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甲肝的检查

甲肝的检查
发表人:田英

甲型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炎症。了解甲肝的检查方法对于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一、血液检查

1. 血液常规检查:甲肝患者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相对增高,偶见异型淋巴细胞。

2. 尿常规检查:在黄疸前期和黄疸期,尿胆原和尿胆红素呈阳性反应,尿胆原减少。

二、肝功能检查

1. 血清酶测定:甲肝患者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血清胆红素在黄疸前期和黄疸期升高。

2. 色素代谢功能测定: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尿三胆等指标升高。

3. 蛋白代谢功能试验: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

4. 其他: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血清胆固醇降低等。

5. 特异血清学检查:检测抗-HAV IgM是确诊甲型肝炎的重要指标。

三、影像学检查

通过B型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可以了解肝脏大小、形态等,有助于判断肝炎类型。

四、HAV抗原抗体及HAV-RNA检测

1. 抗-HAV IgM:甲型肝炎特异性抗体,出现早,可用于早期诊断。

2. 抗-HAV IgG:甲型肝炎特异性抗体,可用于检测人群免疫水平和流行病学调查。

3. HAV抗原:通过免疫电镜检查HAV颗粒,可证明近期感染。

4. HAV-RNA:采用PCR技术检测HAV-RNA,可提供HAV急性感染的直接证据。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黄疸病疾病介绍:
黄疸是指血清胆红素(serumbilirubin,SB)增高致使巩膜、皮肤、黏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发生黄染(颜色变黄)的现象,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正常血清总胆红素浓度<17μmol/L,当胆红素在17.1~34.2μmol/L(1~2mg/dl)时,肉眼难以发现,称为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清胆红素超过34.2μmol/L(2mg/dl)时,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称为显性黄疸,即临床上常说的黄疸。黄疸的治疗需要在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受原发病严重程度影响,预后也会有所不同[1,3]。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胆结石,又称胆囊结石,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据统计,约有50%的患者在一生中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而另外50%的患者则会出现类似胃病的症状,容易被误诊。因此,了解胆结石的症状对于及时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以避免因结石导致的严重后果,如胆囊切除。

    一、腹痛:胆结石的典型症状

    胆绞痛是胆结石最明显的症状,通常发生在上腹部或右上腹部。这种疼痛通常是阵发性的痉挛性疼痛,并可能逐渐加剧,并向右肩或背部放射。疼痛的原因通常是因为胆结石在胆囊内移动,导致胆囊管阻塞。

    二、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胆结石急性发作时,除了疼痛外,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腹痛症状可能在呕吐后有所缓解。胆结石患者还可能出现厌油腻食物、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三、黄疸:胆结石的潜在风险

    黄疸是胆结石的潜在风险之一,通常在剧烈腹痛之后出现。较小的结石可能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或夜间平卧时流入胆管,导致胆囊管阻塞,从而引起胆绞痛或急性胆囊炎。胆囊收缩后,较小的结石可以通过胆囊总管进入胆总管,导致梗阻性黄疸。此外,胆总管受到胆囊压迫,可能导致局部阻塞或肝细胞感染和损伤,进而出现黄疸。

    了解胆结石的症状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 梗阻性黄疸,这一听起来就让人心生恐惧的病症,究竟能否治愈呢?这其实与患者的具体病因息息相关。

    首先,我们来看良性病因引起的梗阻性黄疸。例如,良性胆管结石或胆管蛔虫等,通过手术或其他治疗方法,通常可以成功解除梗阻,患者有望恢复正常,达到治愈的目的。

    然而,如果梗阻性黄疸是由于肿瘤引起的,情况就变得复杂了。早期肿瘤患者,如胆管癌、胆囊癌等,通过根治性切除肿瘤,梗阻性黄疸有望得到治愈。但对于大部分晚期肿瘤患者,梗阻性黄疸很难完全治愈,只能通过对症治疗缓解症状。

    梗阻性黄疸是由于胆管阻塞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出,进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黄疸、皮肤瘙痒、尿色变黄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肝肾功能衰竭、严重感染,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出现梗阻性黄疸症状,务必及时就医,通过手术或介入等治疗手段解除梗阻,挽救生命。

