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别用力摇婴幼儿以免伤脑部

别用力摇婴幼儿以免伤脑部
发表人:中医养生之道

“婴儿摇晃症候群”是指因婴幼儿头部受到剧烈摇晃而导致的脑部伤害,包括脑损伤、失明、瘫痪、抽搐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这种症状主要发生在1岁以下的婴儿,尤其是3-8个月大时,但4岁以上的婴幼儿也可能发生。

婴幼儿头部较重,脑部柔软脆弱,颈部肌肉无力,因此在摇晃时头部容易扭曲、压迫,导致硬脑膜下血肿或蜘蛛膜下出血等严重脑部伤害。

发生摇晃症候群的原因通常是因为宝宝哭闹不安,照顾者无法安抚或尝试让宝宝安静,在情绪失控时,会采取剧烈摇晃的方式安抚宝宝。此外,与宝宝玩耍时,如抛向空中、旋转等动作,也可能导致伤害。

婴儿摇晃症候群的症状包括不安、嗜睡、流口水、四肢无力、抽搐、呕吐等,严重者可能出现昏迷、心跳停止、死亡等。这些伤害可能导致学习障碍、动作发育迟滞、肢体偏瘫等后遗症。

要避免婴儿摇晃症候群,首先要了解宝宝哭闹的原因,如饥饿、尿布湿、胀气等,然后采取适当的安抚方式。如果宝宝哭闹不止,建议寻求医生的帮助。

照顾宝宝需要耐心和爱心,遇到情绪失控时,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避免对宝宝造成伤害。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哭闹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哭闹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新生儿夜晚哭闹不睡觉,是许多新手父母面临的难题。这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生理、心理和环境等方面。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建议,帮助父母应对这一挑战。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些可能导致新生儿夜晚哭闹的原因:

    1. 饥饿:新生儿需要频繁喂养,如果夜间没有及时喂养,可能会因为饥饿而哭闹。

    2. 肠绞痛:婴儿肠绞痛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通常发生在夜间,表现为婴儿腹部疼痛、哭闹不止。

    3. 睡眠环境:不适宜的睡眠环境,如噪音、光线、温度等,都可能导致婴儿难以入睡。

    4. 感觉不适:尿布湿了、衣服穿得太紧、被子盖得太厚等,都可能导致婴儿感到不适,从而哭闹。

    5. 感染或疾病:如感冒、发烧、中耳炎等疾病也可能导致婴儿夜晚哭闹。

    针对以上原因,以下是一些建议:

    1. 规律喂养:建立规律的喂养时间,确保夜间喂养充足,避免婴儿因饥饿而哭闹。

    2. 肠绞痛护理:当婴儿出现肠绞痛时,可以尝试抱起婴儿,轻柔地摇晃或抚摸腹部,帮助缓解疼痛。

    3. 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房间安静、舒适,控制光线和温度,为婴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

    4. 观察婴儿的舒适度:定期检查尿布是否湿了,衣物是否穿得太紧,被子是否盖得太厚,确保婴儿感到舒适。

    5. 及时就医:如果婴儿出现持续哭闹、发烧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感染或疾病等可能性。

    此外,以下一些日常护理建议也有助于改善婴儿的睡眠质量:

    1. 建立睡前仪式:每天晚上在睡觉前,可以为婴儿建立一些固定的睡前仪式,如洗澡、讲故事等,帮助婴儿逐渐放松,进入睡眠状态。

    2. 增加白天活动量:白天多与婴儿互动、玩耍,帮助婴儿消耗精力,晚上更容易入睡。

    3.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尽量保持每天同一时间让婴儿睡觉,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

    4. 保持耐心和爱心:面对婴儿的夜间哭闹,父母需要保持耐心和爱心,用温柔的方式安抚婴儿,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带着孩子出行旅游,享受美好的亲子时光。然而,对于许多新手父母来说,如何安全地带着宝宝乘坐飞机成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宝宝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哭闹,这是许多父母都遇到过的情况。但这并非因为宝宝饿了或渴了,而是因为耳压不适。由于宝宝的咽鼓管较短,且鼻咽部常有黏液阻塞,当飞机起飞和降落时,耳压变化对宝宝耳膜的刺激更大,导致耳痛和哭闹。

    那么,如何减轻宝宝在飞机上的不适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起飞和降落时喂奶或吃零食

    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给宝宝喂奶或吃点零食,让其充分地做吞咽动作,可以帮助宝宝调节耳压,减轻不适。

