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急性胃炎病因及救护措施

急性胃炎病因及救护措施
发表人:未来医疗领航员

急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病因多样,包括化学刺激、物理因素、细菌感染、机械性损伤以及精神神经功能障碍等多种因素。

一、常见病因

1. 化学刺激:如口服某些药物(如水杨酸盐类、消炎痛、布洛芬、保泰松、碘制剂、利血平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大量饮用烈性酒、浓茶、咖啡等,均可刺激损伤胃黏膜,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甚至出血、糜烂,而致急性单纯性胃炎的发生。

2. 物理因素:进食过冷或过热与过于粗糙的食物、异物和柿石刺激,胃放射及胃冷冻治疗等亦可造成胃黏膜损伤,引起炎性改变。

3. 细菌感染:进食被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如葡萄球菌外毒素、肉毒杆菌毒素、沙门菌属内毒素及嗜酸杆菌等,可引起急性胃炎。幽门螺杆菌在急性感染期也出现急性胃炎,若未能消除可能转化为慢性活动性胃炎。

4. 机械性损伤:留置胃管、胃内异物、胃柿石、食管裂孔疝可机械性损伤胃黏膜。另外腹部肿瘤放射治疗后可引起急性胃炎。

5. 精神神经功能障碍:精神神经功能障碍、应激状态、机体变态反应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如弥漫性肝病、门静脉高压、尿毒症等,均可作为内源性刺激因子,引起胃黏膜急性炎症。

二、救护措施

急性单纯性胃炎病因简单,治疗起来不复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救护措施:

1. 去除病因,卧床休息,停止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饮食和药物。酌情短期禁食(1-2餐),然后给予易消化的清淡的少渣的流质饮食,利于胃的休息和损伤的愈合。

2. 鼓励饮水,补充丢失水分。以糖盐水为好(白开水中加少量糖和盐而成)。不要饮含糖多的饮料,以免产酸过多加重腹痛。

3. 止痛:应用颠茄片、阿托品、654-2等药均可。还可局部热敷腹部止痛(有胃出血者不用)。

4. 伴腹泻、发烧者可适当应用黄连素、氟哌酸等抗菌药物。病情较轻者一般不用,以免加重对胃的刺激。

5. 呕吐腹泻严重,脱水明显,应及时送医院静脉输液治疗,一般1-2天内很快恢复。

三、预防与日常保养

1. 节制饮酒,勿暴饮暴食,慎用或不用易损伤胃粘膜的药物。

2.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

3.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4.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胃部疾病。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急性胃炎疾病介绍:
急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性胃黏膜炎症。该病的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的病因有急性应激、药物、感染、胆汁反流和不良的饮食习惯等。根据病因及病理变化的不同,急性胃炎可分为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腐蚀性胃炎和急性化脓性胃炎,临床上以急性单纯性胃炎最为多见。该病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严重者会出现发热(腋温超过37.2℃)、腹泻、呕血、黑便(大便颜色发黑,或呈柏油样)、脱水(多表现为乏力、少尿)等症状。急性胃炎起病较急,病程较短,通常经过药物、对症治疗后,即可痊愈,但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容易转变为慢性胃炎,严重影响身体健康[1]。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麻辣烫作为一种深受欢迎的街头小吃,其独特的口感和味道吸引了众多食客。然而,麻辣烫中滚烫的汤水以及辛辣的调料,却可能成为诱发急性胃炎的“元凶”。

    人的口腔、食道和胃黏膜对温度的耐受性有限,通常只能承受50℃—60℃的温度。而麻辣烫中的滚烫汤水往往超过这个温度范围,长期食用会损伤黏膜,导致急性食道炎和急性胃炎。

