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正如近日发生在天河棠东的一起悲剧,一名15岁花季少女因不堪父亲责骂,从四楼跳下,幸运的是被电线拦住,但仍然处于昏迷状态,生命危在旦夕。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心理压力和情绪问题很容易导致心理障碍。那么,如何预防和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和建议:
1.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家长应该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尊重他们的意见,避免过度责骂和体罚。
2. 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
家长和老师应该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如情绪低落、焦虑、易怒等。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3. 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
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如运动、艺术、社交等,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抗压能力和心理韧性。
4. 了解心理健康知识
家长和老师应该学习一些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常见的心理障碍和应对方法,以便更好地帮助孩子。
5.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孩子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自杀倾向等,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
总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家长、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近年来,婴幼儿腹泻脱水事件频发,给家庭带来极大的困扰。许多家长对如何给孩子补水存在误区,导致孩子出现脱水昏迷等严重后果。
案例:小敏(化名)是一位新手妈妈,她的宝宝刚满4个月。一天早上,宝宝突然出现吐奶和腹泻的症状。由于之前也遇到过类似情况,小敏没有及时给孩子补水,只是简单地观察了一下。然而,到了晚上,宝宝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小便量明显减少,皮肤也变得干燥。最终,宝宝出现了脱水昏迷,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专家提醒: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当宝宝出现腹泻症状时,家长应引起重视。以下是一些关于腹泻后补水的注意事项:
1. 及时补水:腹泻会导致宝宝丢失大量水分,容易导致脱水。家长应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可以选择口服补液盐或白开水。
2. 适量饮水:宝宝的小胃容量有限,过多饮水可能导致消化不良。家长应根据宝宝的年龄和体重,适量给宝宝补水。
3. 观察尿量:尿量是判断宝宝是否缺水的最直观指标。家长应观察宝宝的尿量,如尿量明显减少,应立即给宝宝补水。
4. 注意饮食:腹泻期间,宝宝应避免进食油腻、刺激性食物,选择易消化、清淡的食物。
5. 及时就医:如宝宝出现脱水症状,如精神萎靡、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等,应及时送往医院就诊。
此外,家长还应掌握以下育儿知识:
1. 婴幼儿腹泻的常见原因: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食物过敏等。
2. 婴幼儿腹泻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水分补充等。
3. 婴幼儿腹泻的预防措施:包括保持手卫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接触病原体等。
总之,家长应重视婴幼儿腹泻脱水问题,掌握正确的育儿知识,确保宝宝的健康成长。
酒精中毒,顾名思义,是由于过量摄入含乙醇饮料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轻者可能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昏迷危及生命。面对酒精中毒,我们应如何进行有效的急救呢?
首先,对于轻度酒精中毒者,应立即停止饮酒,并采取一些解酒措施。可以尝试让患者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梨、西瓜等,以加速酒精代谢。此外,也可以用手指刺激患者咽部,促使呕吐,将胃内残留的酒精尽快排出。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已经出现昏睡症状的患者,不宜采用呕吐法,以免发生窒息。此时,应立即将患者平躺,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入气管。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和脉搏,如出现异常,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除了水果解酒外,民间还有用醋解酒的说法。这是因为醋酸可以与酒精结合成酯,从而降低酒精的浓度。但需要注意的是,醋酸在胃酸催化下与酒精的反应是可逆的,且醋酸对胃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因此,在使用醋解酒时,应先将醋稀释,且不宜过多。
对于空腹饮酒导致的低血糖症状,应立即给患者口服糖开水,以补充血糖。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患者受凉。如果症状严重,应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对于饮酒后出现昏迷的患者,应立即送往医院抢救。此时,患者体内的酒精浓度已经很高,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可能会出现严重后果。在送往医院的途中,要尽量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避免呕吐物误入气管。
