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看似奇怪的现象,但往往不知其所以然。英国《每日邮报》近日刊文,解读了英国科学家米歇尔•莫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人体的一些怪现象及其背后的科学道理。
1. 压响指关节有害健康吗?指关节处的特殊流体可以减少骨骼相互摩擦。压响指关节时,流体压力降低,气体迅速填充新扩展空间,形成气泡。气泡崩裂产生的声音正是气体释放所致,这些气体需要15~30分钟溶解到流体中,因此压响指难以连续完成。频繁压响指可能导致握力减退和关节组织损伤,但尚无证据表明压响指会导致关节炎。
2. 为什么看太阳会打喷嚏?强光刺激眼睛时,鼻黏膜也会同时受到过度刺激,引起喷嚏反射。这是因为眼睛和鼻子的感知能力受到控制脸部大部分区域的三叉神经的支配,所以主管打喷嚏的颅神经与视神经连在一起。
3. 靠闹铃起床到底好不好?研究发现,闹铃起床弊大于利。闹铃容易打断睡眠周期,即使醒来也会感觉昏昏沉沉。正确的做法是培养规律睡眠习惯,每天在相同的时间醒来,几周后无需闹铃也可按时起床。
4. 为什么喝咖啡后容易口臭?口腔中有超过500种不同类型细菌,这些细菌分解食物残渣,释放挥发性硫化物,导致口臭。奶制品、肉类、鱼类食物更容易刺激细菌生长,咖啡会增加口腔酸性,加速细菌繁殖,更容易发生口臭。
5. 为什么鼻腔黏液会变绿?健康的鼻子每天产生大约半升粘液,其主要作用是捕获灰尘和污物颗粒及细菌,防止呼吸道感染。当感冒病毒进入鼻黏膜,身体就会作出反应,鼻黏膜细胞出现炎症,开始流鼻涕。白细胞发挥作用攻击病毒细胞,鼻黏液出现绿色是因为黏膜酶中含铁的缘故,这些酶具有防腐作用。
6. 为什么有些人无法长出大块肌肉?肌肉生长抑制素是一种决定肌肉大小的蛋白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肌肉大小上限。一旦肌肉长到控制极限,肌肉生长素就会阻止其进一步增大。肌肉生长抑制素水平越低,肌肉块就越大。
7. 为什么盘腿久了会有针扎感?长时间交叉双腿或睡眠时压迫手臂,会切断特定神经供血,引起神经与大脑交流障碍。一旦压迫解除,大脑就会发出更加强烈的信号,产生针扎刺痛感。
8. 为什么男人体毛更多?男性往往头发和阴毛更浓密粗壮,这与男性生理特征和激素水平有很大关系。男性多胸毛更健康也更吸引女性,但男性可能更喜欢头发不浓密的女性,认为这样的女性看起来更年轻、健康,生育力更强。
9. 为什么吃冰淇淋会头痛?冷饮或冰淇淋入口,会导致口腔上颚毛细血管收缩,产生约20秒的“冻结”痛感。血管热胀冷缩是人体保护重要器官的自动反应。一旦口腔温度恢复,毛细血管扩张,头痛感就会随之消失。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孩子生病,家长们的焦虑和担忧往往无以言表。不少家长在孩子生病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去医院输液治疗,认为这样能让孩子好得快。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本文将探讨孩子生病是否需要输液,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疾病。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输液病”。顾名思义,就是患者认为只有输液才能让病情好转,不给输液就是故意为难,这是一种过度输液的现象。在儿科,这种现象尤为常见。
有些家长在孩子还没来得及做检查的情况下,就要求医生给孩子输液。即使医生反复解释,家长仍然认为医生是故意刁难,不给治。其实,过度输液是有风险的。
过度输液可产生耐药性
儿科医生表示,输液并非什么“高级”的治疗方法,过度的输液容易使孩子产生耐药性,生病后不容易好。一些家长不舍得孩子受罪,就要求输液治疗,这样反而造成恶性循环。
事实上,很多孩子生病并不需要输液。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儿科疾病,通常不需要输液:
此外,哪些疾病需要输液并不能一概而论。比如肺炎,建议输液,但有的患儿家长护理好,是轻型的,使用雾化加口服就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又如,重度脱水才需要输液,轻度脱水可以口服治疗,特别严重的才需要住院。
不少家长认为输液好得快,其实这是没有根据的。医生解释,就好比感冒,正确的口服药物不见得就会比输液好得慢,病程差不多都是一周左右。
输液并非“万金油”,不同的给药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如输液的优点在于见效快,缺点在于将药物直接输入血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要高于其他给药途径;肌肉注射药物吸收比输液慢,比口服快,缺点是引起局部疼痛等损害;口服最常用,也是最安全、最方便、最经济的给药方法,缺点在于起效相对较慢,有些药还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等症状。
