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早期HPV检查让宫颈癌止步

早期HPV检查让宫颈癌止步
发表人:医疗趋势观察站

宫颈癌,作为女性健康的一大杀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有50万女性被诊断为宫颈癌,其中99%以上都与HPV感染有关。HPV,即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病毒,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那么,如何有效预防宫颈癌呢?早期HPV检查成为关键。

首先,了解HPV的类型至关重要。HPV病毒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其中高危型HPV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已知有100多种HPV亚型,其中最常见的高危型包括HPV16和HPV18,这两种病毒株导致了约70%的宫颈癌病例。

那么,如何进行HPV检查呢?目前,常用的HPV检查方法包括HPV DNA检测和细胞学检查。HPV DNA检测可以检测出HPV病毒的存在,而细胞学检查则可以检测出宫颈上皮细胞的异常变化。两者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宫颈癌的早期检出率。

除了HPV检查,宫颈癌的预防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接种HPV疫苗:HPV疫苗可以预防高危型HPV感染,从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持健康体重、锻炼身体等都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降低宫颈癌的风险。
  •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特别是宫颈癌筛查,可以及时发现宫颈癌的早期病变,从而提高治愈率。
  • 注意性卫生:保持良好的性卫生习惯,避免多个性伴侣,可以有效降低HPV感染的风险。
  • 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宫颈癌的防治知识,提高公众对宫颈癌的认识,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措施。

总之,早期HPV检查是预防宫颈癌的关键。通过早期检测、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女性健康保驾护航。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枝孢霉感染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近年来,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目前我国已累计免费治疗近20万艾滋病患者,接受治疗的病人病死率从31%下降至10%,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视和投入。

    然而,艾滋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一方面,治疗任务不断加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陆续进入发病高发期,机会性感染、合并感染和死亡人数逐年增加;另一方面,患者发现延迟,去年27.9%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发现时已经为艾滋病状态,影响了抗病毒治疗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也发生了变化。从以前的经血传播为主转变为经性传播占主导地位,这种传播方式更为隐蔽,防治难度更大。此外,社会歧视仍然广泛存在,特别是来自卫生系统内部的歧视依然存在。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目前,我国已累计免费治疗近20万艾滋病患者,接受治疗的病人病死率从31%下降至10%。预防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工作也已在中国1156个县开展,母婴传播率、美沙酮维持治疗病人的艾滋病病毒新发感染比例都有所下降。

    据统计,2011年,医疗机构的检测量超过8000万人次,约占全年总检测量的95%以上;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3742名,约占全部感染者发现总数的45.3%。

    国际社会已经提出了“零新发感染、零死亡和零歧视”的新愿景,我国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也提出到2015年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数控制在150万的工作目标。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只有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进行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才能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

    为了提高艾滋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2. 完善艾滋病诊疗体系,提高艾滋病诊疗水平。

    3. 加强艾滋病药物研发,提高艾滋病治疗效果。

    4. 加强艾滋病防治队伍建设,提高艾滋病防治能力。

    5.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艾滋病挑战。

    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艾滋病,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 近期,我国上海和安徽地区相继发现H7N9禽流感病例,其中2人死亡,1人病情危重。这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通报,此次人感染的H7N9禽流感病毒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既往仅在禽间发现。目前,尚未发现该病毒具有较强的人传人能力,公众感染风险较低。

    专家介绍,H7N9禽流感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发展为重症肺炎。目前,尚无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和特效药物。因此,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避免接触和食用病(死)禽、畜。其次,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此外,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

    医疗机构要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疑似病例。同时,要加强与疾控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好疫情应对工作。

    H7N9禽流感疫情虽然引起了社会关注,但专家表示,公众无需过度恐慌。只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能降低感染风险。

  • 艾滋病作为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其传播途径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

    血液传播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当一个人通过血液接触到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时,就有可能感染艾滋病。例如,输血、使用未消毒的注射器、共用针具等行为都可能导致艾滋病病毒的传播。

    性传播是艾滋病传播的另一种重要途径。当两个人在性行为中,特别是没有使用安全套的情况下,就有可能通过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传播艾滋病病毒。其中,同性恋和异性恋之间的性行为都有可能传播艾滋病。

    母婴传播是指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母亲在怀孕、分娩或哺乳过程中将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这种传播方式主要发生在孕妇感染艾滋病病毒后,没有及时进行治疗的情况下。

    为了预防艾滋病的传播,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避免使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针具等医疗器械。

    2. 使用安全套进行性行为,降低性传播的风险。

    3. 孕妇要定期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及时发现并治疗。

    4. 避免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个人用品,如牙刷、剃刀等。

    5. 加强对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预防意识。

  • 近年来,艾滋病(AIDS)疫苗的研发一直是全球医学界关注的焦点。然而,近期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召开的2013年艾滋病疫苗大会上,一项令人震惊的研究结果引发了广泛关注:一种旨在保护人体免遭艾滋病病毒(HIV)侵袭的疫苗竟然可能增加感染AIDS的风险。

