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双极射频消融房颤治疗术

双极射频消融房颤治疗术
发表人:生物医疗创新站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也日新月异。其中,双极射频消融房颤治疗术以其微创、安全、有效的特点,逐渐成为治疗房颤的主流方法。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点是心房跳动不规律、过快,容易引起心悸、气促、乏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心力衰竭、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

传统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虽然可以控制症状,但容易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手术治疗包括开胸手术和微创手术,其中微创手术以双极射频消融房颤治疗术为代表。

双极射频消融房颤治疗术是一种通过电极导管将射频能量传递到心房异常组织,使其发生凝固、坏死的手术方法。该手术具有以下优势:

  • 微创:手术只需要在患者胸部打三个小孔,创伤小,恢复快。
  • 安全:手术过程中,电极导管可以实时监测心房电生理信号,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 有效:手术有效率高,可达90%以上。
  • 并发症少:手术并发症少,如出血、感染等。

近日,华西医院心血管外科郭应强副教授成功为一名76岁的老年患者实施了全胸腔镜微创BOX-LESION双极射频消融房颤治疗术。该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华西医院在心脏外科房颤治疗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

除了手术本身,患者的术后康复也非常重要。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锻炼和饮食调整,以促进身体恢复。

总之,双极射频消融房颤治疗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房颤的方法,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心房颤动(心房纤颤)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点是心脏心房颤动快速而不规则。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据统计,60岁以上的人群中,大约有1%患有房颤。那么,房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首先,治疗房颤的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的药物,如胺碘酮、心律平等;另一类是控制心室率的药物,如美托洛尔、地高辛、地尔硫卓、比索洛尔、阿替洛尔等。

    对于患有房颤的患者,还需要进行血栓栓塞风险的评估。对于血栓栓塞风险较高的患者,可以采取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等,以降低未来发生栓塞的可能性。

    此外,如果患者符合适应症,还可以考虑进行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电极导管释放射频能量,破坏心脏中的异常电路,从而恢复正常心律。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患者还需要积极查找引起房颤的原发疾病,并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例如,高血压患者需要控制血压,冠心病患者需要改善心脏供血,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需要控制甲状腺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房颤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避免吸烟、饮酒、过度疲劳和熬夜;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饮食和生活;有原发病的患者需要注意系统治疗;定期去医院复查,尤其是长期用药的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过度焦虑、紧张和情绪激动。

  • 心房颤动,作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中医药在治疗心房颤动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其疗效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在中医药治疗心房颤动方面,常用的中成药有参松养心胶囊、稳心颗粒等。这些药物能够调节心脏功能,改善心悸、胸闷等症状。此外,炙甘草汤等经典方剂,结合丹参、玄参、苦参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加减和辨证治疗,疗效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中医药治疗心房颤动并非万能,对于新发房颤和急性房颤发作,仍需以西医治疗为主,如射频消融、电复律或药物复律等。在治疗的后期,中医药可以与西医相结合,调整和改善患者的体质,防止房颤复发。

    除了药物治疗,日常保养也非常重要。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同时,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适当锻炼,都有助于改善心房颤动的症状。

    心房颤动的治疗应根据其病因和发病时间来确定。对于首次发作的急性房颤,大多数患者会自行终止。对于阵发性慢性心房颤动,可口服普罗帕酮进行对症治疗。对于持续性慢性房颤,复律治疗与房颤持续时间、左心房大小和年龄有关。对于永久性心房颤动,治疗主要基于控制室率,可选择β受体阻滞剂和地高辛等药物。

    总之,中医药在治疗心房颤动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结合西医治疗,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 房颤,作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常常让患者和家属心生恐惧。然而,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房颤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房颤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如脑栓塞、肺栓塞、下肢动脉栓塞等,才是真正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元凶。

    房颤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心脏本身的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感染、手术应激状态等因素也可能引发房颤。房颤的特点是心脏跳动不规律,节律紊乱,脉搏和心跳不一致。根据发作的持续时间,房颤可分为首次诊断的房颤、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长程持续性房颤、永久性房颤等类型。

