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子宫内膜肿瘤瞄上未婚女性当警惕

子宫内膜肿瘤瞄上未婚女性当警惕
发表人:健康驿站

近年来,子宫内膜肿瘤已不再局限于已婚女性,未婚女性也逐渐成为该疾病的潜在受害者。沈阳妇科专家指出,子宫内膜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肿瘤。未婚女性由于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惯,更容易受到子宫内膜肿瘤的侵袭。

导致未婚女性患上子宫内膜肿瘤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肥胖:脂肪过多会导致雌激素水平升高,增加子宫内膜肿瘤的发生风险。
  •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患子宫内膜肿瘤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出2.8倍。
  • 高血压:子宫内膜肿瘤患者中,伴有高血压的病例较多。
  • 月经失调:月经紊乱、量多者患子宫内膜肿瘤的风险比正常女性高3倍。
  • 初潮早与绝经迟:初潮早于12岁者患子宫内膜肿瘤的风险比晚于12岁者高60%,绝经晚于正常女性6年。
  • 孕产次:多产、未产、不孕症患者患子宫内膜肿瘤的风险较高。
  • 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由于不排卵,子宫内膜长期处于雌激素作用下,易发生增生改变。
  • 卵巢肿瘤:分泌高雌激素的卵巢肿瘤可导致月经不调、绝经后出血及子宫内膜增生和内膜肿瘤。
  •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可视为子宫内膜原位肿瘤。
  • 外源性雌激素:服用雌激素的妇女患子宫内膜肿瘤的风险较高。

未婚女性应提高警惕,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有上述症状,应及时就诊。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肥胖等,也有助于降低子宫内膜肿瘤的发生风险。

子宫内膜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手术治疗是最常见的方法,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和分期,可采取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等。放疗和化疗适用于晚期或复发性子宫内膜肿瘤患者。

总之,未婚女性要重视子宫内膜肿瘤的预防和筛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子宫内膜恶性肿瘤疾病介绍: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属于子宫体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7%,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20%~30%,好发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在我国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那是一个寻常的下午,我接到了母亲的电话,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妈,你怎么了?’我急切地问。‘我...我最近阴道出血,已经三年多了。’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猛地一沉。母亲已经70岁了,身体健康一直是我的心头大事。

    我立刻陪母亲来到了天津中心妇产医院。妇科的医生耐心地询问了病情,并安排了一系列检查。肿瘤六项、癌细胞和活检,一项项检查结果都显示没有发现恶性的迹象。然而,核磁报告显示的子宫内膜腺肌瘤样息肉,大小为4.0*5.7*9.1,医生建议开腹子宫整体切除。

    我咨询了多位医生,有的建议手术治疗,有的则提到中医调理。一位医生告诉我,虽然中医可以改善症状,但不可能治愈原发病灶。最后,我选择了天津肿瘤医院,因为那里有更先进的设备和更专业的团队。

    手术前,医生详细地为我解释了手术的流程和风险。手术当天,我紧张地等待着。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医生告诉我,手术病理决定是否需要化疗。

    在康复期间,我深刻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和耐心。他们不仅给予了我医学上的指导,还在心理上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我知道,这场疾病让我和母亲都经历了很多,但我也知道,有医生们在我们身边,我们并不孤单。

  •   女性追求光滑细腻的肌肤,汗毛过多无疑会成为美丽的障碍。然而,在尝试各种脱毛方法之前,我们更应该了解汗毛过多的原因,尤其是与卵巢疾病之间的关联。

      “宛若凝脂”是古人对女性肌肤的最高评价。除了白皙,肌肤光滑无毛更是女性们引以为傲的资本。然而,过重的汗毛却让不少女性感到困扰。据统计,15-44岁的正常女性中,有30%存在小胡须,9%颊部汗毛明显,6%面部两鬓以下毛发较浓重,前臂与小腿毛发较黑较粗者分别为30%和70%。

      那么,如何判断体毛是否过多呢?