    引起梗阻性黄疸的病因很多,主要包括良性和恶性两大类。良性病因如胆囊结石、胆管结石、慢性胰腺炎等;恶性病因如胆管癌、胆囊癌、胰头癌等。此外,既往胆道手术史、胆道炎症等也可能导致梗阻性黄疸。

    针对梗阻性黄疸的预防,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 饮食清淡,戒烟戒酒
    • 忌食辛辣刺激、高脂高胆固醇食物
    • 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 保持平和的心态,适当运动,锻炼身体

    总之,梗阻性黄疸能否治愈取决于病因和病情,患者需及时就医,积极配合治疗,并做好日常保健,才能提高治愈率,重拾健康。

  • 黄疸,这一看似简单的症状,背后却隐藏着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当胆红素代谢发生障碍,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便形成了我们常说的“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特有的现象。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他们在出生后的两三天内,皮肤、巩膜、黏膜等部位会出现黄染,这就是所谓的“新生儿黄疸”。虽然几乎所有的婴儿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新生儿黄疸是生理现象,无需特殊治疗。

    新生儿黄疸的形成原因,主要与以下两点有关:一是新生儿体内的红细胞数量远高于成人,其中一部分是胎儿时期的红细胞;二是新生儿肝脏尚未完全成熟,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有限。这导致新生儿在出生早期,胆红素水平会持续上升,进而引起巩膜、皮肤和组织被染成黄色,并可能引发一系列消化系统症状,如腹胀、腹痛、食欲不振、腹泻和便秘等。此外,胆红素水平升高还可能导致小便变成浓茶样尿或陶土样便,甚至出现胆盐血症,表现为皮肤瘙痒、心动过缓、脂肪泻、夜盲症、乏力、精神萎靡、头痛等症状。

    面对黄疸,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上,应避免食用不洁或被污染的食物,少吃油腻食物,严格戒烟戒酒,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同时,保持心情舒畅,注意保暖。对于润肝养肝,可以选择柠檬、山楂等食物。在正常现象范围内,可适当增加婴儿的奶量,并让婴儿多晒晒太阳。

    黄疸的治疗,主要取决于病因。对于新生儿黄疸,大部分情况下,只需加强护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可。对于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如胆道阻塞、肝脏疾病等,则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关注黄疸这一症状,了解其背后的病理生理机制,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 脂肪肝,一种常见却容易被忽视的慢性肝病,其发生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来了解脂肪肝,包括其常见的七大信号、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方法。

    一、脂肪肝的常见信号

    1. 食欲不振:脂肪肝患者常伴有食欲不振的症状,这可能与肝脏功能受损有关。

    2. 恶心、呕吐、腹胀:轻度脂肪肝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厌油、上腹饱胀等不适。

    3. 疲倦乏力:中度以上脂肪肝患者可能会出现疲倦、易疲劳的表现。

    4. 蜘蛛痣:蜘蛛痣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常见于脂肪肝患者。

    5. 维生素缺乏症:脂肪肝患者容易出现多种维生素缺乏症,如周围神经炎、舌炎、口角炎等。

    6. 内分泌失调:重度脂肪肝患者可能出现男性乳房发育、睾丸萎缩、勃起功能障碍等内分泌失调症状。

    7. 黄疸:脂肪肝患者可能出现轻度黄疸,但通常在肝内脂肪被清除后黄疸即消退。

    二、预防脂肪肝的措施

    1. 合理膳食:每日三餐膳食调配合理,做到粗细搭配,营养平衡。

    2. 控制饮食:控制高能量、高糖、高脂肪饮食,戒烟限酒。

    3. 适当运动: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如慢跑、打乒乓球、羽毛球等。

    4. 慎用药物: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

    5. 保持良好心态:心情要开朗,不暴怒,少气恼,注意劳逸结合。

    三、治疗方法

    脂肪肝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

    1. 药物治疗:针对肝功能损害和脂肪堆积进行治疗。

    2. 生活方式干预:调整饮食、增加运动、控制体重等。

    3. 手术治疗:针对严重脂肪肝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总之,脂肪肝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可以远离脂肪肝的困扰。