    2.避免强行制止宝宝哭闹

    宝宝哭闹有助于咽鼓管开启,缓解耳压。因此,如果宝宝不是因为饥饿或口渴而哭闹,父母不要强行制止。

    3.起飞和降落时不要让宝宝睡觉

    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宝宝睡觉会增加耳膜受损的风险。因此,父母要确保宝宝在这段时间保持清醒。

    4.注意宝宝的年龄和购票

    根据航空公司规定,婴儿年龄是指出生14天-2周岁,儿童是指2周岁-12周岁。购票时,需要提供婴儿年龄的证件,如出生证明或户口本。

    5.了解航班的婴儿数量限制

    为了保证航空安全,每个航班接收婴儿的数量有限。同时,每相连的一排座位不能安排多于一个婴儿。

    6.携带一名以上婴儿需要购买儿童票

    每名成人只能携带2名不超过十二周岁的旅客。携带超过1名婴儿时,另一名婴儿需要按相应的儿童票价购买票,并享受免费行李额。

  •   婴儿时期,宝宝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但也伴随着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一些看似平常的事物,如分离、陌生的环境、动物、黑暗等,都可能引发宝宝的恐惧情绪。了解宝宝常见的恐惧事件,并采取相应的壮胆策略,有助于帮助他们克服恐惧,健康成长。

      一、宝宝常见的恐惧事件

      1. 分离焦虑:宝宝与亲人分离时,会感到焦虑、不安,甚至哭泣。这是宝宝安全感不足的表现。

      2. 陌生环境:宝宝对陌生的环境感到不安,可能会出现哭闹、拒绝探索等行为。

      3. 动物:宝宝对某些动物(如小猫、小狗)产生恐惧,可能与动物的体型、叫声、行为等因素有关。

      4. 黑暗:宝宝对黑暗环境产生恐惧,可能与想象力丰富、缺乏安全感有关。

      5. 自然现象:宝宝对雷声、闪电等自然现象产生恐惧,可能与声音的强度、视觉刺激等因素有关。

      6. 恶梦:宝宝可能会做噩梦,如被追赶、掉进深渊等,导致醒来后感到害怕。

      二、壮胆策略

      1. 增强安全感:为宝宝提供稳定的家庭环境,多陪伴、关爱宝宝,帮助他们建立安全感。

      2. 逐步适应:让宝宝逐步适应新环境、新事物,减少恐惧情绪的产生。

      3. 模拟场景:模拟宝宝害怕的场景,让他们在安全的环境中体验,逐渐克服恐惧。

      4. 故事引导:给宝宝讲述勇敢的故事,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克服恐惧。

      5. 专业咨询:如果宝宝恐惧情绪严重,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 初为人父母,面对新生儿哭闹的情况,很多家长都会感到焦虑和困惑。宝宝为什么会哭?是饿了、困了、还是生病了?本文将为您解答这些问题,帮助您更好地应对宝宝哭闹的情况。

    宝宝哭闹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包括饥饿、困倦、尿布湿、身体不适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宝宝哭闹原因及应对方法:

    1. 饥饿

    宝宝哭闹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就是饥饿。通常情况下,宝宝在出生后的前3个月,每2-3小时就会感到饥饿,需要喂养。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饥饿信号来判断是否需要喂养,例如:宝宝吸吮手指、舔嘴唇、哭闹等。

    2. 困倦

    宝宝困倦时也会哭闹。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眼睛是否沉重、是否揉眼睛、是否寻找安静的环境等来判断宝宝是否困倦。

    3. 尿布湿

    尿布湿也会让宝宝感到不适,导致哭闹。家长需要定期检查尿布是否湿透,并及时更换尿布。

    4. 身体不适

    宝宝如果感到身体不适,如发热、肚子痛等,也会哭闹。家长需要及时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除了以上原因,以下因素也可能导致宝宝哭闹:

    1. 环境因素

    例如:宝宝感到太热、太冷、噪音过大等,也会导致宝宝哭闹。

    2. 情绪因素

    宝宝的情绪波动也可能导致哭闹,例如:宝宝可能因为不适应新环境、感到害怕等而哭闹。

    面对宝宝哭闹,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保持冷静

    家长在应对宝宝哭闹时,需要保持冷静,避免情绪失控。

    2. 观察宝宝

    仔细观察宝宝的行为和表情,找出哭闹的原因。

    3. 轻轻安抚

    轻轻摇晃、拍拍背部、抱抱等方式可以帮助安抚宝宝。

    4. 调整环境

    调整宝宝的睡床、减少噪音等,可以帮助宝宝安静下来。

    总之,宝宝哭闹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家长需要耐心应对。通过观察宝宝的行为和表情,找出哭闹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帮助宝宝尽快安静下来。

  • 新生儿出生后,为了生存,他们会展现出许多令人惊叹的本领,如寻乳反射和吸吮反射。当妈妈轻触宝宝的脸颊、嘴唇或嘴角时,他会张口并转向被碰触的那一侧,甚至会用小嘴寻找乳头。那么,宝宝饥饿或吃饱时,他们会用哪些方式告诉妈妈呢?