值得注意的是,昏迷可分为浅昏迷、中度昏迷和深昏迷。浅昏迷患者虽然意识丧失,但仍有咳嗽、吞咽和瞳孔反射等生理反应。如果发现患者出现浅昏迷,应立即送往医院抢救,因为此时所需的处理已超出互救能力,且患者有向深昏迷发展的风险。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低血糖昏迷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低血糖昏迷是指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一种急性疾病。研究发现,低血糖昏迷若超过6小时,会导致脑组织不可逆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低血糖昏迷的常见原因包括: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不当、饮食不合理、胰岛素瘤、胰岛外肿瘤、严重肝病、胃大部切除术后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等。
低血糖昏迷的早期症状包括:头晕、软弱无力、面色苍白、饥饿感、视力模糊、心悸、颤抖、恶心呕吐、出汗、四肢发冷等。若不及时补充糖分,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躁动不安、颤抖、意识朦胧、嗜睡、定向力障碍、抽搐、昏迷等症状,甚至出现恐惧、慌乱、健忘、精神错乱、幻觉及偏瘫等精神症状。
预防低血糖昏迷,老年人应注意以下几点:按时进食,生活规律;使用降糖药物和胰岛素前仔细核对剂量,不可随意增加药量;运动时随身携带糖果;定期检测血糖,若血糖偏低,不应过分限制饮食,并注意调整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剂量。
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患者可立即吃1~2粒方糖或果糖,也可饮用半杯果汁或含糖饮料,或者吃上1~2片面包及饼干。一般情况下,及时补充糖分可在15分钟内使低血糖症状得到缓解。若补糖后症状仍不缓解,患者应迅速与医生取得联系,或去医院处理,以防止发展为低血糖昏迷。
治疗低血糖昏迷主要以静脉补糖为主,即对出现嗜睡、昏迷的患者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20~40毫升,随后给予10%葡萄糖200~250毫升静脉滴注,以迅速纠正低血糖,缓解症状。为防止患者清醒后再度出现低血糖,要注意加强饮食护理,一般需要观察12~48小时后方可出院。
应酬酒局是职场和社交生活中难以避免的场景。中国人讲究‘无酒不成席’,酒桌上的推杯换盏看似热闹,却容易给身体带来负担。如何既能应酬应酬,又能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呢?以下介绍十种有效的醒酒方法,助你轻松应对酒席。
一、饮酒前的准备
1. 饮酒前先吃点食物,避免空腹喝酒,以免刺激胃黏膜。
2. 预计饮酒较多时,提前服用维生素B族,保护肝脏。
3. 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摄入,如动物肝脏、猪牛羊肉、蛋黄、蔬菜、燕麦等。
二、饮酒时的注意事项
1. 喝酒要慢,避免过量饮酒。
2. 喝白酒时多喝水,喝啤酒时勤上厕所,喝烈酒时最好加冰块。
3. 喝酒时多吃猪肝等动物肝脏,提高机体对乙醇的解毒能力。
4. 喝酒时多吃绿叶蔬菜,其中的抗氧化剂和维生素可保护肝脏。
5. 喝酒时多吃豆制品,其中的卵磷脂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6. 疲倦时暂时不宜饮酒。
7. 吃药后不宜饮酒,特别是服过安眠药、镇静剂、感冒药之后。
8. 喝酒时不要喝碳酸饮料,以免加快身体吸收酒精的速度。
三、解酒误区
1. 浓茶解酒:茶叶中的茶多酚有一定的保肝作用,但浓茶中的茶碱可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反而会加剧头疼,因此酒醉后可以喝点淡茶,最好不要喝浓茶。
2. 酒后洗澡:喝酒后洗热水澡可加快血液循环,促使体内能量消耗增多,容易引起低血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患者酒后洗澡易中风,宜先稍作休息。
四、解酒方法
1. 吃水果:水果和果汁中的酸性成分可以中和酒精。
2. 吃馒头:馒头可转化成葡萄糖,有利于为人体供血并增加体能,有发酵过程,还对胃酸有中和作用,吃后身体会马上舒服起来。
3. 酒中主要成分是酒精(乙醇),它是中枢神经的抑制剂,过量即引起中毒(酒醉)。人对酒精的耐受量不同,因而中毒量也各一。一般情况下,成人余50度白酒80~100ml时即可引起中毒,1次超饮400~500ml以上即有致命危险。
4. 兴奋期:眼充血,面白或红,精神愉快,言语增多,粗鲁无礼或安静入睡。
5. 共济失调期:动作笨拙,行动不稳,语无伦次,含糊不清。
6. 昏迷期:昏睡,面白或红,皮冷,呼吸慢而有鼾声,心跳加快,体温、血压下降,呕吐,大小便失禁等。可因呼吸和循环受抑制而造成死亡。
7. 轻症患者无需治疗,兴奋躁动的患者必要时加以约束。
8. 共济失调患者应休息,避免活动以免发生外伤。
9. 昏迷患者应注意是否同时服用其他药物。重点是维持生命脏器的功能。
10. 严重急性中毒时可用血液或腹膜透析促使体内乙醇排出。
11. 停止饮酒,安静休息,保暖,饮浓茶或咖啡。
12. 用手或筷子刺激咽部,引发呕吐,以使酒精吐出。
13. 及时吸氧。
14. 昏迷者可肌肉注射安纳咖,每次0.25g~0.5g;或纳络酮静脉注射0.4mg。40分钟后可重复,效果良好。
15. 防休克、感染。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由于2型糖尿病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导致疾病进展迅速,并发症发生率高。因此,了解2型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及预防措施对于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一、2型糖尿病的典型症状
1. 多饮、多尿、多食:这是2型糖尿病最常见的症状,称为“三多”。由于血糖升高,尿渗透压增加,肾小管回吸收水减少,导致尿量增多,出现多尿。同时,血糖升高刺激胰岛素分泌,食欲亢进,导致多食。
2. 体重减轻:由于血糖不能充分利用,能量供应不足,患者会出现体重减轻,尤其是消瘦明显的患者。