    此外,麻辣烫中的辛辣调料也会刺激胃肠道,引起胃酸过多、胃黏膜损伤等问题。长期食用辛辣食物,还可能诱发慢性口腔黏膜炎症、口腔黏膜白斑、食管炎、萎缩性胃炎等病症,甚至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那么,如何预防急性胃炎呢?首先,要控制麻辣烫的食用频率,避免长期食用过烫、过辣的食物。其次,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物。此外,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

    一旦患有急性胃炎,应及时就医,接受正规治疗。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 对症治疗,如止吐、止泻、补液等。

    3. 药物治疗,如抗病毒药物、抗生素等。

    4. 饮食调理,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

    总之,预防急性胃炎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长期食用过烫、过辣的食物。一旦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 胃病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许多人都有过胃痛、消化不良等胃部不适的经历。对于胃病,治疗方法多样,药物治疗是其中之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胃病的药物:

    1. 抗酸药:如氢氧化铝凝胶、碳酸氢钠等,可以中和胃酸,缓解胃痛。

    2. 抑酸药: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可以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

    3. 保护胃黏膜药:如铋剂、硫糖铝等,可以保护胃黏膜,促进胃黏膜修复。

    4. 抗生素: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

    5. 调整肠道菌群药物:如益生菌、益生元等,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功能。

    除了药物治疗,以下几种方法也有助于胃病的康复:

    1. 饮食调整: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

    2. 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

    3. 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

    4.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胃镜、肠镜等检查,早期发现并治疗胃部疾病。

    总之,治疗胃病需要综合治疗,药物治疗只是其中之一。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更快康复。

  •   胃,作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在现代社会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胃炎这一常见病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生活中的阴影。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胃炎的相关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这一疾病。

      胃炎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两大类。急性胃炎通常是由于饮食不当、细菌感染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慢性胃炎则是由于长期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症状较为隐匿,容易被忽视。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胃炎呢?以下五种症状可能是胃炎的信号:

      1. 上腹部疼痛:胃炎患者常感到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可以是钝痛、刺痛或灼痛,疼痛部位多位于胃脘部或肋骨下缘。

      2. 恶心和呕吐:胃炎患者常常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呕吐物可能含有食物残渣、胃液等。

      3. 食欲不振:胃炎患者食欲减退,进食后上腹部不适感加重。

      4. 反酸和烧心:胃炎患者常出现反酸和烧心的感觉,尤其是在进食后。

      5. 体重减轻:慢性胃炎患者可能会出现明显的体重减轻,这是由于胃黏膜炎症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所致。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确诊。胃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抗酸药、胃黏膜保护剂、抗生素等。生活方式调整方面,应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此外,预防胃炎的发生也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胃炎的建议:

      1.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要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刺激性食物。

      2.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会刺激胃黏膜,加重胃炎症状。

      3.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4. 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避免细菌感染。

      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胃炎。

      总之,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大家要引起重视。通过了解胃炎的相关知识,积极预防和治疗,才能拥有健康的胃。

  • 急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病因多样,包括感染、食物中毒、药物刺激等。以下将详细介绍急性胃炎的症状、病因、治疗及预防措施。

    一、症状

    急性胃炎的症状主要包括:

    1. 腹痛:多表现为上腹部或脐周疼痛,程度轻重不一,部分患者可出现剧烈腹痛。

    2. 恶心、呕吐:常伴有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出现剧烈呕吐。

    3. 厌食:食欲减退,部分患者可出现厌食。

    4. 腹泻:部分患者可出现腹泻,大便呈水样。

    5. 发热: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

    6. 呕血和/或便血:严重者可出现呕血和/或便血。

    二、病因

    1. 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可引起急性胃炎。

    2. 食物中毒:食用被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可引起急性胃炎。

    3. 药物刺激: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等,可刺激胃黏膜,引起急性胃炎。

    4. 饮酒、刺激性食物:过量饮酒或食用刺激性食物可刺激胃黏膜,引起急性胃炎。

    三、治疗

    1. 抗菌药物:由细菌引起的急性胃炎,可选用小檗碱、呋喃唑酮、磺胺类制剂、诺氟沙星等抗菌药物。

    2. 止吐药物:恶心、呕吐严重者,可给予甲氧氯普胺等止吐药物。

    3. 止痛药物:腹痛明显者,可给予阿托品、复方颠茄片、山莨菪碱等止痛药物。

    4. 补液:因呕吐、腹泻导致水、电解质紊乱时,应给予补液治疗。

    5. 抗酸药物:可给予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抗酸药物,减少胃酸分泌。

    四、预防措施

    1. 注意饮食卫生,预防感染。

    2.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药物。

    3. 戒酒。

    4. 适量用药。

  • 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它是由各种有害因素作用于胃黏膜,引起的炎症反应。胃炎可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两种类型,其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更高。

    【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性胃炎的病因较多,包括细菌感染、药物刺激、食物过敏、应激反应等。慢性胃炎的病因则较为复杂,可能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细菌和病毒感染、胆汁反流、长期服用刺激性食物和药物、精神神经因素、慢性病影响等多种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

    急性胃炎的典型症状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慢性胃炎的症状则较为隐匿,常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饱胀感、消化不良等。

    【诊断】

    胃炎的诊断主要依靠胃镜检查、胃黏膜活检等手段。

    【治疗】

    胃炎的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保护胃黏膜、促进胃黏膜修复。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

    【预防】

    预防胃炎的关键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不良刺激,定期进行胃镜检查。

  • 肠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对于经常患有肠胃炎的朋友来说,了解疾病的原因、症状、治疗方法和日常保养非常重要。

    一、肠胃炎的原因

    1. 饮食不当:不洁食物、过量饮酒、刺激性食物等都是导致肠胃炎的常见原因。

    2. 生活习惯不良:如熬夜、压力过大等。

    3. 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都可能引起肠胃炎。

    二、肠胃炎的症状

    1. 腹痛:多为阵发性、持续性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

    2. 腹泻:多为水样便,次数较多。

    3. 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进食后易出现恶心、呕吐。

    4. 发热:部分患者伴有发热。

    三、肠胃炎的治疗

    1. 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 补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

    3. 抗生素:针对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治疗。

    4. 止吐药:用于缓解恶心、呕吐症状。

    5. 止泻药:用于缓解腹泻症状。

    四、肠胃炎的日常保养

    1.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

    2. 饮食规律:定时定量,避免过量饮酒和刺激性食物。

    3. 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压力,保持心情舒畅。

    4.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五、如何预防肠胃炎

    1.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污染物。

    2.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

    3. 避免过度饮酒和刺激性食物。

    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 慢性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生往往与急性肠炎治疗不彻底或不当有关。慢性肠炎会导致消化功能受损,影响食欲,甚至导致身体消瘦。了解慢性肠炎的症状和预防方法,对于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慢性肠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厌食、乏力等。腹泻是慢性肠炎最明显的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一天多次或十多次的腹泻,粪便中可能含有粘液。腹痛性质多样,可能是胀痛、绞痛或刺痛,疼痛部位多在左下腹或右上腹部。

    预防慢性肠炎的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饮食方面:慢性肠炎患者应注重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刺激、变质的食物。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并注意食物的多样性。同时,患者应避免进食易产气食物,如豆类、麦类、大蒜、韭菜等。一些具有收敛止泻作用的食物,如苹果、石榴等,可以适量食用。

    2. 生活方面: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腹部保暖,避免受凉。保持精神舒畅,学会调节情绪,避免长期处于紧张、恐慌、悲伤等不良情绪中。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3. 医疗方面:慢性肠炎患者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复查。在医生指导下,患者可以尝试一些中医治疗方法,如针灸、拔罐等。

    慢性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了解其症状和预防方法,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配合治疗,以降低病情恶化的风险。

  • 胃痛、腹泻、恶心,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症状,常伴有腹部不适、腹痛等表现。这些症状可能由多种疾病引起,如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等。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这些疾病的常见原因,可以通过碳13呼气试验进行检测。