医生提醒家长,发烧是机体对疾病的正常反应,如果能够确定孩子就是纯粹的感冒,发点烧反而病能好得快点。尝试一下温水浴、调节室温等物理降温方法也会有不错的效果。一般来说,小孩子精神头很足、大一点的孩子自己不喊浑身难受、体温不超过38.5℃就没有必要使用退烧药,更没有必要输液,多喝水、注意休息和保持清淡饮食的同时,按时服用清热解毒的对症药物,基本上一周左右即可病愈。
安徽省卫计委公布了“53种不需要输液”的疾病清单,明确指出一些外科、妇科炎症以及小儿的疾病,可以不需要使用抗生素输液。其中,以下儿科疾病不需要输液:
总之,孩子生病并不一定需要输液。家长应该理性对待孩子的疾病,不要盲目跟风,听从医生的建议,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由病毒、细菌或过敏原等因素引起。当鼻炎发作时,患者常常会感到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除了药物治疗,按摩迎香穴也是一种有效的缓解方法。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侧1~2厘米处,通过局部反复按摩,可以刺激局部血液循环,缓解鼻塞症状。此外,以下措施也有助于缓解鼻炎:
1.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烟雾、灰尘等刺激性物质。
2. 多喝水,保持鼻腔湿润。
3. 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灰尘等。
4.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5. 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如果鼻炎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常见的鼻炎药物包括:
1. 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可缓解鼻痒、打喷嚏等症状。
2. 鼻腔收缩剂:如麻黄碱、伪麻黄碱等,可收缩鼻甲,缓解鼻塞。
3. 激素类药物:如布地奈德鼻喷剂等,可减轻鼻腔炎症。
4. 中药治疗:如鼻炎灵、鼻炎康等,可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
除了药物治疗,以下日常保养措施也有助于预防鼻炎:
1.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
2.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3.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病原体。
4. 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灰尘等。
5. 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踏青赏花的好时节。然而,对于一些过敏体质的宝宝来说,这个季节却充满了挑战。春季花粉浓度上升,天气变化无常,容易诱发过敏性鼻炎,让宝宝们饱受鼻塞、流涕、打喷嚏的困扰。
济南市中医医院耳鼻喉科邵建民主任指出,过敏性鼻炎是春季常见病,可分为季节性和常年性两种。季节性过敏性鼻炎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常见原因为花粉过敏;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则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常见原因为尘螨、霉菌等。
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但持续时间更长,且容易反复发作。宝宝若出现以下症状,应考虑过敏性鼻炎的可能:
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刘丽莉主任建议,预防过敏性鼻炎,家长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春季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节,家长应引起重视,关注宝宝的健康,共同度过一个美好的春天。
炎炎夏日,空调成了人们消暑解暑的好帮手。然而,有些人却在空调房里出现了鼻子发痒、打喷嚏、鼻涕不断等症状,以为是感冒了。其实,这很有可能是过敏性鼻炎在作祟。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腔疾病,其症状主要包括鼻塞、鼻痒、流清鼻涕、连续不断的打喷嚏等。夏季,空调房内温度和湿度适宜,为螨虫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当室内螨虫浓度过高时,就会引发过敏性鼻炎。