3. 疲乏无力:血糖升高导致能量代谢紊乱,患者会出现疲乏无力、精神不振等症状。
4. 手足麻木:糖尿病可导致末梢神经病变,出现手足麻木、疼痛等症状。
5. 视力模糊:血糖升高可导致眼底血管病变,出现视力模糊等症状。
二、2型糖尿病的预防措施
1. 健康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
2.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3. 控制体重:将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内,避免肥胖。
4.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可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应戒烟限酒。
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血糖、血脂等检查,早期发现糖尿病。
三、2型糖尿病的检查方法
1. 空腹血糖:空腹血糖≥7.0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
2. 餐后2小时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
3. 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6.5%可诊断为糖尿病。
四、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1. 饮食治疗: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控制总热量摄入,保证营养均衡。
2. 运动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
3.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磺脲类、胰岛素等。
总之,了解2型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及预防措施,有助于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著名演员文兴宇因肺癌住院治疗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他因在电视剧《我爱我家》中扮演角色而深入人心,却不幸患上肺癌。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确。然而,吸烟是公认的最主要的肺癌危险因素。据统计,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10-20倍。除了吸烟,长期接触石棉、氡气、砷等致癌物质,以及家族遗传因素等也可能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肺癌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痰中带血、胸痛、呼吸困难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治疗方案的制定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预防肺癌的关键在于戒烟、避免接触致癌物质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吸烟者来说,戒烟是降低肺癌风险最有效的方法。此外,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肺癌的早期病变,也是预防肺癌的重要措施。
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陈名耀指出,肺癌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且晚期肺癌的治疗难度较大。因此,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要格外注意肺癌的预防和早期筛查。
让我们再次为文兴宇老先生祈祷,希望他早日战胜病魔,重返舞台。
癫痫,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症状表现多种多样,其中恶心、昏迷便是其中之一。癫痫发作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意识丧失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昏迷。那么,癫痫恶心昏迷应该如何治疗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
癫痫恶心昏迷的病因有很多,常见的包括癫痫发作、脑部感染、脑部肿瘤、脑外伤等。因此,治疗癫痫恶心昏迷的关键在于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癫痫恶心昏迷的主要方法。常用的抗癫痫药物包括苯二氮类(地西泮、硝西泮等)、亚氨基苷类(卡马西平、奥卡西平等)、链脂肪酸类(丙戊酸钠、丙戊酸镁等)、新型治疗癫痫药物(奥卡西平、拉莫三嗪等)以及巴比妥类(苯巴比妥、去氧巴比妥等)。
2. 对症治疗:针对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以给予止吐药物、补液治疗等对症治疗。
3. 控制感染:如果癫痫恶心昏迷是由脑部感染引起的,需要给予抗感染治疗。
4. 手术治疗:对于脑肿瘤、脑外伤等引起的癫痫恶心昏迷,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外,癫痫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饮食:保持饮食清淡,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 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3. 避免诱因:避免癫痫发作的诱因,如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饮酒等。
4. 定期复查:定期到正规医院进行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癫痫恶心昏迷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并注意日常保养,以降低癫痫发作的风险。
