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药品不良反应≠药品质量事故

药品不良反应≠药品质量事故
发表人:精准医疗探秘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许多人对于药品不良反应的性质和原因仍存在误解,这给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药品不良反应和药品质量事故的区别。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用法用量下,药品所引起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而药品质量事故是指由于药品质量问题导致的严重后果。简单来说,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的一种正常现象,而药品质量事故则是药品质量问题的严重后果。

其次,我们需要区分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事故。医疗事故是指在医疗活动中,由于医务人员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药品不良反应与医疗事故的区别在于,药品不良反应是由于药品本身引起的,而医疗事故是由于医务人员的过失造成的。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范围。目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范围已经从化学药品扩展到传统药物、草药、血液制品、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及疫苗等。监测内容包括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所要求的监测上市药品不良事件的早期信号,以及涉及临床可能发生的任何药源性损害,如假劣药物的使用,用药错误,缺乏药物疗效,无科学依据的扩大药物的适应症,药物的急性、慢性中毒病例、药物相关死亡率的评估,药物的滥用和误用所致的潜在性安全性问题等。

为了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效率,我们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和监测能力。

2. 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及时收集和分析药品不良反应信息。

3. 加强药品监管,确保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

4. 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药物意外中毒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药物意外中毒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药品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众多药品中,如何辨别真伪、选择合适的药品成为许多患者关注的焦点。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药品说明书的内容。国家对药品说明书的内容表述、制作格式等均有明确要求和规定。例如,中药说明书只能使用“功能主治”来介绍药品的应用范围和针对疾病,而化学药则使用“适应症”的方式介绍。

    然而,在市场上,一些药品包装存在一些陷阱,需要我们仔细辨别。

    1. 陷阱一:宣传“适应症”

    一些厂商将“适应症”这一概念“移植”至中药的包装和说明书中,导致“功能主治”和“适应症”并存的现象。这是不符合规定的,患者在使用时应予以警惕。

    2. 陷阱二:擅自增加“解释”项

    部分药品生产企业在药品包装中擅自增加“解释”一项,变相地扩大宣传药品的有效治疗范围。这些解释往往缺乏科学依据,患者在使用时应谨慎对待。

    3. 陷阱三:任意扩大功能主治

    一些中药品种在其“功能主治”项目中使用非中医关于症候、症群的描述,并擅自增加若干所能治疗疾病的名称,故意扩大其药品的治疗范围。这容易误导患者,患者在使用时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品的实际作用。

    4. 陷阱四:附送赠品促销

    国家对药品销售方式有明确的规定,严禁厂商利用赠送药品等方式开展促销活动。然而,一些厂商仍违法利用药品包装进行药品促销,附送的赠品往往无批准文号,患者在使用时应注意辨别。

    5. 陷阱五:刻意突出外包装

    一些药品外包装上大做文章,故意放大药品商品名的字体,缩小通用名的字体;商品名与包装底色之间形成强烈对比,通用名与包装底色相近,让人难以察觉通用名的存在。这容易误导患者,患者在使用时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品的实际作用。

  • 那天晚上,夜幕低垂,我独自一人在家。突然,一阵冲动驱使我打开柜子,拿出一瓶放在那里的天那水。我抿了一小口,立刻感到一种刺鼻的味道。我本能地吐了出来,水洒了一地。

    那一刹那,我的心跳加速,脑海里浮现出各种可怕的情景。我赶紧跑到水龙头前,用冷水漱口,心里一直想着“没事的,没事的”。

    然而,不久后,我发现我的嘴巴和舌尖开始发麻。我害怕极了,心想这会不会是中毒的征兆?我上网查了一些信息,但心里仍然没有底。

    于是,我决定寻求医生的帮助。我打开了一家互联网医院,选择了一个普通内科的医生进行了线上咨询。医生详细询问了我误喝的情况,然后耐心地为我解答了我的疑惑。

    医生告诉我,虽然我没有吞下去,但天那水中的毒素仍然有可能通过皮肤和黏膜吸收。他建议我立即到附近的医院急诊就诊,进行观察和处理。

    我按照医生的指示,立刻赶到医院急诊。医生为我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并告诉我,由于我及时进行了漱口,毒素的吸收已经得到了控制。但是,为了安全起见,他们需要对我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

