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谨防婴儿夏日“脱水热”

谨防婴儿夏日“脱水热”
发表人:李佳佳

  炎炎夏日,高温酷暑,婴幼儿更容易出现脱水热、中暑等问题。脱水热是指婴幼儿因体内水分不足,导致发热、哭闹、烦躁等症状的一种常见病症。那么,为什么夏季婴幼儿更容易出现脱水热呢?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和应对呢?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

  夏季婴幼儿脱水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代谢旺盛:婴幼儿的新陈代谢旺盛,体内需要更多的水分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2. 汗液蒸发:夏季气温高,婴幼儿的汗液蒸发速度快,导致体内水分流失。

  3. 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婴幼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对外界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差。

  4. 母乳喂养不足:母乳喂养不足会导致婴幼儿摄入水分不足。

  那么,如何预防和应对婴幼儿脱水热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母乳喂养的婴幼儿要保证足够的母乳摄入,人工喂养的婴幼儿要按时补充水分。

  2. 适量补充水分:在高温天气下,给婴幼儿适量补充水分,如白开水、淡盐水等。

  3. 注意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婴幼儿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

  4. 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婴幼儿在高温天气下进行剧烈运动。

  5.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婴幼儿出现脱水热症状,应及时就医。

  此外,以下一些症状可能提示婴幼儿脱水热:

  1. 哭闹不止

  2. 睡眠不安

  3. 排尿次数减少,尿色深黄

  4. 口唇干燥

  5. 情绪烦躁

  夏季婴幼儿脱水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家长朋友们要引起重视,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确保宝宝健康成长。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哭闹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哭闹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他们的哭闹总是牵动着父母的心。许多家长在遇到孩子哭闹时,第一反应就是抱起孩子,摇晃或安抚。然而,这种做法是否真的正确呢?本文将探讨孩子哭闹的原因以及应对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孩子哭闹的原因。孩子哭闹可能是因为多种原因,如饥饿、尿布湿、不适、困倦、寻求关注等。对于不满半岁的婴儿,他们可能正处于一个爱哭的阶段,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哭闹的时间过长,且难以安抚,家长应该警惕是否存在病理原因,并及时就医。

    对于已经能够表达需求的幼儿,家长应该学会倾听他们的需求。例如,当孩子哭泣时,家长可以首先检查尿布是否湿,衣物是否合适,环境是否嘈杂等。如果这些因素排除后,孩子仍然哭闹,家长可以尝试用语言、拥抱或轻拍背部等方式安抚孩子。

    然而,如果孩子将哭闹作为获取关注或满足需求的一种手段,家长应该谨慎对待。此时,家长不应该立即满足孩子的需求,而是要引导孩子学会用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如用语言、表情或手势等。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孩子减少哭闹:

    •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确保孩子有充足的睡眠。
    • 为孩子提供舒适的环境,如适宜的温度、光线和噪音水平。
    • 多陪伴孩子,与他们进行互动和交流。
    • 教孩子学会用语言或表情表达自己的需求。
    • 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尊重他们的选择。

    总之,面对孩子的哭闹,家长应该保持冷静,分析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通过科学的育儿方法,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   婴儿时期,宝宝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但也伴随着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一些看似平常的事物,如分离、陌生的环境、动物、黑暗等,都可能引发宝宝的恐惧情绪。了解宝宝常见的恐惧事件,并采取相应的壮胆策略,有助于帮助他们克服恐惧,健康成长。

      一、宝宝常见的恐惧事件

      1. 分离焦虑:宝宝与亲人分离时,会感到焦虑、不安,甚至哭泣。这是宝宝安全感不足的表现。

      2. 陌生环境:宝宝对陌生的环境感到不安,可能会出现哭闹、拒绝探索等行为。

      3. 动物:宝宝对某些动物(如小猫、小狗)产生恐惧,可能与动物的体型、叫声、行为等因素有关。

      4. 黑暗:宝宝对黑暗环境产生恐惧,可能与想象力丰富、缺乏安全感有关。

      5. 自然现象:宝宝对雷声、闪电等自然现象产生恐惧,可能与声音的强度、视觉刺激等因素有关。

      6. 恶梦:宝宝可能会做噩梦,如被追赶、掉进深渊等,导致醒来后感到害怕。

      二、壮胆策略

      1. 增强安全感:为宝宝提供稳定的家庭环境,多陪伴、关爱宝宝,帮助他们建立安全感。

      2. 逐步适应:让宝宝逐步适应新环境、新事物,减少恐惧情绪的产生。

      3. 模拟场景:模拟宝宝害怕的场景,让他们在安全的环境中体验,逐渐克服恐惧。

      4. 故事引导:给宝宝讲述勇敢的故事,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克服恐惧。

      5. 专业咨询:如果宝宝恐惧情绪严重,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我常常会遇到一些家长带着“不乖”的孩子前来就诊。这些孩子可能动不动就大哭大闹,让家长束手无策。其实,这背后往往隐藏着孩子未被满足的需求。