  • 母乳喂养是新生儿成长过程中重要的营养来源,但部分新生儿在母乳喂养过程中会出现黄疸现象。通常情况下,新生儿黄疸会在15天左右自行消退,但如果是由母乳性黄疸引起的,就需要暂时停止母乳喂养24~48小时,以减轻黄疸症状。

    母乳性黄疸是指由于母乳中某些成分导致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异常而引起的黄疸。在这种情况下,暂时断母乳可以帮助降低胆红素水平,从而减轻黄疸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断母乳期间应尽量保持母婴亲密接触,减少母婴分离的时间。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黄疸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尚未完善而引起的,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1~2周内自行消退。病理性黄疸则是由各种病理因素引起的,如新生儿溶血症、胆道闭锁等,需要及时就医诊治。

    为了预防新生儿黄疸,孕妇在孕期应注意营养均衡,避免接触有害物质。新生儿出生后,应注意保持脐部及臀部的清洁,防止感染。同时,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黄疸情况,一旦出现皮肤发黄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

    对于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可采取药物治疗和光照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降低胆红素水平,而光照治疗则是通过蓝光照射,促进胆红素的分解和排泄。治疗期间,家长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病情变化,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总之,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家长应保持冷静,及时就医诊治。同时,加强孕期保健,注意新生儿日常护理,可以有效预防新生儿黄疸的发生。

  • 总胆红素升高是临床常见的生化指标异常,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本文将探讨总胆红素升高的原因、症状、诊断及治疗。

    一、总胆红素升高的原因

    1. 肝脏疾病: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均可能导致肝细胞功能受损,无法正常代谢胆红素,使其在血液中积累。

    2. 溶血性贫血:由于感染、药物、自身免疫等因素导致的红细胞破坏,使胆红素生成增多。

    3. 胆汁淤积:肝内胆汁淤积或肝外胆汁淤积均可导致胆红素排泄受阻。

    二、总胆红素升高的症状

    1. 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尿液等颜色变黄。

    2. 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等。

    3. 全身症状:乏力、消瘦、关节疼痛等。

    三、总胆红素升高的诊断

    1. 血常规:检查红细胞、血红蛋白等指标,了解溶血情况。

    2. 肝功能:评估肝脏功能,如ALT、AST、ALP等。

    3. 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等,了解肝脏、胆道情况。

    四、总胆红素升高的治疗

    1. 肝脏疾病:根据病因给予保肝治疗、抗病毒治疗等。

    2. 溶血性贫血:根据病因给予抗感染、免疫抑制等治疗。

    3. 胆汁淤积:根据病因给予药物、手术等治疗。

  • 乙肝肝功能胆红素偏高,这一指标异常往往与多种疾病相关。胆结石、梗阻性黄疸、肝炎黄疸、肝癌等疾病都可能导致这一指标的升高。

    1、胆结石: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管疾病,它会导致胆管阻塞,胆汁不能顺利排出。胆管内压力增加,导致胆汁回流到血液中,使直接胆红素水平升高。

    2、梗阻性黄疸:梗阻性黄疸是由于胆道系统阻塞引起的。这种疾病会导致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需要及时治疗。

    3、肝炎黄疸:肝炎黄疸是由于肝脏炎症引起的。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都可能导致这一症状。当肝脏炎症时,直接胆红素水平会升高。

    4、肝癌:肝癌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会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肝癌也是导致直接胆红素水平升高的常见原因之一。

    除了上述疾病外,其他一些因素也可能导致乙肝肝功能胆红素偏高,如药物、酒精等。因此,当出现这一指标异常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不良嗜好,有助于预防这一指标异常。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对于已经确诊的疾病,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不抽烟不喝酒,避免加重肝脏负担。同时,可以服用复方甘草甜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适当的抗炎、保肝、利胆、抗黄变药物,有助于改善病情。

    如果怀疑自己患有相关疾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医院的相关科室,如消化内科、肝胆外科等,可以为患者提供专业的诊断和治疗服务。

    总之,乙肝肝功能胆红素偏高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指标。通过了解相关疾病、治疗方法、日常保养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