那么,如何区分感冒和过敏性鼻炎呢?一般来说,过敏性鼻炎的症状较为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而感冒则伴有发烧、全身酸痛等症状,病程一般在一周左右。
为了避免过敏性鼻炎的发生,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
如果出现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等,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手术治疗适用于重度过敏性鼻炎患者,通过手术改善鼻腔通气功能。
总之,夏季空调房内的鼻子问题,很有可能是过敏性鼻炎。了解过敏性鼻炎的病因、症状和预防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女性的心肺功能在生理上比男性更为重要,特别是在女性怀孕和分娩的过程中。在怀孕期间,女性的心脏需要承担两个人的血液供应,这意味着心脏的负担比平时增加。随着孕期的推进,母亲的体重和身体水分都会增加,这进一步增加了心脏的负担。因此,女性需要提前做好心肺功能的储备,以便更好地应对怀孕和分娩过程中的挑战。
许多女性在怀孕后会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这可能是心功能不足的表现。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建议女性加强锻炼,增加心率,提高心肌力量。运动可以帮助增加心肺储备,提高心脏功能,从而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
除了运动,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改善手脚冰凉的情况。例如,泡澡时可以加入生姜、甘菊、罗勒、肉桂、迷迭香等精油,这些精油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暖和起来。此外,还可以通过按摩阳池穴来缓解手脚冰冷。此外,多补充维生素E、烟酸、B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多吃坚果、胡萝卜等温热性食物,避免生冷食物、冰品或冷饮,适当吃辛辣食物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中医也有针对手脚冰冷的治疗方法,如十全大补汤、八珍汤、四君子汤、四物汤、理中汤、归耆建中汤、附子理中汤、桂枝汤、葛根汤、麻黄汤、当归四逆汤、肾气丸、右归丸等。这些中药通常适合虚寒体质的人。
总之,女性应该重视自己的心肺功能,通过运动、饮食和中医等方法来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春季,万物复苏,但同时也是感冒的高发季节。近期,我国华东部分地区出现了禽流感病例,让人们对感冒的预防和治疗更加关注。感冒虽然常见,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那么,春季如何正确使用感冒药呢?为此,我们采访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科主任贺蓓教授和中国药学会教育与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李长龄教授,为大家解答关于感冒药的各种疑问。
疑问一:吃感冒药能预防感冒吗?
答:感冒药主要是用于缓解感冒症状,并不能预防感冒。常见的感冒药多为复方制剂,含有解热镇痛、抗过敏、止咳、祛痰等多种成分,针对不同的症状进行缓解。如果没有感冒症状,服用感冒药反而会增加副作用。
预防感冒的关键在于增强免疫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保持良好的作息,合理饮食,加强锻炼,勤洗手,避免接触感冒患者等。
疑问二:感冒不严重就不用吃药吗?
答:感冒症状轻重不一,有些人可能只是轻微的打喷嚏、流鼻涕,有些人则可能出现高热、乏力等症状。对于轻微的感冒,可以不用吃药,注意休息,多喝水,一般可以自愈。但对于症状较重或伴有发热、咳嗽、头痛等症状的感冒,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感冒药。
疑问三:如何选择感冒药?
答:选择感冒药应根据不同的症状进行选择。如鼻塞、流鼻涕,可以选择含有伪麻黄碱的感冒药;打喷嚏、流鼻涕,可以选择含有抗过敏成分的感冒药;发热、头痛,可以选择解热镇痛药;咳嗽、痰多,可以选择止咳、祛痰药。
疑问四:含伪麻黄碱的感冒药还能吃吗?
答:近年来,由于不法分子提取感冒药中的伪麻黄碱制造冰毒,国家药监局已将含麻黄碱的非处方感冒药转为处方药,并限制购买。但感冒药中的伪麻黄碱与冰毒的主要成分去氧麻黄碱有着本质的不同,只要按照推荐剂量服用,通常不会产生明显的副作用。
疑问五:能同时吃两种感冒药吗?