    房颤患者可能会出现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肠系膜动脉栓塞,表现为急性腹痛。此外,房颤还可能引发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导致心源性猝死。心力衰竭也是房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面对房颤,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生活方式: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戒烟限酒,避免浓茶和咖啡;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熬夜。

    2. 运动锻炼: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增强体质。

    3. 心理调适: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4.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总之,房颤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和对待,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才能拥有健康的生活。

  • 突然出现房颤症状时,患者需要立即采取措施,控制心室率,避免过快的心室率对心脏功能造成损害。

    心房颤动,又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点是心房运动失去正常节律,出现不规则的快速和小幅度颤动。随着人口老龄化,房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当患者出现房颤症状时,应立即使用西地兰静脉注射,将心室率控制在每分钟100次以内,以免心室率过快导致心脏射血量减少,或引发心脑功能不全等问题。

    除了控制心室率外,房颤患者还需要注意预防血栓形成。房颤会导致心房内血液瘀滞,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能引发脑栓塞、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房颤患者应定期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左心房和左心耳的血流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血栓。此外,患者还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以预防血栓形成。

    在日常生活中,房颤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情绪激动、劳累过度等诱因。同时,患者应定期到心脏科就诊,监测心率和心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突然出现房颤症状时,患者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心室率,预防血栓形成,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根据其持续时间的不同,可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其中,持续性房颤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其治疗需要针对病因、控制心室率、重建窦性心律以及预防栓塞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疗。

    首先,针对持续性房颤的病因进行治疗至关重要。例如,甲亢是导致持续性房颤的常见病因之一,因此治疗甲亢可以帮助改善房颤症状。其次,控制心室率也是治疗持续性房颤的重要环节。常用的药物包括地高辛、β-阻滞剂和钙拮抗剂等,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心室率,减轻症状。

    此外,直流电击复律是治疗持续性房颤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于一些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通过直流电击复律将心房恢复为正常的窦性心律。在进行直流电击复律前,患者需要先服用抗凝药物,以降低栓塞的风险。需要注意的是,复律的成功率与房颤持续时间、心房大小和心脏疾病程度等因素有关。

    射频消融是另一种治疗持续性房颤的方法。通过射频消融技术,可以阻断房室结传导,从而控制心室率。对于一些药物治疗无效或存在左室功能受损的患者,射频消融可以带来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射频消融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可能导致完全性房室阻滞,需要安装起搏器。

    最后,对于所有持续性房颤患者,都需要考虑长期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以预防栓塞事件的发生。华法林的使用需要定期监测凝血功能,以维持凝血酶原时间在正常范围内。

  •   10月29日是第10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女性的卒中风险”,旨在提升女性对于卒中危险的认知,积极预防卒中发生。据悉,卒中在中国已成为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每12秒钟就有一人发生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卒中,每年新发脑血管病患者约270万,且每年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卒中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然而,医生和大众对于卒中预防仍缺乏足够的认知。以心房颤动为例,它所致卒中占所有卒中的20%;房颤导致卒中是可预防的,其中抗凝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医护工作者和心房颤动患者对于心房颤动抗凝的重要性和规范化都缺乏足够的认知。

      女性更应警惕心房颤动卒中风险。中国人群卒中发病率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女性卒中发病率在全球排名第2位,且卒中患者中,女性合并房颤的比例高于男性。此外,妊娠期糖尿病、先兆子痫、避孕药的使用、激素替代疗法等因素都会增加女性的卒中风险。

      针对女性心房颤动卒中风险,专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卒中风险的认知;加强心房颤动筛查,早发现早治疗;规范抗凝治疗,降低卒中风险;加强患者管理,提高患者依从性。

      心血管医生是卒中预防的中坚力量。他们需要重视心房颤动、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的卒中预防,提升对规范抗凝治疗的认知,并积极推广新型口服抗凝药等先进治疗手段。

      为了提高公众对女性卒中风险的认知,我国各级医疗机构积极开展卒中防治宣传活动,普及卒中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