    这种疫苗由美国默克公司研制,主要成分是一种常见的感冒病毒——腺病毒5(Ad5),并添加了HIV基因。在2007年的临床试验中,该疫苗并未展现出预期的预防效果,导致相关研究被迫终止。然而,近期的研究发现,这种疫苗似乎与增加AIDS感染风险有关,尤其是在男性群体中。

    在西班牙的一项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发现,接种该疫苗的男性受试者感染AIDS的风险比未接种疫苗的对照组高出约41%。而在南非的一项类似研究中,接受疫苗治疗的受试者感染HIV的几率也比对照组高出许多。这些研究结果令人困惑,因为疫苗本应起到预防作用,而非增加感染风险。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疫苗可能暂时过高估计了受试者的免疫系统,导致他们更容易受到HIV的攻击。然而,一些专家对此表示怀疑,认为这一发现难以解释。此外,疫苗增加感染风险的原因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

    尽管如此,艾滋病疫苗的研发仍在继续。全球医学界正努力寻找更安全、有效的预防手段,以降低AIDS的传播风险。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谨慎,对疫苗的研究结果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除了疫苗研发,预防AIDS的关键还在于提高公众对AIDS的认识,改变高危人群的性行为习惯,以及加强HIV检测和防治工作。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制AIDS的传播。

  • 近年来,宠物狗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然而,随着宠物狗数量的激增,一些潜在的疾病风险也随之而来。其中,包虫病就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

    包虫病是一种由细粒棘球绦虫幼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病。这种寄生虫主要寄生于狗的肠道,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进而污染环境。当狗主人或其他动物接触这些污染物时,就可能感染上包虫病。

    包虫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咳嗽、腹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因此,预防包虫病至关重要。

    要预防包虫病,首先要注意宠物狗的驱虫工作。建议定期给宠物狗服用驱虫药,以杀死其体内的寄生虫。此外,还要注意宠物狗的日常卫生,避免其接触可能污染的环境。

    以下是一些预防包虫病的具体措施:

    • 定期给宠物狗驱虫,每3个月进行一次。
    • 避免接触未驱虫的宠物狗及其粪便。
    • 保持宠物狗的居住环境清洁卫生。
    • 避免宠物狗食用生肉或生骨。
    •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等。

    此外,还要注意宠物狗的饮食管理,避免其摄入含有寄生虫的食物。对于宠物狗的排泄物,也要及时清理,避免污染环境。

    总之,预防包虫病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通过加强宠物狗的驱虫和日常卫生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保障人类健康。

    如果您怀疑自己或宠物狗感染了包虫病,请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 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与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相比,丙肝的隐蔽性更强,因为它可以在人体内潜伏长达20年而不引起任何症状。

    由于丙肝病毒感染后很少出现明显症状,许多患者往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感染了病毒。这种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因此,输血、使用共用针具吸毒、使用血液透析等都是感染丙肝的高风险行为。

    长期携带丙肝病毒可能导致严重的肝脏疾病,包括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研究表明,20%的丙肝病毒感染者最终会发展为肝硬化,而肝硬化患者中约有10%会发展为肝癌。

    幸运的是,丙肝是可以治疗的。目前,针对丙肝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病毒药物和干扰素。经过规范的治疗,大部分丙肝患者可以完全治愈。

    为了预防丙肝,建议以下措施:

    • 避免使用共用针具吸毒。
    • 进行输血或器官移植时,选择正规医疗机构。
    •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丙肝病毒感染者共用个人物品。
    • 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有高风险行为的人群。

    了解丙肝的知识,关注自身健康,预防丙肝,保护肝脏健康。

  • 今天是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像往常一样,带着一丝担忧和期待,打开了京东互联网医院。这次,我想要咨询的是一位来自感染内科的医生,他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让我对这次问诊充满信心。

    在医生的提示下,我首先认真填写了用药评估量表。虽然有些繁琐,但我还是耐心地完成了每一项。完成量表后,我收到了医生的回信,告诉我已经为我开具了处方。

    医生告诉我,处方中包含了奈玛特韦,这是一种针对新冠病毒的口服药物。他详细解释了奈玛特韦的用法和注意事项,让我对用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医生还提醒我,奈玛特韦的处方有效期为72小时,我可以在这个时间段内尝试预约购买。他还特别告诉我,每晚8点会限量开放药物抢购,让我提前做好准备。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顺利地预约了奈玛特韦。用药期间,如果有任何不适,我会及时线下就诊。这次线上问诊让我感受到了互联网医院带来的便捷和专业,也让我对感染内科的医生们充满了敬意。

    感谢医生的耐心解答和专业指导,让我对病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相信,在医生的帮助下,我一定能够战胜病痛,恢复健康。

  • 许多准妈妈对宠物有着深厚的感情,然而,关于孕妇养宠物是否安全的问题,却让许多家庭陷入了纠结。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胡淑君主任指出,孕妇确实存在感染弓形虫的风险,但并非一定要抛弃宠物。只要掌握正确的养宠知识和防护措施,孕妇和宠物可以和平共处。