    在医院的这段时间里,医生一直关心着我,他们不仅为我提供了专业的治疗,还给予了我很多心理上的支持。我真的很感激他们的帮助。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互联网医院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无论是线上咨询还是线下就诊,我们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专业的帮助。我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医疗水平将会越来越高,我们的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更加美好。

  • 胆汁酸在人体内主要起到帮助消化和吸收脂类物质的作用,它通过提高小肠腔内胆盐浓度,促进脂肪乳化,以及降低卵磷脂酶活性来保证脂肪的消化和吸收。然而,胆汁酸并不具备解药物中毒的功能,因为它的主要功能并非对抗毒素。药物中毒是指由于摄入过量有毒物质而导致的身体不适或生命危险,需要针对不同的毒物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如洗胃或导泻。在使用胆汁酸时,还需注意其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如腹泻和腹胀,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对于有药物中毒风险的人群,建议妥善保管药品,避免误服或过量使用,并在中毒后立即寻求医疗救助。

  •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喜欢用各种方式探索世界。然而,这种探索往往伴随着风险,特别是在家庭环境中。儿童误服药事件时有发生,了解如何应对此类紧急情况至关重要。

      当家长发现孩子误服药物时,首先要保持冷静。根据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可以采取以下自救措施:

      1. 对于副作用较小的药物,如维生素、止咳糖浆等,家长可以让孩子多喝水,帮助药物稀释并排出体外。

      2. 对于副作用较大、有剂量限制的药物,如安眠药、退热镇痛药等,家长应立即采取催吐措施,并尽快送医。

      3. 催吐后,可让孩子喝大量茶水反复呕吐洗胃,以清除胃内残留药物。

      4. 催吐和洗胃后,可让孩子喝牛奶和生鸡蛋清,有助于养胃解毒。

      为了避免儿童误服药事件的发生,家长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 将药物放在孩子无法触及的地方,最好放在上锁的柜子或抽屉里。

      2. 不要将药物与其他物品混放,避免误食。

      3. 在服药时,避免在孩子面前操作,以免孩子模仿。

      4. 教育孩子认识药物,了解药物的危害,避免孩子随意尝试。

      5. 定期检查药物储存环境,确保药物安全。

      当孩子误服药时,家长应立即采取自救措施,并及时送医。同时,加强药物管理,预防误服事件的发生,保障孩子的健康。

  • 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2岁的女童误食了阿司匹林肠溶片,引起了家长的极度担忧。家长赶紧带着女儿到医院就诊,医生在仔细检查后发现女儿的血液检测结果出现异常,水杨酸浓度略高,需要进一步治疗。

    医生细心地向家长解释了患儿的病情,并给出了治疗建议。家长对医生的专业和耐心感到非常满意,对医生提供的服务表示感谢。

    在医生的指导下,家长将密切观察女儿的精神状态和出血情况,随时准备就医。希望女儿能够尽快康复,重新恢复健康。

  • 昨天下午,我漏服了一颗优思悦,导致我不安的心情越来越沉重。我急切地希望得到专业医生的帮助和建议,于是选择了线上问诊。

    在医生耐心倾听我的描述后,他给出了专业的建议,并告诉我马上补上漏服的药物,同时要避免继续漏服。医生的细心和耐心让我感到安心,我意识到自己的焦虑是没有必要的。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采取了正确的补救措施,并得到了医生进一步的指导和安慰。医生的专业知识和亲切态度让我对自己的情况更加有信心。