      当女性在唇周、下颌、大腿、小腿、双臂等处长出密集的毳毛,呈现男性化的毛发分布,眉毛浓密,阴毛向腹部甚至脐部发展时,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多毛症”。多毛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隐藏着健康隐患。

      多毛症可能与卵巢疾病有关,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多囊卵巢综合征。这种疾病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汗毛加重,尤其在小腿、手臂、腹中线、外阴及肛门周围等地方,毛发分布有男性化倾向。然而,很多人在出现这些症状时,并未意识到要去妇科或内分泌科检查,而是选择去皮肤科或美容院,导致病情延误。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仅影响个人形象,还可能带来远期危害。由于长期闭经、无排卵,子宫内膜持续接受雌激素的刺激,无孕激素对抗和周期性内膜脱落,导致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此外,多囊卵巢综合征常存在胰岛素抵抗,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发病率增加。

      除了卵巢疾病,多毛症也可能与药物有关。一些含有激素的药膏,如“肤轻松”“皮炎平”等,长期使用可能导致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多毛、色素沉着、皮肤萎缩等副作用。因此,在出现皮肤病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切勿自行药疗。

      值得注意的是,刮毛、拔毛并不会导致体毛越长越粗、越密、越黑。人的毛囊数量在出生时就已经确定,刮毛、拔毛只会刺激体毛进入下一个生长周期,使其更容易再长出来。从心理角度讲,毛发对身体健康并无害处,如果没有特殊需求,最好让体毛自然生长。

      面对汗毛过多的问题,女性朋友们应该保持警惕,及时就医,找出病因,对症下药。同时,要注意日常保养,避免使用含有激素的药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卵巢疾病的发生。

  • 子宫内膜厚度是衡量女性生殖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许多女性在体检中发现子宫内膜厚度达到1.6厘米时,会担心自己患上了子宫内膜癌。然而,子宫内膜厚度超过正常值,并不一定意味着癌症。

    子宫内膜增厚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激素水平的变化。雌激素是女性体内重要的激素之一,它对子宫内膜的生长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时,就会刺激子宫内膜增生,导致子宫内膜厚度增加。此外,子宫内膜炎症、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症等疾病也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增厚。

    子宫内膜癌是子宫内膜发生的一种恶性肿瘤,以来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腺癌最常见。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常见的症状包括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量增多、月经持续时间延长等。如果女性在体检中发现子宫内膜厚度超过正常值,并且伴随以上症状,应该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结果和病理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是否存在子宫内膜癌。如果确诊为子宫内膜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等。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以手术为主,术后根据病情选择辅助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手术、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

    为了预防子宫内膜癌,女性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肥胖,保持健康的体重。同时,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子宫内膜疾病。

    总之,子宫内膜厚度超过正常值并不一定意味着癌症。女性应该关注自己的生殖健康,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子宫内膜疾病。

  •   月经期浮肿是许多女性都会遇到的问题,这是由于经前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导致钠水潴留所致。中医称之为经行浮肿或经来遍身浮肿,多因脾肾阳虚,气化不利,水湿不运,或因肝气郁滞,血行不畅所致。

      正常的浮肿一般在月经过后会逐渐消失,但如果浮肿持续不退,还伴有体重减轻、悲痛、疲劳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排除癌症可能。常见的引起经期浮肿的原因包括:

      1. 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2. 心脏疾病:如心力衰竭、心包积液等。

      3. 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肝腹水等。

      4. 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垂体功能减退等。

      5. 营养不良:如缺钾、缺镁等。

      6. 遗传因素:如家族性水肿。

      对于经期浮肿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缓解症状:

      1. 限制食盐摄入:过多的食盐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加重浮肿。

      2. 增加钾摄入:钾可以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浮肿。

      3. 增加蛋白质摄入:蛋白质可以促进体内水分的代谢。

      4. 适当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

      5. 保证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可以调节体内激素水平,减轻浮肿。

      6. 保持良好的心态:情绪波动也会影响体内激素水平,加重浮肿。

      常见的可以缓解经期浮肿的食物有:

      1. 土豆:土豆中含有丰富的钾,可以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

      2. 黄瓜:黄瓜中含有丰富的水分和钾,具有良好的利尿作用。

      3. 红豆:红豆中含有丰富的钾和皂角苷,可以促进利尿,减轻浮肿。

      4. 西瓜:西瓜中含有丰富的水分和钾,可以促进利尿,减轻浮肿。

      5. 苹果:苹果中含有丰富的钾,可以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

      总之,经期浮肿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但如果不加以重视,可能会引发其他疾病。建议女性朋友们在经期期间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如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 近年来,关于甜食与健康的讨论愈发激烈。一项研究指出,甜食与子宫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这项研究由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进行,他们发现,与很少吃甜食的女性相比,每周吃甜食2至3次的女性,患子宫癌的风险增加33%;而每周吃甜食三次以上的女性,患子宫癌的风险增加42%。

    那么,为什么甜食会增加患子宫癌的风险呢?专家认为,这可能与甜食中的糖分、脂肪以及添加剂等因素有关。过多摄入甜食会导致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进而增加患子宫癌的风险。

    临床上,我们也看到了许多因甜食而患上子宫癌的案例。例如,19岁的小爱因为爱吃甜食,导致月经紊乱和多囊卵巢综合征;28岁的小宜因为爱吃甜食,体重飙升,最终患上子宫内膜癌。

    因此,为了预防子宫癌,专家建议女性朋友们减少甜食摄入,并加强锻炼。具体来说,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控制糖分摄入:尽量减少含糖饮料、糖果、糕点等高糖食品的摄入。

    2. 增加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3. 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降低患子宫癌的风险。

    4.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子宫癌。

    5. 保持良好心态: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降低患癌风险。

  • 子宫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其中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最为常见。这种疾病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然而,一旦发展到晚期,子宫癌的症状会变得明显,治愈难度也大大增加。

    晚期子宫癌的症状主要包括:阴道异常出血、排液、腹痛、腰痛、腹部肿块、消瘦、乏力等。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意味着癌细胞已经侵犯到周围的器官和组织,甚至发生远处转移。

    对于晚期子宫癌的治疗,主要采用综合治疗的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激素治疗等。但由于晚期子宫癌的治疗效果有限,治愈的可能性相对较低。

    为了提高晚期子宫癌患者的生存质量,除了积极治疗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2. 健康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油腻、辛辣食物。

    3. 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4.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5. 遵医嘱: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 近年来,肥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报道,在过去的十年中,肥胖与癌症的关联日益密切,其引发的癌症比例甚至超过了吸烟。在众多癌症中,肥胖与肝癌的关系尤为突出。

    肝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肥胖人群患肝癌的风险显著增加,其中,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肝癌类型。研究发现,肥胖人群患肝癌的主要途径并非直接由肥胖引起,而是通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这一系列病理过程发展而来。

    然而,最近的研究发现,肥胖人群患肝癌的机制可能并非仅限于NAFLD和NASH。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研究团队在Cell期刊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肥胖人群患肝癌的一种新的途径。该研究指出,肥胖人群患肝癌可能与STAT-1和STAT-3这两种蛋白有关。其中,STAT-1蛋白参与NASH-肝硬化的形成,而STAT-3蛋白则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这一发现为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针对STAT-1和STAT-3的靶向药物已在其他疾病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疗效。因此,未来针对肝癌的靶向治疗药物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

    此外,肥胖人群应积极调整生活方式,控制体重,降低患肝癌的风险。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合理膳食、增加运动、保持良好心态等。

    总之,肥胖与肝癌的关系日益密切,了解其发病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肝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研究肥胖与肝癌的关系,有望为肝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然而,根据大量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专家们总结出以下九种体质的女性更容易患上子宫内膜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是否在其中。

    1. 不孕不育

    研究表明,长期不排卵的女性,如不孕症患者和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较高。这可能与她们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缺乏孕激素的对抗作用有关。

