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病人医院就诊各科室间踢皮球 流血半小时没人理

病人医院就诊各科室间踢皮球 流血半小时没人理
发表人:健康饮食指南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比如意外受伤。然而,当我们将受伤的家人送往医院时,却往往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境。近日,一位名叫唐女士的女士就遭遇了这样的不幸。

前天凌晨,唐女士的丈夫汪远伟在如厕时不慎摔倒,导致眉眶上方被磕开两条几厘米长的口子,血流不止。唐女士慌乱中联系朋友,匆忙将丈夫送往江北区第一人民医院。

然而,在挂号后,他们将丈夫送往急诊科,医生检查后却并未进行处理,而是建议去五官科缝针,理由是外科缝针疤痕较大。从急诊科出来后,他们联系五官科医生,但医生却以伤口位置为由拒绝露面,让他们去眼科。这一连串的“踢皮球”行为,让唐女士和保安大吵一架,并拨打了医院的投诉电话。

在这期间,汪远伟失血过多,基本处于半昏迷状态。无奈之下,唐女士只得将丈夫送往324医院。在324医院,急诊科的医生很快清理伤口并缝合,处理完毕。这一对比,让唐女士对江北一院的信任大打折扣。

江北一院医务科的朱科长表示,由于分科比较细,医生不敢贸然跨科行事,以免承担责任。同时,他也承认当班医生的服务态度存在问题,医院已对相关部门和医生进行了处理,并派急诊科主任和护士长到唐女士家道歉。

然而,唐女士认为,医院的道歉并不能弥补他们的损失。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半昏迷疾病介绍:
昏迷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颅脑内高级神经中枢受到严重而广泛的抑制,是十分严重的意识障碍。昏迷按照严重程度可以分为浅昏迷和深昏迷,临床表现为意识大部分或者完全丧失,没有自主运动,对光、声等某些外部刺激无反应,严重者对各类刺激均没有反应,角膜反射、吞咽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等各类神经反射出现障碍。凡是出现昏迷的情况,绝大多数都与颅内病变有关,需紧急治疗。因此,当出现患者昏睡,呼之不能唤醒时,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该情况,并且应该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者前往最近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推荐问诊记录
半昏迷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由于2型糖尿病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导致疾病进展迅速,并发症发生率高。因此,了解2型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及预防措施对于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一、2型糖尿病的典型症状

    1. 多饮、多尿、多食:这是2型糖尿病最常见的症状,称为“三多”。由于血糖升高,尿渗透压增加,肾小管回吸收水减少,导致尿量增多,出现多尿。同时,血糖升高刺激胰岛素分泌,食欲亢进,导致多食。

    2. 体重减轻:由于血糖不能充分利用,能量供应不足,患者会出现体重减轻,尤其是消瘦明显的患者。

    3. 疲乏无力:血糖升高导致能量代谢紊乱,患者会出现疲乏无力、精神不振等症状。

    4. 手足麻木:糖尿病可导致末梢神经病变,出现手足麻木、疼痛等症状。

    5. 视力模糊:血糖升高可导致眼底血管病变,出现视力模糊等症状。

    二、2型糖尿病的预防措施

    1. 健康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

    2.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3. 控制体重:将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内,避免肥胖。

    4.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可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应戒烟限酒。

    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血糖、血脂等检查,早期发现糖尿病。

    三、2型糖尿病的检查方法

    1. 空腹血糖:空腹血糖≥7.0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

    2. 餐后2小时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

    3. 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6.5%可诊断为糖尿病。

    四、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1. 饮食治疗: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控制总热量摄入,保证营养均衡。

    2. 运动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

    3.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磺脲类、胰岛素等。

    总之,了解2型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及预防措施,有助于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肝昏迷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针对肝昏迷患者的护理,除了常规的重病护理外,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特殊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首先,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和神志。对于精神状态异常、性格行为异常的患者,应警惕肝昏迷早期的发生,及时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中度昏迷的患者,应进行约束固定,防止自伤或坠床,并加强口腔护理,避免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深度昏迷的患者,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其次,加强休息和饮食护理至关重要。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创造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在饮食方面,应禁食蛋白质,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热量,直至患者完全清醒后一周。

    此外,灌服微生态制剂也是重要的护理措施。服用或鼻饲乳酸杆菌或双歧杆菌制剂时,应注意冲服温度,避免过高温杀死药菌。保持患者大便通畅,做好每晚的保留灌肠,避免消化道出血。