      让我们共同努力,关注女性的卒中风险,为女性的健康保驾护航。

  •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它以心跳快慢不等、节律绝对不规则为特征,对患者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房颤的早期发作通常表现为快速型心房颤动,心率可高达120次/分以上。患者常出现乏力、心慌、心悸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血压升高。若未及时治疗,持续时间较长的快速心房颤动可能导致血压下降,甚至引发心衰。房颤的发展过程从早期的阵发房颤逐渐发展为持续性房颤,最终可能演变成永久性房颤。

    为了预防房颤的发生,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1. 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2. 保持情绪平和,避免激动;3. 注意饮食,避免过于油腻的食物;4. 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5. 注意保暖,避免感冒。此外,房颤患者常需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等,以预防血栓形成。在使用抗凝药物时,患者应注意观察有无出血症状,并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对于房颤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包括电生理治疗、射频消融术等。电生理治疗是通过导管技术在心脏内进行电刺激,以纠正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则是通过射频能量破坏心脏内导致心律失常的异常组织,从而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

    房颤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患者应积极治疗,并注意日常保养,以降低疾病风险。

  • 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阵发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会导致心脏的房颤动,从而使心室无法正常收缩,引发一系列症状。本文将详细介绍阵发房颤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

    阵发房颤的症状主要包括心悸、胸闷、气短等。在治疗方面,药物治疗是首选。常用的药物包括洋地黄类(如地高辛、西地兰)和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这些药物可以控制心室率,减轻症状。

    除了药物治疗,对于发作频繁的患者,可以考虑介入治疗。其中,射频消融是一种常见的介入治疗方法。通过射频消融,医生可以将心房内的异常电信号消除,从而恢复正常的房颤。

    除了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日常保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患者需要戒烟、限酒、避免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阵发房颤的治疗需要个体化方案,患者应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

    总之,阵发房颤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日常保养缺一不可。只有采取综合治疗,才能有效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上升。据统计,60岁以上的人群中,约有1%的人患有房颤。房颤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脑卒中等。

    房颤的类型多样,包括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阵发性房颤是指房颤发作时间短暂,可以自行恢复;持续性房颤是指房颤持续超过7天,需要药物治疗;永久性房颤则是指房颤长期存在,不易治愈。

    房颤的复发率较高,尤其是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为了降低复发率,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定期复查等。

    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凝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控制心室率,减少发作次数;抗凝药物可以预防血栓形成,降低脑卒中等并发症的风险;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心脏负担,改善心脏功能。

    生活方式调整方面,患者应避免吸烟、饮酒、过度劳累和熬夜等不良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血液、肝功能和心电图等,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除了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外,射频消融手术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射频消融手术可以通过破坏心房内的异常电路,恢复正常心律。

    总之,房颤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并注意日常保养,才能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 房颤,又称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点是心房收缩无规律,频率超过350次/分钟。中医治疗房颤,通常会选择参松养心胶囊或稳心颗粒口服。

    心房颤动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心率普遍较高,另一种心率不规则,但心率比脉搏快。治疗房颤需要长期综合治疗,包括治疗原发疾病、预防血栓栓塞、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等。医生会根据病因和临床症状,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手术或射频消融手术。

    房颤发生后,可以采取保守治疗。首先,应控制心率,然后使用抗凝剂预防心脏血栓形成。对于中成药治疗,通常口服参松养心胶囊或稳心颗粒来控制心室率。然而,中成药治疗快速心房颤动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也需要配合西药,如β受体阻滞剂或洋地黄,将心室率控制在适当范围内。同时,应使用抗凝药物预防心脏血栓形成。

    患者应养成规律的工作和休息习惯,避免过度疲劳。保持健康均衡的饮食习惯,多吃水果、蔬菜、全谷物、坚果等。戒烟戒酒,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超重增加心脏负担。在生活中,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服药,并注意控制血压和胆固醇水平。营造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避免外界刺激。合理搭配健康均衡的饮食,饮食应该清淡,易于消化。少吃高脂肪、高糖、高盐的食物。

    中医治疗房颤,除了口服参松养心胶囊或稳心颗粒外,还可以采用针灸、拔罐、按摩等治疗方法。针灸可以调节心率和心律,拔罐可以活血化瘀,按摩可以缓解心慌、胸闷等症状。

    总之,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中医治疗房颤有其独特的优势。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注意日常保养,以改善生活质量。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