    当出现胃痛、腹泻、恶心等症状时,可能是由急性胃肠炎引起。这通常与饮食不当、食用不洁食物有关,导致胃肠道受到细菌毒素等刺激,引起痉挛,进而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情况下,这些症状可以通过服用缓解痉挛的药物、喝热水、补充电解质等方法进行缓解。但如果腹泻严重、疼痛剧烈,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则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急腹症的可能性,如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阑尾炎等。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于内科疾病,通常采用药物治疗;而对于外科疾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此外,对于动力性疾病引起的胃痛,还需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建议患者保持心情舒畅、细嚼慢咽,避免辛辣、刺激性大、生冷、难以消化的食物,并戒烟戒酒。同时,进行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作息规律,有助于预防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若出现消化系统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此外,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及其治疗方法:

    • **急性胃炎**:常见于饮食不当、饮酒过量等。治疗方法包括:卧床休息、禁食、静脉输液、抗生素治疗等。
    • **慢性胃炎**:常见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饮酒等。治疗方法包括:根除幽门螺杆菌、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
    • **反流性食管炎**:常见于胃食管反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手术治疗等。
    • **消化性溃疡**:常见于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治疗方法包括:根除幽门螺杆菌、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

  •   肠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病因多样,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以及饮食不当等。临床上,根据病程和病情严重程度,将肠胃炎分为急性肠胃炎和慢性肠胃炎。

      那么,肠胃炎引起的发烧是否正常呢?答案是肯定的。由于肠胃炎会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患者常伴有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38-39℃。此外,发烧还可能伴随以下症状:

      1. 恶心、呕吐:患者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导致脱水。

      2. 腹泻:腹泻是肠胃炎的常见症状,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性状稀薄。

      3. 腹痛:患者常伴有腹痛,疼痛性质可为阵发性或持续性。

      4. 精神不振: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嗜睡等症状。

      5. 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

      对于肠胃炎引起的发烧,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遵循医嘱,合理用药。常见的治疗药物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止吐药、止泻药等。同时,患者还需注意饮食调理,避免生冷、油腻食物,多饮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预防肠胃炎的关键在于加强个人卫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接触传染源。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 注意饮食卫生:食物要煮熟煮透,避免食用生冷、变质食物。

      2. 饭前便后洗手: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3.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衣物、床单等清洁,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

      4. 避免接触传染源: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减少感染风险。

      总之,肠胃炎引起的发烧是正常的症状,患者需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注意饮食调理,加强个人卫生,预防疾病复发。

  •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压力的增大,现代人的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与寿命的决定因素中,个人自身占比高达60%。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以下四大养生禁忌,对维护健康至关重要。

    1. 规律作息,重视早餐

    作息不规律是现代人常见的现象,长期熬夜、作息混乱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各种疾病。早餐作为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应保证营养均衡,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建议早餐包含谷类、豆浆、鸡蛋或肉类,以及蔬菜和水果,避免低质量早餐。

    2. 戒烟限酒,远离不良习惯

    吸烟是导致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因素,如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和肺癌等。戒烟是预防这些疾病的有效措施。同时,应限制饮酒,避免酒精对肝脏和身体的损害。

    3. 营养均衡,合理膳食

    每天应摄入足够的蔬菜和水果,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此外,应限制油脂和盐的摄入,避免过多热量和钠的摄入。建议每天摄入一杯豆浆、一个鸡蛋、半斤牛奶、一块豆腐或一碗豆腐脑,以及适量肉类和鱼虾。

    4. 调控情绪,保持乐观

    情绪波动对健康有很大影响。过度压抑或愤怒的情绪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引发各种疾病。因此,要学会调控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遇到压力时,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聊天等方式缓解。

    总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四大养生禁忌,是维护健康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努力,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拥有美好的未来。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