    弓形虫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主要通过猫的粪便传播。孕妇感染弓形虫后,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健康。胡淑君主任建议,孕妇在早期妊娠阶段如果检测到TOX-IgM抗体阳性,应考虑终止妊娠。中晚期妊娠检测到TOX-IgM抗体阳性,可适当服用乙酰螺旋霉素、乙胺嘧啶片、磺胺类药物等药物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正常人初次感染弓形虫后,即可获得终身免疫。如果孕妇在孕前检测到TOX-IgG呈阳性,证明既往曾感染过弓形虫,目前已产生保护性抗体。如果最近感染过弓形虫,建议等待6个月后再怀孕,以确保胎儿健康。

    为了降低孕妇感染弓形虫的风险,胡淑君主任给出了以下建议:

    • 注意饮食卫生,食用蔬果前要削皮或彻底洗净,肉类要充分煮熟,避免生肉污染熟食,避免饮用未处理的水。
    • 注意环境卫生,每天清除宠物的粪便,接触动物排泄物后要认真用肥皂和水洗手。尽可能不要亲自换猫砂,可让其他家庭成员帮忙。
    • 养猫的话,猫要养在家里,避免它们在外捕食感染的老鼠或鸟类。
    • 给你的宠物喂商品干粮或湿粮,不要喂食生肉和未煮熟的肉。
    • 避开流浪宠物,尤其是幼猫。在怀孕期间不要养新的宠物。
    • 做园艺或者其他接触土壤沙子的活时,戴好手套,工作完毕后要彻底洗手。
    • 畜类宠物不管如何饲养都应依照有关规定,按时接种兽用疫苗。

    总之,孕妇养宠物并非绝对禁止,只要注意防护,就可以降低感染风险,让宠物和宝宝共同健康成长。

  • 艾滋病,这一困扰全球的疾病,在近年来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进展。据最新报道,全球艾滋病治愈率已达到3/38000000,这一比例虽然只比此前提高了1/3800万,但无疑为艾滋病感染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当地时间7月7日,《Science》官网发布了一则重磅消息,一位被称为“圣保罗病人”的HIV感染者通过特殊的药物治疗方案,成功清除了体内的所有艾滋病毒。这标志着全球第三个HIV治愈病例的诞生,也是首例通过药物治疗实现的治愈。

    这位36岁的男性艾滋病患者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ARV)药物和烟酰胺(维生素B3)的联合治疗后,于2019年3月停止了所有治疗。经过16个月的观察,患者的血液中未再检测到HIV,这表明他可能已经清除了体内的HIV感染细胞。

    这一研究成果由来自巴西圣保罗联邦大学的Ricard Diaz(里卡多·迪亚兹)研究团队完成。他们发现,通过联合使用多种ARV药物和烟酰胺,可以有效刺激被HIV感染的细胞“唤醒”潜伏的HIV,使其更容易受到免疫系统的攻击。

    目前,全球已有大约3800万名HIV感染者,其中只有两例治愈病例,均为通过骨髓移植实现的。而“圣保罗病人”的成功治愈案例,为艾滋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全球艾滋病感染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尽管“圣保罗病人”的治愈案例令人鼓舞,但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例如他是否真的停止服用ARV、感染HIV的时间等。未来,还需要更多研究来验证这一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总之,艾滋病治疗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仍需继续努力。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治疗方案出现,为全球艾滋病感染者带来希望。

  • 男性包皮龟头炎是男性常见的生殖系统炎症,其病因复杂,症状多样。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该疾病,本文将从病因、症状、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包皮龟头炎的病因

    1. 感染: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是导致包皮龟头炎的主要原因,如龟头炎、包皮炎等。

    2. 创伤:包皮过长、包茎、龟头擦伤等可能导致局部防御能力下降,从而引发炎症。

    3. 过敏:某些患者可能对避孕套、避孕药等过敏,引发局部炎症。

    4. 激素水平变化:某些内分泌疾病可能导致激素水平异常,引发炎症。

    二、包皮龟头炎的症状

    1. 疼痛、灼热感:患者会感到龟头、包皮部位疼痛、灼热。

    2. 充血、肿胀:局部皮肤发红、肿胀,严重者可能出现水疱。

    3. 渗出、溃疡:局部渗出物增多,严重者可能出现溃疡。

    4. 异味:分泌物增多,可能伴有异味。

    三、包皮龟头炎的治疗

    1. 抗感染治疗:针对病原体进行针对性治疗,如使用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等。

    2. 局部治疗:使用消炎、止痒药物,如外用膏剂、喷剂等。

    3. 手术治疗:针对包皮过长、包茎等情况进行手术治疗。

    四、包皮龟头炎的预防

    1.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勤换内裤。

    2. 避免不洁性行为:避免感染病原体。

    3. 及时就医:出现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五、相关科室

    1. 男科:负责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 皮肤科:负责皮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3. 感染科:负责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4. 泌尿科:负责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5. 内分泌科:负责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