    记录和观察24小时出入量也是重要的护理工作。对于施用脱水剂、利尿剂的患者,要注意输液速度,防止气栓,并及时观察尿量。同时,要注意患者的电解质平衡,避免尿少时摄入高钾食物,尿多时及时补钾。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也是重要的护理措施。患者有上消化道出血时,应将头侧向一边,并及时清除口腔内积血。吸氧时,要更换鼻导管,保持气道通畅。

    最后,观察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出血、感染、肝肾综合征、脑水肿、脑疝等并发症,要及时诊断、及时抢救。

  •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中医治疗。然而,医疗事故也时有发生,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本文将以北京中医医院超量用药患者昏迷案为例,探讨医疗事故的成因及防范措施。

    2005年8月18日,赵女士的母亲因外伤致右手疼痛,前往北京中医医院就诊并进行复位手术。术后两天,患者出现昏迷症状,虽经治疗,至同年10月18日出院时,患者仍处于昏迷状态。赵女士认为医院存在过错,导致母亲昏迷,遂将医院告上法庭,索赔100余万元。

    经过鉴定,司法鉴定中心认为患者术后第一次昏迷与医院使用止痛药超量有直接因果关系,医院对患者的昏迷负次要责任。最终,法院判定医院承担40%的赔偿责任,赔偿患者家属24万余元。

    这起案例引发了人们对医疗事故的关注。医疗事故的成因有很多,包括医生技术水平不高、药品使用不当、医院管理制度不完善等。为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加强医生队伍建设,提高医生的专业技术水平。

    2. 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规范药品使用。

    3. 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医院内部监督。

    4. 提高患者的医疗安全意识,主动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5. 加强医患沟通,增进医患关系。

    总之,医疗事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加强医疗安全管理,保障患者的健康权益。

  • 近年来,婴幼儿腹泻脱水事件频发,给家庭带来极大的困扰。许多家长对如何给孩子补水存在误区,导致孩子出现脱水昏迷等严重后果。

    案例:小敏(化名)是一位新手妈妈,她的宝宝刚满4个月。一天早上,宝宝突然出现吐奶和腹泻的症状。由于之前也遇到过类似情况,小敏没有及时给孩子补水,只是简单地观察了一下。然而,到了晚上,宝宝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小便量明显减少,皮肤也变得干燥。最终,宝宝出现了脱水昏迷,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专家提醒: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当宝宝出现腹泻症状时,家长应引起重视。以下是一些关于腹泻后补水的注意事项:

    1. 及时补水:腹泻会导致宝宝丢失大量水分,容易导致脱水。家长应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可以选择口服补液盐或白开水。

    2. 适量饮水:宝宝的小胃容量有限,过多饮水可能导致消化不良。家长应根据宝宝的年龄和体重,适量给宝宝补水。

    3. 观察尿量:尿量是判断宝宝是否缺水的最直观指标。家长应观察宝宝的尿量,如尿量明显减少,应立即给宝宝补水。

    4. 注意饮食:腹泻期间,宝宝应避免进食油腻、刺激性食物,选择易消化、清淡的食物。

    5. 及时就医:如宝宝出现脱水症状,如精神萎靡、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等,应及时送往医院就诊。

    此外,家长还应掌握以下育儿知识:

    1. 婴幼儿腹泻的常见原因: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食物过敏等。

    2. 婴幼儿腹泻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水分补充等。

    3. 婴幼儿腹泻的预防措施:包括保持手卫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接触病原体等。

    总之,家长应重视婴幼儿腹泻脱水问题,掌握正确的育儿知识,确保宝宝的健康成长。

  • 肝性脑昏迷,又称肝昏迷,是严重肝病引发的严重并发症。许多因素都可能引发肝性脑昏迷,如肝脏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等。

    面对肝性脑昏迷,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及时纠正症状:肝性脑昏迷患者常出现昏迷症状,需要尽快就医。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等问题,如碱中毒等。

    2. 必要措施:消化道出血是引发肝性脑昏迷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止血、清除肠道积血等措施。此外,输入血制品、使用止血药物等也是必要的。

    3. 药物治疗:减少氨的吸收和排除是治疗肝性脑昏迷的关键。乳果糖、乳梨醇等药物可以用于酸化肠道、抑制有害菌生长。此外,口服不产尿素酶的有益菌也能帮助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4. 营养治疗:营养治疗旨在改善肝细胞功能,满足机体需求。饮食方面,患者应多吃碳水化合物,避免摄入蛋白质。对于胃肠道出血或放腹水导致的肝性脑病,可以滴注血浆白蛋白,补充白蛋白有助于肝细胞修复。脑水肿患者应进行脱水治疗。如有低氧血症,应尽快给予吸氧,高压氧疗法效果较好。