  •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现象,其发生原因多样,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新生儿黄疸值16.5 mg/dl并非特别严重,但需要引起家长关注。首先,需要明确黄疸的原因,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可能包括母乳性黄疸、溶血性黄疸、宫内病毒感染等。针对不同原因,医生会进行专科新生儿科检查,并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黄疸程度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足月儿,出生体重在5-8公斤,出生后4天以上出现的黄疸值在16.5 mg/dl并不严重,可以采取口服抗黄疸药物或简单的蓝光照射治疗。但对于早产儿或有疾病状态的婴儿,以及出生体重小于4-5公斤的婴儿,建议立即住院治疗。

    黄色染持续一周以上,尤其是早产儿,需要密切观察。如有必要,进行蓝光治疗和定期检查。一般而言,黄疸会在一个月内消退。建议使用茵栀黄颗粒进行口服治疗,约七天即可见效。此外,积极防治缺氧、高碳酸血症、感冒、损伤、饥饿、感染、高渗药物输注等,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为了促进胆红素的排出,可以口服四联双歧杆菌活性片,调节肠道菌群。荧光灯和阳光也具有与蓝光相同的效果,可以在每天放电后暴露在阳光下。

  •   婴儿期是人生中最脆弱、最需要呵护的阶段之一。在这个阶段,婴儿们面临着各种健康问题,其中吐奶和溢奶是常见的现象之一。许多新手父母面对这个问题时会感到焦虑,因此了解溢奶和吐奶的区别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溢奶和吐奶的定义。溢奶是指婴儿在喂奶后,无压力、无喷射性地从口边溢出或吐出少许奶汁,宝宝的面色和情绪基本无变化,吐奶后也不会啼哭。而吐奶则是一种较强烈的呕吐反应,宝宝可能会出现伸脖子、张口等痛苦的表情,胃中的食物被强有力地排出,有时呈喷射性,量较多。

      这两种现象在婴儿期都很常见,主要与婴儿的生理特点有关。婴儿的胃呈水平横位,贲门括约肌尚未发育完全,导致胃内容物容易反流。然而,只要宝宝的精神状况良好,吐后仍有求食欲望,睡眠质量正常,生长发育正常,家长就不必过于担心。

      为了减少溢奶和吐奶的发生,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采取正确的喂奶姿势,如抱起宝宝喂奶,让宝宝的身体处于45度倾斜状态,避免仰卧位喂奶。

      2. 喂奶时让宝宝的嘴裹住整个奶头,避免留有空隙,减少空气吸入。

      3. 喂奶时不要太急、太快,中间让宝宝休息片刻,避免过度喂养。

      4. 喂奶后及时帮宝宝拍嗝,排出胃内气体。

      5. 喂奶后,将枕头垫高,让宝宝右侧躺下,减少胃内容物反流。

      6. 控制喂奶的时间间隔,一般3小时左右,吐奶频繁者可少量多餐。

      7. 更换奶粉时,按正确的换奶粉方法逐渐添加新奶粉。

      如果宝宝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1. 吐奶频繁,量多,呈喷射性,奶有酸臭味或混有黄绿色胆汁。

      2. 吐出咖啡色液体。

      3. 伴有腹胀、食欲不佳、发热、排便异常、黄疸加深。

      4. 吐奶后出现呛咳、气急、青紫、表情痛苦、使劲啼哭。

      总之,了解溢奶和吐奶的区别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家长更好地照顾宝宝,避免过度焦虑。

  • 淋巴癌,作为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特点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并伴随发热、盗汗、消瘦、瘙痒等全身症状。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淋巴癌往往在发现时已进入中晚期,给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

    淋巴癌晚期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是淋巴癌的典型症状,肿大的淋巴结呈进行性、无痛性、质硬,多可推动,早期彼此不粘连,晚期则可融合。

    2. 发热:淋巴癌患者常伴有不规则发热,体温多在38-39℃之间,部分患者可呈持续高热,也可间歇低热,少数有周期热。

    3. 消瘦:多数淋巴癌患者有体重减轻的表现,6个月内体重减轻超过原体重的10%。

    4. 盗汗:夜间或入睡后出汗,这是淋巴癌的常见症状之一。

    5. 结外病变:淋巴癌除了侵犯淋巴结外,还可侵犯其他组织器官,如胃肠道、肝胆、骨骼等,引起相应的症状。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淋巴癌晚期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针对不同类型的淋巴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除了积极治疗外,淋巴癌患者还应注意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