    宝宝饥饿的信号

    新生儿并非默默忍受饥饿,他们会通过一些信号向妈妈传达饥饿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信号:

    1. 饥饿性哭闹:宝宝哭闹往往是因为饥饿,但并非每次哭闹都是因为饥饿。新妈妈需要仔细观察,区分宝宝的各种需求。

    2. 用小嘴寻找乳头:当宝宝感到饥饿时,他们会用小嘴寻找乳头,表现出急切的样子。

    3. 急切地衔住乳头:当妈妈将乳头送到宝宝嘴边时,他们会急不可待地衔住乳头,并满意地吸吮。

    4. 吃奶认真:当宝宝饥饿时,他们会非常认真地吃奶,很难被周围的动静打扰。

    宝宝吃饱的表现

    宝宝吃饱后,会表现出满足的表情,笑的时间也会比较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吃饱表现:

    1. 吃奶漫不经心:宝宝吃饱后,会变得漫不经心,吸吮力度减弱。

    2. 一点动静就停止吸吮:宝宝吃饱后,会对外界动静敏感,停止吸吮并寻找声源。

    3. 用舌头抵出乳头或奶嘴:宝宝吃饱后,会用舌头抵出乳头或奶嘴,甚至以哭闹抗议。

    母乳喂养的宝宝

    母乳喂养的新妈妈常常担心自己的奶水不足。以下是一些判断宝宝是否吃饱的信号:

    1. 每天吃8~12次母乳,每次吃完后,妈妈至少有一侧乳房已排空。

    2. 宝宝吃奶时,会发出有节奏的吸吮声和吞咽声音。

    3. 宝宝出生后,每天至少排尿1~2次,每24小时排尿达到6~8次。

    4. 宝宝出生后,每天至少排便3~4次,每次大便多于1大汤匙。

    判断宝宝是否吃饱,可以结合以下方法:

    1. 观察宝宝的体重增长和日常行为。

    2. 观察宝宝的吃奶方式和排便情况。

    3. 观察宝宝的情绪和睡眠状态。

  • 宝宝剃头时可能会因为对疼痛敏感或不适而哭闹,这种现象通常不是自闭症的表现。如果宝宝在剃头时表现出恐惧或不适,可以通过选择安静的环境、安抚情绪或分散注意力来缓解。然而,如果宝宝除了哭闹外,还表现出对外界事物漠不关心、沟通障碍或重复刻板行为等,则可能需要考虑自闭症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应带宝宝去医院就诊,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 五岁小孩疝气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其成因复杂多样。

    首先,先天性发育不良是导致小孩疝气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腹股沟区域,由于腹壁肌肉发育不完全,形成了一个薄弱的区域。当小孩用力、哭闹或站立时,腹内压力增加,腹腔内的器官可能会通过这个薄弱区域突出体外,形成疝气。

    其次,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也是导致小孩疝气的原因之一。这类小孩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剧烈咳嗽、便秘等,都可能增加腹内压力,导致疝气发生。

    此外,小孩剧烈运动、用力过猛等也可能导致腹内压力增高,从而诱发疝气。

    对于小孩疝气的治疗,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保守治疗包括观察、药物治疗和手法复位等。手术治疗则是针对复发性疝气、嵌顿性疝气等情况,通过手术将突出体外的器官复位,并修补薄弱的腹壁肌肉。

    在日常护理中,家长应注意观察小孩的病情变化,避免剧烈咳嗽、便秘等诱发因素。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强小孩的体质,也有助于预防疝气的发生。

    在治疗小孩疝气时,选择一家正规医院和经验丰富的医生至关重要。儿科疝气专科是专门负责诊治小孩疝气的科室,拥有专业的医疗设备和经验丰富的医生团队,能够为小孩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 导语:宝宝暴力倾向一直是家长们关注的焦点。看着宝宝拳打脚踢,家长们不禁要问:宝宝为什么会暴力?暴力行为背后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预防和矫正宝宝的暴力倾向?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