    2. 肥胖者

    肥胖是内分泌失调的表现,体内大量脂肪组织会增加雌激素的储存,从而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3. 月经失调、初潮年龄早或延迟绝经者

    月经失调、初潮年龄早或延迟绝经的女性,由于长期处于无排卵状态,子宫内膜受到雌激素的长期刺激,容易发生增生甚至癌变。

    4. 饮食习惯不良

    摄入过多脂肪,尤其是动物脂肪,会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而蔬菜和水果富含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具有预防子宫内膜癌的作用。

    5. 糖尿病、高血压患者

    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由于内分泌代谢紊乱,容易导致雌激素水平升高,从而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6. 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者

    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尤其是没有孕激素对抗的情况下,会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7. 久治不愈的子宫出血

    绝经后的子宫出血可能是子宫内膜癌的信号,应及时就医检查。

    8. 有X射线暴露史者

    长期暴露于X射线等有害辐射,会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9. 经济收入高、受高等教育者

    研究发现,经济收入高、受高等教育者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较高,可能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关。

    了解这些高危因素,可以帮助女性更好地预防和筛查子宫内膜癌。

  • 宫颈癌,曾被认为是中年女性的专利,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性观念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成为宫颈癌的受害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副主任陈勍指出,近年来,二三十岁的年轻女性患上宫颈癌的人数显著增多,且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初诊时已经为宫颈癌中晚期。

    宫颈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多项研究表明,它与过早性生活、多个性伴侣、多次生育、宫腔手术操作等因素密切相关。特别是性生活不洁,更容易引发宫颈癌。

    过早性生活,宫颈癌的“催化剂”

    陈勍强调,初次性交的年龄越小,性伴越多,宫颈癌的发病率就越高。研究发现,初次性交年龄低于15岁的,患上宫颈癌的几率为正常人的10倍。少女的宫颈组织细胞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抵抗疾病的能力差,易受致癌因素的刺激而致病。

    此外,拥有多个性伴侣也是宫颈癌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拥有≥10个性伴侣者较1个性伴侣者的患病相对危险性高3倍以上。精子进入阴道后会产生一种精子抗体,若性伴过多性交过频,则会产生多种抗体,干扰了产生精子抗体的抗体反应,从而易患宫颈癌。

    预防宫颈癌,从日常生活做起

    为了预防宫颈癌,我们需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以下是一些预防宫颈癌的建议:

    1.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过早性生活。

    2. 正确使用安全套,减少感染HPV的风险。

    3.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特别是对宫颈重度糜烂、接触性出血、宫颈湿疣、多次生育、年纪在45岁以上的高危妇女人群更应注重筛查。

    4.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性生活不洁。

    5.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免疫力。

  •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严重疾病。本文将围绕子宫内膜癌的早期发现、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科普,帮助女性朋友们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子宫内膜癌的早期发现

    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但以下几种情况应引起高度警惕:

    1. 绝经期后出血或出现血性白带,在排除宫颈癌和阴道炎后,应高度警惕子宫内膜癌。

    2. 40岁以上女性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经激素治疗无效或复发。

    3. 年轻女性出现长期子宫出血不育。

    4. 阴道持续性排液。

    5.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出血的患者,或阴道涂片屡次发现恶性细胞。

    二、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方法

    1. 子宫内膜活检:通过刮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目前诊断子宫内膜癌最准确的方法。

    2.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MRI等,可帮助医生了解子宫内膜癌的大小、位置、侵犯范围等。

    3. 宫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子宫内膜,并取活检。

    三、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

    1. 手术治疗: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子宫切除术、卵巢切除术等。

    2. 放射治疗:适用于晚期或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

    3. 化学治疗:适用于晚期或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

    4. 激素治疗:适用于非早期和晚期患者。

    四、预防措施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

    2.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特别是绝经后女性。

    3.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五、总结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女性朋友们应关注自身健康,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生存率。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