    最终,我明白了医生的建议并按照要求执行,感谢医生的耐心解答和专业帮助,让我及时排除了不必要的担忧。

  • 我在互联网医院进行了线上问诊,医生非常耐心地解答了我的问题。我主要咨询了关于阻断药漏服一次会导致阻断失败的问题。医生给出了专业建议,告诉我72小时之内服用是没有问题的,并建议我固定时间服药,以确保效果。医生还提醒我可以用自己买的试纸或者去医院做检查,确定阻断成功。在整个问诊过程中,医生的回答都非常详细,让我对自己的疾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对这次线上问诊非常满意,感谢医生的专业指导。

  • 为了预防儿童药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家庭和医疗机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家庭药品管理:通过制定家庭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安全存放,并记录药品信息,以减少儿童接触和误服的风险。

    2. 妥善保管危险药品:将易导致中毒的物品如杀虫剂、清洁剂等放置在儿童够不到的地方,并标记潜在危害。

    3. 阅读药品说明书:教育家长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成分、剂量、服用频率和副作用,确保正确使用。

    4. 儿童用药前家长签字:提高家长对药物安全性的认识,防止滥用或不当使用。

    5. 定期清理过期药品:定期清理家中过期、变质的药品,减少误服风险。

    如有药物中毒症状,应立即就医。

  • 在大众眼中,外资药企的药品往往价格高昂,质量却备受认可。然而,这些高价药品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利益链条,正是这种层层利益输送,导致终端药品价格不断攀升。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外资药企的商业贿赂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2013年7月,中国公安部宣布对葛兰素史克公司(GSK)部分高管涉嫌严重经济犯罪依法立案侦查,GSK被指贿赂官员和医生,以提高在华药品销量并抬高药品价格。自此,中国政府对外资药企祭出反腐之剑,多家外资药企被卷入商业贿赂调查。

    调查发现,一些外资药企通过旅行社等渠道,以参加学术会议、出国旅游等方式,向政府部门官员、医药行业协会、医院、医生等进行商业贿赂。其中,临江旅行社成为葛兰素史克等药企涉嫌商业贿赂的关节点。

    据了解,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曾利用临江旅行社等渠道,以巨额会费之名,向个别政府部门官员、少数医药行业协会和基金会、医院、医生等进行大肆行贿。目前,涉事高管已被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此外,一些外资药企还通过举办学术会议等方式进行商业贿赂。他们邀请与企业友好的嘉宾和媒体参加,会议演讲内容具有一定的倾向性,甚至有的会议目的就是请专家抛出观点来打击对方企业。据悉,辉瑞、诺华、阿斯利康、诺和诺德等药企巨头已纷纷取消各地的学术会议。

    “以药养医”制度导致医药行业生态不健康。据调查,GSK事件的推广和回扣成本占总药价的20%至30%。而各个环节的“明扣暗扣”,营销回扣可能占到总药价的50%左右,最高可达70%。

  • 当不慎给患者服错药物时,冷静应对至关重要。首先应立即联系值班医师,并迅速采取有效的解救措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对策略:

    1. 对于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不良反应较小的药物,若剂量不大且患者无禁忌症或过敏史,可暂时不做特殊处理,但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 误服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抗胆碱药等易造成中毒的药物时,需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并多饮水促进药物排泄。

    3. 误服毒、剧药品或剂量超出正常范围的药物,以及错服患者过敏史药物或外用药内服等情况,应立即通知值班医师进行救治,并采取催吐、洗胃和对症支持治疗等措施。

    4. 常见误服药物的解救药包括:对乙酰氨基酚N-乙酰半胱氨酸、阿托品毛果芸香碱、阿片类纳洛酮、苯二氮卓类氟马西尼、维拉帕米葡萄糖酸钙、苯妥英钠、利多卡因、阿托品等。

    5. 在处理误服药物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用药史,以便为救治提供依据。

    (2)掌握正确的急救措施,如催吐、洗胃等。

    (3)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加强医患沟通,及时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病情和救治措施。

    总之,面对误服药物的情况,应保持冷静,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