    一、宝宝暴力倾向的原因

    1. 家庭环境:家庭氛围不和谐、父母经常争吵、打骂孩子等不良家庭环境容易导致宝宝产生暴力倾向。

    2. 模仿行为:宝宝处于模仿期,容易模仿周围人的暴力行为。

    3. 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宝宝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只能用暴力行为发泄。

    4. 要求得不到满足:宝宝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容易产生暴力行为。

    5. 缺乏关爱:缺乏关爱和陪伴的宝宝容易通过暴力行为来寻求关注。

    二、预防和矫正宝宝暴力倾向的方法

    1. 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父母要和睦相处,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打骂。

    2. 引导宝宝学习语言表达:鼓励宝宝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避免用暴力行为发泄。

    3. 满足宝宝合理需求:关注宝宝的需求,及时满足宝宝的合理需求。

    4. 加强陪伴和关爱:多陪伴宝宝,给予宝宝足够的关爱。

    5. 树立榜样:父母要以身作则,避免在宝宝面前做出暴力行为。

    6. 及时干预:一旦发现宝宝有暴力倾向,要及时进行干预和矫正。

    三、如何帮助宝宝改善暴力行为

    1. 教育宝宝理解暴力行为的不良后果。

    2. 引导宝宝学习控制情绪,避免用暴力行为发泄。

    3. 鼓励宝宝参加体育活动,释放负面情绪。

    4. 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如果宝宝暴力行为严重,建议寻求心理咨询师或儿童心理医生的帮助。

  • 宝宝由哭到笑只需10秒钟,这句看似夸张的标题却揭示了年轻父母在面对宝宝哭闹时的焦虑与无奈。事实上,宝宝的哭闹并非无解之谜,掌握一些哄娃技巧,让宝宝从哭鼻子的小恶魔变成微笑的小天使,其实只需10秒钟。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宝宝哭闹的原因。宝宝哭闹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饥饿、尿布湿、困倦、不适、生病等等。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哄娃技巧。

    例如,当宝宝因为饥饿而哭闹时,可以尝试喂奶或给宝宝准备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当宝宝因为尿布湿而哭闹时,可以及时更换尿布。当宝宝因为困倦而哭闹时,可以尝试哄宝宝睡觉。

    除了针对具体原因的哄娃技巧,还有一些通用的哄娃方法,例如:

    1. 轻轻抚摸宝宝的背部或头部,给予宝宝安全感。

    2. 用温柔的声音和宝宝说话,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3. 给宝宝准备一些玩具或安抚物,让宝宝玩耍或安慰自己。

    4. 带宝宝到户外活动,让宝宝接触新鲜空气和阳光。

    5. 给宝宝听轻柔的音乐或故事,帮助宝宝放松。

    当然,在哄娃的过程中,父母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耐心和冷静,避免对宝宝大声呵斥或打骂。

    2. 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及时调整哄娃方法。

    3. 学会与宝宝沟通,了解宝宝的需求。

    4. 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应对各种情况。

  • 新生儿疝气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疾病,主要发生在腹股沟区域。对于新生儿疝气的护理,家长朋友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以帮助宝宝更好地恢复健康。

    一、避免新生儿哭闹

    新生儿的哭闹是引起疝气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家长要尽量避免新生儿出现哭闹、咳嗽和剧烈运动等现象,以免加重病情。

    二、注意营养补充

    营养的摄入对于新生儿的恢复至关重要。家长可以为宝宝提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肉、鸡蛋、牛奶等,以补充营养,促进恢复。

    三、保证充足休息

    新生儿疝气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避免长时间的活动,以免加重病情。建议家长让宝宝保持平躺休息,以减轻腹压。

    四、手法还纳

    在医生的指导下,家长可以尝试用手法将疝气还纳。手法还纳时,要注意手法轻柔,避免用力过猛,以免损伤宝宝。

    五、手术治疗

    新生儿疝气通常在6个月至6周岁之间进行手术治疗。如果疝气症状轻微,且在一周岁以内,可以先观察或使用疝气带进行外固定。如果疝气发生嵌顿,伴有剧烈腹痛、呕吐、哭闹等症状,建议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六、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对于预防感染和促进恢复至关重要。家长要给新生儿勤换纸尿裤,保持会阴部清洁,避免泌尿系统感染。同时,要密切关注宝宝的恢复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总之,新生儿疝气的护理需要家长们的耐心和细心。通过合理的护理方法,相信宝宝会早日康复。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