端午节假期过后,南京市中医院的门诊量急剧增加,其中低血糖昏迷患者明显增多。这引发了对低血糖昏迷的广泛关注。糖尿病患者本就需严格控制饮食和血糖,但在假期,由于饮食不当、用药调整等原因,低血糖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例如,80岁的齐奶奶在端午节期间与家人团聚,由于过度兴奋,中午餐后血糖升高。为了控制血糖,她晚饭没有进食,但胰岛素剂量并未调整。结果,齐奶奶出现了严重的低血糖昏迷,幸亏家人及时发现并送往医院抢救。
45岁的刘先生也因低血糖昏迷入院。他在节日期间只喝酒不吃菜,导致血糖过低。南京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中医师冉颖卓指出,糖尿病患者应警惕低血糖的发生,尤其是在服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期间。
冉颖卓强调,低血糖易被误诊,尤其是老年人。低血糖的典型症状如饥饿无力、心慌、出冷汗等可能不明显,而神志改变如嗜睡、发呆、意识模糊等症状则更为明显。因此,家人和患者本人都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此外,冉颖卓还提醒,节后血糖飙升的患者也不少。有些患者认为只要不吃甜食就可以,但油脂类食物的摄入同样会导致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全面控制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节假日的饮食控制尤为重要。冉颖卓建议,糖尿病患者应坚持“管住嘴、迈开腿”的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血糖稳定,避免低血糖和血糖飙升的发生。
醒脑静注射液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任何药物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了解其副作用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一、副作用概述
醒脑静注射液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包括:过敏反应、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神经精神系统症状、皮肤及其附件症状、胃肠道系统症状以及注射部位反应等。
过敏反应:包括潮红、皮疹、瘙痒、呼吸困难、憋气、心悸、紫绀、血压下降、过敏性休克等。
全身性损害:包括畏寒、寒战、发热、乏力、疼痛、面色苍白、多汗等。
呼吸系统:包括咳嗽、呼吸急促等。
心血管系统:包括心悸、胸闷、血压升高等。
神经精神系统:包括头晕、头痛、抽搐、昏迷、肢体麻木、烦躁等。
皮肤及其附件:包括风团样皮疹、丘疹、红斑等。
胃肠道系统: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注射部位:包括注射部位的疼痛、红肿、麻木、皮疹、静脉炎等。
二、醒脑静注射液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醒脑静注射液的主要成分包括人工麝香、栀子、郁金、冰片等。其中,冰片是由菊科艾纳香茎叶或樟科植物龙脑樟枝叶经水蒸汽蒸馏并重结晶而得。醒脑静注射液具有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清热散毒、散火解毒等功效。
三、注意事项
在使用醒脑静注射液时,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成分、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信息。
2. 出现过敏反应等严重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3. 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 遵医嘱,不要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
5.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脑积水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常常会出现昏迷症状,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面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护理原则,以便更好地照顾患者。
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昏迷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迅速,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特别是对于使用升压药、降压药、退热剂等药物的患者,以及危重患者,需要定时进行生命体征监测。一般情况下,每小时测量一次,对于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需要随时观察。
二、关注瞳孔变化
瞳孔变化是观察昏迷患者病情变化的重要指征。一侧瞳孔散大,可能提示单侧脑室积水;双侧瞳孔大小不等,或忽大忽小,可能是脑疝的征兆;双侧瞳孔扩大,常见于颅内压升高;如果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于正中位,可能是临终的表现。
三、观察神志变化
神志变化是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意识障碍分为意识障碍和意识内容障碍两大类。意识障碍包括嗜睡、昏睡和昏迷,其中昏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根据一些简单、原始的反射有无,可以分为浅昏迷和深昏迷。
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2. 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
3. 加强营养支持,保证患者营养摄入。
4. 做好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关爱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