      孩子之所以“不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表达方式还不太成熟。他们无法像成人那样用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只能通过哭闹、反抗等方式来吸引家长的注意。这也就意味着,当孩子出现“不乖”的行为时,家长首先要做的是耐心地倾听和理解,而不是简单地用惩罚或恐吓来压制。

      例如,有些孩子会因为饿了、困了、尿布湿了等原因而哭闹。家长应该及时满足孩子的这些基本需求,而不是一味地责备孩子“不乖”。

      除了生理需求外,孩子还可能有其他未被满足的需求,比如渴望关爱、陪伴、安全感等。这时,家长需要更加细致地观察孩子的行为,寻找孩子哭闹的真正原因。

      例如,有些孩子可能在幼儿园里受到欺负,或者感到孤独、无助,回到家后就会表现出“不乖”的行为。这时,家长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这段困难时期。

      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帮助孩子改善“不乖”的行为:

      1. 设定合理的规则和界限,让孩子明白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行为是不可以接受的。

      2. 采用积极的教养方式,多鼓励、少批评,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爱和支持。

      3. 给孩子提供足够的安全感和陪伴,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被爱的。

      4. 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5. 如果孩子“不乖”的行为持续存在,或者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 宝宝疝气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主要发生在婴儿和儿童身上。了解宝宝疝气的症状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一、宝宝疝气的常见症状:

    1. 哭闹:婴儿在疝囊增大,可能出现嵌顿、绞窄时,会因肠管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而哭闹不止。

    2. 肿块:当婴儿用力咳嗽、哭闹等腹内压增高时,疝内容物会进入薄弱部位,形成可见的肿块,自行消失。

    3. 生长迟缓:先天性膈疝会导致腹腔内容物突入胸腔,引起呕吐、咳嗽等症状,喂养吸收困难,导致宝宝体重不增。

    二、宝宝疝气的分类及表现:

    1. 腹股沟疝:表现为腹股沟区突出肿块,站立、行走、咳嗽、负重、啼哭时更为明显。肿块按压后变小或消失。

    2. 股疝:表现为腹股沟的半球形突起,肥胖患者更易忽略。嵌顿或肠梗阻时,出现剧烈腹痛、呕吐、腹胀等症状。

    三、宝宝疝气的治疗方法:

    1. 保守治疗:适用于一岁以下的孩子,包括使用疝带按压内环口,使内环口逐渐闭合。

    2. 手术治疗:适用于一岁以上的孩子,通过手术修复薄弱部位,防止疝气复发。

    四、宝宝疝气的日常保养:

    1. 避免哭闹、咳嗽、便秘、剧烈运动等加重腹内压的活动。

    2. 增加营养,适当增加易消化的食物,减轻肠道负担。

    3. 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和跑步。

    4. 避免吃引起腹胀或过热的食物。

  • 婴儿脐疝是儿科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在2个月大的婴儿中较为常见。这种疾病主要表现为腹壁上出现一个可复性的肿块,通常位于肚脐周围。为了帮助宝宝排气,家长需要关注脐疝的类型,并进行相应的护理。

    首先,需要区分脐疝的类型。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脐疝可分为嵌顿性脐疝和膨出性脐疝。嵌顿性脐疝是指腹壁的缺口较大,导致肠管或其他脏器进入脐疝囊中,造成嵌顿。此时,宝宝会表现出疼痛、哭闹等症状。膨出性脐疝则是指腹壁的缺口较小,只有部分肠管或脂肪组织进入脐疝囊中,没有嵌顿。

    对于嵌顿性脐疝,首先应尝试复位。家长可以将宝宝平躺,轻轻按摩腹部,帮助肠管回到原位。如果复位成功,宝宝的症状会得到缓解。如果复位失败,或者嵌顿严重,应及时就医,进行手术治疗。

    对于膨出性脐疝,复位后可以通过顺时针按摩腹部,帮助气体排出,促进宝宝排气。此外,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部分脐疝可以自愈。如果一岁半后仍然存在脐疝,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除了复位和按摩,家长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避免宝宝过度哭闹,以免增加腹压,加重病情。

    2. 防止宝宝感冒咳嗽,避免腹压增加。

    3. 注意宝宝的饮食,避免过量摄入产气食物,如豆类、红薯等。

    4. 定期观察脐疝的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总之,婴儿脐疝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家长需要关注宝宝的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通过正确的护理,可以帮助宝宝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 哺乳期宝宝常常表现出吃不够的现象,让新手父母感到困惑。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宝宝感觉吃不饱的原因:

    1. **母乳不足**:如果宝宝通过母乳喂养,可能是因为妈妈奶水不足。可以尝试增加妈妈摄入下奶食物,如猪蹄汤、鲫鱼汤等,以促进奶水分泌。

    2. **宝宝口渴**:对于奶粉喂养的宝宝,可能是因为口渴而不愿意放开奶瓶。可以适当增加宝宝的水分摄入。

    3. **宝宝缺乏安全感**:新生儿的宝宝可能因为环境陌生而缺乏安全感,可以通过安抚宝宝的情绪来减少吃奶量。

    4. **宝宝吮吸习惯**:宝宝出生后,吮吸是一种本能反应。宝宝吮吸并不一定代表它饿了。

    5. **宝宝肠胃问题**:有些宝宝因为肠胃问题,可能刚吃完就又哭闹要求吃奶。建议带宝宝做相关检查。

    6. **宝宝猛长期**:宝宝在成长过程中,会有猛长期,表现为总是感觉饿,吃奶次数增加。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 新生儿啼哭是新手爸妈常见的困扰,其实宝宝的啼哭是他们在用独特的方式与父母沟通。本文将详细介绍宝宝九类啼哭的原因及应对方法,帮助新手爸妈更好地理解宝宝的需求。

    1. 健康性啼哭

    健康性啼哭是宝宝正常的生理反应,表现为声音响亮、节奏感强,每日累计啼哭时间可达2小时。父母可以通过轻触宝宝、微笑等方式安抚宝宝。

    2. 饥饿性啼哭

    饥饿性啼哭多发生在喂奶后2-3小时,宝宝哭声较短,声音由小变大。父母应及时喂奶,满足宝宝的需求。

    3. 吸吮性啼哭

    吸吮性啼哭多发生在喂水或喂奶3-5分钟后,宝宝哭声突然阵发。父母需检查奶水温度和奶嘴大小,确保宝宝吸吮顺畅。

    4. 饱胀性啼哭

    饱胀性啼哭多发生在喂奶后,宝宝哭声尖锐,两腿屈曲乱蹬。父母无需特意安抚,哭声有助于宝宝消化。

    5. 尿湿性啼哭

    尿湿性啼哭多发生在宝宝吃完奶或睡醒后,宝宝哭声较弱。父母需检查尿布是否湿了,及时更换。

    6. 困倦性啼哭

    困倦性啼哭多发生在宝宝困倦时,哭声强烈且略有颤抖。父母应尽快让宝宝安静下来,或将其置于安静房间,轻轻拍拍。

    7. 烦躁性啼哭

    烦躁性啼哭多发生在宝宝吃饱入睡前或玩耍前,哭声长短不一。父母需抱起宝宝,安抚其情绪。

    8. 环境不适性啼哭

    环境不适性啼哭多发生在周围环境嘈杂或灯光强烈时。父母需检查周围环境,降低噪音,调暗灯光。

    9. 温度不适性啼哭

    温度不适性啼哭多发生在室温过高或衣物过厚时。父母需调整室温或衣物,为宝宝提供舒适的温度。

  •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带着孩子出行旅游,享受美好的亲子时光。然而,对于许多新手父母来说,如何安全地带着宝宝乘坐飞机成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宝宝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哭闹,这是许多父母都遇到过的情况。但这并非因为宝宝饿了或渴了,而是因为耳压不适。由于宝宝的咽鼓管较短,且鼻咽部常有黏液阻塞,当飞机起飞和降落时,耳压变化对宝宝耳膜的刺激更大,导致耳痛和哭闹。

    那么,如何减轻宝宝在飞机上的不适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起飞和降落时喂奶或吃零食

    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给宝宝喂奶或吃点零食,让其充分地做吞咽动作,可以帮助宝宝调节耳压,减轻不适。

    2.避免强行制止宝宝哭闹

    宝宝哭闹有助于咽鼓管开启,缓解耳压。因此,如果宝宝不是因为饥饿或口渴而哭闹,父母不要强行制止。

    3.起飞和降落时不要让宝宝睡觉

    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宝宝睡觉会增加耳膜受损的风险。因此,父母要确保宝宝在这段时间保持清醒。