    5. 难治性肝性脑病:对于难治性肝性脑病,患者应积极治疗,消除引发因素,维持肝功能,促进氨代谢,调节神经递质。肝性脑病患者应避免摄入蛋白质,多吃碳水化合物,消除肠道血液积累和其他氨物质,使用药物降低血氨,恢复患者正氮平衡。

    总之,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是改变疾病过程的关键。

  •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正如近日发生在天河棠东的一起悲剧,一名15岁花季少女因不堪父亲责骂,从四楼跳下,幸运的是被电线拦住,但仍然处于昏迷状态,生命危在旦夕。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心理压力和情绪问题很容易导致心理障碍。那么,如何预防和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和建议:

    1.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家长应该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尊重他们的意见,避免过度责骂和体罚。

    2. 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

    家长和老师应该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如情绪低落、焦虑、易怒等。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3. 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

    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如运动、艺术、社交等,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抗压能力和心理韧性。

    4. 了解心理健康知识

    家长和老师应该学习一些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常见的心理障碍和应对方法,以便更好地帮助孩子。

    5.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孩子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自杀倾向等,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

    总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家长、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 当家中老人出现突然昏倒的情况时,作为家属,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至关重要。首先,应迅速将老人平躺,观察其是否有心跳和呼吸。如果老人有正常的心跳和呼吸,则应进一步检查是否有开放性伤口,若有,则建议使用干净的布料或衣物进行压迫止血。若老人出现心跳和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为老人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在等待专业医护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家属应尽量避免随意搬动老人,以免造成二次伤害。特别是当老人出现骨折或骨裂等疑似损伤时,搬动老人可能会加重伤情。如果老人处于危险环境中,必须搬动,则应尽量保持老人的头颈、躯干在同一水平面上,四肢处于功能位。

    除了紧急情况下的急救措施,老年人的日常保健也至关重要。建议老年人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都有助于预防昏倒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家属还应注意观察老人的身体状况,特别是有无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一旦出现,应及时就医。此外,对于有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老人,家属更应密切关注其病情变化,避免发生意外。

    最后,专家提醒,对于老年人昏倒的急救,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专业人员的救治。尽量让老人平躺,避免随意搬动,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倒班工作已成为许多行业的常态。然而,近期研究表明,频繁倒班可能与癌症的发生存在关联。本文将探讨倒班工作对健康的潜在影响,并为您提供一些预防和应对措施。

    倒班对生物钟的影响

    人体生物钟是调节生理节律的重要机制,倒班工作会打乱生物钟,导致内分泌紊乱,进而增加癌症风险。研究表明,倒班工作与乳腺癌、结直肠癌等癌症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

    倒班对睡眠的影响

    倒班工作常常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睡眠不足会削弱免疫系统,增加感染和疾病的风险。此外,睡眠不足还会影响情绪和认知功能,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倒班对心理的影响

    频繁倒班可能导致心理压力增加,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

    预防和应对措施

    1. 尽量避免频繁倒班,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2. 在倒班期间,保持良好的睡眠卫生,如保持卧室安静、黑暗、适宜的温度。

    3. 饮食均衡,保证营养摄入。

    4.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5. 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放松和减压。

    6. 如有需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 电视剧中常常出现有人昏迷,周围人掐人中将其唤醒的情节。然而,这种做法是否真的有效呢?事实上,掐人中并非昏迷急救的万能法宝,尤其是在心跳骤停的情况下,掐人中反而可能耽误急救时间。

    保持气道通畅是昏迷急救的关键。掐人中主要起到醒脑的作用,通过刺激人中穴,改善微循环,升高血压,调节重要器官血流。对于低血糖、脑血管引起的昏迷,有时掐人中可能确实能起到唤醒患者的作用。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掐人中反而会带来更大的伤害。例如,脑外伤、脑出血患者,掐人中不仅不能唤醒患者,还可能延误抢救时间。此外,掐人中可能会导致气道关闭,使患者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那么,当遇到有人昏迷时,应该如何进行急救呢?首先,确认环境安全,然后拍肩大声喊叫患者,观察是否有反应。如果患者无反应,则观察呼吸,如呼吸正常,则给予稳定侧卧位,密切观察呼吸,等待急救车。如果患者无反应且无呼吸,则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或单纯胸外按压,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如何判断患者是否心脏骤停呢?一般来说,心脏骤停的患者神志不清、大动脉搏动消失,瞳孔变大,皮肤发紫,胸廓部不运动。此外,可以将一块小镜子放置在患者鼻子前,如果镜面上没有出现雾气,也说明患者可能发生了心脏骤停。