答:感冒药多为复方制剂,其组方成分相同或相近。同时服用两种感冒药,相当于剂量加倍,会增加对肝肾等脏器的损伤风险。因此,不建议同时服用两种感冒药。
总之,春季感冒高发,大家要重视感冒的预防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增强免疫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果出现感冒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感冒药。
艾叶,作为我国传统中药材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除了用于艾灸、制作香囊等,艾叶泡脚也是一种简单易行的保健方式,尤其适合手脚冰凉的人群。
一、艾叶泡脚的益处
1. 温经散寒:中医认为,寒从脚下起。艾叶性温,泡脚能够有效驱散寒气,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
2. 缓解感冒:感冒时,泡脚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帮助身体散热,缓解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鼻塞等症状。
3. 缓解皮肤病:艾叶具有杀菌止痒的作用,泡脚可以帮助缓解湿疹、皮炎、脚气等皮肤病。
4. 调理肠胃:艾叶泡脚可以促进肠胃蠕动,缓解便秘、腹泻等症状。
5. 改善睡眠:艾叶泡脚能够放松身心,缓解疲劳,提高睡眠质量。
二、艾叶泡脚的注意事项
1. 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5-30分钟为宜。泡脚时间过长容易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谨慎。
2. 使用木盆泡脚,避免金属盆与艾叶中的鞣酸发生反应,降低药效。
3. 儿童不宜长时间用热水泡脚,以免影响足弓发育。
4. 女性经期应避免使用艾叶泡脚,以免影响月经。
随着冬季的到来,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进入了高发期。儿童由于其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为流感的高危人群。尤其是2-4岁刚入园的幼儿,由于环境改变、抵抗力较低,更容易受到流感病毒的侵袭。
流感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幼儿在幼儿园这个集体环境中,容易接触到感染源,从而引发流感疫情。因此,预防流感对幼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流感疫苗可以刺激人体产生抗体,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流感的风险。对于2-4岁的幼儿,家长应带其及时接种流感疫苗,为幼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除了接种疫苗,家长还应采取以下措施预防流感:
流感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做好预防措施,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保护幼儿的健康。
一提到肺炎,家长们就心生恐惧,担心孩子患上这种严重的疾病。其实,肺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尤其在3岁以下的儿童中较为多发。为了孩子的健康,很多家长会选择接种肺炎疫苗。那么,孩子接种了肺炎疫苗就一定不会患上肺炎吗?如何有效预防小儿肺炎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肺炎的分类。小儿肺炎主要分为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和病毒性肺炎。其中,细菌性肺炎最为常见,主要由肺炎球菌引起。支原体肺炎和病毒性肺炎则由其他病原体引起。
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两种肺炎疫苗,分别是7价肺炎疫苗和23价肺炎疫苗。7价疫苗主要用于预防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适用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23价疫苗则适用于2岁以上的孩子,可以预防更多种类的肺炎球菌。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接种肺炎疫苗并不能完全预防所有类型的肺炎。因为肺炎不仅由肺炎球菌引起,还包括支原体肺炎和病毒性肺炎。因此,即使接种了肺炎疫苗,仍需注意预防其他类型的肺炎。
那么,如何有效预防小儿肺炎呢?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至关重要:
1. 注意室内空气质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避免空气污染。同时,保持衣物和被褥的清洁,定期进行晾晒。
2. 增强孩子体质:保证孩子营养均衡,及时补充维生素D,多进行户外活动,提高免疫力。
3. 注意个人卫生:教育孩子勤洗手,保持口腔卫生,避免接触呼吸道疾病患者。
总之,接种肺炎疫苗是预防肺炎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并不能完全替代日常的预防措施。家长需要重视孩子的日常护理,从多个方面入手,才能真正保障孩子的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身体不适的情况,这时候,药店便成为了我们的救命稻草。然而,药店买药并非像超市购物一样,可以随意挑选。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副主任梅清华提醒,到药店买药,一定要理性对待,切勿凭感觉随意购买。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药店并非医疗机构,没有资格开具处方药。因此,在购买处方药时,一定要持有由医疗机构开出的处方。对于非处方药(OTC),虽然可以自行购买,但也要根据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
那么,如何才能在药店买到合适的药物呢?梅清华建议,首先,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症状,选择医生以前开过的药物。如果不确定,可以向药店里的执业药师咨询。在咨询时,最好带上病历、用药记录以及正在同时服用的药品,以便药师给出更准确的建议。
此外,现在很多药店会推荐联合用药,但并非所有人都需要。以感冒为例,如果销售人员推荐多种感冒药和维生素片,患者需要注意其中是否含有复方药,以及是否含有疗效相同的重复用药,以免同类药品服用过量而产生不良反应。
自我药疗也是有时间要求的。如果患者自行服用2~3天后,病情和症状没有缓解,就必须及时就医,以免耽误治疗。
除了在药店买药,家庭药箱的合理管理也非常重要。梅清华提醒,家庭药箱里最好不要出现处方药,因为处方药都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此外,家庭药箱的药品也要定期检查,避免过期和失效。
总之,药店买药不能凭感觉,要理性对待,遵循医嘱,才能确保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