    4.注意宝宝的年龄和购票

    根据航空公司规定,婴儿年龄是指出生14天-2周岁,儿童是指2周岁-12周岁。购票时,需要提供婴儿年龄的证件,如出生证明或户口本。

    5.了解航班的婴儿数量限制

    为了保证航空安全,每个航班接收婴儿的数量有限。同时,每相连的一排座位不能安排多于一个婴儿。

    6.携带一名以上婴儿需要购买儿童票

    每名成人只能携带2名不超过十二周岁的旅客。携带超过1名婴儿时,另一名婴儿需要按相应的儿童票价购买票,并享受免费行李额。

  •   新生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哭泣是他们表达情绪的重要方式。那么,当宝宝哭泣时,我们该如何在短时间内安抚他们呢?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

      1. 检查饥饿信号

      宝宝哭泣的首要原因可能是饥饿。观察宝宝的饥饿信号,如吸吮手指、寻找乳房、啼哭等,及时喂奶是安抚饥饿宝宝的最佳方法。

      2. 轻柔拥抱

      拥抱可以给宝宝带来安全感,缓解他们的不适感。将宝宝抱在怀里,轻柔地拍打他们的背部,帮助他们放松。

      3. 轻柔摇晃

      有节奏地摇晃宝宝可以帮助他们入睡,缓解不适。注意摇晃的幅度和速度要适中,避免给宝宝造成伤害。

      4. 包裹安抚

      包裹可以帮助宝宝感到安全,减少不安。使用柔软的毯子或包被将宝宝包裹起来,注意不要过紧,避免影响宝宝的呼吸。

      5. 轻拍安抚

      轻拍宝宝的背部和腹部可以帮助他们排气,缓解不适。同时,轻拍也是一种爱的表达,可以缓解宝宝的焦虑情绪。

      6. 分散注意力

      当宝宝哭泣时,可以尝试用玩具、色彩鲜艳的图片或镜子等物品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帮助他们转移情绪。

      7. 调整室温

      太冷或太热的环境都会让宝宝感到不适。保持室温在20-22摄氏度,为宝宝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8. 避免强光刺激

      强光刺激会刺激宝宝的眼睛,导致他们感到不适。在宝宝哭泣时,可以适当调暗房间光线。

      9. 吮吸安抚

      吮吸是一种本能的需求,可以帮助宝宝缓解不适。可以给宝宝提供安抚奶嘴或手指,帮助他们安静下来。

      宝宝哭泣的原因有很多,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掌握以上方法,相信可以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安抚宝宝,让他们快乐成长。

  • 宝宝哭泣是新手爸妈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其实,宝宝哭闹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饥饿、困倦、尿布湿、身体不适等等。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安抚方法,帮助爸妈们应对宝宝哭闹,并探讨一些常见的疾病和护理方法。

    一、宝宝哭闹的常见原因

    1. 饥饿:宝宝饥饿时会出现哭闹,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饥饿信号来判断是否需要喂奶。

    2. 困倦:宝宝困倦时会出现揉眼睛、打哈欠、哭闹等症状,应及时哄宝宝睡觉。

    3. 尿布湿:尿布湿会刺激宝宝的皮肤,导致宝宝哭闹,应及时更换尿布。

    4. 身体不适:宝宝生病时会出现发热、咳嗽、呕吐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5. 环境不适:宝宝对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如噪音、强光等都会导致宝宝哭闹。

    二、安抚宝宝哭闹的方法

    1. 使用包巾:将宝宝包裹在包巾里,让宝宝感受到安全感。

    2. 腹部朝向大人:抱起宝宝时,尽量让宝宝的腹部朝向大人,模仿子宫内的姿势。

    3. 声音安抚:吹口哨、嘘声或使用吹风机等方式,模仿子宫内的声音。

    4. 摇晃宝宝:轻轻摇晃宝宝,模仿子宫内的运动。

    5. 按摩宝宝:轻轻按摩宝宝的脸蛋、背部、腹部和脚,缓解宝宝的紧张情绪。

    6. 与宝宝互动:轻声和宝宝说话或唱歌,与宝宝建立情感联系。

    7. 开车带宝宝:开车带宝宝绕一圈,感受车内的震动和声音。

    8. 洗澡:给宝宝洗个温水澡,感受水流和妈妈的皮肤接触。

    9. 新玩具:用新玩具或婴儿床上的摆饰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10. 保持冷静:妈妈保持冷静,不良情绪会影响宝宝的情绪。

    三、常见疾病和护理

    1. 感冒:宝宝感冒时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 腹泻:宝宝腹泻时需要及时就医,并注意饮食卫生。

    3. 发烧:宝宝发烧时需要及时就医,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

    4. 疱疹:宝宝患疱疹时需要及时就医,并注意隔离。

    5. 湿疹:宝宝患湿疹时需要及时就医,并注意保湿和清洁。

    以上就是关于宝宝哭闹的常见原因、安抚方法以及常见疾病和护理的相关知识,希望对新手爸妈有所帮助。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