    如果患者突然晕倒,并非心脏骤停,那么可能的原因包括晕厥、低血压、中风、中暑、休克等。

    以下是一些心脏骤停的急救方法:

    1. 抢救场地要硬一些,心脏按摩必须在硬床或台子上进行。

    2. 按压胸骨才有效,将一只手掌放在胸骨中央下1/3处,用另一手放在它上边加强力量,使心脏受到挤压,迫使心脏内的血液流出,恢复血液循环。

    3. 压迫减压要彻底,手腕要挺直,慢慢地把体重加上,压迫胸骨使之下沉4~5厘米,然后突然放松减压。

    4. 频率不能太慢,心脏按摩的胸部按压频率要达到每分钟100次。

    5. 按摩呼吸配合好,由两个人抢救一个人时,应该由一个人做15次心脏按摩后,另一个人做2次人工呼吸。如果是一个人独立抢救,也要掌握心脏按摩15次、人工呼吸2次的频率。

  • 应酬酒局是职场和社交生活中难以避免的场景。中国人讲究‘无酒不成席’,酒桌上的推杯换盏看似热闹,却容易给身体带来负担。如何既能应酬应酬,又能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呢?以下介绍十种有效的醒酒方法,助你轻松应对酒席。

    一、饮酒前的准备

    1. 饮酒前先吃点食物,避免空腹喝酒,以免刺激胃黏膜。

    2. 预计饮酒较多时,提前服用维生素B族,保护肝脏。

    3. 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摄入,如动物肝脏、猪牛羊肉、蛋黄、蔬菜、燕麦等。

    二、饮酒时的注意事项

    1. 喝酒要慢,避免过量饮酒。

    2. 喝白酒时多喝水,喝啤酒时勤上厕所,喝烈酒时最好加冰块。

    3. 喝酒时多吃猪肝等动物肝脏,提高机体对乙醇的解毒能力。

    4. 喝酒时多吃绿叶蔬菜,其中的抗氧化剂和维生素可保护肝脏。

    5. 喝酒时多吃豆制品,其中的卵磷脂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6. 疲倦时暂时不宜饮酒。

    7. 吃药后不宜饮酒,特别是服过安眠药、镇静剂、感冒药之后。

    8. 喝酒时不要喝碳酸饮料,以免加快身体吸收酒精的速度。

    三、解酒误区

    1. 浓茶解酒:茶叶中的茶多酚有一定的保肝作用,但浓茶中的茶碱可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反而会加剧头疼,因此酒醉后可以喝点淡茶,最好不要喝浓茶。

    2. 酒后洗澡:喝酒后洗热水澡可加快血液循环,促使体内能量消耗增多,容易引起低血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患者酒后洗澡易中风,宜先稍作休息。

    四、解酒方法

    1. 吃水果:水果和果汁中的酸性成分可以中和酒精。

    2. 吃馒头:馒头可转化成葡萄糖,有利于为人体供血并增加体能,有发酵过程,还对胃酸有中和作用,吃后身体会马上舒服起来。

    3. 酒中主要成分是酒精(乙醇),它是中枢神经的抑制剂,过量即引起中毒(酒醉)。人对酒精的耐受量不同,因而中毒量也各一。一般情况下,成人余50度白酒80~100ml时即可引起中毒,1次超饮400~500ml以上即有致命危险。

    4. 兴奋期:眼充血,面白或红,精神愉快,言语增多,粗鲁无礼或安静入睡。

    5. 共济失调期:动作笨拙,行动不稳,语无伦次,含糊不清。

    6. 昏迷期:昏睡,面白或红,皮冷,呼吸慢而有鼾声,心跳加快,体温、血压下降,呕吐,大小便失禁等。可因呼吸和循环受抑制而造成死亡。

    7. 轻症患者无需治疗,兴奋躁动的患者必要时加以约束。

    8. 共济失调患者应休息,避免活动以免发生外伤。

    9. 昏迷患者应注意是否同时服用其他药物。重点是维持生命脏器的功能。

    10. 严重急性中毒时可用血液或腹膜透析促使体内乙醇排出。

    11. 停止饮酒,安静休息,保暖,饮浓茶或咖啡。

    12. 用手或筷子刺激咽部,引发呕吐,以使酒精吐出。

    13. 及时吸氧。

    14. 昏迷者可肌肉注射安纳咖,每次0.25g~0.5g;或纳络酮静脉注射0.4mg。40分钟后可重复,效果良好。

    15. 防休克、感染。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