其实所有的心态中,这一点估计是最为重要的,有人说他觉得病小无所谓,不管病大还是病小,大多数不去医院不吃药的人,都是自信他所得的病对自己影响不大的疾病,所以才如此自信的不去医院不吃药!如果他能感觉到疾病是会危急他生命的,我觉得大多数都会去医院,除非他真的不想活了……
二、讳疾忌医型
这种人群,也占据了不去看病不吃药人群的一部分,他们害怕去面对到医院后可能要面对的现实,怕怕查出来以后可能要面对的恐惧!所以迟迟不敢去医院,但这类人群,只需假以时日,能够面对问题以后,都是会去医院的!
三、条件限制型
这里的条件,主要是就医条件,比如经济原因,因为经济困难,害怕花钱,才拒绝就医的,多数都是一些老者,艰苦了一辈子,谈到花钱,就害怕的不得了!其他还有一些条件限制的,比如不能独自去医院,不能独自买药,无人照料,等等等,因为条件限制,使得就医成为一种负担,从而使得不想去看病,不想去吃药!
四、真的不怕死型
这样的类型,大多数抱有多活一天是一天的心态,甚至有些压根就不想活的心态,使得他们不去就诊或者吃药!这个就不属于需要我解释的类型了!
有好多人会说,还有其他类型啊,比如医生太黑,不敢去看病,害怕被过度医疗等等,这样的其实都可以归结到第一种类型,还是这类人群认为自己的疾病还不至于危急到生命,真的他们要认为自己的病会危急生命,他们还是会义无反顾的去医院的!
不管怎样,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所以,不管怎么样想,最起码在他的理解和认知中,不去医院看病肯定是有原因的,而这个原因大于去医院看病的获益的时候,他们就会拒绝去看病和吃药了!
亲,你有这样的想法么?
在某大型问答平台上,一位朋友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大家都多久没发过烧了?本人40岁,已经三年未发烧,正常吗?”
这个时候,容我反问一句:难道不正常吗?
正常人的体内都存在体温调节中枢,当人体处于一个炎热的环境中时,我们的毛孔会打开,会出汗,来帮助散去体内多余的热量从而达到正常的体温;当秋风起,天气渐凉,人体立毛肌收缩,毛孔收缩,减少人体热量丧失,同时若是人体无法调节,我们就会穿上秋裤和军大衣。
人体正常的温度为36~37℃之间,当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发生了功能障碍时,使产热过程增加,而散热不能相应地随之增加或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我们称为发热。发热分为低热、中等度热、高热、超高热。
发烧是一种保护机制
对于人体来说,当体温升高时,某些病原微生物活性和繁殖活跃度会适当下降,而人体的免疫系统反应性则显著增强,包括白细胞数量增加、吞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杀菌活性增强等等。
发烧对于人体来说是一种应对外部环境、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自我保护机制,但是并不能代表“发烧了就证明你身体好”或者“不发烧就证明你身体差”,身体好坏可不能通过发烧来判断,即使已经时隔几年未发烧,也是正常的,是没有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或者人体尚未察觉到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还不足以致病。
发烧,烧过头了不利己反害己
体温过高导致病理性损害的不是发烧而是超高温,这种状态下人体体温调节机制遭到破坏,致使体温失控而异常升高。
因为对于发烧的致病机理不了解,一些年轻的父母,常常还以为发烧应该捂被子,出汗就好了,却不知道这样捂一捂,没有让温度降下去,反而越升越高,让宝宝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出现痴呆等不良后果,让人无限惋惜!
针对发热的病因进行积极的处理是解决发热的根本办法。若是感染性发热,那么应该用药有效进行治疗,若是因为中暑导致的发热,应该积极补液。记住一条,发烧了别耽搁,该上医院上医院,该休息时就休息,帮助自己尽快恢复健康才是正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